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唐西州下层女性的婚姻生活 被引量:6
1
作者 赵晓芳 陆庆夫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0-78,共9页
唐代西州下层女性的婚姻生活既有与中原地区一脉相承的方面,又基于该地自身情势形成了某些特色。女子初婚年龄普遍在21-30岁之间,其中23岁以后结婚者占相当比重,晚婚现象突出,10岁左右的夫妻年龄差距为多数和正常情形。形成此种婚姻模... 唐代西州下层女性的婚姻生活既有与中原地区一脉相承的方面,又基于该地自身情势形成了某些特色。女子初婚年龄普遍在21-30岁之间,其中23岁以后结婚者占相当比重,晚婚现象突出,10岁左右的夫妻年龄差距为多数和正常情形。形成此种婚姻模式的主要原因即唐对西域的频繁战事。女子婚后地位较低,但孝养观念浓厚。丧夫后的女性主要有三种去处——继续留在夫家、归宗和改嫁,其中第一种选择居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朝 西州 下层女性 晚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至18世纪中国社会下层女性宗教活动探析 被引量:6
2
作者 李媛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32-137,共6页
16至18世纪中国社会下层女性宗教活动极为活跃。她们参与宗教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并且从中展现了比男性更为突出的实用取向。这与女性的性别角色、社会地位特点,以及中国民间宗教信仰的多样性、综合性特征等多重因素密切相关。女性宗教... 16至18世纪中国社会下层女性宗教活动极为活跃。她们参与宗教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并且从中展现了比男性更为突出的实用取向。这与女性的性别角色、社会地位特点,以及中国民间宗教信仰的多样性、综合性特征等多重因素密切相关。女性宗教活动的活跃表明这一时期中国下层女性社会活动空间极大拓展。这既在某种程度上构成了对同一时期宋明理学对女性实行禁锢的冲击,也反映出女性的自我角色认同和社会定位处于调整之中。但女性宗教活动具有浓厚的迷信和蒙昧色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层女性 宗教活动 实用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醒世姻缘传》的女性形象刻画在世情小说史上的意义
3
作者 陈国学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2期17-22,共6页
《醒世姻缘传》沿着《金瓶梅》开辟的世情小说的路数,着力描写女性形象,不仅刻画了素姐这一以暴虐为特征的女主角,而且以写实厚重的笔法刻画了晁奶奶、童奶奶等为家庭和社会作出很大贡献的中下层社会女性形象,从而显示了女性在中国古代... 《醒世姻缘传》沿着《金瓶梅》开辟的世情小说的路数,着力描写女性形象,不仅刻画了素姐这一以暴虐为特征的女主角,而且以写实厚重的笔法刻画了晁奶奶、童奶奶等为家庭和社会作出很大贡献的中下层社会女性形象,从而显示了女性在中国古代家庭生活中的巨大能量,丰富了世情小说中的女性的形象类型,并在《红楼梦》之前在长篇世情小说中为女性唱赞歌,这有其开创性的和独特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醒世姻缘传》 下层社会女性 巨大能量 赞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