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肃酒西盆地青西凹陷下白垩统下沟组湖相喷流岩物质组分与结构构造 被引量:15
1
作者 郑荣才 文华国 +1 位作者 李云 常海亮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8,共18页
甘肃酒西盆地青西凹陷下白垩统下沟组广泛发育的暗色纹层状细粒岩,以其富含铁白云石、钠长石、重晶石、方沸石、黄铁矿和有机质,局部含有微量萤石、透闪石、石盐和呈碎屑状、浸染状产出的微量闪锌矿、黄铜矿、方铅矿等矿物组分吸引着众... 甘肃酒西盆地青西凹陷下白垩统下沟组广泛发育的暗色纹层状细粒岩,以其富含铁白云石、钠长石、重晶石、方沸石、黄铁矿和有机质,局部含有微量萤石、透闪石、石盐和呈碎屑状、浸染状产出的微量闪锌矿、黄铜矿、方铅矿等矿物组分吸引着众多沉积地质学家和石油地质学家的高度关注。在以往的研究中,大多数研究者认为此类细粒岩的成因与火山活动有关,将其确定为火山物质蚀变作用的产物。通过地质背景、物质组分、岩石结构构造、包裹体和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提出此类细粒岩属于新型的湖相"白烟型"喷流岩,可识别出6种热水矿物组合、3种主要结构类型和4种常见的原生沉积构造。6种热水矿物组合包括:Ⅰ钠长石—铁白云石(或铁白云石—钠长石)组合,Ⅱ重晶石—钠长石—铁白云石组合,Ⅲ石英—重晶石—钠长石—铁白云石组合,Ⅳ石英—方沸石—钠长石—铁白云石组合,Ⅴ地开石—铁白云石组合,Ⅵ单一铁白云石组合。3种主要结构类型包括:(1)泥晶—微晶结构,(2)内碎屑结构,(3)石盐假晶结构。4种常见的原生沉积构造包括:ⅰ纹层状和条带状构造,ⅱ网脉状充填构造,ⅲ旋涡状喷管结构,ⅳ同生变形层理结构。在物质组分和岩石结构分析的基础上,划分出网脉状充填型、水爆型、盆地沉积型和区域扩散型4种喷流岩产状类型,建立了下沟组湖相喷流岩分带性沉积模式,探讨了喷流岩研究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相“白烟型”喷流岩 物质 岩石结构 沉积模式 下白垩统下沟组 酒西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西油田下白垩统下沟组致密油成藏条件 被引量:2
2
作者 孙维凤 宋岩 +1 位作者 公言杰 桂丽黎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2-20,共9页
致密油资源是青西油田非常规油气中最现实、也是最容易获得突破的领域。从烃源岩、储层、盖层及储盖组合等方面,深入探讨青西油田下白垩统下沟组致密油的成藏条件。结果表明:青西油田下白垩统下沟组和赤金堡组烃源岩厚度较大,有机质丰... 致密油资源是青西油田非常规油气中最现实、也是最容易获得突破的领域。从烃源岩、储层、盖层及储盖组合等方面,深入探讨青西油田下白垩统下沟组致密油的成藏条件。结果表明:青西油田下白垩统下沟组和赤金堡组烃源岩厚度较大,有机质丰度较高,干酪根类型较好,生烃潜力大;储层物性较差,为低孔低渗致密储层。但研究区内构造活动强烈,不仅有利于形成富集油气的圈闭,而且还能改善储层的品质,发育的构造裂缝以及构造溶蚀裂缝是下白垩统下沟组致密油藏的主要储集空间;下白垩统下沟组及中沟组泥岩、古近系泥岩和膏盐岩为主要盖层,生储盖组合包括自生自储型和下生上储型两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油 成藏条件 下白垩统下沟组 青西油田 裂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酒西盆地下沟组湖相白烟型喷流岩岩石学特征 被引量:75
3
作者 郑荣才 文华国 +3 位作者 范铭涛 汪满福 吴国瑄 夏佩芬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3027-3038,共12页
酒西盆地下白垩统下沟组首次发现的湖相白烟型喷流岩,以其复杂的矿物组分和丰富的沉积构造业已引起众多地质工作者的重视。本文通过深入系统的岩石学研究,按物质组分的组合特征,从此类喷流岩中划分出6种热水矿物组合,分别为钠长石-铁白... 酒西盆地下白垩统下沟组首次发现的湖相白烟型喷流岩,以其复杂的矿物组分和丰富的沉积构造业已引起众多地质工作者的重视。本文通过深入系统的岩石学研究,按物质组分的组合特征,从此类喷流岩中划分出6种热水矿物组合,分别为钠长石-铁白云石或铁白云石-钠长石组合、石英-钠长石-铁白云石组合、石英-重晶石-钠长石-铁白云石组合、石英-方沸石-钠长石-铁白云石组合、地开石-铁白云石组合和单一铁白云石组合,根据热水矿物组合和结构构造特征,可将下沟组喷流岩划分成4种成因类型,分别为脉状充填型、水爆角砾型、盆地沉积型和区域扩散型,不同成因类型的喷流岩具有不同的热水矿物组合特征和热水沉积地质意义,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下沟组湖相白烟型喷流岩热水沉积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西盆地 下白垩统下沟组 喷流岩 岩石学特征 热水沉积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西油田下沟组构造裂缝发育特征与分布预测 被引量:7
4
作者 孙维凤 宋岩 +1 位作者 公言杰 桂丽黎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81-1189,共9页
青西油田下白垩统下沟组低孔低渗泥云岩是该区主要的储集层,其中构造裂缝是油气渗流的重要通道和储集空间。本次研究首先基于岩心及成像测井资料分析和构造裂缝的发育特征,然后在岩石力学参数测试的基础上,考虑断层对构造裂缝形成的影响... 青西油田下白垩统下沟组低孔低渗泥云岩是该区主要的储集层,其中构造裂缝是油气渗流的重要通道和储集空间。本次研究首先基于岩心及成像测井资料分析和构造裂缝的发育特征,然后在岩石力学参数测试的基础上,考虑断层对构造裂缝形成的影响,采用三维有限元法对青西油田主要裂缝形成期的古构造应力场进行数值模拟,并预测出青西油田下白垩统下沟组构造裂缝的分布规律。预测结果表明:在青西油田的东部和西部存在两个构造裂缝发育区,尤其是在窿10井和柳102井等附近,构造裂缝较为发育,而中部地区构造裂缝相对不发育。本次研究可为该区下沟组构造裂缝评价和油气勘探提供新的地质依据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裂缝 预测 低孔低渗泥云岩储层 下白垩统下沟组 青西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