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文版上肢技巧质量量表在脑性瘫痪患儿上肢功能评定中的信度和效度 被引量:11
1
作者 王军 陈静 +4 位作者 朱登纳 袁俊英 牛国辉 孙二亮 程萍萍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1-44,共4页
目的:评估中文版上肢技巧质量量表(quality of upper extremity skills test,QUEST)在痉挛型脑瘫患儿上肢功能评定中的信度和效度。方法:将英文版QUEST翻译并完善成中文版,研究对象为75例在我院就诊的痉挛型脑瘫儿童,检测其重测信度及... 目的:评估中文版上肢技巧质量量表(quality of upper extremity skills test,QUEST)在痉挛型脑瘫患儿上肢功能评定中的信度和效度。方法:将英文版QUEST翻译并完善成中文版,研究对象为75例在我院就诊的痉挛型脑瘫儿童,检测其重测信度及评定者间信度。同时进行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的精细运动部分(peabody developmental motor scale fine motor,PDMS-FM),精细运动能力(fine motor function measure scale,FMFM),分析PDMS-FM原始分、FMFM各区分数与中文版QUEST各分测试项原始分之间的相关性,评估量表的平行效度。结果:中文版QUEST分测试项得分及总分具有优良的重测信度及评估者间信度(ICC值均>0.890),中文版QUEST分测试项原始分与PDMS-FM、FMFM各区原始分间具有较好的平行效度(Pearson/Spearson秩相关系数分别为r1=0.563—0.816、r2=0.389—0.830)。结论:中文版QUEST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作为评估痉挛型脑瘫患儿上肢运动功能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肢技巧质量评估量表 上肢功能评定 痉挛型 脑性瘫痪 信度 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rroll双上肢功能评定和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2中精细动作在偏瘫型脑瘫患儿中的有效性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阳伟红 王跑球 +3 位作者 杨永 刘娟 王益梅 张惠佳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57-359,共3页
目的了解Carroll双上肢功能测试量表是否能更好地反应脑瘫偏瘫患儿的精细运动情况。方法 45例脑瘫偏瘫症状的患儿由同两名评估者在1周之内进行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2(PMDS-2)与Carroll双上肢功能测试。分析Carroll双上肢功能评定分与PDM... 目的了解Carroll双上肢功能测试量表是否能更好地反应脑瘫偏瘫患儿的精细运动情况。方法 45例脑瘫偏瘫症状的患儿由同两名评估者在1周之内进行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2(PMDS-2)与Carroll双上肢功能测试。分析Carroll双上肢功能评定分与PDMS-2中精细运动分值的相关性,同时比较健手和患手的Carroll双上肢功能评定分。结果 Carroll双上肢功能评定分与患手和健手PDMS-2抓握原始分、视觉-整合原始分显著相关(P<0.001),与患手(r=0.022,P=0.888)和健手(r=0.165,P=0.278)精细运动发育商(FMQ)均不相关。所有患儿健手和患手Carroll双上肢功能评定分有显著性差异(Z=4.475,P<0.001)。结论临床康复评定脑瘫偏瘫患儿使用Carroll双上肢功能评定量表更有利于了解患儿精细动作情况,制订康复计划与康复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 Carroll双上肢功能评定 脑性瘫痪 偏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想像”疗法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2例报告 被引量:20
3
作者 槐雅萍 闫彦宁 +3 位作者 贾子善 倪爱华 王中立 孙增鑫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681-682,共2页
目的:探讨“运动想像”疗法对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患侧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对2例发病9个月的脑卒中后遗症患者进行单病例实验设计,给予14周常规康复训练,分为三个阶段:2周基线期,6周干预期(联合应用“运动想像”疗法)和6周撤消期... 目的:探讨“运动想像”疗法对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患侧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对2例发病9个月的脑卒中后遗症患者进行单病例实验设计,给予14周常规康复训练,分为三个阶段:2周基线期,6周干预期(联合应用“运动想像”疗法)和6周撤消期。采用简易上肢功能评定(STEF)及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FMA)对每阶段治疗前、后进行评测。结果:基线期2例患者STEF及上肢FMA评分无明显变化;联合应用“运动想像”治疗后2例患者STEF评分明显增高(P<0.001),上肢FMA评分增高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撤消期2例患者STEF仍有增高,但增高幅度小于干预期,其中1例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上肢FMA评分无明显变化。结论:“运动想像”疗法结合常规康复训练有可能促进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患侧上肢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运动想像”疗法 简易上肢功能评定 上肢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断臂再植术后上肢功能恢复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曾蕾 柳晨 王骏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214-1217,共4页
目的探讨断臂再植术后影响上肢功能恢复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9月~2014年3月24例断臂再植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末次随访的上肢功能评定表(DASH)对断臂再植术后上肢功能恢复情况进行随访评定。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性别、年龄... 目的探讨断臂再植术后影响上肢功能恢复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9月~2014年3月24例断臂再植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末次随访的上肢功能评定表(DASH)对断臂再植术后上肢功能恢复情况进行随访评定。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性别、年龄、受伤时间、断臂离断水平、离断方式、缺血时间、损伤是否为优势手、有无康复训练及住院康复周期等因素与术后DASH评分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患者术后DASH值〉28.50分15例,DASH值≤28.50分9例。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离断方式、有无康复训练对上肢功能恢复影响较大(χ2〉7.360,P〈0.05),其他均无明显相关性(χ2〈3.789,t=1.515,P〉0.05)。结论断臂的离断方式及术后的康复治疗是影响断臂再植术后上肢功能恢复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臂再植 功能恢复 上肢功能评定 相关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alpar 4系统在手外伤康复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7
5
作者 苏彬 贾澄杰 +4 位作者 朱毅 陈煜 郑泽 王淑桐 张秀花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67-570,共4页
目的评价Valpar 4系统在手外伤康复中的作用。方法将40例手外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Valpar 4系统进行技能模拟训练,两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治疗2周、4周后进行手关节总主... 目的评价Valpar 4系统在手外伤康复中的作用。方法将40例手外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Valpar 4系统进行技能模拟训练,两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治疗2周、4周后进行手关节总主动活动度(TAM)、上肢功能评定表(DASH)和Carroll手功能评定(UEFT)。结果治疗2周后,对照组TAM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01),观察组TAM、DASH、UEFT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01),且DASH、UEFT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01)。治疗4周后,对照组TAM、UEFT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01),观察组TAM、DASH、UEFT均显著改善(P<0.001),且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Valpar 4系统能改善手外伤患者手指关节活动度、手功能及上肢功能,尤以上肢从事日常活动的能力改善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外伤 Valpar 4系统 总主动活动度 上肢功能评定 Carroll手功能评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