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上转发光免疫层析检测鼠疫抗体方法的初步优化与评价 被引量:1
1
作者 周裕贵 孙竹林 +3 位作者 宋亚军 牟荣 张平平 杨瑞馥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582-588,共7页
目的优化基于上转发光免疫层析检测鼠疫抗体的方法(YPAb-UPT-LF)并对其进行评价。方法依据《中国生物制品规程》收录方法改进制备的F1抗原免疫家兔,制备兔多抗作为质控品和质控带;通过筛选试纸上的最适F1抗原对YPAb-UPT-LF进行优化,再... 目的优化基于上转发光免疫层析检测鼠疫抗体的方法(YPAb-UPT-LF)并对其进行评价。方法依据《中国生物制品规程》收录方法改进制备的F1抗原免疫家兔,制备兔多抗作为质控品和质控带;通过筛选试纸上的最适F1抗原对YPAb-UPT-LF进行优化,再用健康人血清稀释的多种血清和多抗进行评价。结果质控品兔抗F1抗体的ELISA效价为31.25~62.5μg/L。优化后的YPAb-UPT-LF对质控品的检测灵敏度为1 mg/L,比之前提升了10倍;已被ELISA方法滴定的F1疫苗接种者血清和多种鼠疫菌株兔免血清稀释100倍后均可被YPAb-UPT-LF检出,覆盖度良好;对F1免疫兔血清、兔抗EV76和羊抗EV76的检测灵敏度分别为1∶40960、1.25 mg/L、0.625 mg/L,考虑到免疫层析的样本需经10倍稀释处理,判定YPAb-UPT-LF的检测能力与ELISA基本持平。结论本研究成功优化了YPAb-UPT-LF,为鼠疫免疫诊断和F1疫苗评估等提供了备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疫抗体 上转发光 免疫层析 F1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反应蛋白上转发光免疫层析试纸条的研制
2
作者 周明泽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32期211-211,240,共2页
[目的]研制C-反应蛋白上转发光免疫层析试纸条。[方法]在上转发光技术平台上,通过抗体筛选、反应条件的选择来确定C-反应蛋白的测定条件。[结果]通过抗体配对筛选,3C8标记和3B11包被可以实现一个较优组合,2 mg/ml的包被浓度及反应时间在... [目的]研制C-反应蛋白上转发光免疫层析试纸条。[方法]在上转发光技术平台上,通过抗体筛选、反应条件的选择来确定C-反应蛋白的测定条件。[结果]通过抗体配对筛选,3C8标记和3B11包被可以实现一个较优组合,2 mg/ml的包被浓度及反应时间在15min时,能保证T/C值,线性和灵敏度较好。[结论]该检测方法具有反应时间短,灵敏度高,特异性、准确性、稳定性好,无环境污染和放射危害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CRP) 免疫层析试纸条 炎症 上转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标记免疫层析法在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3
作者 司芳芳 郭逸蓉 +3 位作者 赵颖 桂文君 王蒙岑 朱国念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09-417,共9页
农药残留超标已成为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问题,迫切需要探寻开发灵敏、准确、可靠、便捷且适用性强的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方法。免疫层析法是将抗原抗体特异性免疫反应和色谱层析分离技术相结合的一种快速检测方法,其中,基于胶体金标... 农药残留超标已成为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问题,迫切需要探寻开发灵敏、准确、可靠、便捷且适用性强的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方法。免疫层析法是将抗原抗体特异性免疫反应和色谱层析分离技术相结合的一种快速检测方法,其中,基于胶体金标记的免疫层析技术以其便捷、成本低、可视化等优点而受到普遍欢迎。近年来随着量子点、时间分辨荧光微球、上转换发光纳米粒子等新型纳米标记材料的出现,免疫层析技术得到了广泛发展。文章从标记类型(非共价作用标记及共价作用标记)及标记材料(胶体金、纳米碳、量子点、上转换发光纳米粒子、磁性纳米颗粒、时间分辨荧光微球及荧光乳胶颗粒)等方面,综述了不同纳米材料标记的免疫层析技术及其在农药残留检测领域的研究及应用进展,可为深入开展农药残留免疫层析技术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残留 免疫层析技术 纳米标记材料 胶体金 量子点 上转发光纳米粒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0年底各地新玉米霉菌毒素风险分析 被引量:14
4
作者 王娟 王改琴 +3 位作者 李钒 张玉柱 邬本成 李俊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93-97,共5页
为了解呕吐毒素(DON)、玉米赤霉烯酮(ZEN)和黄曲霉毒素B1(AFB1)在2020年底新玉米中的污染情况,指导饲料生产企业和养殖场(户)开展霉菌毒素防控,降低霉菌毒素对饲料质量安全及养殖动物的影响,避免经济受损的风险。2020年12月在市场上采... 为了解呕吐毒素(DON)、玉米赤霉烯酮(ZEN)和黄曲霉毒素B1(AFB1)在2020年底新玉米中的污染情况,指导饲料生产企业和养殖场(户)开展霉菌毒素防控,降低霉菌毒素对饲料质量安全及养殖动物的影响,避免经济受损的风险。2020年12月在市场上采集新玉米样本225份,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或上转发光免疫分析法对其霉菌毒素污染情况进行检测,依据安佑集团相关企业标准标和GB 13078-2017《饲料卫生标准》进行判定分析。结果表明:新玉米中霉菌毒素检出率为96.0%,其中DON、ZEN和AFB1的检出率分别为85.8%、87.1%和86.7%;DON、ZEN和AFB1在新玉米中的污染状况差别较大,按《饲料卫生标准》判定的超标率分别为0.0%、0.4%和11.6%;最大检测值分别为2500、534μg/kg和>100μg/kg。就产地而言,山西、内蒙古、东北、安徽、山东、河南、云南、陕西等地霉菌毒素污染较重。综上,与2019年及2020年玉米霉菌毒素污染调查数据相比,2020年底新玉米污染程度较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霉菌毒素 胶体金免疫层析 上转发光免疫分析法 污染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