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近断层强地震动的特点
被引量:
60
1
作者
王海云
谢礼立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070-2072,2076,共4页
本文全面地总结和解释了近断层地震动的主要特点.近断层地震动与远场地震动不同,显著地受到下列因素的影响:断层破裂机制,相对于场地的破裂传播方向,以及由断层滑动产生的、可能的永久地面位移.这些因素导致破裂方向效应和“F ling ste...
本文全面地总结和解释了近断层地震动的主要特点.近断层地震动与远场地震动不同,显著地受到下列因素的影响:断层破裂机制,相对于场地的破裂传播方向,以及由断层滑动产生的、可能的永久地面位移.这些因素导致破裂方向效应和“F ling step”效应.对于倾滑断层,还导致上盘效应.而且破裂方向效应和“F ling step”效应分别引起了双向和单向长周期速度脉冲.上盘效应导致上盘场地的地震动大于下盘相同断层距场地的地震动.对于垂直走滑断层,在给定的距断层最近的范围内,破裂方向效应使地震动产生强烈的空间变化.对于倾滑断层,有两个显著的效应,即破裂方向效应和上盘效应.上盘效应主要是由断层的大部分接近于上盘之上的场地引起的.破裂方向效应是由破裂传播和辐射图效应引起的.长周期速度脉冲产生于垂直断层面的方向上,使得垂直断层走向的地震动大于平行断层方向的地震动.而“F ling step”效应是由地震时断层两盘的相对运动造成的,且发生在断层错动的方向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断层地震动
上盘效应
破裂方向
效应
“Fling
step”
效应
长周期速度脉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精河M_(s)6.6地震近断层地震动模拟
被引量:
3
2
作者
杨泽
盛俭
+3 位作者
金显廷
周正华
喻烟
李存柱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24-1036,1052,共14页
近断层地震动具有幅值高、高频成分丰富等特点,对短周期结构威胁甚大。为模拟近断层地震动作用,以精河地震为例,利用基于地震烈度转换方法的地震动衰减关系和随机有限断层方法模拟主震在6个场点产生的地震动,分析不同方法估计的峰值加...
近断层地震动具有幅值高、高频成分丰富等特点,对短周期结构威胁甚大。为模拟近断层地震动作用,以精河地震为例,利用基于地震烈度转换方法的地震动衰减关系和随机有限断层方法模拟主震在6个场点产生的地震动,分析不同方法估计的峰值加速度与加速度反应谱衰减特征;同时选取17个场点的地震动,分析断层上盘效应,从而更加合理地估计近断层地震动。结合精河M_(s)6.6地震的发震构造分析,确定库松木切克山前断裂的分支精河水文站断裂为该地震的发震断层。研究结果表明:①随机方法估计的PGA与+σ误差项衰减关系短轴估计的PGA接近,两者可能都比较接近实际PGA;相较于衰减关系法,基于有限断层模型的随机方法,优势在于能较好模拟近断层地震动特征;②近断层地震动受上盘效应影响显著,断层距相同的上下盘场点,上盘地震动明显大于下盘;③对于有历史地震及地震数据的地区,可以基于已有地震数据,使用多种方法联合估计地震动参数,为工程场地地震安评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动衰减关系
随机有限断层
上盘效应
近断层地震动
地震动参数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近场地震作用下组合横梁桥塔的悬索桥地震响应研究
被引量:
8
3
作者
段佳宏
曹发辉
+4 位作者
林帆
冉志红
刘振宇
张静
杨思昭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21-228,253,共9页
在近场地震作用下,为减小桥塔塔身弯矩,悬索桥桥塔创新性地设置波形钢腹板横梁。以大渡河大桥为研究对象,基于横梁拟静力试验数据,建立结构动力数值计算模型并输入不同类型的近场地震动计算结构的地震响应,探究采用波形钢腹板横梁悬索...
在近场地震作用下,为减小桥塔塔身弯矩,悬索桥桥塔创新性地设置波形钢腹板横梁。以大渡河大桥为研究对象,基于横梁拟静力试验数据,建立结构动力数值计算模型并输入不同类型的近场地震动计算结构的地震响应,探究采用波形钢腹板横梁悬索桥的优势和近场效应对结构响应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采用波形钢腹板横梁的桥塔有自重轻、刚度小的优势,更符合强柱弱梁和强剪弱弯;在高烈度的近场作用下,以波形钢腹板横梁的延性作为抗震策略是合理的。脉冲效应对本桥响应影响较大,因此建议此类型桥梁应重视近场脉冲效应;而上盘效应对本桥的响应小于无近场效应的地震动,故处于上盘的桥梁是更安全的;在横向地震激励下,近场脉冲效应对主塔的位移和弯矩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
效应
上盘效应
地震响应
波形钢腹板横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近断层强地震动的特点
被引量:
60
1
作者
王海云
谢礼立
机构
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出处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070-2072,2076,共4页
基金
中国地震局"十五"重点项目基金资助项目
文摘
本文全面地总结和解释了近断层地震动的主要特点.近断层地震动与远场地震动不同,显著地受到下列因素的影响:断层破裂机制,相对于场地的破裂传播方向,以及由断层滑动产生的、可能的永久地面位移.这些因素导致破裂方向效应和“F ling step”效应.对于倾滑断层,还导致上盘效应.而且破裂方向效应和“F ling step”效应分别引起了双向和单向长周期速度脉冲.上盘效应导致上盘场地的地震动大于下盘相同断层距场地的地震动.对于垂直走滑断层,在给定的距断层最近的范围内,破裂方向效应使地震动产生强烈的空间变化.对于倾滑断层,有两个显著的效应,即破裂方向效应和上盘效应.上盘效应主要是由断层的大部分接近于上盘之上的场地引起的.破裂方向效应是由破裂传播和辐射图效应引起的.长周期速度脉冲产生于垂直断层面的方向上,使得垂直断层走向的地震动大于平行断层方向的地震动.而“F ling step”效应是由地震时断层两盘的相对运动造成的,且发生在断层错动的方向上.
关键词
近断层地震动
上盘效应
破裂方向
效应
“Fling
step”
效应
长周期速度脉冲
Keywords
near- fault ground motion
hanging wall effect
rupture directivity effect
Fling step effect
length -period velocity pulse.
分类号
P315.3 [天文地球—地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精河M_(s)6.6地震近断层地震动模拟
被引量:
3
2
作者
杨泽
盛俭
金显廷
周正华
喻烟
李存柱
机构
南京工业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松原市地震前兆动植物观测站
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
出处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24-1036,1052,共14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C1500400)
北京市科委重大科技专项(Z181100003918005)
中交集团2017年度重大科研项目(2017-ZJKJ-08)资助。
文摘
近断层地震动具有幅值高、高频成分丰富等特点,对短周期结构威胁甚大。为模拟近断层地震动作用,以精河地震为例,利用基于地震烈度转换方法的地震动衰减关系和随机有限断层方法模拟主震在6个场点产生的地震动,分析不同方法估计的峰值加速度与加速度反应谱衰减特征;同时选取17个场点的地震动,分析断层上盘效应,从而更加合理地估计近断层地震动。结合精河M_(s)6.6地震的发震构造分析,确定库松木切克山前断裂的分支精河水文站断裂为该地震的发震断层。研究结果表明:①随机方法估计的PGA与+σ误差项衰减关系短轴估计的PGA接近,两者可能都比较接近实际PGA;相较于衰减关系法,基于有限断层模型的随机方法,优势在于能较好模拟近断层地震动特征;②近断层地震动受上盘效应影响显著,断层距相同的上下盘场点,上盘地震动明显大于下盘;③对于有历史地震及地震数据的地区,可以基于已有地震数据,使用多种方法联合估计地震动参数,为工程场地地震安评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地震动衰减关系
随机有限断层
上盘效应
近断层地震动
地震动参数估计
Keywords
attenuation relationship of ground motion
stochastic finite-fault
hanging wall effect
near-fault ground motion
parameter estimation of ground motion
分类号
P315.9 [天文地球—地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近场地震作用下组合横梁桥塔的悬索桥地震响应研究
被引量:
8
3
作者
段佳宏
曹发辉
林帆
冉志红
刘振宇
张静
杨思昭
机构
云南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
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出处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21-228,253,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968074)
云南省交通厅科研项目(云交科2016(A)02)。
文摘
在近场地震作用下,为减小桥塔塔身弯矩,悬索桥桥塔创新性地设置波形钢腹板横梁。以大渡河大桥为研究对象,基于横梁拟静力试验数据,建立结构动力数值计算模型并输入不同类型的近场地震动计算结构的地震响应,探究采用波形钢腹板横梁悬索桥的优势和近场效应对结构响应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采用波形钢腹板横梁的桥塔有自重轻、刚度小的优势,更符合强柱弱梁和强剪弱弯;在高烈度的近场作用下,以波形钢腹板横梁的延性作为抗震策略是合理的。脉冲效应对本桥响应影响较大,因此建议此类型桥梁应重视近场脉冲效应;而上盘效应对本桥的响应小于无近场效应的地震动,故处于上盘的桥梁是更安全的;在横向地震激励下,近场脉冲效应对主塔的位移和弯矩影响较大。
关键词
脉冲
效应
上盘效应
地震响应
波形钢腹板横梁
Keywords
pulse effect
hanging wall effect
seismic response
corrugated steel web beam
分类号
U448.25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近断层强地震动的特点
王海云
谢礼立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6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精河M_(s)6.6地震近断层地震动模拟
杨泽
盛俭
金显廷
周正华
喻烟
李存柱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近场地震作用下组合横梁桥塔的悬索桥地震响应研究
段佳宏
曹发辉
林帆
冉志红
刘振宇
张静
杨思昭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