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0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地流转中下乡资本与农户的博弈关系及合作模式——基于信任理论的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李慧燕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1-103,共3页
处理好资本与农户的关系是资本下乡入农、助力乡村振兴的关键,当前,下乡资本与农户间缺乏互信,双方间利益联结机制十分松散,同时农地流转交易中资本方与农户间信息不对称,且缺少土地价格动态调整机制。博弈分析表明:信任危机中下乡资本... 处理好资本与农户的关系是资本下乡入农、助力乡村振兴的关键,当前,下乡资本与农户间缺乏互信,双方间利益联结机制十分松散,同时农地流转交易中资本方与农户间信息不对称,且缺少土地价格动态调整机制。博弈分析表明:信任危机中下乡资本与农户间流转土地产生较大的交易成本,农户土地权益的实现不仅取决于土地流转市场、流转费用,还受到违约成本的影响。为实现下乡资本与农户合作共赢,应着力构建“共建共享共创机制”、确保各方利益稳定,采取“固定收益+弹性收益”组合方式、巩固信任关系,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培育农村诚信市场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流转 下乡资本 信用体系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入视角下资本下乡在乡村振兴中的风险防范研究
2
作者 张建成 李雯婷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15期204-207,共4页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决策,并将其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战略部署之一。但传统农业生产面临着生产资源条件有限、资金短缺、专业人才匮乏、劳动力“老龄化”等问...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决策,并将其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战略部署之一。但传统农业生产面临着生产资源条件有限、资金短缺、专业人才匮乏、劳动力“老龄化”等问题。为解决这个问题,需鼓励资本下乡,通过这种方式为农村引入稀缺资源、注入“新鲜血液”,从而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带动农民增收,让传统农业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资本下乡对实现“乡村振兴”和“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2个战略目标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下乡 乡村振兴 嵌入视角 农业现代化 风险防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商资本下乡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 被引量:1
3
作者 孙子烨 余志刚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6-149,共14页
农业绿色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建设农业强国的有效举措。从直接效应和空间效应两方面出发,构建了工商资本下乡与农业绿色发展关系的理论分析框架。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天眼查”企业数据库和全国31省份的农业生产面板数据,采用面板... 农业绿色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建设农业强国的有效举措。从直接效应和空间效应两方面出发,构建了工商资本下乡与农业绿色发展关系的理论分析框架。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天眼查”企业数据库和全国31省份的农业生产面板数据,采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如下。第一,工商资本下乡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这一结论经工具变量回归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表明了工商资本下乡能有效促进农业绿色发展。第二,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工商资本下乡在经济发展水平高和低的省份均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促进作用,但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省份中作用更大。此外,工商资本下乡显著提升了粮食主产区和产销平衡区省份的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但对粮食主销区省份的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负向影响。工商资本下乡对中部地区省份的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正向影响,而对东部沿海和西部地区省份的影响不显著。第三,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和工商资本下乡存在较强的空间集聚特性,工商资本下乡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商资本下乡 绿色发展 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空间溢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心资本下乡的逻辑理路、相对优势及长效机制 被引量:1
4
作者 程建华 凌小萍 《当代经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18,共9页
耐心资本下乡作为资本下乡的全新形式,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重要金融支撑,契合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实际需求。从本体逻辑看,耐心资本下乡兼顾了资本逐利性与农村发展公共性,是资本本质属性的系统性重构与农村全面进步的统一,契合了农... 耐心资本下乡作为资本下乡的全新形式,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重要金融支撑,契合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实际需求。从本体逻辑看,耐心资本下乡兼顾了资本逐利性与农村发展公共性,是资本本质属性的系统性重构与农村全面进步的统一,契合了农村可持续发展需求。从价值导向看,耐心资本下乡与传统资本相比,具备注重长期价值投资的比较优势,有助于实现区域均衡发展和利益共享。从实践需求看,耐心资本下乡要加快构建长效机制,从优化融资结构、完善农村优质投资标的物筛选机制、创新联农带农利益共享机制等方面入手,有效破解农业农村发展难题。总之,构建有利于耐心资本下乡的政策保障机制,从是否需要、是否可能、何以可能方面回答耐心资本下乡面临的基本问题,对乡村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心资本 资本下乡 乡村全面振兴 相对优势 长效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本下乡中村干部的角色类型与行为逻辑研究——基于四个典型村庄案例的经验考察
5
作者 刘凤萍 李海金 《理论月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7-78,共12页
资本下乡是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路径,而村干部则是联结外来资本与乡村社会的关键主体。资本下乡过程中,受到政府干预和村社理性的双重影响,村干部在国家代理人与村庄当家人的角色定位中会出现变异或偏移,呈现出“补偿... 资本下乡是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路径,而村干部则是联结外来资本与乡村社会的关键主体。资本下乡过程中,受到政府干预和村社理性的双重影响,村干部在国家代理人与村庄当家人的角色定位中会出现变异或偏移,呈现出“补偿型经纪”“行政型经纪”“保护型经纪”和“赢利型经纪”四种经纪角色类型,从而形塑资本下乡的实践模式和发展成效。在资本下乡实践中,应发挥有为政府的引导、监管和服务作用,调动有能集体的统筹、整合与组织作用,推动农民再组织化,构建多元利益联结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下乡 村干部 政府干预 村社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城镇化与工商资本下乡——基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准自然实验
6
作者 马双 胡雯镟 《经济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2-118,共27页
考察在城乡要素自由流动的环境下工商资本是否下乡,对中国实现乡村振兴、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利用7396万个企业工商注册信息、2013—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将市场主导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作为一项“准自... 考察在城乡要素自由流动的环境下工商资本是否下乡,对中国实现乡村振兴、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利用7396万个企业工商注册信息、2013—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将市场主导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使用双重差分模型评估其对劳动力、土地的流动以及对工商资本下乡的影响及机制。研究发现:第一,新型城镇化试点实施后,下乡的工商资本反而显著减少。分企业所有制和地区市场化水平看,政策对私营企业设立的抑制作用更显著,在低市场化水平地区的负向影响更明显。第二,新型城镇化显著推动农村高素质劳动力外流和土地熟人之间的转出,这是企业下乡动力进一步减弱的主要原因。第三,新型城镇化建设拉大了城乡收入差距。第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的战略结合对推动工商资本下乡有显著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乡村振兴 工商资本下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资本下乡中的村企互动关系研究——“半嵌入性”视角
7
作者 李毓 孙九霞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2-50,共9页
新时代,旅游资本下乡成为激发乡村发展动力、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突破口。本研究提出“半嵌入性”概念,基于广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J村个案,深入探讨旅游资本下乡进程中村企关系的动态特征、生成逻辑及其对乡村振兴的作用。研究发现:村... 新时代,旅游资本下乡成为激发乡村发展动力、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突破口。本研究提出“半嵌入性”概念,基于广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J村个案,深入探讨旅游资本下乡进程中村企关系的动态特征、生成逻辑及其对乡村振兴的作用。研究发现:村企关系呈现弹性依附、协商共治的半嵌入状态,既非完全依附亦非彻底独立,而是在政策嵌入、市场周期与乡土逻辑互构下形成的阶段性动态平衡。具体表现为:政策驱动下的土地流转与资源整合激活了乡村内生资本,市场季节性波动催生旺季深度合作、淡季适度疏离的弹性互动模式,村民通过返乡创业与生存理性调适重构主体性,形成新村落共同体。“半嵌入性”合作通过多维资本叠合推动农文旅融合,为平衡企业市场理性与乡土社会韧性提供了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资本下乡 半嵌入性 村企互动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治理便利化:资本下乡的治理逻辑及其效应
8
作者 王海娟 《甘肃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9-167,共9页
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乡镇政府与工商资本的互动关系发生变化,对乡村产业治理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基于实践经验,从地方治理便利化视角探讨乡村振兴过程中乡村产业治理转型的逻辑及其对国家与农民关系的影响,阐释资本下乡的治理逻辑... 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乡镇政府与工商资本的互动关系发生变化,对乡村产业治理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基于实践经验,从地方治理便利化视角探讨乡村振兴过程中乡村产业治理转型的逻辑及其对国家与农民关系的影响,阐释资本下乡的治理逻辑及其产业治理效应。研究发现,随着各级政府加强对基层治理的监管,部分乡镇政府动员农民振兴产业遭遇目标困境、项目落地困境、治理成本困境和治理风险困境,通过动员工商资本下乡塑造了新的治理空间,可以更加便利地完成治理任务。治理的困境与优势“一推一拉”共同推动了乡村产业治理从组织农民到动员资本下乡转型,形成了以工商资本为主体的产业治理体系。基于地方治理便利化驱动的乡村产业治理陷入悬浮型内卷化困境,乡镇政府推动工商资本下乡的政策实践不仅未能有效提升农民的市场组织水平,反而在某种程度上形成国家与农民之间的制度性阻隔,加剧了农民边缘化的处境。有效利用工商资本推动乡村振兴,需要提升乡镇政府的农民组织能力,促进以农民为主体的乡村产业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地方治理便利化 悬浮型内卷化 乡村产业治理转型 资本下乡 国家与农民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商资本下乡能促进农户增收吗? 被引量:11
9
作者 邵俊杰 周力 胡凌啸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3-134,共12页
工商资本下乡对优化城乡资源要素配置,促进农民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2020年中国乡村振兴综合调查(CRRS)和浙大卡特—企研中国涉农研究数据库(CCAD)数据,分析工商资本下乡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工商资本下乡... 工商资本下乡对优化城乡资源要素配置,促进农民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2020年中国乡村振兴综合调查(CRRS)和浙大卡特—企研中国涉农研究数据库(CCAD)数据,分析工商资本下乡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工商资本下乡有利于提高农户收入水平,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在收入结构上,工商资本下乡主要提高了农户非农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但降低了农业经营性收入;工商资本下乡通过推动农户家庭劳动力从本地务农向本地非农就业转移,提高非农就业率,从而促进总收入增加;工商资本下乡的增收效应对于不同受教育水平和经济状况的农户没有显著差异,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工商资本下乡对农村弱势群体的帮扶作用;涉农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工商资本均有利于提高农户收入水平,且增收作用逐渐增强。本研究为推进工商资本下乡、实现农民富裕提供了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商资本下乡 农户收入 要素集聚 非农就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分工视域下资本与农户相融共赢机理研究
10
作者 熊凤水 刘锟妹 《南方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3-57,共15页
建立在市场调节基础上的有机分工是重要的效率提升机制和社会团结机制。异于政府和社会视角,有机分工为分析资本与农户何以相融共赢提供了新的视域。资本下乡初期,为避免与农户同质生产与竞争,在农事整体经营活动中采取自我实施的内置... 建立在市场调节基础上的有机分工是重要的效率提升机制和社会团结机制。异于政府和社会视角,有机分工为分析资本与农户何以相融共赢提供了新的视域。资本下乡初期,为避免与农户同质生产与竞争,在农事整体经营活动中采取自我实施的内置策略形成错位分工格局,面向的市场具有互补性,禀赋异质性与经济理性使得双方在同一场域中实现共存共容;资本农业经营过程中,在“生产基地信息传递效应”和农户生产理性的驱动下,有机分工的边界从“完整的农事生产活动”分工拓展为农业产业内部农户生产活动专业化、资本服务多样化的职能差异分工格局,职能双方面向的市场具有同一性,并因专业化获取由此产生的递增报酬,实现相融共赢。分工与专业化是经济增长的源泉,在资本与农户的经营格局中,相融共赢的本质是将“小而全”的农户纳入专业化分工体系,发挥两类经营主体的比较优势,通过分工深化促使生产效率改进和产品价值提升,进而实现报酬递增、共享分工经济,助力乡村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分工 资本下乡 相融共赢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生式嵌入:返乡资本与村庄社会协同发展机制——以贵州省H公司为例
11
作者 罗力群 赵书婧 《理论月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1-150,共10页
鼓励资本下乡是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下乡资本如何更好地嵌入村庄社会并实现双赢也随之成为重要的理论与现实问题。下乡资本分为外来资本与返乡资本。现有研究集中关注外来资本,并且多数停留在化解困境层面。“识别嵌入主体... 鼓励资本下乡是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下乡资本如何更好地嵌入村庄社会并实现双赢也随之成为重要的理论与现实问题。下乡资本分为外来资本与返乡资本。现有研究集中关注外来资本,并且多数停留在化解困境层面。“识别嵌入主体—探索嵌入策略—维系嵌入结果”的共生式嵌入分析框架,可以将下乡资本的嵌入重新拉回协同发展的立场。返乡资本先采取关系嵌入顺利进入村庄社会,再运用利益嵌入实现与村庄社会的资源互补和利益共享,最后通过主体双向嵌入维持与村庄社会的互惠共生。返乡资本的嵌入总体上呈现出与村庄社会协同演化的样态。总的来说,下乡资本与村庄社会在社会关系、经济利益等方面的深度相互嵌入才能保证双赢并促进乡村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下乡 返乡资本 共生式嵌入 村庄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本下乡如何嵌入乡村空间合作治理?——以上海市乡悦华亭项目为案例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小天 周小平 谷晓坤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3-101,共9页
研究目的:以上海市乡悦华亭项目为案例,探究资本下乡背景下的乡村空间合作治理机制,为提升乡村空间治理效能和实现共同富裕提供参考。研究方法:理论分析、验证性案例研究、访谈法。研究结果:(1)规划环节要基于“协商自治”的原则让资本... 研究目的:以上海市乡悦华亭项目为案例,探究资本下乡背景下的乡村空间合作治理机制,为提升乡村空间治理效能和实现共同富裕提供参考。研究方法:理论分析、验证性案例研究、访谈法。研究结果:(1)规划环节要基于“协商自治”的原则让资本参与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实现空间配置权的政企共享,并以“需求前置”为导向进行规划的弹性调整;(2)整治环节要以“地位平等”为前提进行空间使用权重构,厘清多元主体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3)运营环节要细化空间收益权,坚持“权责一致”的收益分配,建立信任保障机制规避资本主导运营的潜在风险,实现多方共赢。研究结论:乡村空间治理是多元主体广泛参与的“规划—整治—运营”一体化行动。资本基于合作治理的理念从上述三个环节嵌入乡村空间治理体系,重构乡村空间配置权、使用权和收益权,是借助市场力量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可行之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空间治理 合作治理 资本下乡 城乡融合 城市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本下乡与农民进厂——双重嵌入性与S镇桑蚕产业发展 被引量:4
13
作者 管兵 曾曼佳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5-174,共10页
乡村振兴依赖产业发展。农村产业发展既需要符合政策目标,又需要适应乡土社会。在学理上需要从政治嵌入性和社会嵌入性角度去分析农村产业发展的具体机制。以中西部省份S镇桑蚕产业大规模经营及其用工模式为经验案例,研究讨论在双重嵌... 乡村振兴依赖产业发展。农村产业发展既需要符合政策目标,又需要适应乡土社会。在学理上需要从政治嵌入性和社会嵌入性角度去分析农村产业发展的具体机制。以中西部省份S镇桑蚕产业大规模经营及其用工模式为经验案例,研究讨论在双重嵌入性之下资本下乡和用工模式的实践特征。研究发现资本下乡需要大规模经营,这依赖地方政府推动大面积土地流转,从而在产业组织架构上依附于地方权力结构。在具体用工模式上资本依赖乡土关系,并通过乡土关系最大化实现在地化雇工,这亦是政策本身的目标。双重嵌入性是对资本的硬约束,降低其自主性。在这一过程中资本依然具有部分能动性,在农村产业发展过程中实现自身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下乡 乡村振兴 用工模式 嵌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在场:资本下乡与村落共富效应的路径 被引量:7
14
作者 陶自祥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0-58,共9页
资本是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农民共同富裕的重要生产要素。在资本下乡背景下,村企如何实现互惠共赢是促进乡村振兴与村落共同富裕的时代课题。资本下乡有序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关键在于地方政府引导资本市场逻辑与乡土逻辑的有效对接,推... 资本是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农民共同富裕的重要生产要素。在资本下乡背景下,村企如何实现互惠共赢是促进乡村振兴与村落共同富裕的时代课题。资本下乡有序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关键在于地方政府引导资本市场逻辑与乡土逻辑的有效对接,推动工商资本与村落打造利益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在场 共同富裕 资本下乡 村企借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适应到自主:资本下乡背景下农业雇工管理模式变迁 被引量:4
15
作者 望超凡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4-143,共10页
下乡资本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农业经营主体,破解资本化农业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雇工管理困境对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发现,资本化的农业经营方式与传统的小农农业生产体系之间存在张力,使得资本主体在下乡初期会遭遇雇工管理困境... 下乡资本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农业经营主体,破解资本化农业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雇工管理困境对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发现,资本化的农业经营方式与传统的小农农业生产体系之间存在张力,使得资本主体在下乡初期会遭遇雇工管理困境,此时资本主体必须通过适应性自我改造才能实现入场。但当资本深度参与农业经营后,会从生产者属性、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和外部社会结构等多个方面改造农业生产体系,使之适配资本化的农业经营方式,进而化解资本主体的雇工管理困境。研究认为,随着资本下乡参与农业经营的程度不断加深,我国农业生产领域将逐渐适应资本化的经营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下乡 产业振兴 农业发展 资本主体性 农业经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本下乡的经营策略与农业强国建设 被引量:3
16
作者 赵晓峰 包智俊 赵祥云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5-53,共9页
我国的农业强国建设并不意味着要消灭小农户。在维护小农户利益的基础上,资本下乡与农业强国建设具有一定的适配性。研究发现,基于资本属性和投资目的的不同,下乡资本可划分为外来资本和本地资本,这两类资本在进入农业时存在着投机和投... 我国的农业强国建设并不意味着要消灭小农户。在维护小农户利益的基础上,资本下乡与农业强国建设具有一定的适配性。研究发现,基于资本属性和投资目的的不同,下乡资本可划分为外来资本和本地资本,这两类资本在进入农业时存在着投机和投资两种动机,不同类型的资本和不同动机的资本相互匹配形成了农业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资本下乡的四种理想类型,投资型资本衍生出生产规模化和服务规模化两种经营策略,对应着农业现代化的两种道路。要建设符合我国国情的农业强国,需要综合考虑农业、农村与农民问题,并将农业产业发展置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视域中,建立起资本报酬有限与劳动报酬稳步增长的有机衔接机制、大中小不同类型规模经营主体协同发展机制、亩均土地产出率与人力资本效益相协调的发展机制和高收益农产品与大众消费品搭配合理的生产配置机制。在此基础上,分阶段稳步推进农业强国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下乡 农业强国 家庭经营 生产规模化 服务规模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本下乡与村庄再造 被引量:1
17
作者 龙健民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1-103,共3页
村庄公司化再造有利于发展现代农业,有利于加强基层社会治理,有利于现代文化向农村渗透。资本下乡有深刻的历史逻辑、现实逻辑和政治逻辑。应创新“政府+村集体+农户”的共富架构,形成政府、村集体、农户“三位一体”权力制衡机制有序... 村庄公司化再造有利于发展现代农业,有利于加强基层社会治理,有利于现代文化向农村渗透。资本下乡有深刻的历史逻辑、现实逻辑和政治逻辑。应创新“政府+村集体+农户”的共富架构,形成政府、村集体、农户“三位一体”权力制衡机制有序引导村庄再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下乡 村庄 再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本下乡经营失败的类型、成因及建议
18
作者 吴珺璐 丁建军 《农业展望》 2024年第5期17-21,共5页
资本下乡是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途径,也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发展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通过深入调查H省J市资本下乡暴露出来的问题,本研究归纳总结出资本下乡经营失败的4种类型,分别为资本“非粮化、非农化”经营型、资本跨界... 资本下乡是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途径,也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发展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通过深入调查H省J市资本下乡暴露出来的问题,本研究归纳总结出资本下乡经营失败的4种类型,分别为资本“非粮化、非农化”经营型、资本跨界经营农业型、资本经营村庄型和资本高杠杆经营农业型,在此基础上总结指出资本下乡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经营农业的动机不纯、经营管理不善、科技含量不高、对市场考察不够以及加杠杆经营。最后,为推动资本下乡、促进资本更好地为乡村振兴服务,提出了加强政府引导、建立管理体系、加大监管力度、加强经营管理、严控盲目扩张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下乡 资本经营 失败类型 原因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商资本下乡对农户家庭收入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基于CLDS数据的经验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郝凯 赵康杰 景普秋 《农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6-130,共15页
促进农民增收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更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所在,而工商资本下乡对农业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具有深刻影响。基于2016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数据,运用工具变量法实证检验工商资本下乡对农户家庭收入的影响,并... 促进农民增收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更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所在,而工商资本下乡对农业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具有深刻影响。基于2016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数据,运用工具变量法实证检验工商资本下乡对农户家庭收入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可能的中介机制和调节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工商资本下乡有助于提高农户家庭总收入,而且这种作用具有明显的异质性,工商资本下乡在中西部地区对农户家庭收入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中介机制研究表明,以租赁农地的形式下乡会通过促进家庭劳动力的非农就业提高家庭工资性收入,以提供社会化服务的形式下乡则会通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家庭农业性收入,其中非农就业属于部分中介变量,农业生产效率属于完全中介变量。农地确权、农地转出、村庄经济区位在其中发挥了调节效应。最后基于实证分析结果,提出要注重工商资本下乡形式的有效结合,坚持以民为本、切实保障农民基本权益,积极发展农村金融以增加农户获取正规信贷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商资本下乡 工资性收入 农业性收入 非农就业 农业生产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兴衰的辩证法:数字资本下乡与城郊村的城乡融合发展
20
作者 钱霖亮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0-97,共8页
城乡融合发展是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的重要路径。城乡融合不仅是相关体制机制的融合,也需要市场和资本等要素的的参与支持。浙江省Y市两个城郊村在数字资本下乡驱动下的发展逻辑与发展路径显示,外来资本与当地村民双向互利行为所达... 城乡融合发展是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的重要路径。城乡融合不仅是相关体制机制的融合,也需要市场和资本等要素的的参与支持。浙江省Y市两个城郊村在数字资本下乡驱动下的发展逻辑与发展路径显示,外来资本与当地村民双向互利行为所达成的合作有助于促进村庄资源的合理利用,在推动乡村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同时,也增加了村民的非农收入。而当村庄产业饱和后,双向互利行为一定程度上会转向利益博弈并可能引发冲突,使资本波圈推流至更外围的乡村,从而带动更多远郊村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形成一种从城市不断向外扩展的梯度循环。资本与村民从合作互利、相互博弈到良性互惠的长时段过程表明,需从一个更为辩证的视角来观察不同主体的利益诉求及其造成的影响,以此反思城乡关系中资本的角色与农民的主体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资本 资本下乡 电商 城郊村 城乡融合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