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叠合盆地深层海相油气差异富集历史的动态模拟——以塔河油田下古生界含油气系统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李斌 钟笠 +4 位作者 吕海涛 杨素举 徐勤琪 张鑫 郑斌嵩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53-1066,共14页
以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下古生界含油气系统为例,针对叠合盆地深层海相油气复杂的差异富集历史,采用成藏动力学模拟方法进行深层油气的生排烃、运聚和调整改造的历史恢复。研究表明:①塔河油田下寒武统烃源岩的热演化史反映出不同构造带... 以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下古生界含油气系统为例,针对叠合盆地深层海相油气复杂的差异富集历史,采用成藏动力学模拟方法进行深层油气的生排烃、运聚和调整改造的历史恢复。研究表明:①塔河油田下寒武统烃源岩的热演化史反映出不同构造带的生排烃过程及其强度具有明显不同,是导致深层油气相态差异的主要原因。②走滑断裂和不整合面等构成的复合输导体系控制深层油气早期运移聚集和后期调整,中寒武统台内膏盐岩阻止深层油气的垂向运聚,致使深层油气呈现明显的“断控”特征,其中北东向走滑断裂带和深层油气运移低势区叠加有利于汇聚成藏,且主要沿北东向走滑断裂带呈串珠状分布。③成藏动态模拟揭示“源-断-缝-膏-保”时空配置控制塔河深层油气的差异富集,奥陶系经历多期充注、垂向运聚、侧向调整改造的成藏历史,深层油气一直处于运移聚集和逸散的动态平衡中。④油气残留量统计显示塔河油田深层奥陶系鹰山组和蓬莱坝组仍具有较好的勘探开发潜力,超深层中上寒武统具有一定的油气资源前景。研究为塔里木盆地深层油气的动态定量评价提供了参考依据,也可以为古老克拉通盆地碳酸盐岩相关油气成藏演化的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合盆地 塔里木盆地 海相碳酸盐岩 油气差异富集 动态成藏模拟 流体势技术 塔河油田 下古生界含油气系统模拟 深层—超深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生界含气系统及勘探方向 被引量:14
2
作者 唐文连 张万选 +1 位作者 邢军 于永生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28-34,共7页
含油气系统作为油气勘探过程中一种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目前正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重视。文中依据油气源、油气赋存的层位及储盖组合 ,将鄂尔多斯盆地初步划分为中生界含油气系统、上古生界含气系统和下古生界含气系统。同时 ,重点描述... 含油气系统作为油气勘探过程中一种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目前正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重视。文中依据油气源、油气赋存的层位及储盖组合 ,将鄂尔多斯盆地初步划分为中生界含油气系统、上古生界含气系统和下古生界含气系统。同时 ,重点描述了下古生界含气系统的特征 ,总结了下古生界天然气分布的规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系统 鄂尔多斯盆地 下古生 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造型盆地评价及其油气系统研究方法—以中国南方中、古生界海相地层为例 被引量:14
3
作者 赵宗举 王根海 《海相油气地质》 2000年第3期67-79,共13页
通过对中国南方中、古生界油气地质的综合研究及勘探总结,初步提出了一套改造型残留盆地或叠合盆地评价及其油气系统研究的方法,其基本思路是强调进行了油气地质“动态演化”研究,主要通过拟三维盆地模拟反演主要烃源岩的时空演化,... 通过对中国南方中、古生界油气地质的综合研究及勘探总结,初步提出了一套改造型残留盆地或叠合盆地评价及其油气系统研究的方法,其基本思路是强调进行了油气地质“动态演化”研究,主要通过拟三维盆地模拟反演主要烃源岩的时空演化,生烃过程以及不同地质阶段中的生烃强度,资源量,结合古今油气藏的解剖,癖结油气成藏-破坏规律,结合古构造的分析,研究油气运聚指向,给合主要构造运动期对中国南方中,古生界主要油气系统的影响分析,进行分阶段的动态演化研究,认为中国南方中,古生界油气勘探的现实对象是次生油气系统及再生烃油气系统,现存的原生油系统很少,提出了中国南方新区中,古生界油气勘探的有利区为石柱复向斜西侧高陡背斜带,苏北盆地阜宁-盐城-海安-兴化-宝应地区,江汉盆地沉湖地区南部潜江-仙档-牌州-汊渗1井地区,江西南鄱阳盆地及楚雄盆地北部凹陷,这一认识已经得到苏北盆地盐城凹陷朱家墩气田及江汉盆地沉湖地区南部开先台西含油构造勘探发现的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造型盆地 油气盆地 盆地评价 油气系统 海相沉积 华南地区 中生 古生 海相地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襄盆地襄枣坳陷深层海相古生界含油气前景初探 被引量:1
4
作者 杨道庆 何明喜 +5 位作者 王荣新 郭双亭 杜建波 罗家群 程喆 季玉瑶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77-180,共4页
南襄盆地襄枣坳陷主要为受襄樊—广济断裂控制的南断北超的中新生代箕状坳陷,但中新生界经多年勘探未获突破。通过"造山带北侧油气资源战略选区"课题的调查研究,发现襄枣坳陷周缘及深部分布大片未变质的海相古生界。其中,下... 南襄盆地襄枣坳陷主要为受襄樊—广济断裂控制的南断北超的中新生代箕状坳陷,但中新生界经多年勘探未获突破。通过"造山带北侧油气资源战略选区"课题的调查研究,发现襄枣坳陷周缘及深部分布大片未变质的海相古生界。其中,下寒武统底部含磷泥页岩是潜在的优质烃源岩;下古生界白云岩及内部岩溶侵蚀面形成较好储集空间;下古生界含膏白云岩是潜在的盖层,具备形成油气的基本地质条件,但热演化程度偏高。襄枣坳陷深部海相古生界油气是值得深入探索的新层系和新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前景 海相古生 襄枣坳陷 南襄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非古生界含油气盆地油气成藏组合特征 被引量:5
5
作者 朱昊 何登发 杜鹏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14年第6期74-81,共8页
通过对北非地区典型含油气盆地的烃源岩分布、储层特征、盖层特征、圈闭类型等进行综合性讨论分析,总结了成藏组合的基本特征。研究认为,北非地区成藏组合烃源岩较为单一,主要为下志留统和中—上泥盆统的"热"页岩,分布面积广... 通过对北非地区典型含油气盆地的烃源岩分布、储层特征、盖层特征、圈闭类型等进行综合性讨论分析,总结了成藏组合的基本特征。研究认为,北非地区成藏组合烃源岩较为单一,主要为下志留统和中—上泥盆统的"热"页岩,分布面积广、生烃潜力巨大;各含油气盆地古生界所有砂岩均为储层,主要为奥陶系和泥盆系储层,具有层位多、品质好的特点,而古达米斯盆地存在大面积分布的三叠系储层;主要盖层为下志留统、上泥盆统页岩,次要盖层为石炭系、下泥盆统页岩和碳酸盐岩;主要发育构造圈闭、地层圈闭及构造—地层复合圈闭,不同类型的圈闭形成不同的油气藏;研究区域内油气运移方式主要有3种,以横向长距离或短距离运移为主。综合分析北非地区古生界含油气盆地主要成藏组合特征后认为,古达米斯盆地剩余油气储量最为丰富,并且生储盖匹配良好,圈闭类型多样,保存条件优越,勘探开发程度较低,是北非地区古生界含油气盆地中勘探潜力最大的盆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非地区 古生 油气盆地 成藏组合特征 储层 圈闭 勘探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南方海相含油气超系统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梁兴 叶舟 +3 位作者 徐克定 吴少华 张廷山 刘家铎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199,共5页
超越残留构造盆地的含油气超系统,是由共享相似烃源岩、既相互独立又有成因联系的若干个含油气系统构建的含油气成因地质单元,全球具有普遍性。近似的古地理沉积环境和相同时间的区域性烃源岩是确认含油气超系统的前提。中国南方海相独... 超越残留构造盆地的含油气超系统,是由共享相似烃源岩、既相互独立又有成因联系的若干个含油气系统构建的含油气成因地质单元,全球具有普遍性。近似的古地理沉积环境和相同时间的区域性烃源岩是确认含油气超系统的前提。中国南方海相独特的构造格局与演变史造就了区域展布的扬子克拉通被动大陆边缘盆地下古生界、扬子克拉通碳酸盐岩台地陆表海盆地上古生界、上扬子前陆盆地上三叠统—中下侏罗统和湘桂地块活动大陆边缘海盆地上古生界、三江古特提斯双弧后边缘海盆地上古生界—侏罗系等 5 个海相含油气超系统,晚燕山期—喜玛拉雅期构造运动差异性使之解体。根据含油气超系统内的已知含油气系统普遍规律,用地质类比法预测具类似源岩的其他低勘探程度盆地(或新区)未知含油气系统的展布特征,这在目前南方海相油气勘探早期阶段有一定指导意义和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地 海相 海盆 古生 油气系统 烃源岩 上三叠统 下古生 地质 侏罗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塔东地区含油气系统建设与改造 被引量:4
7
作者 吕宝凤 王核 夏斌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6-28,共3页
塔东地区发育古生界碳酸盐岩和中生界河湖相沉积2套生油层系,形成下古生界和中新生界2套不同的含油气系统。在多期构造运动改造过程中,含油气系统经历了建设、改造、复合叠加的演化过程,现今古生界以改造后的残留气藏为主,中生界以复合... 塔东地区发育古生界碳酸盐岩和中生界河湖相沉积2套生油层系,形成下古生界和中新生界2套不同的含油气系统。在多期构造运动改造过程中,含油气系统经历了建设、改造、复合叠加的演化过程,现今古生界以改造后的残留气藏为主,中生界以复合混源型油气藏为主。下一步油气勘探应围绕古生界烃源岩在综合分析油气成藏条件的基础上,采用现代勘探技术落实有效圈闭,进行立体勘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塔里木盆地 下古生 次生油气 油气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扬子海区南黄海盆地中、古生界具有独特油气地质特征 被引量:2
8
作者 许红 张德润 +8 位作者 周瑶琪 葛和平 王果寿 韩宗珠 蔡峰 孙和清 杨金玉 闫桂京 赵青芳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1057-1058,共2页
南黄海盆地有可能是我国海域唯一经历前陆阶段聚敛挤压、燕山阶段拉分断陷和喜山阶段伸展拆离多期构造运动变形改造的极其复杂的中、古生代盆地,与上扬子区四川盆地不同,下扬子海区南黄海盆地还是我国海域最后一个至今尚未获得工业性油... 南黄海盆地有可能是我国海域唯一经历前陆阶段聚敛挤压、燕山阶段拉分断陷和喜山阶段伸展拆离多期构造运动变形改造的极其复杂的中、古生代盆地,与上扬子区四川盆地不同,下扬子海区南黄海盆地还是我国海域最后一个至今尚未获得工业性油气发现的大型含油气盆地。通过研究,指出下扬子海区南黄海盆地中、古生界具有独特油气地质特征。推进南黄海盆地中、古生界油气地质特征的深入研究,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黄海盆地 油气地质特征 下古生 下扬子 海区 油气盆地 古生 四川盆地 多期构造运动 燕山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黄海海域的海相地层含油气系统 被引量:7
9
作者 李刚 吴时国 《海洋地质动态》 2007年第7期27-32,共6页
南黄海海域油气勘探近40年成果证实,南黄海盆地与相邻的苏北盆地具有相似的发育历史。目前,苏北已在中、古生界近50口钻井中见到油气显示,其中在下三叠统青龙组和上石炭统船山组发现了大量油气显示,在盐城朱家墩发现源于中、古生界的再... 南黄海海域油气勘探近40年成果证实,南黄海盆地与相邻的苏北盆地具有相似的发育历史。目前,苏北已在中、古生界近50口钻井中见到油气显示,其中在下三叠统青龙组和上石炭统船山组发现了大量油气显示,在盐城朱家墩发现源于中、古生界的再生气田,在黄桥镇苏174井志留系坟头组以及泥盆系五通组砂岩中钻遇液态CO2及轻质油,证明下扬子中、古生界存在油气生成和运聚的成藏过程,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相碳酸岩 油气系统 古生 黄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句容盆地中、古生界轻烃特征
10
作者 徐伟民 《地球化学》 CAS 1986年第2期160-168,共9页
本文应用轻烃(C_1-C_7)分析结果,研究了一个碳酸盐岩含油气盆地泥盆系至三叠系的原油和生油岩的轻烃特征。研究表明:从轻烃的组分和含量的变化,可以成功地划分有机质类型和热演化阶段,以及油源对比等。对时代相对较老的碳酸盐岩地区,仍... 本文应用轻烃(C_1-C_7)分析结果,研究了一个碳酸盐岩含油气盆地泥盆系至三叠系的原油和生油岩的轻烃特征。研究表明:从轻烃的组分和含量的变化,可以成功地划分有机质类型和热演化阶段,以及油源对比等。对时代相对较老的碳酸盐岩地区,仍可作为油气和生油岩地球化学研究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生 轻烃 碳酸盐岩 油气盆地 泥盘系 句容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