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与东北地区抗日统一战线的制定和形成 被引量:3
1
作者 蒋孝山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2期40-44,共5页
关于中共代表团在东北地区抗日统一战线的制定和形成过程中的作用问题,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至今众说不一。笔者认为,虽然中共代表团及其负责人王明在指导东北地区抗日统一战线的工作中存在某些局限性,但是并不会抹煞他们的积极贡献。... 关于中共代表团在东北地区抗日统一战线的制定和形成过程中的作用问题,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至今众说不一。笔者认为,虽然中共代表团及其负责人王明在指导东北地区抗日统一战线的工作中存在某些局限性,但是并不会抹煞他们的积极贡献。应当指出.中共代表团根据中国的和东北的抗日斗争形势,先后起草的《一一七宣言》、《一二六指示信》、《八一宣言》、《六三指示信》的基本精神和吴平被派到东北指导工作等等,对于中国共产党首先在东北这一局部地区实现策略方针的转变.以及促成东北地区抗日统一战线在全国的早先建立.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抗日统一战线 中共代表团 东北地区 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下层统一战线 日本帝国主义 东北抗日联军 党组织 指示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东北地区抗日统一战线 被引量:2
2
作者 李鸿文 李羽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2期65-70,82,共7页
东北地区抗日统一战线方针的制定和这一地区抗日统一战线的形成,是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及其在东北地区的具体体现。《一·二六指示信》的发表,表明中国共产党开始调政策。首先在东北转变斗争策略,并向着建... 东北地区抗日统一战线方针的制定和这一地区抗日统一战线的形成,是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及其在东北地区的具体体现。《一·二六指示信》的发表,表明中国共产党开始调政策。首先在东北转变斗争策略,并向着建立全民族的抗日统一战线迈进了一步。东北地区抗日统一战线的组建历经曲折。东北抗日联军和东北抗日救国会的建立,标志着东北抗日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东北抗日统一战线的特点:具备组织形式和组织基础,有明确政治纲领,中国共产党是其唯一的领导者和组织者。东北抗日统一战线是各抗日阶级、各种爱国武装的联合战线,并且体现了中朝人民抗日联合战线的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层统一战线 东北地区 中国共产党 东北抗日统一战线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东北抗日联军 中国东北 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 反日游击队 人民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战时期的统一战线范围与“苏维埃”口号
3
作者 梁琴 《江汉论坛》 1988年第11期76-81,共6页
无产阶级政党组织的统一战线,其范围与对象若何,在不同的国度和不同的时期是不相同的.但作为统一战线,其范围必具一定的广泛性,否则就不成其为统一战线或准以发挥应有的功能.反思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统一战线,在要不要和能不能建... 无产阶级政党组织的统一战线,其范围与对象若何,在不同的国度和不同的时期是不相同的.但作为统一战线,其范围必具一定的广泛性,否则就不成其为统一战线或准以发挥应有的功能.反思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统一战线,在要不要和能不能建立范围广大的统一战线问题上,中共中央有一个从试图保持一定程度的广泛性变为狭隘性再变到更大广泛性的认识与实践的演变过程.这固然与社会矛盾和阶级关系的变化有关,也同主观上的认识以及如何对待外国经验的问题相关联.这在大革命失败后制定统一战线方针,选择"旗帜",用不用和是否始终坚持"苏维埃"口号等问题上,表现尤为清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层统一战线 苏维埃革命 工农兵 宋庆龄 国民党 统一战线范围 民族资产阶级 共产国际 反革命 中共中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明与共产国际新论
4
作者 戴长征 《安徽史学》 1997年第3期75-79,共5页
关键词 共产国际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王明 中共中央 毛泽东思想 中国革命 下层统一战线 立三路线 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 党内斗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