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软土地区新建盾构隧道下穿越既有隧道的离心模拟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马险峰 何蔺荞 王俊淞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9-84,共6页
随着地铁网络不断完善,新建盾构隧道近距离穿越既有隧道的现象越来越多。盾构隧道近距离穿越既有隧道的影响问题,比常规盾构施工的研究更为复杂。采用离心模型试验对盾构下穿越对既有隧道以及周围地层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选用排液法在离... 随着地铁网络不断完善,新建盾构隧道近距离穿越既有隧道的现象越来越多。盾构隧道近距离穿越既有隧道的影响问题,比常规盾构施工的研究更为复杂。采用离心模型试验对盾构下穿越对既有隧道以及周围地层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选用排液法在离心场中模拟盾构施工,实现了在不停机状态下模拟隧道开挖卸载、地层损失和注浆过程,并分析了盾构下穿越施工引起的地层及既有隧道的纵向位移变化规律。研究成果可为盾构近距离施工控制措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下穿越 既有隧道 离心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既有结构下穿越施工顶升控制技术和监控 被引量:9
2
作者 李兴高 孙河川 张健全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53-258,共6页
在北京机场线东直门站下穿城铁#13线东直门站折返线施工过程中,采用PLC液压同步控制系统控制既有线结构变形。结合洞桩法施工工序,按"分区、分阶段、分组、分级"原则,制定总体顶升方案。"分区",就是根据既有线不同... 在北京机场线东直门站下穿城铁#13线东直门站折返线施工过程中,采用PLC液压同步控制系统控制既有线结构变形。结合洞桩法施工工序,按"分区、分阶段、分组、分级"原则,制定总体顶升方案。"分区",就是根据既有线不同结构形式分别计算千斤顶顶升力。"分阶段"就是结合下穿施工典型工况,划分为3个顶升阶段,分别制定顶升方案。"分组"就是将千斤顶分为不同的组,对千斤顶实施分组控制。"分级",就是对每组千斤顶顶力实行分级控制,逐级累加达到顶力设计值。根据既有线变形情况,启动了第三阶段顶升方案对上部既有线结构进行了6次顶升。实践证明,PLC液压同步控制顶升技术可以减缓下穿施工过程中既有线结构沉降速度,降低既有线结构下沉量,保证既有线安全运营,是一种主动防御的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穿越施工 PLC液压同步控制系统 顶升既有线结构 变形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振动荷载对下穿越盾构开挖面孔隙水压力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武军 廖少明 霍晓波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496-500,共5页
盾构穿越饱和砂土地层中的运营地铁时,在地铁列车振动荷载的作用下开挖面前方土体中会产生超孔隙水压力,影响开挖面稳定,通过动三轴试验对不同类型砂土在地铁列车振动荷载的作用下的超孔隙水压力增长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随着地铁... 盾构穿越饱和砂土地层中的运营地铁时,在地铁列车振动荷载的作用下开挖面前方土体中会产生超孔隙水压力,影响开挖面稳定,通过动三轴试验对不同类型砂土在地铁列车振动荷载的作用下的超孔隙水压力增长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随着地铁列车振动荷载振幅的增大,超孔隙水压力逐渐增大,当振幅不大于10 k Pa时,超孔隙水压力的增加并不明显;开挖面支护力减小,会使振动荷载对超孔隙水压力的影响增强,而且这种影响对土体竖向应力卸荷比土体水平应力卸荷更为敏感;在饱和松散细砂地层中,地铁列车振动荷载对超孔隙水压力的影响最为显著;地铁列车振动荷载引起的开挖面超孔隙水压力绝对数值不大,但能使泥水盾构泥膜承受的压力差至少减小约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穿越 列车振动荷载 饱和砂土 动三轴试验 超孔隙水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盾构下穿越已运营隧道的地表变形实测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白文波 叶观宝 《西部交通科技》 2009年第10期7-11,共5页
文章基于盾构理论依据,结合上海市轨道交通7号线沪南路-白杨路区间隧道监测实际,对双线盾构下穿越已运营隧道施工引起的地表变形规律进行了探讨,分析盾构隧道下穿越施工引起土体移动的影响因素,为今后同类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
关键词 双线盾构 下穿越 地表变形 土体扰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盾构穿越砌体建筑的模拟预测与监控量测 被引量:8
5
作者 谢东武 丁文其 李斌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2期123-126,共4页
针对盾构穿越既有砌体建筑的施工全过程,建立考虑既有建筑的初始地应力场,采用均布荷载模拟千斤顶推力,施工过程中考虑注浆体材料性质随施工过程的演化和土体应力释放,采用流固耦合模型对工后固结沉降进行预测。选用小应变硬化土(HS-Sma... 针对盾构穿越既有砌体建筑的施工全过程,建立考虑既有建筑的初始地应力场,采用均布荷载模拟千斤顶推力,施工过程中考虑注浆体材料性质随施工过程的演化和土体应力释放,采用流固耦合模型对工后固结沉降进行预测。选用小应变硬化土(HS-Small)模型模拟土层材料,采用均化模型模拟既有砌体建筑。结合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下穿越徐汇中学崇思楼工程,采用相应的模拟方法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对盾构穿越的施工全过程进行模拟,对地表沉降进行计算,并结合既有建筑沉降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 砌体建筑 模拟预测 监控量测 下穿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列车振动荷载对穿越泥水盾构泥膜渗透系数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武军 廖少明 霍晓波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93-1104,共12页
泥水盾构穿越饱和砂土地层中的运营地铁时,在地铁列车振动荷载的作用下,开挖面前方土体中会产生超孔隙水压力,从而降低泥膜承受的压力差,使泥膜回弹,渗透系数增大,进而影响开挖面稳定。通过动三轴试验,研究了不同类型砂土在地铁列车振... 泥水盾构穿越饱和砂土地层中的运营地铁时,在地铁列车振动荷载的作用下,开挖面前方土体中会产生超孔隙水压力,从而降低泥膜承受的压力差,使泥膜回弹,渗透系数增大,进而影响开挖面稳定。通过动三轴试验,研究了不同类型砂土在地铁列车振动荷载的作用下的超孔隙水压力增长规律,并利用改进的Kozeny-Carman公式分析了其对泥膜渗透系数的影响。研究表明:地铁列车振动荷载振幅与在其作用下产生的砂土最大超孔隙水压力之间的关系可用指数函数表示;砂土中粗颗粒间的孔隙起控制作用时的最大动孔压比和泥膜最大渗透系数增大比约为细颗粒间的孔隙起控制作用时的最大动孔压比和泥膜最大渗透系数增大比的50%和60%;当动应力比不大于0.15时,振动荷载振幅的增大对最大动孔压比的增加影响并不明显;相对密实度对最大动孔压比的影响并不明显;卸荷程度相同时,轴向卸荷比水平卸荷对最大动孔压比的影响约大一倍;一般情况下,地铁列车振动荷载最大可使泥膜渗透系数增大约15倍;当泥膜渗透系数不大于7.73×10-8 cm/s时,可不必考虑运营地铁列车振动荷载对泥膜渗透系数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水盾构 下穿越 列车振动荷载 饱和砂土 动三轴试验 泥膜 渗透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盾构近距离下穿对已建地铁隧道的位移影响及施工控制 被引量:84
7
作者 张琼方 夏唐代 +2 位作者 丁智 黄小斌 林存刚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561-3568,共8页
通过对盾构近距离下穿杭州地铁1号线已建隧道施工过程进行监测,针对盾构近距离、小角度下穿对已建隧道位移的影响过程和特点,研究了盾构机与已建地铁隧道相对位置关系不同时,已建隧道的隆沉、水平位移及收敛位移变化规律。对盾构参数进... 通过对盾构近距离下穿杭州地铁1号线已建隧道施工过程进行监测,针对盾构近距离、小角度下穿对已建隧道位移的影响过程和特点,研究了盾构机与已建地铁隧道相对位置关系不同时,已建隧道的隆沉、水平位移及收敛位移变化规律。对盾构参数进行实时记录,通过反馈的已建隧道位移监测进一步优化盾构施工参数,合理盾构参数的设置可以有效控制既有隧道变形在允许范围内。已建隧道变形规律显示,盾构隧道在距离已建隧道20 m以外工况下,对上部已建隧道影响很小;盾构整个过程中已建隧道穿越交叉点竖向和水平位移变化过程大致经历5个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下穿越隧道 掘进参数 隧道监测 已建隧道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盾构在道路和铁路下推进引起的沉降对比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王国栋 肖立 张庆贺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57-60,共4页
以天津市津滨轻轨西段地下线工程为背景,对盾构施工引起的道路及铁路地表沉降数据作了详细的对比研究,得出了地表纵向和横向沉降规律,阐述了盾构下穿道路和铁路时引起周围环境变化的异同点。应用Peck公式反演了盾构过道路段的地层损失率... 以天津市津滨轻轨西段地下线工程为背景,对盾构施工引起的道路及铁路地表沉降数据作了详细的对比研究,得出了地表纵向和横向沉降规律,阐述了盾构下穿道路和铁路时引起周围环境变化的异同点。应用Peck公式反演了盾构过道路段的地层损失率,提出了地层损失率限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下穿越 铁路股道 沉降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盾构下穿道路和铁路的数值模拟对比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王国栋 《山西建筑》 2011年第24期163-164,共2页
以天津市津滨轻轨西段地下线工程为背景,对盾构穿越道路和铁路施工中引起的地表沉降进行了二维数值模拟,将数值模拟结果与监测数据作了对比研究,阐述了盾构过道路和铁路时引起周围环境变化的异同点,提出了控制地表沉降的措施,研究成果... 以天津市津滨轻轨西段地下线工程为背景,对盾构穿越道路和铁路施工中引起的地表沉降进行了二维数值模拟,将数值模拟结果与监测数据作了对比研究,阐述了盾构过道路和铁路时引起周围环境变化的异同点,提出了控制地表沉降的措施,研究成果对类似的施工问题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下穿越 铁路股道 沉降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盾构隧道小角度斜下穿既有地铁构筑物变形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卢艳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18年第11期118-119,共2页
为了探讨新建隧道的施工对既有隧道运营产生的影响,以西安地铁1号线二期工程段工程张后区间斜下穿既有出入为背景,分析了新建盾构隧道斜交下穿施工对既有隧道结构的影响,得到了既有隧道结构变形规律。监测结果表明:既有道床沉降沿整条... 为了探讨新建隧道的施工对既有隧道运营产生的影响,以西安地铁1号线二期工程段工程张后区间斜下穿既有出入为背景,分析了新建盾构隧道斜交下穿施工对既有隧道结构的影响,得到了既有隧道结构变形规律。监测结果表明:既有道床沉降沿整条测线呈现出典型的"沉降槽",沉降峰值位于2条隧道的交叉截面处;既有隧道发生了整体沉降,变形以竖向沉降为主,水平位移远小于竖向位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盾构隧道 下穿越 现场实测 变形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