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特发性震颤小鼠下橄榄核线粒体形态与神经元类型的关联
1
作者 倪子薇 刘慧 +4 位作者 铁静静 刘勃志 吴菲菲 王亚云 阮彩莲 《神经解剖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1-140,共10页
目的:探究特发性震颤(ET)对下橄榄核(IO)中γ-氨基丁酸能(GABAergic)神经元和谷氨酸能(glutamatergic)神经元线粒体形态的影响。方法:利用哈马灵进行ET模型小鼠的制备,将12只8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和哈马灵处理组... 目的:探究特发性震颤(ET)对下橄榄核(IO)中γ-氨基丁酸能(GABAergic)神经元和谷氨酸能(glutamatergic)神经元线粒体形态的影响。方法:利用哈马灵进行ET模型小鼠的制备,将12只8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和哈马灵处理组(HA),采用旷场实验、转棒实验、平衡木实验和震颤评分进行小鼠行为学检测。利用转基因技术CRISPR/Cas9系统设计和制备6只8周龄雄性GAD2-Mito-GFP小鼠和6只8周龄雄性VGLUT2-Mito-GFP小鼠,两种鼠均随机分为对照组及HA组。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技术分析对照组和HA组小鼠IO内c-FOS阳性细胞的表达情况并区分神经元类型;运用线粒体网络分析(MiNA)对ET状态中IO脑区不同类型神经元线粒体的面积、平均纵横比和分支长度等指标进行定量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HA组小鼠表现出运动异常和明显震颤;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IO内c-FOS阳性细胞显著增加,主要为GABA能神经元。MiNA结果显示,GABA能神经元的线粒体面积增大,分支长度和直径增加,形态不规则。结论:ET会引起IO内GABA能神经元激活,并表现出更显著的线粒体形态学变化。为进一步研究ET的发病机制及其与线粒体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震颤(ET) 下橄榄(io) 线粒体 哈马灵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