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肿瘤切除颈前路钛板辅助脊柱重建术治疗上颈椎肿瘤 被引量:6
1
作者 姬烨 夏景君 +9 位作者 徐公平 王新涛 周磊 祖佳宁 奚春阳 庄金鹏 赵伟 王玉玞 张志鹏 闫景龙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86-189,共4页
上颈椎肿瘤因其所处部位周围重要脏器多、解剖结构复杂、手术并发症及风险高、病变不易彻底切除、脊柱稳定性重建困难而成为脊柱外科医生所面临的一个难题。该部位肿瘤单纯采用前路或后路的手术方式常难以彻底切除病变组织并获得稳定重... 上颈椎肿瘤因其所处部位周围重要脏器多、解剖结构复杂、手术并发症及风险高、病变不易彻底切除、脊柱稳定性重建困难而成为脊柱外科医生所面临的一个难题。该部位肿瘤单纯采用前路或后路的手术方式常难以彻底切除病变组织并获得稳定重建,通常的手术策略为前后路联合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颈椎肿瘤 脊柱重建术 颈前路钛板 肿瘤切除 前后路联合手术 脊柱稳定性重建 治疗 病变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口咽下颌骨劈开入路异形钛笼内固定重建术治疗中上颈椎肿瘤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克平 张富强 +1 位作者 周海宇 盛晓赟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044-1046,共3页
上颈椎肿瘤是一类较少见的疾病,目前国内外普遍认为手术治疗是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临床常采用前路经颈动脉三角入路、经颌下咽后入路、经口咽入路等术式一期或二期联合后路的术式,但对上颈椎同时累及下颈椎的长节段腹侧肿瘤,经以上入... 上颈椎肿瘤是一类较少见的疾病,目前国内外普遍认为手术治疗是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临床常采用前路经颈动脉三角入路、经颌下咽后入路、经口咽入路等术式一期或二期联合后路的术式,但对上颈椎同时累及下颈椎的长节段腹侧肿瘤,经以上入路就难以获得满意的显露及病灶处理,中上颈椎长节段肿瘤病灶切除后椎体重建及内固定均很困难,且目前缺乏成型的内固定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颈椎肿瘤 内固定材料 经口咽入路 咽后入路 手术治疗 重建术 骨劈开 下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颈椎肿瘤手术治疗2例 被引量:2
3
作者 贾维东 张作咏 +1 位作者 黄建国 丁惠强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2期112-112,共1页
上颈椎肿瘤手术治疗2例贾维东1张作咏1黄建国1丁惠强1上颈椎肿瘤因病变部位高,邻近延髓,手术显露困难,出血多,易发生各种严重的并发症如高位截瘫、呼吸循环障碍等,曾被视为手术禁区。近年有一些报告,但经验不多。我院199... 上颈椎肿瘤手术治疗2例贾维东1张作咏1黄建国1丁惠强1上颈椎肿瘤因病变部位高,邻近延髓,手术显露困难,出血多,易发生各种严重的并发症如高位截瘫、呼吸循环障碍等,曾被视为手术禁区。近年有一些报告,但经验不多。我院1990年2月~6月收治2例,局麻下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颈椎肿瘤 外科手术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颈椎管内肿瘤的诊断与外科治疗 被引量:9
4
作者 肖建如 赵法章 +4 位作者 王鑫 贾连顺 包聚良 侯铁胜 赵定麟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657-659,共3页
目的 :探讨上颈椎管内肿瘤的诊断与手术治疗方法。 方法 :回顾 2 3例上颈椎管内肿瘤的临床资料 ,分析其临床表现、影像学变化、手术治疗方法和效果。结果 :2 0例肿瘤全部切除 ,3例大部切除。术后随访 3个月至 5年 ,2例术后复发再手术 ,... 目的 :探讨上颈椎管内肿瘤的诊断与手术治疗方法。 方法 :回顾 2 3例上颈椎管内肿瘤的临床资料 ,分析其临床表现、影像学变化、手术治疗方法和效果。结果 :2 0例肿瘤全部切除 ,3例大部切除。术后随访 3个月至 5年 ,2例术后复发再手术 ,2例术后死亡。手术优良率达 82 .6%。结论 :临床表现和 MRI对上颈椎管内肿瘤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颈椎管内肿瘤 诊断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期后路手术切除Toyama Ⅲb和Ⅵ型上颈椎椎管内外哑铃形肿瘤的可行性与疗效 被引量:2
5
作者 张涛 郑超 +7 位作者 伍骥 吴迪 黄蓉蓉 杜俊杰 付理强 周兴 王亮 吴狄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070-1075,共6页
目的:探讨一期后路手术切除Toyama Ⅲb和Ⅵ型上颈椎椎管内外哑铃形肿瘤的可行性及短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0例Toyama Ⅲb和Ⅵ型上颈椎椎管内外哑铃形肿瘤患者,其中男8例,女2例,年龄40~65岁,平均5... 目的:探讨一期后路手术切除Toyama Ⅲb和Ⅵ型上颈椎椎管内外哑铃形肿瘤的可行性及短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0例Toyama Ⅲb和Ⅵ型上颈椎椎管内外哑铃形肿瘤患者,其中男8例,女2例,年龄40~65岁,平均56.2±7.8岁。神经鞘瘤8例,神经纤维瘤2例。肿瘤位于C1/2 5例,C2/3 3例,C3/4 2例。Toyama Ⅲb型7例,Ⅵ型3例。术前行MRI测量椎管外肿瘤距离硬膜囊边缘的最大径为4.0~6.5cm,平均4.8±0.7cm;JOA评分平均为9.5±3.5分;ASIA分级,B级1例,C级1例,D级2例,E级6例。均采用一期后路手术切除肿瘤及单侧内固定重建颈椎的稳定性,术后行JOA评分及ASIA残损分级评价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复查X线评估颈椎的稳定性。结果:所有的肿瘤均一期后路完全切除,其中椎管外瘤体均是完整的整块切除,无椎动脉损伤、神经功能障碍加重。手术时间为210~270min(231.0±18.5min),术中出血量为400~700ml(550.0±87.9ml),住院时间为6~8d(7.2±0.8d)。随访6~15个月,平均12.0±3.0个月,随访期间未见肿瘤复发者,患者的神经症状及阳性体征较术前明显改善。术后半年的平均JOA评分为15.4±1.4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SIA分级D级1例,E级9例,末次随访时D级1例也恢复到E级,末次随访与术前ASIA分级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0例患者随访期间无内固定松动和后凸畸形的发生。结论:Toyama Ⅲb和Ⅵ型上颈椎椎管内外哑铃形肿瘤可经一期后路手术切除并恢复颈椎的稳定性,短期的临床疗效较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颈椎:哑铃状肿瘤 Toyama分型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体化定制3D打印假体枢椎前柱重建治疗枢椎肿瘤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6
作者 菅强 许文龙 +5 位作者 段婉茹 刘振磊 关健 张璨 菅凤增 陈赞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804-810,共7页
目的:观察应用个体化定制3D打印假体重建枢椎前柱治疗枢椎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2019年10月我科应用个体化定制3D打印假体重建枢椎前柱治疗的6例枢椎椎体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例,女1例,年龄11~63岁,平均42.... 目的:观察应用个体化定制3D打印假体重建枢椎前柱治疗枢椎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2019年10月我科应用个体化定制3D打印假体重建枢椎前柱治疗的6例枢椎椎体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例,女1例,年龄11~63岁,平均42.7±19.2岁。初次手术4例,其中脊索瘤2例,动脉瘤样骨囊肿1例,血管外皮细胞瘤1例;术后复发2例,均为脊索瘤。肿瘤累及椎体节段:C2节段5例,C2~C4节段1例。所有患者均行后前联合入路方式切除病变椎体。前路经口咽后壁入路5例,经下颌下咽后入路1例。所有患者均应用个体化定制3D打印颈椎假体行枢椎前柱重建。脊索瘤患者术后补充术区放疗。所有患者术后定期随访,观察肿瘤复发及内固定稳定性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术中无神经、血管和硬脊膜损伤发生,术后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无感染发生。术后平均随访11.8±3.7个月,未见肿瘤残留或复发,所有患者内固定稳定,未见螺钉松动及假体移位。结论:应用个体化定制3D打印假体能够有效重建枢椎前柱结构,获得满意的短期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枢椎 3D打印 上颈椎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