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子俘获材料的红外上转换效率 被引量:7
1
作者 范文慧 赵卫 +1 位作者 刘英 侯洵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88-192,共5页
采用稀土直接掺杂工艺提高了电子俘获材料CaS∶Eu,Sm和CaS∶Ce,Sm的发光亮度和制备效率,并利用超短脉冲红外激光测试了它们的红外上转换效率借助等离子体质谱技术检测了硫化助熔剂法和稀土直接掺杂工艺合成电子俘获... 采用稀土直接掺杂工艺提高了电子俘获材料CaS∶Eu,Sm和CaS∶Ce,Sm的发光亮度和制备效率,并利用超短脉冲红外激光测试了它们的红外上转换效率借助等离子体质谱技术检测了硫化助熔剂法和稀土直接掺杂工艺合成电子俘获材料中主要掺杂剂的化学计量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俘获材料 上转换效率 红外上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S:Cu,Pb,Mn薄膜的红外上转换效率测试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吴先权 华文深 +2 位作者 赵莉君 谢大兵 李晓明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0年第31期7705-7707,7713,共4页
采用化学溶液沉积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厚度的具有上转换特性的电子俘获材料ZnS:Cu,Pb,Mn薄膜,利用短波红外激光及双通道功率计测试了它们的上转换效率。指出了ZnS:Cu,Pb,Mn薄膜的上转换效率不仅与厚度有关系,并且存在"耗尽"现... 采用化学溶液沉积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厚度的具有上转换特性的电子俘获材料ZnS:Cu,Pb,Mn薄膜,利用短波红外激光及双通道功率计测试了它们的上转换效率。指出了ZnS:Cu,Pb,Mn薄膜的上转换效率不仅与厚度有关系,并且存在"耗尽"现象。ZnS:Cu,Pb,Mn薄膜的上转换效率随着厚度的增加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厚度在30μm左右的薄膜上转换效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俘获材料 化学溶液沉积法 红外上转换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对硅酸盐玻璃中Yb^(3+)、Tm^(3+)上转换效率的影响
3
作者 苏俊 李聪 +2 位作者 张振华 赵会峰 姜宏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30-434,共5页
利用高温熔融法制备了不同Li^+含量的掺杂Yb^(3+)、Tm^(3+)的硅酸盐玻璃样品,玻璃样品在980 nm半导体激光器的泵浦下能够产生477 nm的蓝光和654 nm的红光。由上转换的荧光强度和泵浦功率的双对数拟合直线得到,添加Li^+能够增加上转换过... 利用高温熔融法制备了不同Li^+含量的掺杂Yb^(3+)、Tm^(3+)的硅酸盐玻璃样品,玻璃样品在980 nm半导体激光器的泵浦下能够产生477 nm的蓝光和654 nm的红光。由上转换的荧光强度和泵浦功率的双对数拟合直线得到,添加Li^+能够增加上转换过程中Tm^(3+)向上跃迁的几率,Tm^(3+)的3F2和1G4能级的粒子数布居增加,从而提高辐射跃迁的几率。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表明Li^+的添加对玻璃基质的声子能量影响不大,却使得声子态密度减小,使上转换效率提高,从而提高Yb^(3+)、Tm^(3+)在硅酸盐玻璃中的发光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 硅酸盐玻璃 Yb^3+、Tm^3+ 上转换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上转换效率最高的太阳电池
4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40-140,共1页
2007年,SunPower公司在北美最大的装配地——内华达州内利斯空军基地安装了70 000块太阳电池板,总发电量15兆瓦,总面积超过140英亩。其中四分之一使用的是SunPower公司的新产品,转换效率达22%的太阳电池,这是商用太阳电池中转换... 2007年,SunPower公司在北美最大的装配地——内华达州内利斯空军基地安装了70 000块太阳电池板,总发电量15兆瓦,总面积超过140英亩。其中四分之一使用的是SunPower公司的新产品,转换效率达22%的太阳电池,这是商用太阳电池中转换效率最高的。SunPower公司重新设计了每块太阳电池单体的电路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电池板 上转换效率 SunPower公司 世界 空军基地 内华达州 电路结构 发电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稀土频率上转换荧光效率的因素 被引量:1
5
作者 张翔宇 高当丽 +4 位作者 李林 毛多鹭 李海琴 马元良 李仲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55-860,共6页
介绍了上转换荧光机理,综述了提高稀土频率上转换荧光材料效率的途径,主要包括改变基质声子态分布、添加敏化剂、改变基质组分的物料配比及应用新技术(表面荧光增强、抽运方式及新材料合成等)。并结合荧光增强机理,对稀土频率上转换荧... 介绍了上转换荧光机理,综述了提高稀土频率上转换荧光材料效率的途径,主要包括改变基质声子态分布、添加敏化剂、改变基质组分的物料配比及应用新技术(表面荧光增强、抽运方式及新材料合成等)。并结合荧光增强机理,对稀土频率上转换荧光材料的研究动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 稀土离子 发光材料 上转换效率 研究动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金属离子对稀土掺杂氟化物上转换荧光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杨润柏 李奕 +1 位作者 徐楠 李建威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8,共8页
提高稀土掺杂材料的上转换荧光效率具有重大的应用价值。本文通过水热法合成了不同种类的碱金属离子掺杂氟化物上转换荧光材料,通过对比样品上转换荧光特性研究其中碱金属离子的作用。发现锂离子能够明显改善稀土掺杂NaYF_4的上转换荧... 提高稀土掺杂材料的上转换荧光效率具有重大的应用价值。本文通过水热法合成了不同种类的碱金属离子掺杂氟化物上转换荧光材料,通过对比样品上转换荧光特性研究其中碱金属离子的作用。发现锂离子能够明显改善稀土掺杂NaYF_4的上转换荧光强度,并在稀土掺杂LiYF_4中实现了比常用的NaYF_4中强近7倍的上转换荧光发射。此外,在具有较高上转换效率的LiYF_4基质中通过浓度优化,合成了具有高效白光上转换发射的荧光粉,其CIE坐标值为(0.32,0.36)。本项工作将对高效稀土掺杂上转换材料及照明器件的构建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质 碱金属 上转换效率 白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转放大与共振增强的双重简并四波混频上转换
7
作者 杨胜利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1992年第S1期38-39,共2页
利用非线性光学效应实现光频率的上转换,在产生紫外(UV)新光频、红外(IR)象转换为可见及红外信号的检测等许多领域有广泛应用前景,是一个吸引人的课题,利用四波混频(FWM)进行IR可见象的转换已受到一些研究者的注意。郭奕理等报道了利用... 利用非线性光学效应实现光频率的上转换,在产生紫外(UV)新光频、红外(IR)象转换为可见及红外信号的检测等许多领域有广泛应用前景,是一个吸引人的课题,利用四波混频(FWM)进行IR可见象的转换已受到一些研究者的注意。郭奕理等报道了利用共振增强实现了高效IR可见频率上转换,产生的新光波具有增益G,即效率η大于1,当阅读光脉冲的延迟与非线性介质弛豫时间匹配时,又使效率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波混频 频率上转换 共振增强 双重简并 多重共振 非线性介质 非线性光学效应 染料激光器 上转换效率 三重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态上转换材料制备及其性能 被引量:1
8
作者 戚守善 于雪 +2 位作者 黄苏琴 叶常青 王筱梅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097-1102,共6页
以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为固态介质,将PDMS浸泡于光敏剂四苯基卟啉钯(Pd TPP)和发光剂9,10-二苯基蒽(DPA)的甲苯溶液中,干燥后得到上转换固态树脂(Pd TPP/DPA/PDMS)。利用紫外吸收光谱仪、稳态-瞬态荧光光谱仪和半导体激光器考... 以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为固态介质,将PDMS浸泡于光敏剂四苯基卟啉钯(Pd TPP)和发光剂9,10-二苯基蒽(DPA)的甲苯溶液中,干燥后得到上转换固态树脂(Pd TPP/DPA/PDMS)。利用紫外吸收光谱仪、稳态-瞬态荧光光谱仪和半导体激光器考察了液态(Pd TPP/DPA/甲苯)和固态(Pd TPP/DPA/PDMS)两种体系的上转换效率(Фuc)及在空气中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半导体激光器发射波长532 nm,功率密度60 m W/cm2),固态上转换效率最高可达26.3%,固态树脂在空气中保持22%的上转换效率可持续在10 h以上,而液态二元体系在空气中保持22%的上转换效率只能持续2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线态-三线态湮灭 弱光上转换 固态上转换 上转换效率 稳定性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掺杂上转换发光生物医用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周国永 梁旭阳 +9 位作者 赵宇 胡海良 王环江 郑锦霖 李廷耀 任富 李和平 王志康 罗迎春 陶文亮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80-692,共13页
近年来,稀土掺杂上转换发光纳米材料(UCNPs)发展迅速,应用范围较广。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调研其作为生物医用材料并应用于这一较新的、多学科交叉领域。重点论述UCNPs的结构设计、组分遴选、工艺优化与形貌调控,力求构列出其组成、结构... 近年来,稀土掺杂上转换发光纳米材料(UCNPs)发展迅速,应用范围较广。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调研其作为生物医用材料并应用于这一较新的、多学科交叉领域。重点论述UCNPs的结构设计、组分遴选、工艺优化与形貌调控,力求构列出其组成、结构、形貌与上转换发光效率间内在的规律性,以提高其上转换发光效率,进一步阐述其作为生物医用材料的应用特点,着重围绕UCNPs在生物监测、细胞与小动物活体内的生物成像,如肿瘤疾病的治疗等生物医用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展开重点论述。指出目前研究仍主要存在UCNPs制备方法较为单一、发光效率不佳等问题,生物成像也仅限于小鼠等小型动物。最后论述UCNPs应用于生物医用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掺杂 纳米材料 上转换发光效率 生物成像 生物医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DWA用基础玻璃的光谱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玮楠 邹快盛 +2 位作者 沈华 陆敏 相里斌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93-696,共4页
制备了掺Er3+ 和Er3+ /Yb3+ 共掺的可用于EDWA(掺铒波导放大器 )的Na2 O B2 O3 SiO2 玻璃 吸收光谱特性表明 :不同掺杂Er2 O3浓度基础玻璃峰位置基本相同 ,但玻璃在相同波长处的吸收率随着Er2 O3浓度的增加而增大 ;光敏剂Yb2 O3的加入... 制备了掺Er3+ 和Er3+ /Yb3+ 共掺的可用于EDWA(掺铒波导放大器 )的Na2 O B2 O3 SiO2 玻璃 吸收光谱特性表明 :不同掺杂Er2 O3浓度基础玻璃峰位置基本相同 ,但玻璃在相同波长处的吸收率随着Er2 O3浓度的增加而增大 ;光敏剂Yb2 O3的加入明显增大了样品在 978nm处的吸收面积 ;荧光光谱特性表明 :随着Er2 O3浓度的增加玻璃在 15 36nm处的荧光半高宽 (FWHM )由 80nm减小到 4 0nm ,从而确定本体系的Er2 O3掺杂浓度为 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DWA 硅酸盐玻璃 吸收光谱 荧光光谱 上转换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光的可视化及其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映雪 朱福荣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8-104,共27页
开发高性能的近红外可视化器件在生物成像、食物检测、健康监测和环境分析等领域有着重要意义。近红外可视化器件由光探测单元和发光单元组成,可将人眼不可视的近红外光转换为可见光。其工作机制是,光探测单元作为发光单元的载流子注入... 开发高性能的近红外可视化器件在生物成像、食物检测、健康监测和环境分析等领域有着重要意义。近红外可视化器件由光探测单元和发光单元组成,可将人眼不可视的近红外光转换为可见光。其工作机制是,光探测单元作为发光单元的载流子注入层,在近红外光下产生光电流,因而被近红外光照射的区域会产生电荷注入,在发光单元的对应区域复合发光,发射可见光。没有近红外光照射时,光探测单元中不产生光电流,将抑制发光单元中的电荷注入,因而不发光。因此,近红外可视化器件可用于对辐射、反射或吸收近红外光的物质成像。本综述介绍了近红外可视化器件的工作原理和最新进展,包括基于无机、有机半导体等不同材料的近红外可视化器件。研究发现,近红外可视化器件的光子转换效率由近红外光探测单元和发光单元的光电转换效率决定。本文归纳了提高近红外可视化器件的光子-光子转换效率的方法和相关工作,探讨和展望了近红外光的可视化技术在三维图像分析、近红外检测卡、生物成像、健康和环境监测与检测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可视化器件 近红外光电探测器 近红外光电探测晶体管 发光二极管 光子上转换效率 光亮度开关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