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铁车站中行人速度—流量关系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于志忠 《都市快轨交通》 1992年第3期41-45,共5页
译者的话自从1987年伦敦King’s Cross地铁车站发生火灾以来,人们对地铁车站中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关心和重视。一旦发生意外事故,地铁车站中的客流如何迅速疏散,首先是一个安全问题;而在平时,客流速度一流量的关系,也会影响到地铁网的运... 译者的话自从1987年伦敦King’s Cross地铁车站发生火灾以来,人们对地铁车站中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关心和重视。一旦发生意外事故,地铁车站中的客流如何迅速疏散,首先是一个安全问题;而在平时,客流速度一流量的关系,也会影响到地铁网的运载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站 流量关系 通行时间 数据构造 米/秒 现场调查 流量比 上行方向 下行方向 曲线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枢纽通过能力的剖析
2
作者 张宝根 平金山 《铁道运输与经济》 1987年第2期30-31,共2页
关于提高南京枢纽的通过能力问题争论较多,作者根据多年的实际工作体会,从客车扣除系数、区间能力和点线能力协调等方面阐明要实现7分钟的列车间隔是困难的。作者最后对提高南京枢纽的通过能力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通过能力 扣除系数 点线能力协调 上行方向 枢纽区 平行进路 到发线 到达场 编组能力 客货列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扩大天北—天西区间通过能力的研究
3
作者 杨介平 《铁道运输与经济》 1987年第11期10-12,共3页
天北~天西是京山线与津浦线相衔接的分界点,通过能力利用率已达97.1%,本文分析了限制天北~天西区间通过能力的关键及加强该段通过能力的措施。
关键词 区间通过能力 京山线 上行方向 通过信号机 进路信号机 能力利用率 平行进路 客货列车 查定 到发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间站“腰岔”调车工作方法
4
作者 朱旭初 《铁道运输与经济》 1985年第2期20-21,14,共3页
哈尔滨列车段广大职工在联劳各部门密切配合下,为加速滨洲线摘挂列车作业,加速机车车辆周转,运用现有中间站货物线配置的条件,实现了腰岔开口摘挂车作业先进调车工作方法。实践证明,利用腰岔进行摘挂列车作业,简化调车作业过程。
关键词 中间站 摘挂列车 到发线 工作方法 滨洲线 作业方法 上行方向 会车间隔时间 机车车辆 实践证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线铁路开行组合列车的站场改建问题
5
作者 曾广位 《铁道运输与经济》 1987年第8期12-15,共4页
本文简要介绍双线铁路开行组合列车对站场的影响及根据现有车站纵断面形状、车流方向及工程条件等因素,对中间站、区段站、编组站的改建方案及其作业方法讲行了论述。
关键词 双线铁路 中间站 改建方案 组合列车 作业方法 区段站 断面形状 站坪 上行方向 铁路输送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持以内涵为主,多层次、多途径,提高成昆线运输能力的作法
6
作者 于荣国 《铁道运输与经济》 1985年第8期7-8,共2页
成昆铁路是连接四川云南的一条重要铁路干线。西昌分局管辖金江至燕岗段全长590公里,分为三个区段,线路坡陡弯急,上下行为13‰和16‰的加力坡,限制区间使用能力只有20对,上行方向原输送能力只有540万吨,1981年实际货流量已达518... 成昆铁路是连接四川云南的一条重要铁路干线。西昌分局管辖金江至燕岗段全长590公里,分为三个区段,线路坡陡弯急,上下行为13‰和16‰的加力坡,限制区间使用能力只有20对,上行方向原输送能力只有540万吨,1981年实际货流量已达518万吨,通过能力和运送能力利用率均达90%以上,运输能力十分紧张。怎样解决这迫在眉睫的运能与运量的矛盾,出路是两条:一条是对现有线路、设备进行技术改造,这是长远之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输能力 铁路干线 货流量 成昆线 限制区间 能力利用率 机车检修率 长远之计 通过能力 上行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便于折角车流作业的双向驼峰编组站布置图
7
作者 杨兰卿 《铁道运输与经济》 1980年第4期123-124,共2页
广泛采用双向驼峰编组站是进一步增大编组站能力的措施之一。一般说来,在两个方向都有大量车流(运营第十年为6,000辆/昼夜以上)的情况下,工程师们都指望这个最有发展前途的图型。
关键词 驼峰编组站 折角 双向编组站 单向编组站 图型 布置图 直通列车 枢纽站 上行方向 摘挂列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