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桩端后注浆浆液上返高度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30
1
作者 张忠苗 邹健 +1 位作者 刘俊伟 贺静漪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2535-2540,共6页
在幂律型浆液平板窄缝流动模型的基础上,推导出了桩端后注浆浆液上返高度的计算公式。并对上返高度随注浆压力、桩埋深、桩径、泥皮厚度的变化情况进行计算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一定时,变形模量越大的土层,浆液上返高度越小;注... 在幂律型浆液平板窄缝流动模型的基础上,推导出了桩端后注浆浆液上返高度的计算公式。并对上返高度随注浆压力、桩埋深、桩径、泥皮厚度的变化情况进行计算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一定时,变形模量越大的土层,浆液上返高度越小;注浆压力越大,浆液上返高度越大;桩埋深越大,浆液的上返高度越小;桩侧泥皮越厚,浆液的上返高度越大。通过工程实例验证了本文计算结论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注浆 幂律型浆液 上返高度 桩侧泥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黏度时变性的桩端压力浆液上返高度模型及工程应用 被引量:17
2
作者 戴国亮 万志辉 +1 位作者 竺明星 龚维明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941-2950,共10页
桩端后压浆浆液上返高度对后压浆桩承载力的计算影响较大。基于幂律型流体的黏度时变性特征,推导了考虑黏度时变性的桩端压力浆液上返的理论计算公式,并给出了参数的确定方法及成层土中浆液上返高度的迭代算法;结合台州湾大桥的接线工程... 桩端后压浆浆液上返高度对后压浆桩承载力的计算影响较大。基于幂律型流体的黏度时变性特征,推导了考虑黏度时变性的桩端压力浆液上返的理论计算公式,并给出了参数的确定方法及成层土中浆液上返高度的迭代算法;结合台州湾大桥的接线工程,利用电磁波CT对桩基后压浆的加固效果进行了探测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浆液沿压浆管道阻力损失的拟合值并考虑黏度时变性得到的浆液上返高度的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基本吻合且偏于安全,而忽略黏度时变性得到的计算结果偏大,会对后压浆桩的承载力设计造成不利影响。此外,电磁波CT能观测到桩体、水泥浆加固体及土体的分布情况,且能推测出水泥浆液在桩端的扩散范围和沿桩身的上返高度,可用于评价后压浆桩的压浆效果。研究成果可为后压浆桩的设计和效果检测提供参考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幂律型流体 黏度时变性 桩端后压浆 上返高度 电磁波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桩端后注浆上返高度及桩顶冒浆处理 被引量:9
3
作者 张忠苗 邹健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8,共8页
在幂律型浆液平板窄缝流动模型的基础上,推导出了桩端后注浆浆液上返高度的计算公式。并对上返高度随注浆压力、桩埋深、桩径、泥皮厚度的变化情况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桩底浆液压力越大、桩侧泥皮越厚、桩长越短,浆液上返高度越大,... 在幂律型浆液平板窄缝流动模型的基础上,推导出了桩端后注浆浆液上返高度的计算公式。并对上返高度随注浆压力、桩埋深、桩径、泥皮厚度的变化情况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桩底浆液压力越大、桩侧泥皮越厚、桩长越短,浆液上返高度越大,即越容易发生桩顶冒浆。工程实例研究表明,桩顶冒浆的主要原因包括桩侧泥皮厚、试桩龄期短、持力层可注性差和桩底沉渣厚。通过降低注浆压力,减小桩侧泥皮及桩底沉渣厚度,提高泥皮强度可以防止桩顶冒浆的发生。对于发生桩顶冒浆的试桩,可采用间歇注浆进行处理。与未发生桩顶冒浆的桩相比,发生桩顶冒浆并通过复注达到设计注浆量的桩,其极限承载力较高。这是由于沿桩侧泥皮上返的浆液,通过劈裂、置换桩侧泥皮,使桩侧摩阻力略微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端后注浆 上返高度 桩顶冒浆 桩侧摩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黏土中桩端后注浆单桩抗压承载特性室内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赵春风 吴悦 +2 位作者 赵程 费逸 王有宝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235-1244,共10页
参照现场桩端后注浆工艺的基础上,采用室内模型试验和自主研发的模型桩钻机以及注浆装置研究黏土中不同桩端注浆量下5根模型钻孔灌注桩竖向抗压承载特性,并通过后续土体开挖,分析桩端后注浆浆液上返高度和浆液在土体中的扩散模式.试验... 参照现场桩端后注浆工艺的基础上,采用室内模型试验和自主研发的模型桩钻机以及注浆装置研究黏土中不同桩端注浆量下5根模型钻孔灌注桩竖向抗压承载特性,并通过后续土体开挖,分析桩端后注浆浆液上返高度和浆液在土体中的扩散模式.试验结果表明:与未注浆试桩相比,黏土中不同桩端注浆量下试桩极限承载力提高率为37.5%~112.5%,承载力提高幅度与注浆量呈正相关;注浆试桩桩端以上浆液上返段深度范围内轴力明显小于未注浆试桩,且轴力随着注浆量的增大而减小;桩顶荷载较小时,在浆液上返段深度范围内,4根不同注浆量试桩平均侧摩阻力略大于未注浆试桩且增长幅度受注浆量影响很小;随着桩顶荷载增大,该深度范围内注浆试桩桩侧平均摩阻力远大于未注浆试桩且其值随着注浆量的增大而增大;在相同注浆压力条件下,不同桩端注浆量主要影响桩端浆液上返深度范围内桩身侧摩阻力值大小,对上返高度影响较小,桩端后注浆浆液上返高度约为桩端以上14倍桩径;未注浆试桩表现出摩擦端承桩的特性,注浆试桩表现出端承摩擦桩的特性;在同一桩顶荷载下不同注浆量试桩桩端阻力发挥比例随着注浆量的增大而减小.通过开挖分析得出黏土中桩端后注浆主要通过浆液压密和劈裂作用于桩端和桩侧土体进而改善基桩承载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试验 模型钻孔灌注桩 桩端后注浆 上返高度 注浆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土中桩端后注浆大直径灌注桩尺寸效应试验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张忠苗 何景愈 房凯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2期32-37,共6页
通过杭州某工地6根大直径后注浆灌注桩的现场试验研究了软土地区桩端后注浆桩的尺寸效应特性以及后注浆对尺寸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后注浆对桩侧泥皮的固化、压密等作用减小了尺寸效应对侧阻的影响;而浆液上返高度以外的上部土层,侧阻... 通过杭州某工地6根大直径后注浆灌注桩的现场试验研究了软土地区桩端后注浆桩的尺寸效应特性以及后注浆对尺寸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后注浆对桩侧泥皮的固化、压密等作用减小了尺寸效应对侧阻的影响;而浆液上返高度以外的上部土层,侧阻尺寸效应显著,900 mm、1000 mm试桩侧阻尺寸效应系数实测值均比计算值要小,随着桩径的增大尺寸效应更为明显,用规范推荐的方法计算注浆桩侧阻尺寸效应系数偏于不安全;另一方面,实测砂、碎石类土层侧阻尺寸效应系数均比黏性土、粉土土层的要小;而端阻尺寸效应能基本消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 桩端后注浆 大直径灌注桩 尺寸效应 浆液上返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