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无线通信技术的高速铁路信号系统 被引量:10
1
作者 步兵 闫剑平 赵明 《北方交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63-68,共6页
为适应高速铁路发展,各国都在积极研制新一代的基于无线通信的铁路信号系统TBS,在分析TBS的背景、系统结构的基础上,提出TBS应主要解决的问题,介绍TBS在国外的发展情况。
关键词 无线通信 铁路信号 高速铁路 列车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宽带无线通信系统切换方案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吴卫 宋文涛 +1 位作者 董昱 王心凯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578-1586,共9页
作为实现宽带无线通信高可靠性的关键技术,越区切换的性能优劣将会严重影响列车的行车安全和用户体验。由于传统蜂窝小区制的通信系统已不再适用于高速铁路,对此利用分布式天线系统(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s,DAS)和两跳架构,构建适... 作为实现宽带无线通信高可靠性的关键技术,越区切换的性能优劣将会严重影响列车的行车安全和用户体验。由于传统蜂窝小区制的通信系统已不再适用于高速铁路,对此利用分布式天线系统(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s,DAS)和两跳架构,构建适用于高速铁路场景的系统网络架构。针对架构中不同集中单元(central unit,CU)控制的远程天线单元(remote antenna unit,RAU)之间的频繁切换导致成功率低的问题,在考虑同频干扰和阴影衰落的条件下提出一种快速触发切换方案。当列车从当前RAU向相邻CU控制下的RAU移动时,首先为了缩短切换请求及响应的时间以及获得更高的成功率,在低于服务RAU信号质量最高时触发切换准备阶段。其次当切换请求和接入目标RAU的指令发送失败时,可通过多次重传提高重叠区的触发概率和减小切换过程中的失败概率,并与传统切换方案在切换性能指标上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该网络架构的覆盖范围内具有较高的信号质量,所提出的快速切换触发方案相比于传统切换方案,可以显著提高重叠区内的切换触发概率,确保在切换范围内以更低的失败概率完成切换,并提供可靠的通信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宽带无线通信系统 分布式天线系统 越区切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一代高速铁路LTE-R时间同步网协议脆弱性分析 被引量:12
3
作者 陈永 詹芝贤 刘雯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3-74,共12页
铁路无线通信系统时间同步网络,是保障行车安全和提高铁路运营效率的重要基础。针对下一代高速铁路LTE-R自身全IP化架构在使用精确时钟PTP时间同步协议过程中易受到ARP攻击的问题,提出基于随机Petri网(SPN)的LTE-R时间同步网协议脆弱性... 铁路无线通信系统时间同步网络,是保障行车安全和提高铁路运营效率的重要基础。针对下一代高速铁路LTE-R自身全IP化架构在使用精确时钟PTP时间同步协议过程中易受到ARP攻击的问题,提出基于随机Petri网(SPN)的LTE-R时间同步网协议脆弱性分析方法。建立了ARP攻击状态下LTE-R时间同步网协议脆弱性分析SPN模型;通过马尔科夫链同构的方法,得到ARP攻击下LTE-R三级时钟节点实施速率与PTP协议同步正常、异常之间的关系曲线;定量得到了影响LTE-R时间同步网协议脆弱性的关键因素。研究结果为GSM-R时间同步网络向LTE-R安全演进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同步 下一代高速铁路无线通信系统 精确时钟协议 随机PETRI网 脆弱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IMO技术的下一代无线通信系统
4
作者 朱少敏 刘建明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4-77,共4页
多入多出(MIMO)技术充分利用空间资源,采用多个天线实现信息多发多收,具有频谱利用率高和扩大系统容量的优点,是无线通信领域技术的重大突破,被广泛认为是下一代无线通信系统必须采用的关键技术之一,是解决频谱资源匮乏的有效解决方案... 多入多出(MIMO)技术充分利用空间资源,采用多个天线实现信息多发多收,具有频谱利用率高和扩大系统容量的优点,是无线通信领域技术的重大突破,被广泛认为是下一代无线通信系统必须采用的关键技术之一,是解决频谱资源匮乏的有效解决方案。在分析MIMO原理的基础上阐述实现MIMO的关键技术并介绍MIMO技术目前的研究热点与趋势,提出MIMO技术在电力系统应急通信领域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人多出技术 频谱利用率 信道容量 下一代无线通信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信号系统网络安全与统一管控 被引量:22
5
作者 李赛飞 闫连山 +4 位作者 郭伟 郭进 陈建译 潘炜 方旭明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78-484,503,共8页
为了保障我国高速铁路信号系统的网络安全,从高速铁路信号系统的整体架构出发,对系统所面临的网络安全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涵盖了分散自律调度集中系统、列车运行控制系统、集中监测系统和GSM-R无线通信系统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 为了保障我国高速铁路信号系统的网络安全,从高速铁路信号系统的整体架构出发,对系统所面临的网络安全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涵盖了分散自律调度集中系统、列车运行控制系统、集中监测系统和GSM-R无线通信系统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软件定义网络(SDN)的高速铁路信号系统网络安全统一管控方案,把分散自律调度集中网络、信号安全数据网和集中监测网络通过软件定义的方式进行管控和隔离,实现了对网络流量的精细控制和统一管理,利用逻辑上统一的控制器实现全局的设备注册管理、安全通信访问控制和网络数据的追踪溯源,从而提高了网络的安全性,减小了网络管理的复杂性.通过分析可知,本文所提出的架构具有逻辑集中管控、统一安全策略、网络可编程等特点,相对于分散管理的网络更适用于高铁信号系统专网的网络安全管理,可以解决我国高速铁路信号系统不同安全等级网络互联和复杂网络安全管控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信号系统 网络安全 软件定义网络 下一代铁路信号系统网络 CTCS-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宽带无线接入网的分析与设计 被引量:2
6
作者 何宇 周志刚 卜智勇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28-132,164,共6页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网的大规模扩张,原有的铁路无线接入技术在数据传输速率方面已经不适应新的通信业务需求,因此在铁路通信系统的无线接入专网中引入宽带无线通信技术已经成为必然趋势。结合高速铁路的通信业务需要,根据CTCS列控数据传...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网的大规模扩张,原有的铁路无线接入技术在数据传输速率方面已经不适应新的通信业务需求,因此在铁路通信系统的无线接入专网中引入宽带无线通信技术已经成为必然趋势。结合高速铁路的通信业务需要,根据CTCS列控数据传输标准对铁路通信系统的QoS保障要求,分析比较了当前宽带无线通信协议中的几种接入网架构,并设计了高铁宽带无线通信接入网架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宽带无线通信 网络架构 接入网 服务质量指标 中国铁路列控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卡尔曼滤波的高速铁路时间同步网时间补偿 被引量:4
7
作者 陈永 詹芝贤 蒋丰源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81-91,共11页
LTE-R作为下一代高速铁路无线通信系统,保持时间同步对于高速铁路行车安全至关重要。针对现有时间同步方法仅考虑随机噪声,而忽略LTE-R无线信道多径衰落、多普勒频移等对时钟同步过程的影响,导致主从时钟偏移估计不准确的问题,提出一种... LTE-R作为下一代高速铁路无线通信系统,保持时间同步对于高速铁路行车安全至关重要。针对现有时间同步方法仅考虑随机噪声,而忽略LTE-R无线信道多径衰落、多普勒频移等对时钟同步过程的影响,导致主从时钟偏移估计不准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卡尔曼滤波的高速铁路时间同步网时间补偿方法:建立LTE-R下主从时钟之间相位、频率偏移的状态转移方程;构建引入伯努利随机变量的时钟相位、频率偏移观测方程;利用改进的卡尔曼滤波算法得到最优时钟偏移估计值;使用本方法实现对LTE-R时间同步误差的补偿;通过实验仿真,得到LTE-R下信道多径衰落、多普勒频移、信噪比、列车车速等对高速铁路时间同步的影响,并实现对不同高铁运行场景下时间同步偏差的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本方法能够有效消除LTE-R无线信道时钟偏差,与其他补偿方法相比,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同步 下一代高速铁路无线通信系统 精确时钟协议 卡尔曼滤波 时间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一代网络技术在煤矿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8
作者 杨晓辉 杨斌 宋永宝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05-107,共3页
针对现有各煤矿通信系统功能重复、难以融合的问题,采用下一代网络技术设计了一种新的煤矿通信系统。该系统通过IP-PBX软交换平台将现有调度通信系统、无线通信系统、广播通信系统进行融合,可以实现原有通信系统的各功能,同时实现了各... 针对现有各煤矿通信系统功能重复、难以融合的问题,采用下一代网络技术设计了一种新的煤矿通信系统。该系统通过IP-PBX软交换平台将现有调度通信系统、无线通信系统、广播通信系统进行融合,可以实现原有通信系统的各功能,同时实现了各系统终端的互连互通,有利于系统升级。测试结果验证了其稳定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通信系统 调度通信系统 无线通信系统 广播通信系统 下一代网络 软交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通信信号体制与技术条件的研究”通过铁道部技术审查 被引量:1
9
作者 刘志明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6-66,共1页
关键词 铁路工程 通信信号体制 高速铁路 通信技术 有线通信系统 无线通信系统 高速铁路信息系统 列车运行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下一代列车控制系统的展望与思考 被引量:36
10
作者 郭进 张亚东 +2 位作者 王长海 查志 高豪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3-28,共6页
为进一步优化、简化列控系统结构、提升列控系统自动化水平、提高不同线路等级间的互联互通、缩短列车追踪间隔,通过分析欧洲下一代列控系统的研究现状和我国列控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我国下一代列控系统的发展目标,构建下一代列控系统... 为进一步优化、简化列控系统结构、提升列控系统自动化水平、提高不同线路等级间的互联互通、缩短列车追踪间隔,通过分析欧洲下一代列控系统的研究现状和我国列控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我国下一代列控系统的发展目标,构建下一代列控系统模型。在此基础上,充分考虑国际标准的适应性,研究我国下一代列控系统若干关键技术问题,利用新技术进一步提高铁路运输自动化水平和效率,为实现高速铁路"走出去"发展战略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下一代列车控制系统 系统模型 关键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PN的LTE-R无线通信可靠性建模与分析 被引量:15
11
作者 陈永 陈耀 张薇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11-119,共9页
LTE-R是下一代高速铁路无线通信系统,开展对LTE-R通信可靠性的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随机Petri网建立了LTE-R无线通信可靠性评价模型,采用TimeNET仿真工具对LTE-R可靠性进行了定量分析,并与朔黄重载铁路LTE-R线路实测结果进行了... LTE-R是下一代高速铁路无线通信系统,开展对LTE-R通信可靠性的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随机Petri网建立了LTE-R无线通信可靠性评价模型,采用TimeNET仿真工具对LTE-R可靠性进行了定量分析,并与朔黄重载铁路LTE-R线路实测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了本文建立的LTE-R可靠性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当列车运行速度在350 km/h时,LTE-R越区切换成功率为99.9137%,高于GSM-R无线通信的QoS指标要求。最后得到了采用2.6 GHz高频段和800 MHz低频段的越区切换率都随着列车车速的增加而呈现下降趋势的结论。研究结果为列车提速及LTE-R演进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无线通信 下一代高速铁路无线通信 随机PETRI网 可靠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一代移动通信网络架构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咏 刘建业 孙继若 《中兴通讯技术》 2002年第6期26-29,共4页
文章介绍了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论述了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接入系统、软件系统及关键技术,设想了未来移动通信系统应具有的基本特征及实施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可能遇到的困难。
关键词 下一代无线通信 网络架构 接入系统 软件系统 多模式终端 公共软件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核心技术
13
作者 南瑭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4-64,125,共2页
关键词 运行控制技术 高速铁路 列车运行控制 铁路无线通信 动力学控制 列控系统 高速 GS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自主物联网(Io T)系统的无线接入技术(RAT)关联
14
《无线电通信技术》 2019年第6期597-597,共1页
下一代无线通信由在不同技术和标准之上运行的异构网络构成。一方面,为满足日益增多的设备连通需求,需要多种技术共存以提高网络容量。另一方面,为了能实现高性能的目标,将正确的设备分配给合适的RAT也是十分重要的。
关键词 无线接入技术 IoT 物联网 下一代无线通信 系统 网络构成 网络容量 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Pv6的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华 柴乔林 赵晋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30-131,240,共3页
在嵌入式系统中实现嵌入式TCP/IPv6协议栈可以使嵌入式系统直接与外网通信,将扩大嵌入式系统的应用范围。通过分析IEEE802.15.4和IPv6协议,在保证实现网络基本功能的前提下,着重研究了如何对复杂的TCP/IPv6协议栈进行精简,并提出了一套... 在嵌入式系统中实现嵌入式TCP/IPv6协议栈可以使嵌入式系统直接与外网通信,将扩大嵌入式系统的应用范围。通过分析IEEE802.15.4和IPv6协议,在保证实现网络基本功能的前提下,着重研究了如何对复杂的TCP/IPv6协议栈进行精简,并提出了一套可行的方案,此方案能够适应嵌入式系统的需要,然后用软件实现嵌入式系统中的精简的TCP/IPv6协议栈,模块之间能够互相通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入式系统 下一代互联网协议 协议栈 无线通信标准 无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