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苏6区块二叠系下石盒子组8段砂岩储层致密成因模式
被引量:
20
1
作者
毕明威
陈世悦
+7 位作者
周兆华
郑国强
张满郎
高立祥
钱爱华
谷江锐
石石
刘金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99-613,共15页
利用岩石薄片、扫描电镜、电子探针、能谱分析、包裹体测温及拉曼光谱分析等分析方法,对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苏6区块二叠系下石盒子组8段储层的致密化模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储层的致密化过程主要为前期压实和Ⅰ期硅质胶结→...
利用岩石薄片、扫描电镜、电子探针、能谱分析、包裹体测温及拉曼光谱分析等分析方法,对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苏6区块二叠系下石盒子组8段储层的致密化模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储层的致密化过程主要为前期压实和Ⅰ期硅质胶结→Ⅱ期硅质胶结和绿泥石包膜→Ⅰ期溶蚀(天然气充注)→后期压实和Ⅲ期硅质胶结(储层致密化)→Ⅱ期溶蚀和Ⅳ期硅质胶结→绿泥石胶结和交代→碳酸盐胶结和交代。(2)储层的致密化模式有三种类型,中粗粒岩屑砂岩为强机械压实致密化模式,中粗粒岩屑石英砂岩为强硅质胶结、较强机械压实致密化模式,细粒(长石)岩屑砂岩为强压实、较强硅质胶结致密化模式。(3)机械压实作用和硅质胶结作用是储层致密化的主要原因;致密化后封闭条件下成岩流体的Ⅱ期溶蚀作用较弱,也是储层现今保持致密化的重要原因。(4)两类中粗粒砂岩在天然气主要充注时期之后达到致密,有机酸的注入导致溶蚀孔隙相对较发育,细粒(长石)岩屑砂岩在有机酸充注之前已经致密,溶蚀作用较弱。(5)储层致密化过程的差异,导致了中粗粒砂岩孔隙度、渗透率的大小以及渗透率—孔隙度的相关程度明显高于细粒砂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苏里格气田
盒
8
段
(二叠系
下石
盒子
组
8
段
)
砂岩储层
致密化过程
致密化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苏里格气田东部二叠系盒8段储层次生孔隙形成主控因素
2
作者
石新
欧阳诚
+3 位作者
冯明友
朱萌
黄文明
谢林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13年第4期54-59,共6页
苏里格气田东部下二叠统石盒子组8段是苏里格气田东部主要含气层位,其储集空间以各类次生孔隙为主。为明确次生孔隙控制因素,结合铸体薄片鉴定与定量统计、流体包裹体温度及成分分析等手段,对研究区盒8段储层次生孔隙特征及主控因素进...
苏里格气田东部下二叠统石盒子组8段是苏里格气田东部主要含气层位,其储集空间以各类次生孔隙为主。为明确次生孔隙控制因素,结合铸体薄片鉴定与定量统计、流体包裹体温度及成分分析等手段,对研究区盒8段储层次生孔隙特征及主控因素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苏里格气田东部盒8段储层次生孔隙的形成受有机酸溶蚀、深部热流体作用共同影响;平面分布受沉积相、构造及油气运移路径复合控制。沿构造鼻隆轴线方向、基底断裂结合部位与厚砂体叠合区附近次生孔隙最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里格气田东部
上古生界
下石盒子组盒8段
次生孔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苏6区块二叠系下石盒子组8段砂岩储层致密成因模式
被引量:
20
1
作者
毕明威
陈世悦
周兆华
郑国强
张满郎
高立祥
钱爱华
谷江锐
石石
刘金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出处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99-613,共15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致密砂岩气有效开发评价技术"(编号2011ZX05013-002)的成果
文摘
利用岩石薄片、扫描电镜、电子探针、能谱分析、包裹体测温及拉曼光谱分析等分析方法,对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苏6区块二叠系下石盒子组8段储层的致密化模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储层的致密化过程主要为前期压实和Ⅰ期硅质胶结→Ⅱ期硅质胶结和绿泥石包膜→Ⅰ期溶蚀(天然气充注)→后期压实和Ⅲ期硅质胶结(储层致密化)→Ⅱ期溶蚀和Ⅳ期硅质胶结→绿泥石胶结和交代→碳酸盐胶结和交代。(2)储层的致密化模式有三种类型,中粗粒岩屑砂岩为强机械压实致密化模式,中粗粒岩屑石英砂岩为强硅质胶结、较强机械压实致密化模式,细粒(长石)岩屑砂岩为强压实、较强硅质胶结致密化模式。(3)机械压实作用和硅质胶结作用是储层致密化的主要原因;致密化后封闭条件下成岩流体的Ⅱ期溶蚀作用较弱,也是储层现今保持致密化的重要原因。(4)两类中粗粒砂岩在天然气主要充注时期之后达到致密,有机酸的注入导致溶蚀孔隙相对较发育,细粒(长石)岩屑砂岩在有机酸充注之前已经致密,溶蚀作用较弱。(5)储层致密化过程的差异,导致了中粗粒砂岩孔隙度、渗透率的大小以及渗透率—孔隙度的相关程度明显高于细粒砂岩。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苏里格气田
盒
8
段
(二叠系
下石
盒子
组
8
段
)
砂岩储层
致密化过程
致密化模式
Keywords
Sulige Gas Field
Ordos Basin
the
8
th Member of the Lower Shihezi(Xiashihezi) Formation
Permian
sandstone reservoir
densification process
densification modes
分类号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苏里格气田东部二叠系盒8段储层次生孔隙形成主控因素
2
作者
石新
欧阳诚
冯明友
朱萌
黄文明
谢林
机构
川庆钻探公司地质勘探开发研究院
西南石油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出处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13年第4期54-59,共6页
基金
国家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41202109)
四川省教育厅面上项目资助(11ZB016)
文摘
苏里格气田东部下二叠统石盒子组8段是苏里格气田东部主要含气层位,其储集空间以各类次生孔隙为主。为明确次生孔隙控制因素,结合铸体薄片鉴定与定量统计、流体包裹体温度及成分分析等手段,对研究区盒8段储层次生孔隙特征及主控因素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苏里格气田东部盒8段储层次生孔隙的形成受有机酸溶蚀、深部热流体作用共同影响;平面分布受沉积相、构造及油气运移路径复合控制。沿构造鼻隆轴线方向、基底断裂结合部位与厚砂体叠合区附近次生孔隙最发育。
关键词
苏里格气田东部
上古生界
下石盒子组盒8段
次生孔隙
Keywords
eastern Sulige Gas Field
Upper Palaeozoic
8
th member of the Lower Shihezi Formation
secondary porosity
分类号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苏6区块二叠系下石盒子组8段砂岩储层致密成因模式
毕明威
陈世悦
周兆华
郑国强
张满郎
高立祥
钱爱华
谷江锐
石石
刘金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2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苏里格气田东部二叠系盒8段储层次生孔隙形成主控因素
石新
欧阳诚
冯明友
朱萌
黄文明
谢林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1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