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在上颌窦底提升术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
作者 汪汉池 赵静辉 +3 位作者 刘春影 王楠 王鹞 周延民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91-593,共3页
上颌后牙区因其特殊的上颌窦解剖结构,易导致患者缺乏骨量而无法保持种植体稳定。通过上颌窦底提升术,在窦底黏膜与骨板间充填骨移植材料,可以有效增加可用骨高度,便于维持种植体长期稳定。富血小板纤维蛋白作为代替自体骨移植材料的血... 上颌后牙区因其特殊的上颌窦解剖结构,易导致患者缺乏骨量而无法保持种植体稳定。通过上颌窦底提升术,在窦底黏膜与骨板间充填骨移植材料,可以有效增加可用骨高度,便于维持种植体长期稳定。富血小板纤维蛋白作为代替自体骨移植材料的血小板浓缩制品,具有源于自体、成骨作用好、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廉等优点。本文就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在上颌窦底提升术中发挥成骨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 上颌窦底提升术 牙种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颌窦底提升植骨术中囊肿的处理策略 被引量:1
2
作者 柳忠豪 周文娟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89-294,共6页
上颌窦底提升植骨术作为一种可靠的治疗方法,通过剥离提升上颌窦底壁的黏膜,形成容纳血液和骨移植材料的空间,从而增加上颌后部骨高度以满足种植体植入的需求。该技术包括经外侧壁开窗入路提升和经牙槽嵴顶入路提升两种术式,受诸如上颌... 上颌窦底提升植骨术作为一种可靠的治疗方法,通过剥离提升上颌窦底壁的黏膜,形成容纳血液和骨移植材料的空间,从而增加上颌后部骨高度以满足种植体植入的需求。该技术包括经外侧壁开窗入路提升和经牙槽嵴顶入路提升两种术式,受诸如上颌窦底黏膜厚度、窦底解剖形态、上颌窦病变等的影响,其中上颌窦囊肿的存在会增加治疗的难度和手术风险。目前对于上颌窦底提升术中是否对囊肿进行处理以及如何进行处理仍存在争议,本文将针对上颌窦底提升植骨种植术中遇到的上颌窦囊肿问题的不同处理策略做一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种植 上颌 上颌窦底提升术 上颌窦囊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颌窦底提升植骨术的护理配合 被引量:1
3
作者 尹丽娜 蒋晓艳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32-133,共2页
关键词 上颌窦底提升植骨 护理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颌窦侧壁开窗提升术中应用CGF的骨增量影像学评价与临床对照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刘瑞敏 鄢明东 +2 位作者 黄文秀 吴东 陈江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62-166,共5页
目的:探讨CGF在上颌窦底侧壁开窗提升术中的临床疗效和在Minics软件三维重建介导下的影像学变化。方法:收集因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5 mm)拟行上颌窦侧壁开窗提升术的患者20例分为2组:实验组10例(CGF联合骨替代材料组)和对照组10例(... 目的:探讨CGF在上颌窦底侧壁开窗提升术中的临床疗效和在Minics软件三维重建介导下的影像学变化。方法:收集因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5 mm)拟行上颌窦侧壁开窗提升术的患者20例分为2组:实验组10例(CGF联合骨替代材料组)和对照组10例(仅使用骨替代材料组)。本研究为临床对照研究,通过Minics 19.0软件三维重建上颌窦内影像后,测量术后即刻及术后6个月窦内骨组织吸收率及骨密度值增长倍数的变化。评估术后并发症、术后满意度(VAS)、存留率等相关临床指标。结果:术后随访期内,所有种植体均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影像学检评价:实验组平均骨吸收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平均骨密度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上颌窦侧壁开窗提升术中CGF联合骨替代材料联合应用可以获得良好的短期疗效,且CGF的加入可以增加显著上颌窦内骨组织的密度,但其长期效果有待进一步随访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缩生长因子 骨替代材料 上颌窦底提升术 影像学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患者微创上颌窦底提升同期种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于婉琦 杨诗卉 +2 位作者 周哲 周延民 赵静辉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58-261,共4页
目的:观察微创上颌窦底内提升种植修复在老年患者种植病例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我科就诊的52例上颌后牙缺失伴严重骨高度不足的病例,考虑老年患者耐受力差的具体情况,缺牙区采用经牙槽嵴顶入路的上颌窦底... 目的:观察微创上颌窦底内提升种植修复在老年患者种植病例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我科就诊的52例上颌后牙缺失伴严重骨高度不足的病例,考虑老年患者耐受力差的具体情况,缺牙区采用经牙槽嵴顶入路的上颌窦底内提升术,联合应用骨代用品和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引导骨组织再生,同期植入种植体。结果:经临床研究及随访观察,此种治疗方法的种植修复效果良好,种植体均获得了稳定的骨结合,种植义齿行使功能良好,患者满意。结论:对于老年患者,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及操作技巧的前提下,可考虑应用微创上颌窦底内提升同期种植的修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种植 上颌窦底提升术 微创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 引导骨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锥形束CT评估上颌窦侧壁开窗术术中出血风险 被引量:5
6
作者 李濠吉 刘敏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099-1102,共4页
目的:通过锥形束CT观察上颌窦外侧骨壁内血管位置、直径大小,判断引起出血风险大小,以供临床参考。方法:选择2016~2017年至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拍摄CBCT的上后牙缺失患者104例(共208例上颌窦),观察血管至上颌窦底在外侧壁的距离与... 目的:通过锥形束CT观察上颌窦外侧骨壁内血管位置、直径大小,判断引起出血风险大小,以供临床参考。方法:选择2016~2017年至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拍摄CBCT的上后牙缺失患者104例(共208例上颌窦),观察血管至上颌窦底在外侧壁的距离与开窗范围关系,判断开窗时引起出血风险大小。结果:血管至窦底在外侧壁的平均距离(8.26±3.43)mm,血管位于开窗范围内,有损伤风险占26.4%,能引起明显出血占2.2%。结论:在行上颌窦侧壁开窗术中,损伤血管引起明显出血概率较低,窗口上界至上颌窦底在上颌窦外侧壁的距离在7mm以内属于安全范围,术前通过CBCT能更好的避免损伤血管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窦底提升术 侧壁开窗 血管 CB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地区成人上颌窦间隔锥形束CT的研究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宋娟 张志清 +3 位作者 康红玉 曹延英 马晨麟 陈宁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82-285,共4页
目的:通过锥形束CT(CBCT)结合测量软件,研究青海地区成人上颌窦间隔的解剖学变化。方法:选取300例成人研究对象的CBCT影像资料,测量分析上颌窦间隔的发生、位置、高度、方向及形态学变化。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0... 目的:通过锥形束CT(CBCT)结合测量软件,研究青海地区成人上颌窦间隔的解剖学变化。方法:选取300例成人研究对象的CBCT影像资料,测量分析上颌窦间隔的发生、位置、高度、方向及形态学变化。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00例研究对象中,有80例出现上颌窦间隔,发生率为26.7%;窦间隔的发生与性别、年龄及牙缺失无关。窦间隔主要出现在上颌窦中部(41.4%);平均高度右侧(6.60±4.08)mm,左侧(6.81±4.24)mm;平均长度右侧(9.28±2.99)mm,左侧(9.00±3.00)mm;颊腭向多见(85.2%),完全性为主(80.5%)。结论:青海地区成人中有26.7%出现上颌窦间隔,在上颌窦底提升术时应予以重视,采取适当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窦间隔 锥形束 CT 上颌窦底提升术 高海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