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三维空间域模型的上行链路信道估计 被引量:3
1
作者 周杰 曹志钢 菊池久和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153-1158,共6页
为了研究信号在三维空间域信道模型中的统计特性,建立一种三维空间域统计信道模型,此模型适用于移动台(MS)周围散射体不存在情况下的通信环境。先假设发射信号基站(BS)周围的散射体分布服从均匀分布,然后给出了上行链路到达角度(AOA)和... 为了研究信号在三维空间域信道模型中的统计特性,建立一种三维空间域统计信道模型,此模型适用于移动台(MS)周围散射体不存在情况下的通信环境。先假设发射信号基站(BS)周围的散射体分布服从均匀分布,然后给出了上行链路到达角度(AOA)和到达时间(TOA)概率分布的分析算法。同时,利用多普勒累积函数分布,推导出三维空间域下的多普勒频移(DS)概率分布。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与已有的二维和三维模型对比,本模型的上行链路信道参数估计更加适用于各种移动通信环境,对空间统计信道模型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有效的支持与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空间信道模型 上行 信道估计 到达角度 到达时间 多普勒频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微蜂窝码分多址小区的上行链路实现比特同步的设想
2
作者 姜为民 李承恕 《电子科学学刊》 EI CSCD 1997年第2期231-237,共7页
本文认为在微蜂窝小区的结构下,即蜂窝小区的半径在100m到200m时,可由小区基站发出比特同步信息,小区内的各手持机根据接收到的比特同步信息,实现上行链路的比特同步通信。本文的分析和计算表明,同步通信可显著地降低误码率。
关键词 微蜂窝小区 码分多址 上行 移动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网络在CDMA移动通信上行链路功率控制中的应用研究
3
作者 倪梁方 郑宝玉 《南京邮电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年第1期1-8,共8页
提出了一种神经网络功率控制方案,研究了该方案在码分多址 (CDMA)移动通信中实现最小发送功率控制问题。首先导出了最小发送功率控制模型。而后,利用最陡下降方法得到了求解该模型的神经网络的原理框图,并分析了用该网络进行最小发送功... 提出了一种神经网络功率控制方案,研究了该方案在码分多址 (CDMA)移动通信中实现最小发送功率控制问题。首先导出了最小发送功率控制模型。而后,利用最陡下降方法得到了求解该模型的神经网络的原理框图,并分析了用该网络进行最小发送功率控制的基本理论和实际性能,探讨了该网络相关参数的确定方法。最后用计算机仿真法模拟出该方案的运行性能。仿真结果表明与最小功率分配算法相比,神经网络功率控制方案可以提高基站接收信号的平均信扰比,降低信扰比的平均偏差,提高信扰比达到目标信扰比 90%以上的用户数量,从而可以降低用户信号的中断概率、提高信道容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序列扩频 最小发送功率控制 神经网络 上行链路异步码分多址信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适应RBF神经网络在CDMA移动通信上行链路功率控制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倪梁方 郑宝玉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42-51,共10页
提出了一种自适应RBF神经网络功率控制方案。详细研究了该网络在DS-CDMA通信中,进行上行链路闭环功率控制(基于信扰比(SIR))的应用理论,给出了该网络参数的计算方法。最后用计算机仿真法模拟出该控制器的运行性能。结果表明基于SIR的自... 提出了一种自适应RBF神经网络功率控制方案。详细研究了该网络在DS-CDMA通信中,进行上行链路闭环功率控制(基于信扰比(SIR))的应用理论,给出了该网络参数的计算方法。最后用计算机仿真法模拟出该控制器的运行性能。结果表明基于SIR的自适应RBF神经网络功率控制器能自适应地调整移动台的发射功率,使基站接收信号的信扰比始终非常接近于一个常数,且有比定步长功率控制更小的SIR跟踪误差,从而可以降低接收信号的中断概率、提高信道容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序列扩频 SIR 功率控制 自适应RBF神经网络 上行 异步码分多址 CDM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S/CDMA系统上行链路的2D-Rake及PPIC接收方案 被引量:9
5
作者 张华 龚耀寰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2002年第4期412-417,共6页
针对DS/CDMA系统的上行链路提出了 2D Rake加上强干扰并行对消(PPIC)的接收结构。该结构利用智能天线技术在空域对DOA不同于期望信号的干扰信号进行抑制 ,同时对期望信号的相关多径分量进行收集 ,利用Rake接收机对期望信号的不相关时延... 针对DS/CDMA系统的上行链路提出了 2D Rake加上强干扰并行对消(PPIC)的接收结构。该结构利用智能天线技术在空域对DOA不同于期望信号的干扰信号进行抑制 ,同时对期望信号的相关多径分量进行收集 ,利用Rake接收机对期望信号的不相关时延分量进行时间上的分集 ,然后再对多径合成结果进行PPIC处理 ,以对天线阵主瓣内的干扰信号进行进一步的抑制。该方法不仅最大程度地增强了期望信号地能量 ,同时对所有干扰信号进行了比较完全的抑制。仿真实验表明了该接收结构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行 PPIC接收 DS/CDMA 智能天线 2D-Rake 并行干扰对消 移动通信 码分多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码分多址(CDMA)蜂房移动通信上、下行链路带宽非对称划分的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韩方景 顾健 +1 位作者 陈先福 张尔扬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49-54,共6页
从移动台和基站接收机输入端载干比以及T S Rappaport和L B Milstein提出的信道传输模型出发 ,对码分多址 (CDMA)蜂房移动通信系统的上、下行链路带宽划分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非对称划分办法 ,同时给出了仿真结果。分析表明 :上、下行链... 从移动台和基站接收机输入端载干比以及T S Rappaport和L B Milstein提出的信道传输模型出发 ,对码分多址 (CDMA)蜂房移动通信系统的上、下行链路带宽划分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非对称划分办法 ,同时给出了仿真结果。分析表明 :上、下行链路带宽划分有效地提高了码分多址 (CD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对称划分 码分多址 CDMA 带宽划分 蜂房移动通信 上行 下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跳中继CDMA蜂窝系统的上行链路容量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鲁蔚锋 吴蒙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46-53,共8页
首先在两跳中继CDMA蜂窝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了2种使用带外信道提高传统CDMA蜂窝系统上行链路容量的中继方法;然后通过分析传统无中继CDMA蜂窝系统的干扰功率,分别得到这2种中继方法对当前小区和邻居小区总的干扰功率;最后在一种对称小区... 首先在两跳中继CDMA蜂窝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了2种使用带外信道提高传统CDMA蜂窝系统上行链路容量的中继方法;然后通过分析传统无中继CDMA蜂窝系统的干扰功率,分别得到这2种中继方法对当前小区和邻居小区总的干扰功率;最后在一种对称小区模型的基础上,通过数值计算对两跳中继CDMA蜂窝系统的上行链路容量进行分析,并讨论了2种中继方法对系统性能所产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码分多址 两跳中继 带外信道 上行容量 性能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CDMA上行链路的多信标辅助定位 被引量:1
8
作者 顾杰 龚耀寰 何芳 《信号处理》 CSCD 2002年第5期438-441,共4页
本文提出了在蜂窝小区中加入辅助定位信标实现W-CDMA环境下的移动定位,并提出了一种实用性强的定位实现算法。该方案另一优点是实现代价小,一改传统需要多个基站参与定位的做法,从而避免了WCDMA中相邻小区之间的同信道干扰。本文还给出... 本文提出了在蜂窝小区中加入辅助定位信标实现W-CDMA环境下的移动定位,并提出了一种实用性强的定位实现算法。该方案另一优点是实现代价小,一改传统需要多个基站参与定位的做法,从而避免了WCDMA中相邻小区之间的同信道干扰。本文还给出了利用该实现方案和算法在W-CDMA环境下的仿真结果和性能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CDMA 上行 多信标辅助定位 无线定位 到达时间差 宽带码分多址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带CDMA系统上行链路天线阵列信号到达角估计 被引量:1
9
作者 颜永庆 尤肖虎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8,共4页
在多径时变信道环境中研究宽带CDMA天线阵列接收机基础上 ,应用MUSIC和二阶ES PRIT算法进行阵列信号最强径到达角估计 ;同时 ,提出了一种基于阵列收敛条件的导频辅助到达角估计算法 ,该算法利用自适应阵列收敛条件下正确跟踪期望信号方... 在多径时变信道环境中研究宽带CDMA天线阵列接收机基础上 ,应用MUSIC和二阶ES PRIT算法进行阵列信号最强径到达角估计 ;同时 ,提出了一种基于阵列收敛条件的导频辅助到达角估计算法 ,该算法利用自适应阵列收敛条件下正确跟踪期望信号方向的特点 ,搜索信号最强接收方向 ,并可将结果直接应用于下行链路波束成形权重计算 .仿真结果表明 ,提出的导频辅助到达角估计算法与MUSIC和二阶ESPRIT算法相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带CDMA系统 上行 天线阵列信号 到达角 估计 空-时接收机 码分多址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CDMA上行链路空时接收机的研究
10
作者 宋荣方 毕光国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9-12,共4页
提出了宽带码分多址 (WCDMA)系统基站中采用含天线阵的空时接收机结构 ,该接收机采用基于最大比合并的“天线阵波束形成———Rake接收”级联方式 .对该接收机在多径衰落信道下的性能进行了研究 ,基于WCDMA上行链路模型 ,分析了干扰加... 提出了宽带码分多址 (WCDMA)系统基站中采用含天线阵的空时接收机结构 ,该接收机采用基于最大比合并的“天线阵波束形成———Rake接收”级联方式 .对该接收机在多径衰落信道下的性能进行了研究 ,基于WCDMA上行链路模型 ,分析了干扰加噪声的统计特性 ,导出了误比特率表达式 ,并在不同角度扩展情况下进行了讨论 .数值模拟结果显示采用天线阵可改善系统性能 ,即系统容量与天线数成正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CDMA 上行 空时接收机 码分多址 RAKE接收 空时处理 天线阵 移动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分导频位CDMA系统上行链路阵列接收及部分多址干扰抑制技术
11
作者 张华 龚耀寰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6-13,共8页
针对时分导频位CDMA系统上行链路,本文提出了导频位输助LMS-DRMTA算法加上部分多址干扰对消的空时联合干扰抑制接收方案。由于阵列的干扰抑制作用,其输出信号中只剩下少量强的多址干扰信号。部分干扰对消法只对阵列输出... 针对时分导频位CDMA系统上行链路,本文提出了导频位输助LMS-DRMTA算法加上部分多址干扰对消的空时联合干扰抑制接收方案。由于阵列的干扰抑制作用,其输出信号中只剩下少量强的多址干扰信号。部分干扰对消法只对阵列输出中的强多址干扰信号进行干扰估计并抑制,这样一方面大大降低了系统处理的运算量及缓存空间,另一方面又消除了因弱多址干扰估计的不准确而造成的系统性能下降,并且相对于自适应全多址干扰对消有更好的系统稳定性。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案比全干扰用户对消法具有更好的干扰抑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码分多址 上行阵列 时分导频位 多址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WCDMA下行链路信道参数估计方法
12
作者 盛彬 尤肖虎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30-233,共4页
针对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 WCDMA(FDD)频分多址下行链路的结构 ,提出了一种新的利用公共导频信道和专用数据信道进行加权的联合信道估计方法 .仿真表明该方案能有效地估计出低速和高速的信道参数 ,使
关键词 WCDMA 下行 信道参数 估计方法 宽带码分多址 信道估计 多时隙加权平均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FP算法在CDMA移动通信上行链路功率控制中的应用研究
13
作者 倪梁方 郑宝玉 《信号处理》 CSCD 2003年第5期383-389,共7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DFP算法的功率控制方案。详细研究了该方案在CDMA移动通信中,进行融合基站分配的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的应用理论。首先导出了最小发送功率控制模型。而后,提出了用DFP算法求解该模型的原理框图,并分析了用该方案进行最...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DFP算法的功率控制方案。详细研究了该方案在CDMA移动通信中,进行融合基站分配的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的应用理论。首先导出了最小发送功率控制模型。而后,提出了用DFP算法求解该模型的原理框图,并分析了用该方案进行最小发送功率控制的基本理论和实际性能,探讨了该方案中进行一维搜索的方法。最后用计算机仿真法模拟出该方案的运行性能。结果表明与最小功率控制算法相比,DFP功率控制算法可以提高基站接收信号的平均信扰比,降低信扰比的平均偏差,减小信扰比低于目标信扰比一定比例的用户数量,从而可以降低用户信号的中断概率、提高信道容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MA移动通信 DFP算法 功率控制 上行功率控制 计算机仿真 码分多址移动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D-SCDMA系统上行链路智能天线和联合检测的结合技术 被引量:1
14
作者 昆仑 张中兆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2年第5期37-40,共4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联合检测技术的智能天线和联合检测结合的方法 ,其上行链路具有空间分集、时域均衡以及多用户检测的接收性能 ,且其运算量可以被工程实现。算法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 ,其性能与用户信号方向的空间分布有关 ,且总体性能远远... 提出了一种基于联合检测技术的智能天线和联合检测结合的方法 ,其上行链路具有空间分集、时域均衡以及多用户检测的接收性能 ,且其运算量可以被工程实现。算法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 ,其性能与用户信号方向的空间分布有关 ,且总体性能远远大于只使用联合检测系统 ,可以在满码道的情况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行 第三代移动通信 CDMA TD-SCDMA 联合检测 智能天线 同步码分多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道均衡技术的CDMA下行链路检测方法
15
作者 李永强 汪纪锋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07-109,共3页
多用户检测技术应用在CDMA系统中可以有效的消除多址干扰 ,用于上行链路能体现其优越性的 ,但由于其复杂度过高 ,是不适于下行链路的 ,而传统的匹配滤波器是无法消除多址干扰的。笔者分析了CDMA系统下行链路离散系统模型 ,提出了一种适... 多用户检测技术应用在CDMA系统中可以有效的消除多址干扰 ,用于上行链路能体现其优越性的 ,但由于其复杂度过高 ,是不适于下行链路的 ,而传统的匹配滤波器是无法消除多址干扰的。笔者分析了CDMA系统下行链路离散系统模型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CDMA系统下行链路的数据检测算法。此算法由信道均衡器和匹配滤波器组成 ,信道均衡是基于迫零均衡准则。仿真实验表明此种检测方法的误码性能是大大优于传统的匹配滤波器检测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码分多址系统 多址干扰 迫零均衡 信道均衡 下行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物理层与MAC层的multi-TRP上行重叠传输处理机制
16
作者 景小荣 熊杰 +1 位作者 孙健 陈前斌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0-124,共15页
针对非理想回程下现有协议难以有效处理多传输接收节点(multi-TRP)场景中多定时提前(multi-TA)导致的严重上行链路(UL)重叠传输问题,联合改进物理层复用技术和介质访问控制(MAC)令牌桶技术,提出了一种新型的UL重叠传输处理机制。该新型... 针对非理想回程下现有协议难以有效处理多传输接收节点(multi-TRP)场景中多定时提前(multi-TA)导致的严重上行链路(UL)重叠传输问题,联合改进物理层复用技术和介质访问控制(MAC)令牌桶技术,提出了一种新型的UL重叠传输处理机制。该新型机制通过改进物理层重叠信道识别流程、复用要求及复用规则,将物理层复用信息与重叠信息反馈至MAC层,并对MAC层令牌桶技术进行优化。通过仿真实验对所提机制与现有协议机制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逻辑时隙不可重叠和可重叠2种情形下,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实际复用数量性能平均提升了57.58%和49.40%,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实际可用资源数量性能平均提升了12.09%和26.03%;优先级最高逻辑信道实际占用资源数量性能平均提升了33.33%和45.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传输接收节点 上行 重叠传输 信道复用 令牌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行SCMA信道估计及性能评估 被引量:2
17
作者 胡显安 曾祥念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69-178,共10页
针对两种SCMA资源映射方式(RE-Sparse SCMA和RB-Sparse SCMA)和已有的基于ZC序列循环移位正交性和正交覆盖码的导频图样方案,提出了基于频分复用的稀疏导频图样,并且在具有不同频率选择性的信道下进行了仿真评估,同时对SCMA的SIC-MPA接... 针对两种SCMA资源映射方式(RE-Sparse SCMA和RB-Sparse SCMA)和已有的基于ZC序列循环移位正交性和正交覆盖码的导频图样方案,提出了基于频分复用的稀疏导频图样,并且在具有不同频率选择性的信道下进行了仿真评估,同时对SCMA的SIC-MPA接收算法提出了目标用户选择策略。从仿真结果可以看出,在慢衰落信道前提下,正交覆盖码和频分复用都可以明显提升信道估计性能,RB-Sparse SCMA与RE-Sparse SCMA相比,导频图样本身有一定的频域正交性,且性能更好,因此能更灵活地适用于实际多用户传输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G 非正交多址 SCMA上行 导频图样 信道估计 SIC-MP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作通信中联合信道-网络编码的性能分析与资源分配 被引量:9
18
作者 吕政 余志军 刘海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7-37,共1页
针对无线网络中用户到协作节点和目的节点的上行链路不可靠的问题,研究了协作通信系统中具有特定协作节点的协作方案.在用户到协作节点的上行链路不可靠的情况下,将信道编码、网络编码同时引入到协作通信系统,建立了基于联合信道一... 针对无线网络中用户到协作节点和目的节点的上行链路不可靠的问题,研究了协作通信系统中具有特定协作节点的协作方案.在用户到协作节点的上行链路不可靠的情况下,将信道编码、网络编码同时引入到协作通信系统,建立了基于联合信道一网络编码的协作通信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作通信 网络编码 信道编码 资源分配 性能分析 上行 通信系统 无线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调制引入循环平稳的CDMA盲信道估计 被引量:5
19
作者 曹士坷 张力军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2004年第2期245-252,共8页
针对CDMA系统给出了一种新颖的盲辨识方法。它利用了恒模复序列调制产生的循环平稳性 ,其特色是 ,在接收机上可以根据循环统计量的支撑的不同 ,将各个用户的二阶循环统计量分离开来 ,每个用户形成自己的小规模子空间。采用已成熟的子空... 针对CDMA系统给出了一种新颖的盲辨识方法。它利用了恒模复序列调制产生的循环平稳性 ,其特色是 ,在接收机上可以根据循环统计量的支撑的不同 ,将各个用户的二阶循环统计量分离开来 ,每个用户形成自己的小规模子空间。采用已成熟的子空间方法 ,可以识别出不同的用户各自的片率传输信道 ,以便于均衡和检测。文中给出了自己的信道可辨识性的条件和证明 ,提出了辨识算法 ,并对算法进行了模拟。方法简单明了 ,适合于CDMA上行链路信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道盲辨识 循环平稳 CDMA 信道估计 辨识算法 上行信道 信号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舰船无线通信中5G信道资源分配算法设计 被引量:5
20
作者 章小宝 彭岚峰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165-168,共4页
设计船舶无线通信中5G信道资源分配算法,在增大舰船无线通信网络吞吐能力的同时,改善网络通信质量。基于非正交多址技术的上行链路D2D舰船无线通信网络模型,在D2D发送用户与若干个D2D接收用户之间建立数据通信信道,生成D2D用户组,将D2D... 设计船舶无线通信中5G信道资源分配算法,在增大舰船无线通信网络吞吐能力的同时,改善网络通信质量。基于非正交多址技术的上行链路D2D舰船无线通信网络模型,在D2D发送用户与若干个D2D接收用户之间建立数据通信信道,生成D2D用户组,将D2D通信网络最大吞吐量作为优化目标,构建满足蜂窝、D2D用户接收信号SINR阈值等约束条件的5G信道资源分配模型,采用用户-子信道双边匹配算法获取子信道分配策略,利用注水功率分配算法确定D2D用户组功率分配策略,实现舰船无线通信的5G信道资源分配。结果表明:该算法可实现舰船无线通信网络5G信道资源分配,允许40个D2D用户组接入到通信网络中;NOMA传输机制下的网络吞吐量高于OMA机制,数据传输速率达到220 bps以上,干扰度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通信 信道资源分配 非正交多址技术 上行 双边匹配 功率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