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上转换编码微球的多重镰刀菌毒素定量检测微流控平台构建
1
作者 王圣洁 叶永丽 +2 位作者 邵景东 孙秀兰 孙嘉笛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259-266,共8页
为实现多种真菌毒素的同时定量快速检测,本文构建了基于上转换荧光编码微球的微流控芯片,并将其与体外诊断设备相结合开发了真菌毒素定量检测平台。该平台采用多色上转换荧光编码微球作为编码信号检测探针,微流控芯片为检测载体,在多色... 为实现多种真菌毒素的同时定量快速检测,本文构建了基于上转换荧光编码微球的微流控芯片,并将其与体外诊断设备相结合开发了真菌毒素定量检测平台。该平台采用多色上转换荧光编码微球作为编码信号检测探针,微流控芯片为检测载体,在多色上转换荧光编码微球的双波显微系统下采集图像,得到的光学信号通过算法分析后可导出毒素种类及含量。以玉米粉为食品基质,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T-2毒素和伏马毒素B1(Fumonisins,FB1)为分析对象验证该平台应用效果。制备得到的三色上转换纳米粒子的平均直径为28.81 nm,包裹惰性壳后平均直径为41.26 nm,溶胀后得到的上转换编码微球的平均直径为10μm。三种探针抗原抗体二抗的优化比例分别为:DON毒素:1:50、1:100、1:50;T-2毒素:1:200、1:400、1:200;FB1毒素:1:50、1:100、1:50。该体系下DON、T-2和FB1的检测限分别为41.35、0.5044、35.45 ng/mL,加标回收率范围为90.76%~114.82%。综上,所构建的真菌毒素检测平台可有效避免多重检测的互相干扰问题,能快速、准确获得定量分析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控芯片 上转换编码微球 多通道 真菌毒素 定量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