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下丘脑胰岛素及其受体在高血压大鼠的变化及与血压的关系
1
作者 石伟彬 杨成明 +2 位作者 刘光耀 王旭开 傅春江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4期2448-2450,共3页
目的探讨下丘脑胰岛素及其受体在高血压大鼠的变化及与血压的关系。方法比较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hypertensiverats,SHR)与正常血压Wistar大鼠对照下丘脑的胰岛素含量、胰岛素受体最大结合容量(maxi-mumbindingcapacity,Bmax)... 目的探讨下丘脑胰岛素及其受体在高血压大鼠的变化及与血压的关系。方法比较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hypertensiverats,SHR)与正常血压Wistar大鼠对照下丘脑的胰岛素含量、胰岛素受体最大结合容量(maxi-mumbindingcapacity,Bmax)和平衡解离常数(equilibriumdissociationconstant,KD),观察下丘脑前区微量注射胰岛素对平均动脉血压(meanarterialpressure,MAP)的影响。结果下丘脑胰岛素含量SHR高于Wistar大鼠,而血浆胰岛素与Wist-ar大鼠无明显变化。SHR下丘脑胰岛素受体Bmax显著低于Wistar大鼠,KD值无显著变化。SHR下丘脑前区微量注入0.2pmol胰岛素,在注射1h后MAP显著下降,Wistar大鼠组MAP无变化。结论下丘脑胰岛素在高血压发生发展过程可能起到保护作用,抑制血压的过度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 胰岛素受体 下丘脑 微量注射 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外侧视前区GABA能神经元对大鼠睡眠-觉醒周期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汤斌 章功良 +4 位作者 王烈成 张瑾 钟明奎 赵乐章 张景行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5期333-335,共3页
目的 研究腹外侧视前区 (VLPO)γ 氨基丁酸 (GA BA)能神经元对大鼠睡眠 -觉醒周期的影响。方法 采用脑立体定位、核团微量注射和多导睡眠描记技术。结果 VLPO双侧分别微量注射GABA合成关键酶 (谷氨酸脱羧酶 ,GAD)抑制剂 3 巯基丙酸 (... 目的 研究腹外侧视前区 (VLPO)γ 氨基丁酸 (GA BA)能神经元对大鼠睡眠 -觉醒周期的影响。方法 采用脑立体定位、核团微量注射和多导睡眠描记技术。结果 VLPO双侧分别微量注射GABA合成关键酶 (谷氨酸脱羧酶 ,GAD)抑制剂 3 巯基丙酸 (3 MP ,5 μg ,0 1μl) ,与对照组相比 ,注射后当日对大鼠睡眠 -觉醒周期无影响 ;注射后第1天大鼠睡眠量减少 ,觉醒时间增加 ;第 2、3天恢复正常。结论 GABA能神经元在VLPO参与大鼠睡眠 -觉醒周期调节且有促睡眠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侧 视前 GABA能神经元 大鼠 睡眠-觉醒周期 脑立体定位 核团微量注射 多导睡眠描记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向大鼠中央导水管周围灰质注射药物产生的抗伤害作用存在性别差异
3
作者 齐伟静 苏园林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4期254-254,共1页
关键词 中央导水管周围灰质 抗伤害作用 雌性大鼠 性别差异 注射药物 阿片受体激动剂 延髓头端内侧 投射神经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叶萩碱对延髓迷走复合体神经元电活动及十二指肠运动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韩伟 周利玲 +2 位作者 尹立 唐朝克 高治平 《中医药学刊》 2003年第5期671-672,共2页
目的:初步探讨左旋一叶萩碱是否对延髓迷走复合体神经元具有兴奋作用,以及对十二指肠运动是否有促进作用。方法:以SD大鼠为实验对象,采用下丘脑腹内侧区微量注射、微电极神经元放电记录及十二指肠运动记录等方法,观察下丘脑腹内侧区微... 目的:初步探讨左旋一叶萩碱是否对延髓迷走复合体神经元具有兴奋作用,以及对十二指肠运动是否有促进作用。方法:以SD大鼠为实验对象,采用下丘脑腹内侧区微量注射、微电极神经元放电记录及十二指肠运动记录等方法,观察下丘脑腹内侧区微量注入不同剂量的一叶萩碱对延髓迷走复合体神经元电活动与十二指肠运动的影响。实验中VMH微量注射L-Sec解除了GABA能紧张性抑制而引起MFR增加和十二指肠收缩幅度与频率均增强。随着剂量的加大,MRF增加值亦逐渐加大。呈剂量-效应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γ=0.9975(P<0.001)。结果:一叶萩碱对延髓迷走复合体神经元具有兴奋效应,并能促进十二指肠运动。当注射剂量从4μg逐渐加大至54μg时,平均放电率的增加值从(0.61±0.38)脉冲/S增大到(12.24±1.62)脉冲/S1呈现剂量-效应正相关关系。结论:一叶萩碱通过解除γ-氨基丁酸能紧张性抑制机制而引起延髓迷走复合体神经元的平均放电率增加,并使十二指肠收缩幅度与频率均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叶萩碱 下丘脑腹内侧区微量注射 延髓迷走复合体神经元放电 十二指肠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幼龄厌食大鼠食欲中枢神经元兴奋性的改变 被引量:3
5
作者 杜永平 张月萍 +2 位作者 张国成 牛瑜 徐彦博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0-44,共5页
观察幼龄厌食大鼠摄食中枢(下丘脑外侧区lateral hypothalamic area,LHA)和饱中枢(下丘脑腹内侧核ventromedialhy-pothalamic nuclear,VMN)神经元兴奋性的改变。用特制饲料喂养幼龄大鼠3周制备厌食模型,然后用细胞外记录法,记录大鼠LHA... 观察幼龄厌食大鼠摄食中枢(下丘脑外侧区lateral hypothalamic area,LHA)和饱中枢(下丘脑腹内侧核ventromedialhy-pothalamic nuclear,VMN)神经元兴奋性的改变。用特制饲料喂养幼龄大鼠3周制备厌食模型,然后用细胞外记录法,记录大鼠LHA和VMN神经元的自发放电,观察其对电刺激胃迷走神经和静脉注射葡萄糖的反应,比较对照组和模型组间的差异。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LHA神经元对胃迷走神经刺激的反应特征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而VMN神经元对胃迷走神经刺激的兴奋性反应时程延长(P<0.01),刺激强度降低(P<0.01)。模型大鼠中对胃迷走神经刺激有反应的LHA神经元的血糖敏感率降低,而那些对胃迷走神经刺激有反应的VMN神经元的血糖敏感率增加(P<0.01)。以上结果表明:特制饲料改变LHA和VMN神经元对外周传入的摄食负反馈信号的敏感性,从而使LHA和VMN神经元共同作用,发出抑制摄食信号,从而导致了厌食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宝宝乐口服液 厌食 下丘脑外侧 下丘脑内侧 胃迷走神经 血糖敏感神经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