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GF-β_2对晶状体上皮细胞增生和上皮间质转分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叶盼盼 姚克 +1 位作者 谭健 汤霞靖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809-813,共5页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2(TGF-β2)对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增生和上皮间质转分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的人LECs株HLE-B3,加入不同质量浓度的TGF-β2进行处理,分别采用MTT法测定其对细胞增生的影响;采用PI细胞周期染色分析检测细胞周期...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2(TGF-β2)对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增生和上皮间质转分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的人LECs株HLE-B3,加入不同质量浓度的TGF-β2进行处理,分别采用MTT法测定其对细胞增生的影响;采用PI细胞周期染色分析检测细胞周期的改变;应用Western blot及免疫荧光分别检测connexin43、fibronectin及integrinβ1等转分化相关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经TGF-β2处理后的细胞增生受到抑制,呈TGF-β2质量浓度和时间依赖性;细胞周期中S期细胞的比例明显降低;connexin43表达随TGF-β2处理时间的增加而逐渐降低,fibronectin及integrinβ1的表达则随TGF-β2处理时间的增加而逐渐上升。结论TGF-β2抑制了LECs的增生,显著下调LECs connexin43的表达,促进了细胞外基质的过度沉积,对后发性白内障的防治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 上皮间质转分化 后发性白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趋化因子受体CXCR7协同CXCR4调控胰腺癌趋向性转移及上皮间质转分化 被引量:1
2
作者 徐勤鸿 孙联康 +5 位作者 程亮 周灿灿 钱伟琨 严彬 马清涌 王铮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74-381,共8页
目的探究CXCL12/CXCR4/CXCR7生物轴在胰腺癌细胞侵袭转移及上皮间质转分化(EMT)中的调控作用及其作用机制,为胰腺癌转移的治疗研究提供新依据。方法利用CXCR4 shRNA及CXCR7 shRNA分别构建低表达CXCR4和CXCR7的胰腺癌细胞株。通过细胞侵... 目的探究CXCL12/CXCR4/CXCR7生物轴在胰腺癌细胞侵袭转移及上皮间质转分化(EMT)中的调控作用及其作用机制,为胰腺癌转移的治疗研究提供新依据。方法利用CXCR4 shRNA及CXCR7 shRNA分别构建低表达CXCR4和CXCR7的胰腺癌细胞株。通过细胞侵袭和细胞迁移实验,观察CXCR4、CXCR7对CXCL12诱导的胰腺癌细胞侵袭转移的影响;Transwell侵袭实验及Western blot法检测间接共培养条件下胰腺癌细胞MiaPaCa-2的侵袭能力及EMT指标E-cadherin、Vimentin的变化。结果 CXCL12/CXCR4/CXCR7生物轴能够调控胰腺癌细胞的侵袭转移。CXCL12能显著增强胰腺癌细胞的侵袭转移能力,与单独沉默CXCR4或CXCR7相比,同时抑制CXCR4和CXCR7可以显著抑制CXCL12的促胰腺癌细胞侵袭转移作用。结论 CXCL12/CXCR4/CXCR7生物轴能够调控胰腺癌细胞侵袭转移及EMT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CXCL12/CXCR4/CXCR7生物轴 侵袭转移 上皮间质转分化(EM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炎性相关刺激因子诱导乳腺癌上皮间质转分化的机制 被引量:1
3
作者 董瑞 马庆久 +3 位作者 王青 褚延魁 杜锡林 鲁建国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0年第1期17-20,共4页
目的乳腺癌的高转移率是威胁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文中探讨炎性相关刺激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诱导乳腺癌细胞MCF-7发生上皮间质转分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 目的乳腺癌的高转移率是威胁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文中探讨炎性相关刺激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诱导乳腺癌细胞MCF-7发生上皮间质转分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分子机制,为预防乳腺癌转移提供新思路。方法检测乳腺癌细胞MCF-7在TNF-α和过氧化氢(H2O2)作用下侵袭能力发生的改变。根据不同的处理方法将细胞分成对照组、TNF组、H2O2组、TNF+氮-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NAC)组、H2O2+阿司匹林组和TNF+阿司匹林组。用RT-PCR以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EMT相关因子Snail和上皮细胞E-钙黏蛋白(E-cadherin)在不同处理下的活性变化。结果TNF-α可促进MCF-7细胞发生EMT。在MCF-7细胞中,TNF-α可通过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依赖通路增加转录因子Snail的表达上调,促进细胞发生EMT。而ROS引起的E-钙黏蛋白减少以及细胞发生的EMT,仅被NF-κB抑制剂轻度抑制。结论炎性相关刺激因子TNF-α和ROS在诱导EMT时存在不同机制,TNF-α在促进肿瘤细胞发生转移中是通过NF-κB的作用上调转录因子Snail,进而降低E-钙黏蛋白的表达实现。ROS在促进细胞转移时NF-κB仅有次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Α 活性氧 上皮间质转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质网应激对糖尿病小鼠晶状体上皮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分化的作用 被引量:4
4
作者 李宝海 陈媛媛 周健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05-209,共5页
目的探讨内质网应激对糖尿病小鼠晶状体上皮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分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作用。方法42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和糖尿病+4-苯基丁酸(4-PBA)干预模型组。糖尿病模型小... 目的探讨内质网应激对糖尿病小鼠晶状体上皮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分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作用。方法42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和糖尿病+4-苯基丁酸(4-PBA)干预模型组。糖尿病模型小鼠由腹腔注射STZ建立,糖尿病+4-PBA干预模型组给予4-PBA溶液灌胃。干预过程中监测各组小鼠体质量及随机血糖水平变化。干预开始后每4周散瞳后于裂隙灯显微镜下观察晶状体混浊情况并照相记录,第12周摘取眼球于体式显微镜下观察晶状体混浊情况。在干预的第1、4、8和12周,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晶状体上皮中葡萄糖调节蛋白78(glucose regulated protein,GRP78)、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及E-钙黏蛋白(E-cadherin)表达水平。结果正常对照组小鼠体质量增加明显,观察期结束时体质量为(30.21±1.47)g,糖尿病模型组及糖尿病+4-PBA干预模型组小鼠体质量增长较正常对照组小鼠缓慢,12周末时分别为(25.32±0.73)g及(25.07±0.67)g。随机血糖监测结果显示糖尿病模型组小鼠各时间点血糖均高于正常对照组(t=13.52、19.45、18.86、21.18、21.56,均为P<0.05),糖尿病+4-PBA干预模型组血糖各时间点均高于正常对照组(t=15.23、18.78、13.04、15.06、13.90,均为P<0.05),第4周起低于糖尿病模型组(t=5.819、6.120、7.664,均为P<0.05)。裂隙灯显微镜下检查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小鼠晶状体维持透明,糖尿病模型组小鼠第8周起晶状体出现浅层皮质点状混浊,糖尿病+4-PBA干预模型组小鼠8周时晶状体出现轻度混浊,但程度较糖尿病模型组轻。离体观察正常对照组晶状体保持透明,糖尿病模型组及糖尿病+4-PBA干预模型组晶状体均出现点状混浊,糖尿病+4-PBA干预模型组混浊程度较轻。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糖尿病模型组GRP78蛋白表达量在第12周时明显增高(t=7.153,P<0.05);8周及12周时α-SMA表达量明显升高(t=3.559、4.084,均为P<0.05),各时间点E-cadherin表达量均明显降低(t=4.350、6.139、7.770、3.486,均为P<0.05);糖尿病+4-PBA干预模型组GRP78蛋白表达量低于糖尿病模型组,且在第8周和12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600,11.53,均为P<0.05);α-SMA相对表达量在第12周时明显下降(t=4.357,P<0.05),E-cadherin相对表达量在增高且达到正常水平,各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360、7.633、8.450、5.853,均为P<0.05)。糖尿病+4-PBA干预模型组不同时间点比较,GRP78表达量在8周时达到最低。结论利用分子伴侣4-PBA抑制糖尿病小鼠内质网应激水平能够抑制糖尿病引起的晶状体上皮细胞发生EM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间质转分化 网应激 4-苯基丁酸 白内障 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lit2对高糖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上皮间质转分化的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2
5
作者 胡成芳 李艺 +4 位作者 刘军辉 王小龙 侯世会 官涛 黄云剑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652-658,共7页
目的探讨Slit2/ROBO1信号通路在高糖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上皮间质细胞转分化(EMT)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进行高糖浓度梯度实验,随机分为正常组、对照组1、对照组2和高糖组1、高糖组2;同时进行高糖时间梯度实... 目的探讨Slit2/ROBO1信号通路在高糖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上皮间质细胞转分化(EMT)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进行高糖浓度梯度实验,随机分为正常组、对照组1、对照组2和高糖组1、高糖组2;同时进行高糖时间梯度实验,随机分为正常组、对照组、高糖24h组、高糖36h组和高糖48h组,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HK-2细胞中Slit2、ROBO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纤维连接蛋白的表达变化,筛选出最佳高糖刺激浓度和时间。采用Slit2过表达质粒及阴性对照质粒转染HK-2细胞,验证转染成功后,随机分为正常组、对照组、高糖组、高糖+空载组及高糖+Slit2组,经最佳高糖浓度及时间刺激后提取总蛋白,Western blotting检测纤维连接蛋白及α-SMA的表达变化。结果在高糖浓度梯度实验中,与正常组相比,高糖组1、高糖组2的Slit2表达明显下降(分别为0.647±0.048、0.210±0.023vs.1.000±0.050),ROBO1表达明显下降(分别为0.703±0.041、0.303±0.022vs.1.000±0.057),纤维连接蛋白表达明显增加(分别为1.953±0.042、2.997±0.078vs.0.990±0.059),α-SMA表达明显增加(分别为1.767±0.012、2.427±0.059vs.1.033±0.0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高糖组1相比,高糖组2的Slit2、ROBO1表达下降,纤维连接蛋白和α-SMA表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高糖时间梯度实验中,与正常组相比,高糖36h组、高糖48h组的Slit2表达明显下降(分别为0.557±0.020、0.450±0.055vs.0.943±0.032),ROBO1表达下降(分别为0.600±0.023、0.227±0.028vs.1.000±0.058),高糖24h组、高糖36h组、高糖48h组纤维连接蛋白表达增加(分别为1.247±0.052、1.733±0.084、2.780±0.090vs.0.970±0.040),α-SMA表达增加(分别为1.277±0.041、1.767±0.120、2.537±0.078vs.1.033±0.0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高糖24h组相比,高糖36h组、高糖48h组的Slit2表达下降(分别为0.557±0.020、0.450±0.055vs.0.893±0.034),ROBO1表达下降(分别为0.600±0.023、0.227±0.028vs.0.930±0.025),纤维连接蛋白及α-SMA表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高糖36h组相比,高糖48h组的Slit2和ROBO1表达下降,纤维连接蛋白和α-SMA表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高糖环境下,Slit2过表达及阴性对照质粒转染成功后,观察Slit2过表达对肾小管EMT的影响发现,与正常组相比,高糖组、高糖+空载组、高糖+Slit2组的纤维连接蛋白表达增加(分别为2.760±0.012、2.667±0.027、1.460±0.034vs.1.000±0.058),α-SMA表达水平增加(分别为2.487±0.048、2.557±0.037、1.270±0.017vs.1.000±0.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高糖+空载组相比,高糖+Slit2组的纤维连接蛋白和α-SMA表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lit2和ROBO1的表达下降参与了高糖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EMT过程,过表达Slit2可显著抑制高糖诱导的EM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LIT2 ROBO1 上皮间质转分化 高糖 HK-2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edgehog信号通路通过上皮细胞间质转分化调控乳腺癌细胞侵袭 被引量:8
6
作者 任徽 郭华 +3 位作者 陈明伟 魏光兵 樊林 李徐奇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8-52,共5页
目的研究Hedgehog信号通路对乳腺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通过Western blot和Real-time RT-PCR,检测人乳腺癌细胞MDA-231和人正常乳腺上皮细胞MCF-10A中SHH、SMO和Gli-1蛋白和mRNA表达。通过小干扰RNA转染MDA-231,以未... 目的研究Hedgehog信号通路对乳腺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通过Western blot和Real-time RT-PCR,检测人乳腺癌细胞MDA-231和人正常乳腺上皮细胞MCF-10A中SHH、SMO和Gli-1蛋白和mRNA表达。通过小干扰RNA转染MDA-231,以未转染细胞为正常对照组,转染siRNA Control为阴性对照组,Western blot和RT-PCR法检测靶向沉默SMO基因的效果,Transwell小室侵袭试验检测各组MDA-231细胞的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检测Gli-1、Snail、MMP-9、E-cadherin和Vimentin的表达变化。结果人乳腺癌细胞MDA-231高表达SHH、SMO和Gli-1。通过RNA干扰技术靶向沉默MDA-231细胞SMO基因,其细胞侵袭能力显著下调,其Gli-1、Snail、MMP-9、Vimentin表达下调,E-cadherin表达增强。结论 Hedgehog通路的异常激活与乳腺癌细胞侵袭相关,其机制可能与诱导乳腺癌上皮细胞间质转分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侵袭 肿瘤 HEDGEHOG通路 上皮细胞转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li-1在缺氧诱导乳腺癌MDA-MB-231细胞上皮-间质转分化中的重要作用 被引量:3
7
作者 李徐奇 雷建军 +4 位作者 徐勤鸿 段万星 盛薇 王康 魏光兵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00-804,819,共6页
目的探讨Gli-1在缺氧诱导乳腺癌MDA-MB-231细胞上皮-间质转分化(EMT)及侵袭中的重要作用。方法通过缺氧培养乳腺癌MDA-MB-231细胞,以常氧培养作为对照。Transwell小室侵袭试验检测各组MDAMB-231细胞的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检测HIF-1α... 目的探讨Gli-1在缺氧诱导乳腺癌MDA-MB-231细胞上皮-间质转分化(EMT)及侵袭中的重要作用。方法通过缺氧培养乳腺癌MDA-MB-231细胞,以常氧培养作为对照。Transwell小室侵袭试验检测各组MDAMB-231细胞的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检测HIF-1α、Gli-1、E-Cadherin和vimentin蛋白的表达水平。通过shRNA稳定转染乳腺癌细胞,再次通过Transwell小室侵袭试验检测缺氧对乳腺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HIF-1α、Gli-1、E-Cadherin和vimentin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缺氧可明显诱导乳腺癌MDA-MB-231细胞侵袭,并上调HIF-1α、Gli-1和vimentin蛋白,下调E-cadherin蛋白。靶向沉默Gli-1基因后,缺氧失去了对乳腺癌细胞侵袭和EMT的诱导作用。结论缺氧通过上调Gli-1表达活化Hedgehog通路,诱导乳腺癌细胞侵袭及EMT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侵袭 上皮-转分化 缺氧 Gli-1 HEDGEHOG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整合素Echistatin对糖尿病兔后发性白内障模型中晶状体上皮细胞间质转分化及胶原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陈迎迎 谭少健 +1 位作者 梁皓 钱光霞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06-309,共4页
目的观察去整合素Echistatin对糖尿病兔晶状体摘出术后后囊膜混浊(posterior capsular opacification,PCO)的影响,探讨Echistatin对晶状体上皮细胞(lens epithelial cells,LEC)间质转分化及胶原合成的抑制作用。方法应用四氧嘧啶耳缘静... 目的观察去整合素Echistatin对糖尿病兔晶状体摘出术后后囊膜混浊(posterior capsular opacification,PCO)的影响,探讨Echistatin对晶状体上皮细胞(lens epithelial cells,LEC)间质转分化及胶原合成的抑制作用。方法应用四氧嘧啶耳缘静脉注射建立糖尿病兔模型,随机分组并行晶状体摘出术,术毕前房分别注入0.2 mL高压灭菌蒸馏水(对照组),7.5 mg·L-1Echistatin(7.5 mg·L-1组)、10.0 mg·L-1Echistatin(10.0 mg·L-1组),每组又分为10 d和6周2个时间点(n=4)。裂隙灯显微镜观察各组糖尿病兔术后10 d和6周PCO分级情况,同时摘取术眼应用RT-PCR法检测晶状体后囊膜上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和Ⅳ型胶原mRNA表达情况。结果术后10 d,各组间α-SMA mRNA和IV型胶原mRNA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6周,Echistatin干预组PCO分级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24);7.5 mg·L-1Echistation组α-SMA mRNA表达为3.97±0.76,对照组为9.06±3.40,10.0 mg·L-1组为6.80±3.15,7.5 mg·L-1组明显低于其余两组(P=0.002、0.024);Ⅳ型胶原mRNA表达对照组为30.88±20.13,7.5 mg·L-1组为8.62±6.99,10.0 mg·L-1组为5.76±6.73,Echistatin干预组Ⅳ型胶原mRNA表达均低于对照组(P=0.005、0.002)。结论去整合素Echistatin对糖尿病兔晶状体摘出术后PCO的发生和发展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能与其抑制晶状体后囊膜上α-SMA和Ⅳ型胶原的mRNA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囊膜混浊 糖尿病 去整合素 上皮-转分化 胶原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β_2(TGF-β_2)诱导人视网膜色素上皮层细胞上皮-间质转分化中miRNA-29b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4
9
作者 刘亚军 闫峰 +2 位作者 叶巍 朱欣悦 黄振平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001-1005,共5页
目的探究转化生长因子-β2(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2,TGF-β2)诱导人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al,RPE)层细胞上皮-间质转分化中miRNA-29b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使用不同浓度TGF-β2刺激RPE细胞上皮-间质转分化后... 目的探究转化生长因子-β2(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2,TGF-β2)诱导人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al,RPE)层细胞上皮-间质转分化中miRNA-29b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使用不同浓度TGF-β2刺激RPE细胞上皮-间质转分化后,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Western blot、RT-PCR检测成纤维化相关分子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on,FN)、神经钙粘连蛋白(nerve calcium adhesion protein,N-Cadherin)的表达。采用RT-PCR检测不同浓度TGF-β2及不同时间TGF-β2(5μg·L^(-1))刺激RPE细胞后miRNA-29b的表达。结果 TGF-β2刺激后的RPE细胞形态呈纤维化改变。在一定浓度范围内(1μg·L^(-1)、5μg·L^(-1)、10μg·L^(-1)),随着TGF-β2浓度的增加FN、N-Cadherin及相应mRNA随之增加,1μg·L^(-1)、5μg·L^(-1)、10μg·L^(-1)组与对照组(0μg·L^(-1))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TGF-β2在一定浓度范围内(0μg·L^(-1)、1μg·L^(-1)、5μg·L^(-1))以剂量依赖的方式诱导RPE细胞miRNA-29b表达的降低,1μg·L^(-1)、5μg·L^(-1)、10μg·L^(-1)组与对照组(0μg·L^(-1))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在TGF-β2浓度为5μg·L^(-1)时miRNA-29b表达量最低。TGF-β2在一定时间范围内(0 h、3 h、6 h、12 h)以时间依赖的方式诱导RPE细胞miRNA-29b表达的降低,3 h、6 h、12 h、24 h、48 h组与0 h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一定范围内TGF-β2以剂量和时间依赖的方式诱导RPE细胞miRNA-29b的表达,为进一步研究miRNA-29b与TGF-β2在RPE细胞上皮-间质转分化过程中的相互作用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视网膜色素上皮层细胞 上皮-转分化 转化生长因子-Β2 miRNA-29b 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CS2在1型糖尿病肾病肾小管上皮细胞间质转分化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孙翼 高永棣 +2 位作者 董蓉 俞佳丽 查艳(指导)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2391-2395,共5页
目的:研究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因子(SOCS)2在1型糖尿病肾病(T1DN)肾小管上皮细胞间质转分化(EMT)的作用。方法:28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7)和T1D组(n=21)。T1D组单次空腹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100 mg/kg,48 h后随机血糖... 目的:研究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因子(SOCS)2在1型糖尿病肾病(T1DN)肾小管上皮细胞间质转分化(EMT)的作用。方法:28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7)和T1D组(n=21)。T1D组单次空腹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100 mg/kg,48 h后随机血糖测定结果≥16.7 mmol/L,确诊为1型糖尿病(T1D)。建模成功后,将21只T1D小鼠随机分为3组:T1DN组(n=7)、联合组(贝那普利联合胰岛素用药,n=7)、胰岛素组(胰岛素单独用药,Insulin,n=7)。持续给药8周后处死小鼠,收集血清、尿和肾组织,分别进行生化、病理和相关蛋白与mRNA的检测。结果:与对照组[(3.81±0.24)mmol/L,(32±4.68)μg/24 h]相比,T1DN组血糖、尿蛋白[(21.70±2.26)mmol/L,(286±42.41)μg/24 h]均明显增高(P<0.001),联合组血糖、尿蛋白[(11.84±0.69)mmol/L,(173±17.83)μg/24 h]均明显下降(P<0.001),而Insulin组[(13.05±0.81)mmol/L]血糖明显下降(P<0.001),但对尿蛋白[(262±34.40)μg/24 h]作用不明显。天狼星红染色结果显示对照组肾组织结构完整,肾间质未见胶原纤维沉积;T1DN组肾组织结构破坏,间质胶原纤维沉积明显增多(P<0.001);联合组上述病变明显减轻(P<0.001),Insulin组减轻效果不明显。T1DN组肾组织中FN和SOCS2表达明显增加,E-cadherin表达明显减少(P<0.001);联合组E-cadherin表达明显增加,FN和SOCS2表达明显减少(P<0.001);Insulin组的效果不明显。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T1DN小鼠肾组织中SOCS2的表达水平与肾组织胶原纤维沉积量和FN呈正相关,与E-cadherin呈负相关。结论:SOCS2在T1DN肾组织的EMT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型糖尿病肾病 上皮-细胞转分化 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因子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NA-184在TGF-β_2诱导人晶状体上皮细胞上皮-间质转分化中的表达 被引量:2
11
作者 丁芝祥 陈阳 +1 位作者 秦贤杰 姚微微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116-1120,共5页
目的研究miRNA-184(miR-184)在转化生长因子β_2(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_2,TGF-β_2)诱导人晶状体上皮细胞上皮-间质转分化过程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不同浓度(0μg·L^(-1)、1μg·L^(-1)、5μg·L^(-1)、10μg... 目的研究miRNA-184(miR-184)在转化生长因子β_2(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_2,TGF-β_2)诱导人晶状体上皮细胞上皮-间质转分化过程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不同浓度(0μg·L^(-1)、1μg·L^(-1)、5μg·L^(-1)、10μg·L^(-1)、15μg·L^(-1))TGF-β2诱导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分化,细胞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方法观察转分化相关分子波形蛋白(Vimentin)、钙黏附蛋白E(E-Cadherin)的表达;应用qRT-PCR检测miR-184在不同浓度(0μg·L^(-1)、1μg·L^(-1)、5μg·L^(-1)、10μg·L^(-1)、15μg·L^(-1))TGF-β_2、不同作用时间(0 h、6 h、12 h、24 h、48 h)TGF-β_2(10μg·L^(-1))诱导人晶状体上皮细胞转分化中的表达变化。结果随着TGF-β_2浓度的增加,细胞胞浆中Vimentin荧光强度增强;E-Cadherin蛋白表达逐渐减少,各组细胞间E-Cadherin表达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7.617,P<0.01);Vimentin蛋白表达逐渐增加,各组细胞间Vimentin表达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8.923,P<0.01)。随着TGF-β_2浓度的增加,细胞中miR-184相对表达量增多,在10μg·L^(-1) TGF-β_2诱导组达到峰值;随着TGF-β_2诱导时间的延长,细胞中miR-184相对表达量增加,在24 h表达达到峰值。结论 TGF-β_2诱导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分化时细胞内miR-184表达增加,并与诱导浓度和时间有关,为进一步研究miR-184在人晶状体上皮细胞上皮-间质转分化中的作用及机制提供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_2 人晶状体上皮细胞 miRNA-184 上皮-转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3K/Akt信号通路对转化生长因子β1诱导的人肺上皮-间质细胞转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邹潇 曾玉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58-360,共3页
目的:探讨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通路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体外诱导的人肺上皮细胞A549间充质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将体外培养的A549细胞随机分成3组:正常对照组、TGF-β1组及抑制剂组,正常对照组不... 目的:探讨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通路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体外诱导的人肺上皮细胞A549间充质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将体外培养的A549细胞随机分成3组:正常对照组、TGF-β1组及抑制剂组,正常对照组不加入TGF-β1,TGF-β1组加入10ng/mLTGF-β1,抑制剂组加入TGF-β1(10ng/mL)和PI3K的抑制剂Ly294002(10nmol/L),72h后通过RT-PCR检测各组A549细胞上皮标志物E-钙黏蛋白(E-cad)及间充质细胞标志物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的变化,ELISA方法检测间充质细胞标志物纤连蛋白(Fn)表达的变化,Westernblot检测Akt磷酸化(p-Akt)水平的变化。所有实验至少重复3次。结果:正常体外培养的A549细胞有E-cad表达及微量的α-SMA、Fn、p-Akt表达;TGF-β1组E-cad的表达下调,α-SMA、Fn、p-Akt的表达上调;抑制剂组与TGF-β1组比较E-cad的表达上调,α-SMA、Fn、p-Akt的表达明显抑制。结论:PI3K/Akt途径参与TGF-β1介导的肺上皮-间质细胞转分化过程,PI3K特异性抑制剂Ly294002可有效抑制TGF-β1介导的肺上皮-间质细胞转分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1 人肺上皮细胞 上皮-细胞转分化 磷脂酰肌醇3激酶 丝氨 酸/苏氨酸蛋白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非替尼通过增加Foxo3a活性抑制肺纤维化小鼠上皮-间质转分化 被引量:6
13
作者 彭婷 杜海坚 +2 位作者 李理 李伟峰 黄文杰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44-448,共5页
目的:研究吉非替尼对肺纤维化小鼠转录因子叉头框蛋白O3a(Foxo3a)活性、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水平及相关通路的影响,探讨吉非替尼抑制肺上皮-间质转分化的可能机制。方法:将30只SPF级雌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生理盐水气管... 目的:研究吉非替尼对肺纤维化小鼠转录因子叉头框蛋白O3a(Foxo3a)活性、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水平及相关通路的影响,探讨吉非替尼抑制肺上皮-间质转分化的可能机制。方法:将30只SPF级雌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生理盐水气管内雾化)、博来霉素组(博来霉素3 mg/kg溶于100μL生理盐水气管内雾化)和吉非替尼处理组(博来霉素气管内雾化后,每天吉非替尼20 mg/kg溶于100μL生理盐水灌胃)。实验第14天收集样本,将小鼠肺组织置于10%中性甲醛固定,石蜡包埋切片后行HE与Masson染色;RT-PCR法检测Foxo3a和α-SMA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Akt、Foxo3a和α-SMA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吉非替尼处理组小鼠肺组织病理损伤较博来霉素组明显减轻,胶原沉积明显减少,炎症损伤评分及纤维化评分明显下降(均P<0.01),Foxo3a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α-SMA mRNA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5),总Foxo3a蛋白表达增加,但Foxo3a磷酸化水平显著下降(P<0.01),胞核Foxo3a蛋白明显增加(P<0.05);同时,EGFR和Akt磷酸化水平也显著下降(P<0.01,P<0.05),上皮-间质转分化标志蛋白α-SM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吉非替尼抑制博来霉素诱导的肺纤维化,其机制可能与抑制EGFR/Akt通路活化、增强转录因子Foxo3a活性、从而抑制上皮-间质转分化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非替尼 叉头框蛋白O3a 肺纤维化 博来霉素 上皮-转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NK对TGF-β_1诱导的人肺上皮-间质转分化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6
14
作者 邹勇 曾玉兰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58-662,共5页
目的探讨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人肺上皮细胞A549转分化中的调控作用。方法将体外培养的人肺上皮细胞(A549)随机分成3组:正常对照组、TGF-β1组(加入10ng/mL TGF-β1)及抑制剂组(加入10ng/mL TGF-β1... 目的探讨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人肺上皮细胞A549转分化中的调控作用。方法将体外培养的人肺上皮细胞(A549)随机分成3组:正常对照组、TGF-β1组(加入10ng/mL TGF-β1)及抑制剂组(加入10ng/mL TGF-β1和20μmol/L JNK的特异性抑制剂Sp600125),培养于3%的血清培养液中,光镜下观察3组细胞形态的变化,并通过RT-PCT检测各组A549细胞的上皮标志物E-钙黏蛋白(E-cadherin,E-cad)及间充质标志物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和胶原纤维Ⅰ(collagen fibersⅠ,ColⅠ)的表达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JNK磷酸化(p-JNK)水平的变化。结果正常对照组体外培养的A549细胞光镜下为鹅卵石样紧密排列生长,有E-cad表达及微量的α-SMA、ColⅠ及p-JNK表达。TGF-β1组培养72h后细胞基本长成梭形、纺锤形,E-cad表达下调,α-SMA、ColⅠ及p-JNK表达上调。与TGF-β1组比较,抑制剂组培养72h后细胞梭形有所逆转,E-cad表达上调,α-SMA、ColⅠ及p-JNK表达明显抑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细胞形态较扁长,E-cad、α-SMA、ColⅠ及p-JNK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JNK信号通路参与TGF-β1介导的人肺上皮-间质转分化过程,JNK的特异性抑制剂Sp600125可有效抑制该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NK信号通路 转化生长因子-Β1 人肺上皮细胞 上皮-转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β1对肠道上皮-间质转分化影响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肖永陶 葛文松 +3 位作者 徐雷鸣 瞿春莹 周敏 陈颖伟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60-162,167,共4页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肠道上皮-间质转分化(EMT)的影响。方法以浓度为10 ng/ml的TGF-β1刺激肠道上皮细胞株DLD-1,分别在24、48或72 h时,提取细胞总RNA和总蛋白;分别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blot法检测细...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肠道上皮-间质转分化(EMT)的影响。方法以浓度为10 ng/ml的TGF-β1刺激肠道上皮细胞株DLD-1,分别在24、48或72 h时,提取细胞总RNA和总蛋白;分别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blot法检测细胞E-钙黏蛋白(E-cadherin)、N-钙黏蛋白(N-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变化。结果TGF-β1刺激后各个时间点E-cadherin表达显著下降,而N-cadherin、vimentin、fibronectin、α-SMA的表达则明显上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GF-β1可促进肠上皮细胞EMT过程,可能参与肠道纤维化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转分化 肠道纤维化 转化生长因子Β1 炎症性肠病 克罗恩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33调控NF-κB/Twist信号通路促进肺泡上皮细胞上皮-间质转分化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高云星 付裕 +3 位作者 陈晓 李泽朋 何晓伟 李先伟(指导)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814-1821,共8页
目的:探究IL-33是否通过激活NF-κB/Twist信号通路,进而诱导Ⅱ型肺泡上皮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分化(EMT)而促进肺纤维化(PF)的进程。方法:C57BL/6小鼠48只,随机分成对照(CON)组、博莱霉素(BLM)组、BLM+IL-33(30μg/kg)组和BLM+抗IL-33抗... 目的:探究IL-33是否通过激活NF-κB/Twist信号通路,进而诱导Ⅱ型肺泡上皮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分化(EMT)而促进肺纤维化(PF)的进程。方法:C57BL/6小鼠48只,随机分成对照(CON)组、博莱霉素(BLM)组、BLM+IL-33(30μg/kg)组和BLM+抗IL-33抗体(Anti-IL-33 Ab)(100μg/kg)组,每组12只。气管注射BLM(5000 U/kg)诱导PF小鼠模型。造模后每隔1 d腹腔注射1次重组IL-33和抗IL-33抗体,连续注射3周。HE和Masson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及胶原沉积情况。ELISA检测血浆IL-33的水平。免疫组化检测肺组织IL-33跨膜受体ST2L的表达。体外培养小鼠Ⅱ型肺泡上皮细胞,实验设Control组、IL-33(100 ng/ml)组、IL-33^(+)二甲基亚砜(DMSO)组及IL-33^(+)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PDTC,100μmol/L)组,每组设复孔6个。细胞先用PDTC或DMSO预处理1 h,再用IL-33处理48 h。RT-PCR检测肺组织或肺泡上皮细胞中CollagenⅠ、CollagenⅢ、E钙黏蛋白(E-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和(或)肺泡上皮细胞IL-33、CollagenⅠ、CollagenⅢ、E-cadherin、Vimentin、α-SMA、p-IκBα、p-NF-κB p65蛋白表达及细胞核内NF-κB p65和Twist的蛋白水平。结果:体内实验,与CON组相比,BLM组IL-33、ST2L的表达明显升高,p-IκBα、p-NF-κB p65及核内NF-κB p65和Twist的蛋白水平显著升高,肺组织E-cadherin的表达明显下调而Vimentin、α-SMA、CollagenⅠ和CollagenⅢ的表达明显上调(P<0.05)。与BLM组相比,IL-33组IL-33、ST2L的表达进一步升高,p-IκBα、p-NF-κB p65及核内NF-κB p65和Twist的蛋白水平进一步增加,肺组织E-cadherin的表达进一步下调而Vimentin、α-SMA、CollagenⅠ和CollagenⅢ的表达进一步上调(P<0.05),肺纤维化程度进一步加重;而Anti-IL-33 Ab的作用正好和IL-33的作用相反。体外实验,IL-33能够明显增加细胞内IκBα、NF-κB p65磷酸化水平,显著增加细胞核内NF-κB p65和Twist蛋白水平,明显下调E-cadherin的表达而显著上调Vimentin、α-SMA、CollagenⅠ和CollagenⅢ的表达(P<0.05)。而IL-33的这些作用能够被NF-κB抑制剂PDTC所逆转。结论:IL-33可能通过激活NF-κB信号通路而促使转录因子Twist的表达,进而诱导Ⅱ型肺泡上皮细胞发生EMT而导致PF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33 核转录因子-ΚB TWIST 上皮-转分化 肺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ES5对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17
作者 张羽寒 衡雪 +3 位作者 朱琳 谢攀 许桂莲 彭侃夫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14-1225,共12页
目的探讨HES5(hairy and enhancer of split 5)对TGF-β1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和凋亡的作用及其潜在机制。方法分析和筛选GSE66494数据中的差异表达基因。建立小鼠的输尿管梗阻模型(unilateral uretera obstruction,UUO),检测肾... 目的探讨HES5(hairy and enhancer of split 5)对TGF-β1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和凋亡的作用及其潜在机制。方法分析和筛选GSE66494数据中的差异表达基因。建立小鼠的输尿管梗阻模型(unilateral uretera obstruction,UUO),检测肾组织中HES5的表达水平。TGF-β1(10 ng/mL)处理HK-2细胞24 h建立肾小管上皮-间质转化模型后,通过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HES5的表达水平。用过表达HES5的质粒转染HK-2细胞,24 h后检测其纤连蛋白(Fibronectin,FN)、胶原蛋白Ⅰ(CollagenⅠ)和波形蛋白(Vimentin)及凋亡相关标志物(Bax、Bcl2)等蛋白表达;然后,将HK-2细胞分为4组:Control组、siHES5组、TGF-β1组、siHES5+TGF-β1组,检测各组的纤维化及凋亡标志物的表达情况。运用TUNEL及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的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各组AKT、p-AKT、PI3K、p-PI3K的蛋白表达。通过加入PI3K抑制剂(LY294002)处理过表达HES5的HK-2细胞后,检测Vimentin的表达。结果HES5的表达在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和小鼠纤维化肾组织中均显著上调;过表达HES5可以促进HK-2细胞中FN、CollagenⅠ、Vimentin、Bax的合成,抑制Bcl2的表达(P<0.05);敲低HES5不仅下调纤维化标志物的表达,还抑制了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此外,HES5基因敲低使TGF-β1诱导的HK-2细胞内PI3K/AKT信号通路的激活程度降低(P<0.05);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剂减弱了HES5对Vimentin的诱导作用。结论敲低HES5可以抑制TGF-β1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和凋亡,这可能与PI3K/AKT信号通路活性降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S5 上皮-转分化 细胞凋亡 PI3K/AKT信号通路 TGF-Β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反应因子促进人腹膜间皮细胞的转分化 被引量:3
18
作者 梁维 娄未娟 +3 位作者 车明文 陈景荷 何丽洁 王汉民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21-524,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反应因子(SRF)在人腹膜间皮细胞(HPMC)转分化中的作用。方法腹膜间皮细胞由腹膜透析(PD)患者透出液离心后进行培养,观察不同透龄患者的原代腹膜间皮细胞改变,并用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方法检测SRF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S... 目的探讨血清反应因子(SRF)在人腹膜间皮细胞(HPMC)转分化中的作用。方法腹膜间皮细胞由腹膜透析(PD)患者透出液离心后进行培养,观察不同透龄患者的原代腹膜间皮细胞改变,并用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方法检测SRF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Snail、E-钙黏素(E-cadherin)的表达。细胞经高糖刺激发生转分化后,将SRF siRNA转染至细胞中使SRF下调,用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技术及Western blot法检测E-cadherin和α-SMA、Snail的表达。采用染色体免疫共沉淀(ChIP)及报告基因方法检测SRF与Snail的结合情况。结果无菌收集50例PD患者透出液,原代培养HPMC,随着透析时间的延长,细胞从铺路石样逐渐转变为成纤维细胞样;SRF表达显著增强时,间质标志分子α-SMA的表达增强,而上皮标志分子E-cadherin表达减弱。永生化的HPMC经高糖刺激72 h使其发生转分化后,用小干扰RNA使SRF沉默。与对照组相比,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显示SRF下调后,α-SMA、Snail的表达明显减弱,而E-cadherin表达明显增强;Western blot结果显示SRF的表达水平降低时,E-cadherin表达升高,而α-SMA、Snail的表达明显减少。ChIP结果提示,SRF可与Snail启动子区2个结合位点SRE1和SRE2结合,报告基因结果显示,SRF主要与SRE2位点结合并启动Snail的表达。结论 SRF在已发生间充质转分化的HPMC或腹膜纤维化时高表达,可能通过启动Snail表达来促进HPMC转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间质转分化 血清反应因子 E-钙黏素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200a对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龚艺 周宝尚 +1 位作者 陈华 张璟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6年第2期139-144,共6页
目的:探讨miR-200a对TGF-β_1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间质转分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肾小管上皮细胞(HK-2),TGF-β_1(终浓度为10 ng/m L)作用12、24、48 h,采用qPCR检测miR-200a的表达,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上皮转分化相关蛋白E-cadhe... 目的:探讨miR-200a对TGF-β_1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间质转分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肾小管上皮细胞(HK-2),TGF-β_1(终浓度为10 ng/m L)作用12、24、48 h,采用qPCR检测miR-200a的表达,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上皮转分化相关蛋白E-cadherin和ɑ-SMA的mRNA和蛋白表达;用agomir和antagomir分别转染细胞,其中转染agomir后用TGF-β_1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qPCR、Western Blot和细胞免疫荧光检测E-cadherin和ɑ-SMA的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在TGF-β_1诱导下miR-200a的表达随着时间逐渐降低(P<0.05),E-cadherin表达呈降低趋势(P<0.05),ɑ-SMA表达逐步上调(P<0.05);agomir使miR-200a表达明显升高(P<0.05),antagomir使miR-200a表达降低(P<0.05);与转染NC-miRNA相比,agomir在mRNA和蛋白水平上调E-cadherin的表达(P<0.05),下调ɑ-SMA的表达(P<0.05);antagomir则抑制E-cadherin的表达(P<0.05),增加ɑ-SMA的表达(P<0.05),细胞免疫荧光表达情况与蛋白水平相符。结论:miR-200a能减弱TGF-β_1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200a 上皮间质转分化 转化生长因子Β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1-7)抑制低氧诱导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 被引量:2
20
作者 任婷婷 贺红焰 +3 位作者 喻小兰 樊均明 谭剑 刘建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93-596,共4页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1-7)[Ang(1-7)]对氯化钴(Co)诱导的低氧状态下正常大鼠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间质转分化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NRK52E细胞,分为对照组、Co组、Ang-(1-7)组、Co+Ang-(1-7)组,培养6 d。免疫细胞...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1-7)[Ang(1-7)]对氯化钴(Co)诱导的低氧状态下正常大鼠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间质转分化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NRK52E细胞,分为对照组、Co组、Ang-(1-7)组、Co+Ang-(1-7)组,培养6 d。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NRK52E细胞低氧诱导因子-lα(HIF-lα)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法、细胞免疫化学染色法检测p-ERK1/2蛋白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细胞上清液Ⅰ型胶原蛋白(Col-Ⅰ)的含量。结果 6 d后,与对照组比较,Co组与Co+Ang-(1-7)组细胞HIF-1α、α-SMA、ColⅠ及p-ERK1/2表达量显著增加(P<0.05);与Co组比较,Co+Ang-(1-7)组细胞HIF-1α、α-SMA、ColⅠ及p-ERK1/2表达量明显减少(P<0.05)。结论 Ang-(1-7)可抑制Co诱导的低氧状态下肾小管上皮细胞间质转分化,减少细胞外基质的生成,可能是通过p-ERK1/2信号通路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间质转分化 低氧诱导因子-lα 低氧 血管紧张素-(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