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源侧电压跌落与故障重合闸的下垂逆变器优化控制策略
1
作者 彭子豪 肖凡 +3 位作者 涂春鸣 郭祺 谢伟杰 汪清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03-213,共11页
配电网源侧电压跌落将导致下垂并网逆变器暂态失稳,随之而来的传统无检重合闸又会带来过电流问题,逆变器安全运行面临巨大挑战。文中针对配电网源侧电压跌落时下垂逆变器暂态功角失稳和过电流问题,以及传统无检自动重合闸时产生冲击电... 配电网源侧电压跌落将导致下垂并网逆变器暂态失稳,随之而来的传统无检重合闸又会带来过电流问题,逆变器安全运行面临巨大挑战。文中针对配电网源侧电压跌落时下垂逆变器暂态功角失稳和过电流问题,以及传统无检自动重合闸时产生冲击电流问题,提出一种故障暂态全周期的下垂逆变器优化控制方法。该方法有效提高了逆变器并网运行稳定性,减小重合闸时冲击电流,实现平滑并网。首先,分析了故障期间逆变器暂态特性及重合闸瞬时过电压与高压侧断路器两侧电压幅值、相角和频率偏差之间的规律。其次,在电压跌落阶段,根据下垂逆变器有功功率关于并网点电压输出特性和无功功率对线路电流幅值影响关系,结合实际工况动态调整逆变器功率参考值,控制故障前后暂态功角稳定,限制逆变器输出电流在安全阈值之下;在重合闸过渡阶段,引入频率-相角综合调节机制来减小电压频率差和相角差,相比于现有并网控制机制减少了指令计算环节比例-积分(PI)控制器的数量,极大地缩短了准同期所需时间。最后,结合仿真与实验结果,证明了理论分析与所提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垂逆变器 暂态功角控制 故障限流控制 准同期 自动重合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故障限流的下垂控制型逆变器暂态控制策略 被引量:28
2
作者 葛平娟 肖凡 +2 位作者 涂春鸣 陈乐祺 周达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4期3676-3687,共12页
下垂控制型逆变器能够为电网提供电压与频率支撑,其安全稳定运行对电网意义重大。然而,在故障工况下,下垂控制型逆变器面临功角失稳与过电流问题,这严重威胁了下垂控制型逆变器的安全运行。目前的研究往往将功角控制与故障电流控制作为... 下垂控制型逆变器能够为电网提供电压与频率支撑,其安全稳定运行对电网意义重大。然而,在故障工况下,下垂控制型逆变器面临功角失稳与过电流问题,这严重威胁了下垂控制型逆变器的安全运行。目前的研究往往将功角控制与故障电流控制作为两个独立问题进行解决,鲜有研究兼顾功角控制与故障电流控制对下垂控制型逆变器展开综合调控。基于此,首先,对下垂控制型逆变器暂态特性展开分析,详细阐述电流限幅环节与无功-电压环路对逆变器暂态特性的影响。接着,提出兼顾故障限流与功角稳定性的下垂控制型逆变器暂态控制方法。所提方法综合考虑故障期间电网电压与逆变器端电压的变化,通过对有功-频率环路的优化调控实现功角稳定控制。此外,在功角控制的基础上,改进无功-电压环路控制实现故障电流的有效抑制。最后,通过仿真与实验验证了该文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垂控制型逆变 暂态特性分析 故障限流 暂态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垂控制逆变器输出阻抗外特性建模及参数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15
3
作者 冯夏云 汪飞 +2 位作者 李玉菲 张笠君 任林涛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7012-7021,共10页
基于输出阻抗的稳定性分析方法作为常见的谐振稳定性分析方法,在逆变器集群系统稳定性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下垂控制逆变器的控制环路复杂,因而难以综合下垂控制环,建立下垂控制逆变器精确的输出阻抗模型。该文首先将采用小信... 基于输出阻抗的稳定性分析方法作为常见的谐振稳定性分析方法,在逆变器集群系统稳定性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下垂控制逆变器的控制环路复杂,因而难以综合下垂控制环,建立下垂控制逆变器精确的输出阻抗模型。该文首先将采用小信号建模方法,获得基于下垂控制的输出阻抗模型,并详细分析下垂控制逆变器输出阻抗模型对下垂控制系数扰动的敏感程度,揭示下垂控制系数,尤其是Q-U控制系数,主要影响逆变器较低频率输出阻抗外特性。然后,分析输出阻抗模型对逆变器双闭环参数扰动的敏感性影响,揭示下垂控制逆变器输出阻抗的高频输出阻抗主要由电压外环控制器参数及LC滤波器的电容容值主导。构造基于以上三参数的输出阻抗简化模型,进一步佐证了该结论。最后,测量逆变器输出阻抗,验证模型及研究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垂控制逆变 输出阻抗外特性 参数敏感性分析 主导参数 阻抗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电流限幅器的逆变器暂态稳定性评估方法 被引量:21
4
作者 赵峰 帅智康 +3 位作者 彭也伦 沈超 程慧婕 沈阳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245-2254,共10页
大扰动条件下,用于抑制逆变器故障冲击电流的电流限幅器可能引起逆变器发生暂态功角失稳。但限幅器使得逆变器的模型存在连续不可导运行点,导致无法评估逆变器暂态稳定性。针对这一问题,文中提出一种含电流限幅器的逆变器暂态稳定性评... 大扰动条件下,用于抑制逆变器故障冲击电流的电流限幅器可能引起逆变器发生暂态功角失稳。但限幅器使得逆变器的模型存在连续不可导运行点,导致无法评估逆变器暂态稳定性。针对这一问题,文中提出一种含电流限幅器的逆变器暂态稳定性评估方法。以下垂逆变器为例,构建含限幅器的下垂逆变器的能量函数,并刻画逆变器的稳定域,最后基于RTLAB实验平台验证了所提方法用于逆变器暂态稳定性评估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垂逆变器 电流限幅 暂态功角稳定性 稳定性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电网中不同容量逆变器经线路并联的环流特性分析和功率分配控制 被引量:11
5
作者 邓天成 颜湘武 +3 位作者 程云帆 华天琪 张伟超 张也 《南方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8-64,共7页
为解决微电网中多逆变器并联的功率分配问题,建立了逆变器单机控制和两机并联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环流和功率分配的相互作用机理。针对中低压微电网的线路参数阻性和感性相当时,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耦合现象,通过添加虚拟电抗补偿实... 为解决微电网中多逆变器并联的功率分配问题,建立了逆变器单机控制和两机并联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环流和功率分配的相互作用机理。针对中低压微电网的线路参数阻性和感性相当时,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耦合现象,通过添加虚拟电抗补偿实现微电网线路达到高压电路阻感比,使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能分别解耦控制。其后研究了线路为感性阻抗时实现环流抑制和功率精确分配的控制策略应该满足的条件,针对下垂控制无功功率分配不与感性线路阻抗解耦的缺点,提出了改进的下垂控制策略,实现了功率分配和环流抑制的目标。最后通过PSCAD/EMTDC仿真验证了理论分析和所提出的控制策略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变下垂控制 功率解耦 功率分配 环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垂控制逆变器的序阻抗建模分析及验证
6
作者 刘宝谨 李春晨 +3 位作者 林佳鹏 许晖 于瑞 刘进军 《电源学报》 2025年第4期151-162,共12页
随着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开发和利用,基于下垂控制的逆变器也被广泛应用于分布式发电系统和微电网中。序阻抗建模是评估多逆变器并联系统稳定性及优化控制参数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目前对下垂控制逆变器序阻抗建模的相关研究... 随着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开发和利用,基于下垂控制的逆变器也被广泛应用于分布式发电系统和微电网中。序阻抗建模是评估多逆变器并联系统稳定性及优化控制参数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目前对下垂控制逆变器序阻抗建模的相关研究较少,故对其进行详细研究。首先确定下垂控制逆变器的稳态工作点,通过加入正负序小信号扰动,分析逆变器响应;其次,通过逆变器响应提取序阻抗模型描述逆变器阻抗特性;之后,通过PSCAD仿真验证序阻抗模型的准确性;最后,分析下垂系数、功率计算环节低通滤波器截止频率等关键参数对逆变器输出阻抗的影响,并通过实验进行验证。实验证明,所提序阻抗模型在下垂控制策略分析中具有较好的效果,为下垂控制策略的进一步优化与实际应用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发电系统 下垂控制逆变 序阻抗模型 谐波线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同步机微网中基于解耦下垂的自适应虚拟阻抗控制 被引量:21
7
作者 代维 秦文萍 +2 位作者 任春光 王祺 郝冠斐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4期4486-4495,共10页
在微网中,由于下垂控制逆变器的功率爬坡速度快于同步机,逆变器的带载能力受到限制;同时,低压传输环境导致传统下垂功率控制失败,危及系统稳定性。考虑低压微网阻感性传输线路,根据逆变器输出电流的越限情况与中央控制器的调度命令,该... 在微网中,由于下垂控制逆变器的功率爬坡速度快于同步机,逆变器的带载能力受到限制;同时,低压传输环境导致传统下垂功率控制失败,危及系统稳定性。考虑低压微网阻感性传输线路,根据逆变器输出电流的越限情况与中央控制器的调度命令,该文在逆变器解耦下垂控制基础上构造了自适应虚拟阻抗,并据其变化强度调节功角进行协同控制,提高逆变器与同步机的功率均分程度与限流稳定性。最后,通过建立小信号模型分析虚拟阻抗大小对系统输出特性的影响。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提出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网 同步机 下垂控制逆变 自适应虚拟阻抗 限流 均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