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应激探讨肝主疏泄与经前期综合征/经前烦躁障碍症的相关性
1
作者 邱兆艳 王海军 +1 位作者 孟庆岩 郭英慧 《中国医药导报》 2025年第6期143-146,共4页
经前期综合征(PMS)/经前烦躁障碍症(PMDD)是指月经来临前2~7 d周期性出现的全身或局部不适症状,以情志异常为主,对育龄期女性的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中医普遍认为PMS/PMDD的发生主要归因于肝失疏泄,肝喜调达而恶抑郁,从肝论治亦遵循... 经前期综合征(PMS)/经前烦躁障碍症(PMDD)是指月经来临前2~7 d周期性出现的全身或局部不适症状,以情志异常为主,对育龄期女性的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中医普遍认为PMS/PMDD的发生主要归因于肝失疏泄,肝喜调达而恶抑郁,从肝论治亦遵循“木郁达之”之旨,木郁得解、脏腑通达,经行有常则诸证自无所起。现代医学认为,经前应激性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损伤可能是肝失疏泄导致PMS/PMDD发病的重要现代科学内涵之一。本文从应激性HPA轴损伤研究PMS/PMDD肝失疏泄深层机制,旨在阐明肝主疏泄现代科学内涵,不断丰富中医肝藏象及情志病证理论,对PMS/PMDD发病机制和临床诊疗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前期综合征 经前烦躁障碍症 应激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 肝主疏泄 病因病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udd-Chiari综合征病因学研究现状与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韩新巍 陈呈世 段广才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45-146,共2页
关键词 布卡氏综合征 病因 下腔静脉 凝血酶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病因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5
3
作者 黄艳仪 陈敦金 +3 位作者 陈小曼 佘若菁 苏念军 袁晓兰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97-100,104,共5页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Pregnancy in-duced hypenension)目前仍是我国孕妇和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对妊高征的病因病理及其引起的脏器功能损害研究较多.
关键词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病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致下丘脑综合征1例 被引量:6
4
作者 刘玉娟 张玉清 任秋梅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03年第2期52-52,共1页
患者,女,12岁,因发烧、头痛50余天,强食1月入院.病人于50余天前始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39℃,伴头痛、恶心,先以上呼吸道感染治疗.2天后症状加重,颅脑CT示右颞叶出血,给于抗感染、脱水、改善脑细胞代谢等治疗,效果差,且出现烦躁不安,纳差... 患者,女,12岁,因发烧、头痛50余天,强食1月入院.病人于50余天前始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39℃,伴头痛、恶心,先以上呼吸道感染治疗.2天后症状加重,颅脑CT示右颞叶出血,给于抗感染、脱水、改善脑细胞代谢等治疗,效果差,且出现烦躁不安,纳差,记忆力、定向力障碍,于48天前复查颅脑CT示右颞叶血肿部分吸收,左颞叶小灶出血,且体温仍高.腰穿示:压力200mmH2O,细胞数85×106/L,红细胞30×106/L,白细胞55×106/L,单核细胞3%,多核细胞97%.诊为单纯疱诊病毒性脑炎.遂以无环鸟苷0.25静脉滴注,每8小时1次,辅以激化液、激素等治疗.于44天前起出现食欲亢进,症状呈进行性加重,渐出现抢夺别人的食品,无食物吃时咬自己或他人,咀嚼被褥等,吃完后需由其母安抚始能入睡,醒后继续吃食物,1月内体重增加5.5kg,院外继续治疗无好转,转入我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疱疹/并发症 病毒性脑炎/并发症 下丘脑综合征/病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卵泡综合征的病因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秦英慧 孙伟 +1 位作者 闻姬 甄秀梅 《国外医学(计划生育分册)》 2005年第3期132-134,共3页
空卵泡综合征(EFS)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但由于其关系到患者未来的治疗前景,已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总结近二十年国外关于EFS发生的病因学研究成果,对其发病机制从药物源性、卵巢源性、遗传和基因突变、取卵技术4个方面做一扼要综述。
关键词 空卵泡综合征 病因 研究进展 遗传 基因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own氏综合征的病因学研究进展
6
作者 杜少陵 孙惠兰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1991年第2期126-129,共4页
Down 氏综合征(DS)是人类最常见的染色体病,发病率高达1.45‰,居各染色体病之首.绝大多数 DS 患者,IQ 值在20~50之间。自 Lougeleu Down 1866年发现该病以来,人们从不同角度对 DS 病因学、诊断、治疗。
关键词 DOWN氏综合征 病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病因病机、影像学特点及辨证论治
7
作者 付莹 程焱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3年第1期67-70,共4页
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PRES)是一组主要累及后循环的神经毒性临床-影像综合征,可发生在多种临床情况下(娠高症/子癫、器官移植后、化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结合三例临床病例对其病因、机制及影像学特点进行讨论及中医辨证论治。
关键词 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 病因病机 影像 中医辨证论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复妊娠失败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病因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虞嘉俊 史轶超 《发育医学电子杂志》 2018年第4期202-207,共6页
妊娠失败是指胎儿在有生存能力之前自然死亡的过程,通常是指妊娠24周前的妊娠丢失.目前反复妊娠失败(recurrent pregnancy loss,RPL)通常是指发生2次或2次以上的妊娠24周前的妊娠失败.育龄期女性RPL的发生率为1%~5%,该类患者再次妊... 妊娠失败是指胎儿在有生存能力之前自然死亡的过程,通常是指妊娠24周前的妊娠丢失.目前反复妊娠失败(recurrent pregnancy loss,RPL)通常是指发生2次或2次以上的妊娠24周前的妊娠失败.育龄期女性RPL的发生率为1%~5%,该类患者再次妊娠发生自然流产的机会高达70%~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失败 多囊卵巢综合征 反复 病因 pregnancy 育龄期女性 自然死亡 妊娠丢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jogren氏综合征的病因学研究
9
作者 谷松年 《临床荟萃》 CAS 1989年第7期315-317,共3页
Sjogren氏综合征又称干燥综合征,约在一百年前即有描述,其基本病变为外分泌腺淋巴细胞浸润,导致腺体功能损伤,尤以泪腺和唾液腺受累最为普遍。还可广泛累及体内多个系统,包括从良性到恶性的淋巴样增殖的病理变化。 Sjogren氏综合征可以... Sjogren氏综合征又称干燥综合征,约在一百年前即有描述,其基本病变为外分泌腺淋巴细胞浸润,导致腺体功能损伤,尤以泪腺和唾液腺受累最为普遍。还可广泛累及体内多个系统,包括从良性到恶性的淋巴样增殖的病理变化。 Sjogren氏综合征可以为单独的疾病,称为发性干燥综合征,临床表现为干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氏综合 综合征 病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眶尖综合征83例病因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7
10
作者 边俊杰 刘大川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209-211,共3页
目的:阐述眶尖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和临床特点,并探讨其病因鉴别流程。方法:1996-07/2006-07所收治确诊的眶尖综合征患者83例89眼对病因进行回顾总结,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占位性疾病29例(35%),外伤性疾病21例(25%),非特异性炎症疾病1... 目的:阐述眶尖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和临床特点,并探讨其病因鉴别流程。方法:1996-07/2006-07所收治确诊的眶尖综合征患者83例89眼对病因进行回顾总结,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占位性疾病29例(35%),外伤性疾病21例(25%),非特异性炎症疾病16例(19%),感染性疾病10例(12%),医源性疾病4例(5%),血管性疾病3例(4%)。结论:眶尖综合征可由不同病因所致,讨论它们之间的鉴别诊断有利于提高对该病的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眶尖综合征 病因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肘管综合征的成因和神经学检查 被引量:2
11
作者 朱天岳 孙相如 +1 位作者 袁毓 曹永平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1997年第1期19-21,共3页
肘管综合征是常见的周围神经嵌压症之一。我院1990年12月—1995年12月共收治该症22例,均经严格的神经学检查和病因学分析后确诊,治疗全部行尺神经前移术。术后随访20例,平均随访2年5月,12例恢复正常,6例明显好转,2例较差。作者认为,当... 肘管综合征是常见的周围神经嵌压症之一。我院1990年12月—1995年12月共收治该症22例,均经严格的神经学检查和病因学分析后确诊,治疗全部行尺神经前移术。术后随访20例,平均随访2年5月,12例恢复正常,6例明显好转,2例较差。作者认为,当手部感觉改变和运动障碍为单纯尺神经损伤引起,肌电图提示尺神经传导速度在肘管部减慢,肘管内或外可找到神经受损原因,肘管综合征即可确诊;当肌电提示尺神经传导在肘管部减慢,而肘管内或外找不到神经受损原因,应高度疑诊肘管综合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肘管综合征 病因 神经病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柏——查综合征的病因与诊断
12
作者 田福宏 李德昌 孙小玲 《中国罕少疾病杂志》 1999年第4期32-33,共2页
柏-查氏综合征(Budd—Chiari Syndrome,B—CS)是指肝静脉(HV)和/或下腔静脉(IVC)部分或完全性阻塞造成的以HV和IVC回流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既往国内少有报道,且常常误诊。近20年来,由于医疗水平的提高,大量先进影像学设备的... 柏-查氏综合征(Budd—Chiari Syndrome,B—CS)是指肝静脉(HV)和/或下腔静脉(IVC)部分或完全性阻塞造成的以HV和IVC回流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既往国内少有报道,且常常误诊。近20年来,由于医疗水平的提高,大量先进影像学设备的广泛应用,自1980—1996年17年间先后报道达千例之多。我们在阅读了大量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对本病的病因和诊断分型作一综述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因 Syndrome 柏-查氏综合征 CHIARI 影像设备 1996年 主要表现 回流障碍 下腔静脉 医疗水平 诊断分型 IVC 完全性 肝静脉 国内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灸疗法对慢性疲劳鼠行为学变化及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相关激素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吕杭州 吕明庄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6期43-46,共4页
目的:探讨艾灸疗法调节慢性疲劳(chronic fatigue syndrome,CFS)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悬吊冷水游泳复合应激的方法复制CFS大鼠模型,艾灸组在复制模型同时艾灸双侧肝俞、脾俞、肾俞;通过Morris迷宫实验、鼠尾悬挂实验、力竭游泳实验进... 目的:探讨艾灸疗法调节慢性疲劳(chronic fatigue syndrome,CFS)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悬吊冷水游泳复合应激的方法复制CFS大鼠模型,艾灸组在复制模型同时艾灸双侧肝俞、脾俞、肾俞;通过Morris迷宫实验、鼠尾悬挂实验、力竭游泳实验进行行为学检测;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orticotrophin releasing hormone,CRH)、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ACTH)、皮质醇(cortisol,CORT)水平。结果:①模型组大鼠空间学习记忆力显著下降、力竭游泳时间显著缩短、悬挂不动时间显著延长,下丘脑CRH、血浆ACTH和CORT浓度显著升高,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与模型组比较,艾灸组大鼠的行为学变化显著改善,下丘脑CRH、血浆ACTH和CORT水平显著降低(P<0.01)。结论:艾灸通过抑制下丘脑CRH,血浆ACTH、CORT的过度分泌,以纠正异常的HPA轴功能,达到治疗CFS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疲劳综合征 行为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 艾灸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病综合征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因分析
14
作者 徐刚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1997年第1期3-6,共4页
为了进一步探讨肾病综合征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相关因素和发病机理,对13例肾病综合征并发急性肾功能竭的病因资料进行了分析。病因明确者8例,其中急性间质性肾炎4例、急性血容量不足2例、急性血容量不足加降压过度1例、急性肾静脉血栓... 为了进一步探讨肾病综合征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相关因素和发病机理,对13例肾病综合征并发急性肾功能竭的病因资料进行了分析。病因明确者8例,其中急性间质性肾炎4例、急性血容量不足2例、急性血容量不足加降压过度1例、急性肾静脉血栓形成1例,病因不明者5例。分析表明,各种原因所致的急性低血容量、药物性急性间质性肾炎、肾间质水肿、急性肾静脉血栓形成等因素是肾病综合征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病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病综合征/并发症 急性肾功能衰竭 病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清微量元素含量变化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金杭斌 顾竹影 +3 位作者 赵虹雯 王群燕 吴伟 厉有名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8年第6期634-637,共4页
目的:通过测定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清Zn、Se、Fe、Cu含量变化,旨在探讨IBS的可能病因及发病新机制。方法:随机抽取30例D-IBS患者和30例健康志愿者的外周血标本,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分别测定CD3、CD4、C... 目的:通过测定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清Zn、Se、Fe、Cu含量变化,旨在探讨IBS的可能病因及发病新机制。方法:随机抽取30例D-IBS患者和30例健康志愿者的外周血标本,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分别测定CD3、CD4、CD8T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并计算CD4/CD8比值;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血清Zn、Fe、Cu水平,用原子荧光分析法,测定血清Se水平。结果:D-IBS组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水平及CD4/CD8比值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D-IBS组与正常组血清Zn、Se、Fe、Cu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周血T淋巴细胞CD4水平及CD4/CD8比值降低提示D-IBS患者可能存在细胞免疫异常;D-IBS患者血清Zn、Se、Fe、Cu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免疫 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 腹泻/病因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微量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病机制新概念 被引量:6
16
作者 缪应雷 欧阳钦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19-121,共3页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发病机制 流行病 病因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udd-Chiari综合征与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韩新巍 陈呈世 +3 位作者 段广才 丁鹏绪 吴刚 管生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4期109-110,共2页
对74例Budd-Chiari综合征(BCS)患者和41例健康者分别抽取外周静脉血,离心分离血浆,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抗心磷脂抗体IgG和IgM。发现BCS患者IgG抗体阳性率为5.4%,对照组无IgG抗体阳性,二者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所有受试者均... 对74例Budd-Chiari综合征(BCS)患者和41例健康者分别抽取外周静脉血,离心分离血浆,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抗心磷脂抗体IgG和IgM。发现BCS患者IgG抗体阳性率为5.4%,对照组无IgG抗体阳性,二者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所有受试者均无抗心磷脂IgM阳性者。认为我国BCS主要病因可能不是抗磷脂抗体综合征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UDD-CHIARI综合征 病因 抗磷脂抗体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及与老年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关系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士雯 李泱 +7 位作者 李彦华 高伟 薛桥 邱萍 钱小顺 赵玉生 卢才义 谭端军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03年第2期83-87,共5页
SARS相关冠状病毒引起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该病毒在患者痰液中含量最高,在咽喉部和血浆中分布较少,在患者粪便中可长时间存活。微尘和飞沫是主要传播途径。合并多种基础疾病的老年SARS患者易于发生老年多器官功能衰竭(MOFE)可能... SARS相关冠状病毒引起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该病毒在患者痰液中含量最高,在咽喉部和血浆中分布较少,在患者粪便中可长时间存活。微尘和飞沫是主要传播途径。合并多种基础疾病的老年SARS患者易于发生老年多器官功能衰竭(MOFE)可能是其高病死率的主要原因。老年SARS患者启动MOFE的主要机制可能为组织细胞缺氧、血液中内毒素水平升高和全身炎症反应水平、老年人器官储备功能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多器官功能衰竭 老年人 临床表现 病理生理 病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洛四联症术后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及治疗 被引量:6
19
作者 何小军 谈林华 +1 位作者 朱力行 范佳杰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8年第4期413-417,共5页
目的:探讨法洛四联症术后发生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capillary leak syndrome,CLS)的相关危险因素及治疗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0月至2006年12月本院32例法洛四联症根治术后发生CLS患儿的临床资料,对照组为随机抽取同期50例法洛四... 目的:探讨法洛四联症术后发生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capillary leak syndrome,CLS)的相关危险因素及治疗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0月至2006年12月本院32例法洛四联症根治术后发生CLS患儿的临床资料,对照组为随机抽取同期50例法洛四联症根治术后未发生CLS的患儿,对可能引起CLS发生的因素采用二分类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确定与CLS发病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对两组患儿术后恢复经过进行总结。结果: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法洛四联症根治术后发生CLS的独立危险因素按OR值大小排序分别是:年龄≤3岁(OR=6.783)、体外循环时间≥120 min(OR=4.756)、MGoon指数≤1.6(OR=3.826);2CLS组术后3天内胶体用量和血管活性药物应用时间及呼吸机支持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CLS组行腹膜透析8例,死亡3例。结论:法洛四联症患儿的年龄、体外循环时间、MGoon指数是术后发生CLS的独立危险因素。发生CLS后早期需用大量胶体维持有效循环血容量,渗漏好转后应加强利尿,同时应积极进行心肺功能支持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洛四联症/外科 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病因 回顾性研究 体外循环 危险因素 手术后并发症 心脏外科手术/副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性惊厥的流行病学特点、病因及发病机制 被引量:7
20
作者 丁昌红 《中国社区医师》 2010年第15期5-5,共1页
热性惊厥(FC)是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惊厥性疾病,是一种年龄相关性疾病。在国际抗癫痫联盟(ILAE)关于癫痫和癫痫综合征分类中,属于"与特定情况有关的特殊综合征"。以往在我国曾一度称为"高热惊厥",直至1999年第9届全... 热性惊厥(FC)是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惊厥性疾病,是一种年龄相关性疾病。在国际抗癫痫联盟(ILAE)关于癫痫和癫痫综合征分类中,属于"与特定情况有关的特殊综合征"。以往在我国曾一度称为"高热惊厥",直至1999年第9届全国小儿神经病学术会议才正式更名为"热性惊厥",目前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医学名词也已经将该病称为"热性惊厥"。1980年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提出热性惊厥的定义,热性惊厥是指3个月~5岁发生的惊厥,伴有发热但无颅内感染等特定原因,凡是过去曾经发生过无热惊厥者,其伴有发热的惊厥应排除在热性惊厥之外。由此可见热性惊厥不是"发热"和"惊厥"的简单叠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性惊厥 流行病特点 发病机制 癫痫综合征 国际抗癫痫联盟 病因 名词 惊厥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