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8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乙型肝炎病毒剪接特异性蛋白HBSP与TGFβ1诱导蛋白1相互作用促进TGFβ1诱导的肝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 被引量:5
1
作者 陈婉南 黄俊高 +3 位作者 梁菲菲 闫小利 轩丹丹 林旭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05-311,共7页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剪接特异性蛋白(Hepatitis B spliced protein,HBSP)与转化生长因子1诱导蛋白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induced transcript 1,TGFβ1I1)相互作用对TGFβ1诱导的肝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剪接特异性蛋白(Hepatitis B spliced protein,HBSP)与转化生长因子1诱导蛋白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induced transcript 1,TGFβ1I1)相互作用对TGFβ1诱导的肝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影响。方法构建HBSP慢病毒表达载体,利用293T细胞包装慢病毒颗粒,感染Huh7肝癌细胞株。以5ng/mLTGFβ1分别诱导稳定表达HBSP的慢病毒细胞株及其对照细胞株,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并提取细胞蛋白,Westernblot检测上皮间质转化标志物E-钙黏素(E-cadherin,E-cad)、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1)、β-链蛋白(β-catenin)、N-钙黏素(N-cadherin,N-cad)的变化。进而以TGFβ1I1特异性siRNA转染上述细胞,Westernblot观察以上指标变化情况。最后以侵袭小室实验和划痕实验分别检测TGFβ1诱导的细胞侵袭与迁移能力的变化。结果筛选获得稳定表达HBSP的慢病毒细胞株Huh7-HBSP-flag-HIV及其对照细胞株Huh7-flag-HIV。以TGFβ1诱导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胞形态由紧密的上皮形态变为松散的间质形态;特异性抗体检测表明上皮标志物E-cad、Claudin-1、β-catenin表达量下降,而间质标志物N-cad表达上升。侵袭小室实验和划痕实验表明TGFβ1诱导的HBSP表达株侵袭及迁移能力增强。而转染TGFβ1I1特异性siRNA可逆转以上现象。结论 HBSP与TGFβ1I1相互作用可促进TGFβ1诱导的肝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并增强其侵袭迁移能力,提示HBSP在HBV相关性肝细胞肝癌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的致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RNA剪接 转化生长因子β1诱导蛋白1 上皮转化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薯蓣丸联合依维莫司对TGF-β1诱导三阴性乳腺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的抑制作用
2
作者 骆小珊 谢甦 +4 位作者 冯豆豆 蒙雁云 赵晶哲 谢青 凌湘力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190-2197,共8页
目的探究薯蓣丸联合依维莫司抑制TGF-β1诱导三阴性乳腺癌细胞4T1、MDA-MB-231上皮间质转化的作用。方法分别将4T1、MDA-MB-231细胞分为空白组、诱导组,诱导组用TGF-β1细胞因子干预使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化。后续实验分为模型组、薯蓣... 目的探究薯蓣丸联合依维莫司抑制TGF-β1诱导三阴性乳腺癌细胞4T1、MDA-MB-231上皮间质转化的作用。方法分别将4T1、MDA-MB-231细胞分为空白组、诱导组,诱导组用TGF-β1细胞因子干预使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化。后续实验分为模型组、薯蓣丸组、依维莫司组、薯蓣丸联合依维莫司组,CCK8法、平板克隆法、细胞划痕实验、Transewll实验检测细胞增殖、克隆形成、迁移、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相关蛋白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MMP9、MMP2及PTEN、PI3K、Akt、mTOR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诱导组4T1、MDA-MB-231细胞形态由上皮样转化为间质样,E-cadherin蛋白表达降低(P<0.01),N-cadherin、Vimentin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2种细胞增殖、克隆形成、迁移、侵袭能力降低(P<0.01),PTEN、E-cadherin蛋白表达升高(P<0.05,P<0.01),PI3K、Akt、mTOR、N-cadherin、Vimentin、MMP9、MMP2蛋白表达降低(P<0.05,P<0.01),以薯蓣丸联合依维莫司组更明显(P<0.05,P<0.01)。结论薯蓣丸联合依维莫司能抑制TGF-β1诱导三阴性乳腺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效果优于药物单用,其机制可能与调控PI3K/Akt/mTOR信号通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薯蓣丸 依维莫司 三阴性乳腺癌 TGF-Β1 上皮转化 PI3K/Akt/mTOR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复方对结肠癌上皮-间质转化的抑制作用及其成分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马璐文 谭骏岚 +3 位作者 王莹雪 刘赳 袁晗颖 梁慧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83-290,共8页
目的探讨肠复方对结肠癌HCT-116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并进行成分分析。方法质谱法鉴定化学成分及其入血成分。分别用空白含药血清和5%、10%、15%肠复方含药血清作用于HCT116细胞,CCK-8检测细胞活性,EdU检测细胞增殖,Transwell... 目的探讨肠复方对结肠癌HCT-116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并进行成分分析。方法质谱法鉴定化学成分及其入血成分。分别用空白含药血清和5%、10%、15%肠复方含药血清作用于HCT116细胞,CCK-8检测细胞活性,EdU检测细胞增殖,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HCT-116细胞中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及EMT过程中Zeb2、E-cadherin、N-cadherin、β-catenin、Vimentin蛋白表达。建立荧光标记HCT-116结肠癌细胞原位移植瘤裸鼠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肠复方低、中、高剂量组(18.0、36.0、72.0 g/kg),干预4周后计算荧光强度,评估小鼠肿瘤负荷,免疫组化检测Ki67、Zeb2阳性率,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肿瘤组织Zeb2、E-cadherin、N-cadherin、β-catenin、Vimentin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肠复方各剂量组HCT-116细胞存活率及增殖率降低(P<0.05,P<0.01),侵袭细胞数减少(P<0.05,P<0.01),细胞凋亡率升高(P<0.05,P<0.01);肠复方各剂量组HCT-116细胞和肿瘤组织中Bcl-2、E-cadherin蛋白表达升高(P<0.05,P<0.01),Bax、Zeb2、N-cadherin、β-catenin、Vimentin蛋白表达降低(P<0.05,P<0.01);肠复方各剂量组肿瘤组织总荧光值及Ki67阳性率均降低(P<0.05,P<0.01)。肠复方中含量较高的活性成分为莪术醇、大豆苷元、柚皮素、黄芩苷、芒柄花素等。结论肠复方能够有效抑制HCT-116结肠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和EMT进程,其机制可能与下调Zeb2、N-cadherin、β-catenin、Vimentin表达,上调E-cadherin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复方 结肠癌 HCT-116细胞 增殖 侵袭 上皮转化 E盒结合锌指蛋白2(Zeb2) 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κB激酶相互作用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宫颈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
4
作者 王妍 赵邹宇 +1 位作者 于盼盼 杨萍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41-351,共11页
目的:探讨IκB激酶相互作用蛋白(IKBIP)在宫颈癌组织肿瘤细胞(TCCCT)中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及其对宫颈癌(CC) HeLa和SiHa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阐明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GENT2数据库和Kaplan-Meier (K-M) plot... 目的:探讨IκB激酶相互作用蛋白(IKBIP)在宫颈癌组织肿瘤细胞(TCCCT)中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及其对宫颈癌(CC) HeLa和SiHa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阐明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GENT2数据库和Kaplan-Meier (K-M) plotter数据库分析CC及正常宫颈组织中的IKBIP mRNA表达水平差异以及其表达水平与CC患者临床预后的关系。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软件中选取参考基因集为Hallmark,进行相关通路富集。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IKBIP蛋白在TCCCT和正常宫颈组织上皮细胞(ECNCT)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表达水平与C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影响CC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构建IKBIP敲低的CC细胞(HeLa和SiHa细胞),实验分为sh-NC组和sh-IKBIP组;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评估各组细胞中IKBIP蛋白表达情况;细胞计数试剂盒8 (CCK-8)和5-乙炔基-2'-脱氧尿苷(EdU)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活性及EdU阳性细胞率,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各组迁移细胞数和侵袭细胞数,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中E-钙黏蛋白(E-cadherin)、N-钙黏蛋白(N-cadherin)和Snail蛋白表达水平。结果:GENT2数据库分析,CC组织中IKBIP mRNA表达水平高于正常宫颈组织(P<0.001)。GSEA富集分析,上皮-间质转化(EMT)通路位于IKBIP高表达组的第1位。免疫组织化学法,TCCCT中IKBIP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ECNCT (50.5%vs 8.0%),且其过表达与FIGO分期(2018)和肿瘤分化程度有关联(P<0.05);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淋巴结转移(LNM)和IKBIP高表达是影响CC患者总生存期(OS)及无进展生存期(PF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Western blotting法,与sh-NC组比较,sh-IKBIP组细胞IKBIP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CCK-8和EdU法,与sh-NC组比较,sh-IKBIP组细胞增殖活性和EdU阳性百分率均明显降低(P<0.05);Transwell小室实验,与sh-NC组比较,sh-IKBIP组迁移细胞数和侵袭细胞数明显减少(P<0.05)。Western blotting法,与sh-NC组比较,sh-IKBIP组细胞中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N-cadherin和Snail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结论:IKBIP蛋白在CC细胞中高表达,且与CC患者不良预后有密切关联。下调IKBIP蛋白表达可抑制CC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及EMT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κB激酶相互作用蛋白 宫颈肿瘤 细胞增殖 细胞迁移 上皮-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RD4通过HMGB1/TGF-β1/Smad通路参与调控肺泡上皮细胞间质转化 被引量:1
5
作者 陈茹茹 韩璐 +3 位作者 何海兰 郝小惠 刘和亮 郭灵丽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7-254,共8页
目的探究溴结构域蛋白4(BRD4)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肺泡Ⅱ型上皮细胞间质转化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不同浓度(5、10 ng/ml)的TGF-β1刺激MLE-12细胞48 h建立上皮间质转化(EMT)细胞模型,并对细胞予以50 nmol/L BRD4抑制剂J... 目的探究溴结构域蛋白4(BRD4)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肺泡Ⅱ型上皮细胞间质转化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不同浓度(5、10 ng/ml)的TGF-β1刺激MLE-12细胞48 h建立上皮间质转化(EMT)细胞模型,并对细胞予以50 nmol/L BRD4抑制剂JQ-1,100μmol/L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抑制剂甘草甜素(GA)和3μg/ml的重组高迁移率族蛋白1(rHMGB1)预处理。实验分组为:对照组、TGF-β1组、JQ-1组、JQ-1+TGF-β1组、GA组、GA+TGF-β1组、JQ-1+TGF-β1+rHMGB1组。采用CCK-8法检测JQ-1对细胞活力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检测CDH1、ZO-1、Vimentin、α-SMA、BRD4、HMGB1、TGF-β1及Smad2/3、p-Smad2/3的蛋白表达水平;通过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结果与对照组比较,TGF-β1组Vimentin、α-SMA蛋白表达增加,CDH1和ZO-1蛋白表达降低,提示EMT模型构建成功。在该模型中,BRD4、HMGB1的表达明显增加。不同浓度的JQ-1均可抑制MLE-12的细胞活力,且呈浓度依赖性。JQ-1和GA均可缓解TGF-β1诱导的EMT的发生,并抑制由TGF-β1引起的HMGB1表达的增加和TGF-β1/Smad2/3通路的激活,而采用rHMGB1上调HMGB1的表达可以减少JQ-1对EMT和TGF-β1/Smad2/3通路的影响。此外,JQ-1和GA均可以有效降低TGF-β1诱导的细胞迁移;而rHMGB1可以缓解JQ-1对细胞迁移速率的抑制作用。结论BRD4可通过影响HMGB1/TGF-β1/Smad2/3信号通路调控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向间质转化过程,且BRD4可能成为抑制肺纤维化的一个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溴结构域蛋白4 高迁移率族蛋白1 TGF-β1/Smad2/3 上皮转化 纤维化 JQ-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金属蛋白酶19在结直肠癌及其肝转移中的作用与预后价值
6
作者 何泽平 徐军明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1987-1996,共10页
目的探究基质金属蛋白酶19(MMP-19)在结直肠癌(CRC)及肝转移(CRLM)中的功能及分子机制。方法整合并分析TCGA、GEO数据库中CRC及CRLM患者的转录组、单细胞数据与临床资料。通过RNA测序数据分析与MMP-19表达相关的生物学功能,并采用qRT-PC... 目的探究基质金属蛋白酶19(MMP-19)在结直肠癌(CRC)及肝转移(CRLM)中的功能及分子机制。方法整合并分析TCGA、GEO数据库中CRC及CRLM患者的转录组、单细胞数据与临床资料。通过RNA测序数据分析与MMP-19表达相关的生物学功能,并采用qRT-PCR、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MMP-19在原发灶与肝转移灶中的表达差异。此外,通过体外功能实验验证MMP-19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侵袭及迁移的作用。结果MMP-19在CRC组织中呈高表达,且与CRC、CRLM患者的不良预后显著相关。测序结果及功能富集分析表明MMP-19参与上皮间质转化、氨基酸蛋白转运、细胞增殖、细胞外基质组织构成及MAPK信号通路等生物学功能。单细胞分析显示在CRC原发灶及肝转移灶中,MMP-19在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的表达高于正常组织。体外实验证实,MMP-19可增强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及迁移能力。结论MMP-19可能通过诱导上皮间质转化及重塑免疫微环境,促进CRC的发生发展及增加术后复发及肝转移风险,有望成为CRC、CRLM诊断和治疗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蛋白 结直肠癌 结直肠癌肝转移 上皮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雪草苷调节HIF-1α/VEGF信号通路对食管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和放疗敏感性的影响
7
作者 刘双双 朱正帅 +3 位作者 杨子林 段东奎 符克优 沈索姣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0-155,共6页
目的 探讨积雪草苷(AS)调节缺氧诱导因子-1α (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信号通路对食管癌(EC)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和放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以不同浓度的AS或不同放疗剂量干预EC9706细胞,四甲基偶氮唑蓝法检测细胞增殖,计... 目的 探讨积雪草苷(AS)调节缺氧诱导因子-1α (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信号通路对食管癌(EC)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和放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以不同浓度的AS或不同放疗剂量干预EC9706细胞,四甲基偶氮唑蓝法检测细胞增殖,计算半数抑制浓度;将EC9706细胞分为control组、放射组(单纯X射线照射)、AS组、联合组(AS+X射线照射)、激活剂组(AS+X射线照射+HIF-1α/VEGF通路激活剂二甲基草酰甘氨酸),平板克隆实验检测放疗敏感性;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与侵袭;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实时定量PCR检测HIF-1α、VEGF mRNA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2 (MMP-2)、波形蛋白(vimentin)、E-钙黏蛋白(E-cadherin)、Bcl-2相关X蛋白(Bax)及HIF-1α、VEGF蛋白表达。结果 随着AS浓度和放疗剂量的增加,EC9706细胞活力逐渐降低;与control组相比,放射组、AS组存活分数、迁移与侵袭细胞数、HIF-1α、VEGF mRNA表达及MMP-2、vimentin、HIF-1α、VEGF蛋白表达降低,细胞凋亡率及E-cadherin、Bax表达升高(P <0.05);与放射组、AS组相比,联合组存活分数、迁移与侵袭细胞数、HIF-1α、VEGF mRNA表达及MMP-2、vimentin、HIF-1α、VEGF表达降低,细胞凋亡率及E-cadherin、Bax表达升高(P <0.05);与联合组相比,激活剂组上述指标变化均逆转(P <0.05)。结论 AS可能通过抑制HIF1-α/VEGF信号通路抑制EMT,增强EC细胞的放疗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积雪草苷 缺氧诱导因子-1Α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上皮-转化 放疗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粘连蛋白α3亚基(LAMA3)对胰腺癌上皮间质转化、侵袭和转移能力的影响
8
作者 杨能红 任笠坤 +4 位作者 田舍 韩民 李铸 赵宇翔 刘鹏 《临床肝胆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2-332,共11页
目的探索层粘连蛋白α3亚基(LAMA3)对胰腺癌(PC)上皮间质转化(EMT)、侵袭和转移能力的影响。方法综合分析肿瘤和EMT相关数据库,筛选出与PC相关的EMT基因LAMA3。通过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LAMA3在PC组织和细胞系中的表达水平,免疫荧... 目的探索层粘连蛋白α3亚基(LAMA3)对胰腺癌(PC)上皮间质转化(EMT)、侵袭和转移能力的影响。方法综合分析肿瘤和EMT相关数据库,筛选出与PC相关的EMT基因LAMA3。通过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LAMA3在PC组织和细胞系中的表达水平,免疫荧光确定LAMA3在PANC-1细胞中的定位,Transwell实验评估LAMA3对PC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利用TCGA数据库筛选出3个EMT相关PC致癌因子LAMA3、AREG和SDC1。LASSO-Cox回归模型显示,LAMA3对PC预后影响最为显著(风险评分=0.2561×LAMA3+0.0431×SDC1+0.0714×AREG)。Cox回归模型和列线图显示,LAMA3的高表达是PC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HR=1.32,95%CI:1.07~1.62,P<0.01)。实验结果显示,相对于正常胰腺组织,LAMA3在PC组织中的表达显著上调。相对于HPDE细胞株,LAMA3在PC细胞株AsPC-1、BxPC-3、PANC-1、MIA PaCa-2、SW1990中的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中在PANC-1细胞中的表达最高。富集分析表明,LAMA3与EMT、胶原代谢、细胞外基质降解、TGF-β通路和PI3K通路等生物过程和信号通路相关。敲低LAMA3后,N-Cadherin、Vimentin和Snail的表达水平下降,而E-Cadherin的表达水平上升。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LAMA3敲低后,PANC-1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明显减弱。结论LAMA3在PC中高表达,促进PC细胞EMT、侵袭和迁移,可能是PC的新型诊断标志物和基因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层粘连蛋白 上皮-转化 肿瘤浸润 肿瘤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脂酶Cβ1(PLCB1)通过诱导上皮间质转化和抑制肿瘤免疫浸润促进胃腺癌转移并与患者预后差相关
9
作者 岳灵萍 陈俊峰 郜倩倩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44-449,共6页
目的探究磷脂酶Cβ1(PLCB1)表达是否导致胃腺癌转移和预后恶化,并初步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122例胃腺癌患者及其癌旁组织,采用组织微阵列免疫组织化学技术(IHC)检测PLCB1、上皮钙黏蛋白(E-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CD8的表... 目的探究磷脂酶Cβ1(PLCB1)表达是否导致胃腺癌转移和预后恶化,并初步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122例胃腺癌患者及其癌旁组织,采用组织微阵列免疫组织化学技术(IHC)检测PLCB1、上皮钙黏蛋白(E-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CD8的表达。根据PLCB1的IHC评分将患者分为PLCB1高表达组(IHC>90)和PLCB1低表达组(IHC≤90)。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蛋白E-cadherin、vimentin和CD8^(+)T细胞的表达差异。收集患者的总生存期,运用COX回归分析和Kaplan-Meier曲线评估PLCB1表达水平与预后的关系。结果胃腺癌组织中PLCB1高表达者占55例,癌旁组织中仅占12例。PLCB1高表达组的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程度和TNM分期均高于PLCB1低表达组,PLCB1表达水平与E-cadherin呈负相关(r=-0.339),与vimentin呈正相关(r=0.211),与CD8^(+)T细胞呈负相关(r=-0.343)。Kaplan-Meier曲线分析表明PLCB1高表达的胃癌患者总生存期显著降低。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表明除淋巴结转移外,肿瘤浸润深度、TNM分期、E-cadherin和vimentin也是胃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PLCB1在胃癌中高表达,与肿瘤侵袭和预后差密切相关。PLCB1可能通过诱导EMT和抑制CD8^(+)T细胞浸润影响胃癌转移和免疫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腺癌 磷脂酶Cβ1(PLCB1) 上皮转化(EMT) 免疫浸润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表达PRELID1促进胃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并与不良预后相关
10
作者 吴璇 方家敏 +3 位作者 韩玮玮 陈琳 孙菁 金齐力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35-1542,共8页
目的 探究含PRELI域1(PRELID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对患者预后和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与可能的调控机制。方法 纳入115例我院在2018年2月~2023年3月接受胃癌根治术的患者,探究PRELID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肿瘤进展和预后... 目的 探究含PRELI域1(PRELID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对患者预后和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与可能的调控机制。方法 纳入115例我院在2018年2月~2023年3月接受胃癌根治术的患者,探究PRELID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肿瘤进展和预后的关系。使用慢病毒转染干预MGC803和AGS胃癌细胞PRELID1的表达水平,将细胞分为3组:对照组(NC)、PRELID1过表达组(LV组)和干扰组(siRNA组),分析其对细胞迁移、侵袭和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以及相关的分子机制。结果 免疫组化结果显示,PRELID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P<0.05),且和患者的恶性进展临床参数[CEA≥5 ng/mL(P=0.007)、CA199≥37 U/mL(P=0.007)、G_(3~4)(P=0.001)、T_(3~4)(P=0.001)和N_(2~3)期(P=0.020)]呈正相关。依据单因素分析和Cox多因素分析的结果提示PRELID1高表达是影响胃癌5年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1)。CCK-8实验结果显示,过表达PRELID1促进胃癌细胞的增殖(P<0.05),而干扰PRELID1则抑制(P<0.05);Transwell迁移和侵袭实验数据提示,过表达PRELID1上调胃癌细胞的迁移与侵袭数量(P<0.05),而干扰PRELID1则结果相反(P<0.05);免疫印迹检测发现,过表达PRELID1增强胃癌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的表达(P<0.05),而干扰PRELID1则反之(P<0.05)。过表达PRELID1上调胃癌细胞中N-cadherin和vimentin的表达(P<0.05),以及下调E-cadherin的表达(P<0.05);而干扰PRELID1则结果相反(P<0.05)。过表达胃癌细胞中PRELID1增加了p-PI3K、p-AKT和p-mTOR的表达(P<0.05),而干扰则抑制(P<0.05);相对干扰PRELID1组的细胞,PI3K/AKT通路激活剂(740 Y-P)增加了细胞迁移和侵袭的数量(P<0.05),以及上调了N-cadherin和vimentin的表达与下调E-cadherin的表达(P<0.05)。结论 PRELID1高表达于胃癌中且影响患者预后,其可能通过激活PI3K/AKT/mTOR通路,进而增强胃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及上皮间质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PRELI域1 预后 上皮转化 PI3K/AKT/MTO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CUDC-101对前列腺癌DU145细胞DNA损伤、迁移和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
11
作者 那佈其 权春姬 +4 位作者 赵芳 杨凡 肖茹 金雪梅 李珍玲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00-410,共11页
目的:探讨泛素化组蛋白(H2AX)在前列腺癌(PCa)和癌旁良性前列腺组织中的表达及与其PCa患者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阐明新型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DACi)CUDC-101对PCa的DNA损伤、迁移及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方法:肿瘤基因组谱(... 目的:探讨泛素化组蛋白(H2AX)在前列腺癌(PCa)和癌旁良性前列腺组织中的表达及与其PCa患者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阐明新型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DACi)CUDC-101对PCa的DNA损伤、迁移及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方法:肿瘤基因组谱(TCGA)数据库和UALCAN数据库检索各种癌症组织中H2AX mRNA的表达情况及其在PCa与正常前列腺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分析其表达与PCa患者临床预后的关系;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在PCa组织和癌旁良性前列腺组织中H2AX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H2AX蛋白表达与PCa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体外培养DU145细胞,分为对照组、5%FBS组、5%FBS+100μmol·L^(-1)CUDC-101组和5%FBS+200μmol·L^(-1)CUDC-101组,采用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CUDC-101处理前后PCa DU145细胞的细胞划痕面积及迁移细胞数;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CUDC-101处理后PCa DU145细胞中上皮细胞标志物E钙黏蛋白(E-cadherin)和磷酸化组蛋白γ-H2AX表达情况;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CUDC-101处理后EMT相关蛋白、γ-H2AX和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表达情况。结果:TCGA数据库和UALCAN数据库分析,H2AX mRNA在PCa组织中高表达,并且H2AX低表达组患者的无病生存期(DFS)明显高于H2AX mRNA高表达组(P<0.00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在PCa组织中H2AX蛋白强阳性表达率高于在癌旁良性前列腺组织(64.34%vs 14.29%),其过表达与PCa的T分期(P=0.001)和世界卫生组织/国际泌尿科病理学会(WHO/ISUP)预后分级分组(P=0.004)有关,但与PCa患者的年龄、Gleason评分、淋巴结转移、神经和脉管浸润无关(P>0.05);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与对照组和EMT诱导组比较,CUDC-101处理组E-cadherin和γ-H2AX蛋白的荧光表达增强;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与对照组比较,CUDC-101处理组DU145细胞愈合面积和迁移细胞数明显下调;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与EMT诱导组比较,CUDC-101处理组E-cadherin和γ-H2AX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或P<0.01),波形蛋白(Vimentin)和p-AKT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或P<0.01)。结论:H2AX蛋白过表达与PCa患者的不良预后密切关联。新型HDACi抑制剂CUDC-101可调控H2AX和AKT的磷酸化,抑制PCa细胞EMT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DC-101 泛素化组蛋白 前列腺肿瘤 上皮-转化 DNA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内上皮-间质转化机制在小鼠支气管肺发育不良中的应用研究
12
作者 梅梅 聂晶 +2 位作者 杨松 宋悦 孙华威 《中国防痨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40-43,共4页
目的:探讨肺内上皮-间质转化(EMT)机制在小鼠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中的作用及相关分子表达。方法:将5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BPD组和对照组,于建模第3、7、14、21天检测肺功能,取肺组织行HE、Masson染色观察病理变化,免疫荧光双标法检测... 目的:探讨肺内上皮-间质转化(EMT)机制在小鼠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中的作用及相关分子表达。方法:将5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BPD组和对照组,于建模第3、7、14、21天检测肺功能,取肺组织行HE、Masson染色观察病理变化,免疫荧光双标法检测EMT标记物SP-B与FSP1的表达,荧光定量PCR测定SP-B、FSP1基因mRNA水平。结果:BPD组小鼠体质量增长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肺组织显示肺泡数量减少、间隔增厚、胶原沉积增加,肺泡计数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免疫荧光显示BPD组肺泡上皮细胞逐渐向间质细胞转化,SP-B基因表达在21 d低于对照组(P<0.001),FSP1表达在21 d高于对照组(P=0.002)。结论:高氧诱导的BPD小鼠存在肺组织损伤及EMT过程,SP-B、FSP1的动态表达变化参与了BPD的肺纤维化进程,EMT机制或成为BPD治疗的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肺内上皮- SP-B FSP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RNA干扰相互作用蛋白1表达抑制胶质瘤细胞的侵袭和迁移 被引量:4
13
作者 向伟 漆松涛 +5 位作者 刘亚伟 李和珍 周强 易国仲 陈子阳 严乐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02-806,共5页
目的探讨小干扰RNA(si RNA)干扰降低PC4和SFRS1相互作用蛋白1(PSIP1)的表达对人胶质瘤U87细胞侵袭和迁移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化学合成靶向PSIP1的si RNA,脂质体法转染U87细胞,用Real-time PCR检测RNA干扰效率;Transwell侵... 目的探讨小干扰RNA(si RNA)干扰降低PC4和SFRS1相互作用蛋白1(PSIP1)的表达对人胶质瘤U87细胞侵袭和迁移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化学合成靶向PSIP1的si RNA,脂质体法转染U87细胞,用Real-time PCR检测RNA干扰效率;Transwell侵袭实验测细胞侵袭能力;划痕实验检测其迁移能力;干扰PSIP1表达后,Western blot检测间质细胞来源的N-cadherin、β-catenin蛋白和转录因子Slug的表达。结果 PSIP1-si RNA转染胶质瘤U87细胞后,PSIP1的m RNA水平及蛋白水平明显下降(P<0.001),U87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下降,与阴性转染组及未转染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1),Western blot显示,间质细胞来源的N-cadherin、β-catenin蛋白表达量降低,同时与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的转录因子Slug的表达降低。结论在胶质瘤中,抑制PSIP1的表达可抑制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迁移,N-cadherin、β-catenin蛋白和转录因子Slug的表达量降低,提示PSIP1可通过调控经典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来调节Slug的表达,进而调控EMT,从而参与胶质瘤U87细胞的侵袭及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87 SIRNA干扰 相互作用蛋白1 侵袭 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氧化物酶体膜蛋白4通过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信号通路促进肝细胞癌细胞的上皮间质转化
14
作者 李巍 徐梓山 +3 位作者 马柯 张静雨 胡晓云 贺国洋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86-795,共10页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膜蛋白4(PXMP4)对肝细胞癌(HCC)细胞迁移和侵袭及上皮间质转化(EMT)进程的影响。方法:采用生物信息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析HCC组织中PXMP4的表达,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在HCCLM3和MHCC97H细胞中干...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膜蛋白4(PXMP4)对肝细胞癌(HCC)细胞迁移和侵袭及上皮间质转化(EMT)进程的影响。方法:采用生物信息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析HCC组织中PXMP4的表达,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在HCCLM3和MHCC97H细胞中干扰PXMP4,在Huh7和MHCC97L细胞中过表达PXMP4,利用WB和qPCR法验证干扰/过表达效率。利用CCK-8、划痕愈合实验和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干扰/过表达PXMP4对HCC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采用WB法检测干扰/过表达PXMP4或0、5、10和20μmol/L U0126处理对HCC细胞中N-cadherin、E-cadherin、vimentin、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p-ERK表达的影响。结果:生物信息学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显示,HCC组织中PXMP4呈高表达(P<0.05)。临床病理分析发现,PXMP4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有关联(P<0.05)。在HCC细胞中,干扰PXMP4后抑制细胞增殖、侵袭和EMT进程(P<0.05);反之,过表达PXMP4后促进HCC细胞增殖、侵袭及EMT进程(P<0.05)。此外,PXMP4通过激活ERK1/2信号通路促进HCC细胞EMT进程,U0126处理同样能够抑制HCC细胞EMT进程。结论:PXMP4在HCC组织中呈高表达且与HCC细胞分化有关联,PXMP4通过激活ERK1/2信号通路促进HCC细胞EMT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过氧化物酶体膜蛋白4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迁移 侵袭 上皮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UNX1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间质转化的调节作用
15
作者 王宽 杨博文 +8 位作者 王菊玉 邓健明 许慧 杨阳 陈洪剑 代飞燕 顾小龙 曲伟杰 张立梅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00-512,共13页
[目的]探究Runt相关转录因子1(RUNX1)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ureus)诱导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MAC-T)发生上皮细胞间质转化(EMT)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通过CCK-8法检测不同感染复数的热灭活金黄色葡萄球菌处理后对MAC-... [目的]探究Runt相关转录因子1(RUNX1)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ureus)诱导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MAC-T)发生上皮细胞间质转化(EMT)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通过CCK-8法检测不同感染复数的热灭活金黄色葡萄球菌处理后对MAC-T细胞活力的影响;通过倒置显微镜观察经金黄色葡萄球菌处理后MAC-T细胞的形态变化。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处理MAC-T细胞后,细胞中EMT标志分子(E钙黏蛋白(E-cadherin)、N钙黏蛋白(N-cadherin)、α平滑肌动蛋白(α-SMA)、波形蛋白(Vimentin))、TGF/Smad通路信号分子(TGF-β1、Smad2、Smad3、Smad4)和RUNX1的表达量变化情况;并比较了分别使用RUNX1和TGF-β特异性抑制剂前后细胞EMT标志分子、TGF/Smad通路信号分子和RUNX1的表达水平变化。[结果]不同浓度热灭活金黄色葡萄球菌处理72 h后,MAC-T细胞活力较24和48 h组均极显著下降(P<0.01),通过显微镜观察发现此时细胞出现漂浮死亡现象。因此后续观察细胞形态变化时设置时间为12、24、36和48 h。当用感染复数(MOI)为100热灭活金黄色葡萄球菌处理MAC-T细胞48 h后,细胞形态由上皮细胞典型的“鹅卵石”样转变为间质细胞的“长梭状”;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发现,与正常细胞相比,EMT标志分子E-cadherin mRNA表达量极显著下调(P<0.01),Vimentin、α-SMA、N-cadherin、TGF-β1、Smad2、Smad3、Smad4和RUNX1 mRNA表达量显著或极显著上调(P<0.01);且Vimentin、α-SMA、P-Smad2和RUNX1蛋白表达量明显上调。经LY2109761抑制剂处理后,与感染组相比,2个抑制剂组MAC-T细胞中Smad2、Smad3、Smad4、N-cadherin、Vimentin、α-SMA和RUNX1的mRNA表达量均极显著下调(P<0.01),E-cadherin mRNA表达量极显著上调(P<0.01);经抑制剂Ro5-3335处理后,MAC-T细胞形态未出现显著的间质细胞样变化;与感染组相比,2个抑制剂Ro5-3335组细胞中E-cadherin的mRNA表达量极显著上调(P<0.01),N-cadherin、Vimentin、α-SMA(除10μmol/L Ro5-3335抑制剂组α-SMA外)、TGF-β1、Smad2、Smad3和Smad4的mRNA表达水平均极显著降低(P<0.01)。[结论]热灭活金黄色葡萄球菌处理MAC-T细胞48 h可激活TGF/Smad通路诱导MAC-T细胞发生EMT变化;RUNX1可通过介导TGF/Smad通路调节金黄色葡萄球菌诱导的MAC-T细胞EMT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上皮细胞转化(EMT) Runt相关转录因子1(RUNX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调HMGB2表达对肝癌LM3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的抑制作用及其AKT/mTOR信号通路机制 被引量:2
16
作者 魏雁虹 杨晨雪 +4 位作者 杨广民 宋帅 李明 杨海娇 魏海峰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3-149,共7页
目的:探讨下调肝癌细胞中高迁移率族框蛋白2 (HMGB2)表达对肝癌细胞生物学行为及上皮-间质转化(EMT)进程的影响,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对数生长期的人肝癌LM3细胞分为阴性对照组和HMGB2 RNA干扰组(HMGB2 siRNA组),分别以Lipofectamin ... 目的:探讨下调肝癌细胞中高迁移率族框蛋白2 (HMGB2)表达对肝癌细胞生物学行为及上皮-间质转化(EMT)进程的影响,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对数生长期的人肝癌LM3细胞分为阴性对照组和HMGB2 RNA干扰组(HMGB2 siRNA组),分别以Lipofectamin 2000为载体转染无关序列的RNA寡核苷酸(RNA oligo)和敲除HMGB2序列的RNA oligo。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2组细胞中HMGB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分别采用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2组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2组细胞中E-钙黏蛋白(E-cadherin)、 N-钙黏蛋白(N-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和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阴性对照组比较,HMGB2 siRNA组细胞中HMGB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HMGB2 siRNA组细胞划痕愈合率明显降低(P<0.01),侵袭细胞数明显减少(P<0.01),细胞中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N-cadherin、Vimentin、mTOR、AKT和磷酸化AKT (p-AKT)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或P<0.01)。结论:下调HMGB2的表达可降低肝癌LM3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并抑制EMT,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参与调节AKT/mTOR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高迁移率族框蛋白2 上皮-转化 细胞迁移 细胞侵袭 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SIL通过EZH2/P21/CDK6信号通路负向调控TGF-β1诱导的肺泡上皮细胞间质转化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万方 王琳 +10 位作者 潘鹏涛 李文昕 康瑞丽 朱子任 陈浩勤 方新宇 张星灿 张雨昕 姜依雯 李欣妍 袁本琪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00-604,共5页
目的研究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肺泡上皮细胞间质转化(EMT)进程中lncSIL的作用及其相关信号通路。方法采用Western blot法研究沉默lncSIL后对TGF-β1诱导EMT进程中细胞标志蛋白E-钙黏蛋白(E-cad)、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 目的研究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肺泡上皮细胞间质转化(EMT)进程中lncSIL的作用及其相关信号通路。方法采用Western blot法研究沉默lncSIL后对TGF-β1诱导EMT进程中细胞标志蛋白E-钙黏蛋白(E-cad)、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Ⅰ型胶原蛋白(ColⅠ)表达的影响;通过RNA pulldown分析lncSIL相互作用蛋白,并检测过表达或沉默lncSIL后对其靶基因组蛋白赖氨酸N-甲基转移酶(EZH2)以及下游因子P21蛋白(P21)和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6(CDK6)表达的影响,并结合流式细胞术分析lncSIL对细胞周期进程的作用。结果沉默lncSIL后,间质细胞标志蛋白α-SMA和Col I表达升高,肺泡上皮细胞标志蛋白E-cad表达下降;RNA pulldown实验结果显示EZH2是与lncSIL相互作用的靶蛋白,并且沉默lncSIL后EZH2表达升高,其下游基因P21表达下调,CDK6表达上调,同时S期细胞的数量显著升高;过表达lncSIL时,EZH2与CDK6表达下调,P21表达上调,同时S期细胞的数量明显降低。结论lncSIL通过负向调控EZH2/P21/CDK6信号通路抑制细胞周期进程进而抑制TGF-β1诱导的肺泡上皮细胞向间质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cSIL 长链非编码RNA 特发性肺纤维化 上皮细胞转化 转化生长因子β1 Zeste同源物增强子2 细胞标志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KAP2L通过激活Wnt/β-catenin通路促进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增殖和上皮-间质转化
18
作者 罗雪 王艳君 +2 位作者 袁铭 周丁子 黎华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2,共12页
目的:探究细胞骨架相关蛋白2样蛋白(cytoskeleton-associated protein 2-like,CKAP2L)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细胞增殖、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和迁移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目的:探究细胞骨架相关蛋白2样蛋白(cytoskeleton-associated protein 2-like,CKAP2L)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细胞增殖、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和迁移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利用GEO和TCGA数据库筛选与NSCLC相关的潜在基因;用qRT-PCR、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法检测NSCLC组织中CKAP2L的表达水平;用Kaplan-Meier曲线分析NSCLC患者生存率。以CKAP2L shRNAs、过表达质粒或Wnt/β-catenin抑制剂IWR-1处理细胞后,用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CKAP2L的表达水平;用CCK-8和EdU染色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用Transwell检测细胞迁移情况;用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检测细胞中EMT和Wnt/β-catenin通路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CKAP2L在NSCLC患者肿瘤组织中表达上调(P<0.001),CKAP2L高表达与NSCLC患者预后差相关。与过表达对照组(OE-CTRL)相比,CKAP2L过表达组(OE-CKAP2L)NSCLC细胞增殖(P<0.01或P<0.001)、EMT和迁移(P<0.01)明显增强;与干扰对照组(sh-CTRL)相比,CKAP2L干扰组(sh-CKAP2L)NSCLC细胞增殖(P<0.01或P<0.001)、EMT和迁移(P<0.01)明显减弱。CKAP2L可上调Wnt/β-catenin通路相关蛋白(P<0.01)。结论:CKAP2L可能通过激活Wnt/β-catenin通路而加速NSCLC进展,可能成为治疗NSCLC患者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细胞骨架相关蛋白2样蛋白 上皮-转化 WNT/Β-CATENIN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21蛋白激活激酶4在乳腺癌上皮间质转化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米旭光 李首庆 +3 位作者 刘磊 芦小单 方艳秋 谭岩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771-1773,1778,共4页
目的:探讨p21蛋白激活激酶4(PAK4)在乳腺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中的作用。方法:在乳腺癌MCF7细胞中超表达PAK4,而在乳腺癌MDA-MB-231细胞中干扰PAK4表达,通过迁移和侵袭实验检测其对乳腺癌细胞迁移侵袭的影响,荧光定量法和免疫印迹分析检测... 目的:探讨p21蛋白激活激酶4(PAK4)在乳腺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中的作用。方法:在乳腺癌MCF7细胞中超表达PAK4,而在乳腺癌MDA-MB-231细胞中干扰PAK4表达,通过迁移和侵袭实验检测其对乳腺癌细胞迁移侵袭的影响,荧光定量法和免疫印迹分析检测PAK4、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 mRNA和蛋白质表达量变化,免疫印迹法检测EMT相关转录激活因子Snail、Slug表达量变化。结果:MCF7细胞超表达PAK4后,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显著增加,并且上皮标志分子E-Cadherin蛋白表达下调,而间质标志分子N-Cadherin和Vimentin蛋白则表达上调,EMT相关转录激活因子Slug表达量增加;MDA-MB-231细胞中,抑制内源PAK4表达能显著降低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上调E-Cadherin蛋白表达,下调NCadherin、Vimentin和Slug蛋白的表达。结论:PAK4通过上调Slug促进乳腺癌发生上皮间质转化,可作为抑制乳腺癌转移的分子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p21蛋白激活激酶4 上皮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因子1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促进胃癌发展的作用机制
20
作者 陈勇羽 黄益仁 +3 位作者 陈哲逸 周冰倩 陈诗宇 郑英霞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0-160,共11页
目的·研究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因子1(serpin family E member 1,SERPINE1)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促进胃癌发展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使用TIMER2.0在线网站对SERPINE1进行泛癌分析,通过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 目的·研究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因子1(serpin family E member 1,SERPINE1)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促进胃癌发展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使用TIMER2.0在线网站对SERPINE1进行泛癌分析,通过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中的胃癌临床数据分析SERPINE1在不同胃癌肿瘤分期样本中的表达差异并绘制生存曲线。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检测临床胃癌组织配对样本中SERPINE1 mRNA的表达情况。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转染技术敲低MGC-803、SGC-7901胃癌细胞系中SERPINE1表达,通过Transwell和Invasion小室实验检测胃癌细胞迁移、侵袭能力;进一步通过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迁移实验和小管形成实验探究敲低SERPINE1对胃癌细胞血管生成能力的影响。利用基因表达综合(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数据集,根据SERPINE1的表达水平中位值分为高表达和低表达2组进行差异基因分析,并进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数据库(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分析和基因集富集分析(Gene Set EnrichmentAnalysis,GSEA);进一步通过qRT-PCR验证SERPINE1敲低胃癌细胞系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血管生成有关的关键基因表达水平。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SERPINE1在包括胃癌在内的多种原发肿瘤组织中高表达,SERPINE1基因表达随着肿瘤分期的增加而升高(P<0.001),SERPINE1表达增加与胃癌不良预后有关(P<0.001)。qRT-PCR结果表明SERPINE1在胃癌组织中明显高表达(P=0.038)。敲低SERPINE1后,胃癌细胞系MGC-803、SGC-7901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下降(P<0.05);敲低SERPINE1的胃癌细胞系的培养上清液能降低HUVEC细胞迁移和小管生成能力(P<0.05)。GEO数据库中SERPINE1高表达组胃癌患者差异基因富集到焦点黏附、细胞外基质受体相互作用等癌症相关通路以及血管生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信号等血管生成相关通路。SERPINE1的表达与E-钙黏蛋白(cadherin 1,CDH1)的表达呈负相关,与EMT有关的其他基因、血管生成有关基因的表达均呈正相关。利用qRT-PCR在SERPINE1敲低胃癌细胞系中验证了EMT(P<0.05)、血管生成有关基因表达水平(P<0.05),与上述相关性分析结果一致。结论·SERPINE1在胃癌组织中表达升高,可调控EMT、血管生成相关关键基因的表达水平并促进胃癌细胞迁移、侵袭与血管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因子1 胃癌 上皮细胞-转化 血管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