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锥形束CT的影像学分析上颌前牙根尖区作为自体骨供区的可行性研究
1
作者
宁伟民
王峰
《口腔医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12-219,共8页
目的:基于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的影像学分析上颌前牙根尖区作为自体骨供区的可行性研究。方法:选取2022年9月~2024年7月于我院就诊的15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CBCT检查,按照牙位将患者分为A组:中切牙组(n=88),...
目的:基于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的影像学分析上颌前牙根尖区作为自体骨供区的可行性研究。方法:选取2022年9月~2024年7月于我院就诊的15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CBCT检查,按照牙位将患者分为A组:中切牙组(n=88),B组:侧切牙组(n=70),经1∶1倾向性匹配后,最后两组各包含60例患者,比较两组患者CBCT影像学资料及前牙区的窦管(canalis sinuosus,CS)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BCT影像学资料与CS开口直径、分支的关系,采用阈值效应分析CBCT影像学资料与CS发生的关系。结果:倾向性匹配后两组患者各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B组患者唇侧骨高度(H1)、鼻底下方骨宽度(W2)、根尖上方唇侧皮质骨厚度(T1)、鼻底下方皮质骨厚度(T2)大于A组,腭侧骨高度(H2)、根尖上方骨宽度(W1)小于A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CS发生率为13.33%,B组患者CS发生率为33.33%,显著高于A组,两组CS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CS管道分支数多于A组,CS开口直径、腭侧CS开口距牙槽嵴顶的距离(CSP)大于A组,鼻底侧CS开口距牙槽嵴顶的距离(CSL)小于A组,两组患者在CS管道分支、CS开口距牙槽嵴顶的距离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S发生组与未发生组患者在牙位、H1、H2、T1、T2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1、W2、T1、T2是CS管道分支、CSL、CS开口直径的危险因素,是CSP的保护因素。H2、W1是CS管道分支、CSL、CS开口直径的保护因素,是CSP的危险因素。结论:上颌前牙根尖区可以作为自体骨供区,CS主要发生在侧切牙区,中切牙腭侧开口位置更靠近牙槽嵴顶,在进行取骨时应注意保持安全距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束CT
上颌前牙根尖区
自体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锥形束CT的影像学分析上颌前牙根尖区作为自体骨供区的可行性研究
1
作者
宁伟民
王峰
机构
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口腔科
出处
《口腔医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12-219,共8页
文摘
目的:基于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的影像学分析上颌前牙根尖区作为自体骨供区的可行性研究。方法:选取2022年9月~2024年7月于我院就诊的15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CBCT检查,按照牙位将患者分为A组:中切牙组(n=88),B组:侧切牙组(n=70),经1∶1倾向性匹配后,最后两组各包含60例患者,比较两组患者CBCT影像学资料及前牙区的窦管(canalis sinuosus,CS)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BCT影像学资料与CS开口直径、分支的关系,采用阈值效应分析CBCT影像学资料与CS发生的关系。结果:倾向性匹配后两组患者各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B组患者唇侧骨高度(H1)、鼻底下方骨宽度(W2)、根尖上方唇侧皮质骨厚度(T1)、鼻底下方皮质骨厚度(T2)大于A组,腭侧骨高度(H2)、根尖上方骨宽度(W1)小于A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CS发生率为13.33%,B组患者CS发生率为33.33%,显著高于A组,两组CS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CS管道分支数多于A组,CS开口直径、腭侧CS开口距牙槽嵴顶的距离(CSP)大于A组,鼻底侧CS开口距牙槽嵴顶的距离(CSL)小于A组,两组患者在CS管道分支、CS开口距牙槽嵴顶的距离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S发生组与未发生组患者在牙位、H1、H2、T1、T2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1、W2、T1、T2是CS管道分支、CSL、CS开口直径的危险因素,是CSP的保护因素。H2、W1是CS管道分支、CSL、CS开口直径的保护因素,是CSP的危险因素。结论:上颌前牙根尖区可以作为自体骨供区,CS主要发生在侧切牙区,中切牙腭侧开口位置更靠近牙槽嵴顶,在进行取骨时应注意保持安全距离。
关键词
锥形束CT
上颌前牙根尖区
自体骨
Keywords
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apical area of maxillary anterior teeth
autogenous bone
分类号
R816.98 [医药卫生—放射医学]
R78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锥形束CT的影像学分析上颌前牙根尖区作为自体骨供区的可行性研究
宁伟民
王峰
《口腔医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