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兔圆小囊免疫功能及其与肠道粘膜局部免疫关系的研究 Ⅳ.实验性感染肠球虫兔的圆小囊上皮间淋巴细胞及杯状细胞定量观察 被引量:15
1
作者 刘环 佘锐萍 +2 位作者 宋俊霞 杨汉春 马毅新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448-452,共5页
本研究对半月龄、5周龄和2月龄兔口服感染4种兔肠球虫后,圆小囊绒毛粘膜上皮间淋巴细胞和杯状细胞以及圆顶两侧粘膜上皮间淋巴细胞和杯状细胞的数量变化情况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表明:感染后,5周龄组第4天、第5天圆顶两侧粘膜... 本研究对半月龄、5周龄和2月龄兔口服感染4种兔肠球虫后,圆小囊绒毛粘膜上皮间淋巴细胞和杯状细胞以及圆顶两侧粘膜上皮间淋巴细胞和杯状细胞的数量变化情况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表明:感染后,5周龄组第4天、第5天圆顶两侧粘膜上皮间淋巴细胞、2月龄组绒毛粘膜上皮间淋巴细胞显著增加,其余组上皮间淋巴细胞同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杯状细胞数量的变化呈现相对的不规律性:半月龄组和5周龄组圆顶两侧粘膜上皮间杯状细胞数量呈增加趋势,而在2月龄组和5周龄组绒毛粘膜上皮间杯状细胞数量则呈减少趋势。这些结果表明,圆小囊的局部细胞免疫机制可能在机体抗球虫免疫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兔病 圆小囊 肠球虫 上皮间淋巴细胞 杯状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菌群失调增加小鼠肠上皮内T淋巴细胞活化和促炎细胞因子分泌 被引量:15
2
作者 罗霞 罗爽 +3 位作者 郑彦懿 温如燕 邓向亮 周联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031-1035,共5页
目的探讨肠道菌群失调对小鼠小肠上皮间淋巴细胞(i IEL)功能的影响。方法口服给予广谱抗生素头孢曲松钠造成菌群失调小鼠模型,用乙二胺四乙酸(EDTA)和二硫苏糖醇(DTT)消化上皮细胞,流式细胞术鉴定i IEL表型和T细胞亚群的比例,ELISA检测... 目的探讨肠道菌群失调对小鼠小肠上皮间淋巴细胞(i IEL)功能的影响。方法口服给予广谱抗生素头孢曲松钠造成菌群失调小鼠模型,用乙二胺四乙酸(EDTA)和二硫苏糖醇(DTT)消化上皮细胞,流式细胞术鉴定i IEL表型和T细胞亚群的比例,ELISA检测肠腔冲洗液中白细胞介素2(IL-2)、IL-6、γ干扰素(IFN-γ)水平,采用选择性培养基以及PCR检测肠道细菌的类别。结果与正常组相比,给予头孢曲松钠后小鼠肠道内细菌明显减少,真菌和酵母菌增多;i IEL中T淋巴细胞亚群的比例发生变化,其中γδT细胞比例明显升高;CD3+T细胞、CD8+T细胞以及T细胞受体(TCR)γδ+T细胞活化增加,肠腔内IL-2、IL-6、IFN-γ水平显著升高。结论肠道菌群失调导致定植抗力下降,真菌增多,微生物屏障功能被破坏,引起i IEL中T细胞活化增加,促炎细胞因子分泌增加,可能是菌群紊乱引起炎症性肠病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间淋巴细胞 肠道菌群 生物屏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歧杆菌、大肠杆菌菌体外多糖对iIEL激活作用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周正任 王舰 +1 位作者 杨晓临 王丹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296-298,301,共4页
目的 :对比研究双歧杆菌、大肠杆菌菌体多糖对iIEL的激活作用。方法 :采用Percoll非连续密度梯度离心法从小鼠小肠提取小肠上皮间淋巴细胞 (iIEL) ;应用有机溶剂提取的双歧杆菌、大肠杆菌菌体多糖与iIEL细胞共同孵育作用后 ,检测iIEL细... 目的 :对比研究双歧杆菌、大肠杆菌菌体多糖对iIEL的激活作用。方法 :采用Percoll非连续密度梯度离心法从小鼠小肠提取小肠上皮间淋巴细胞 (iIEL) ;应用有机溶剂提取的双歧杆菌、大肠杆菌菌体多糖与iIEL细胞共同孵育作用后 ,检测iIEL细胞的自然杀伤活性、IFNγ和IL 2产生能力。结果 :大肠杆菌、双歧杆菌菌体外多糖均能显著增强iIEL细胞的自然杀伤活性、IFNγ和IL 2的产生能力 (P <0 0 1) ,双歧杆菌组的作用显著高于大肠杆菌组 (P <0 0 1)。结论 :双歧杆菌和大肠杆菌菌体外多糖均对iIEL细胞具有免疫激活作用 ,但双歧杆菌菌体多糖的作用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歧杆菌菌体外多糖 小肠上皮间淋巴细胞 IFNΓ IL-2 iIEL 免疫激活作用 双歧杆菌 大肠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通过调节肠道IEL亚群缓解DSS诱导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 被引量:4
4
作者 蒲爱民 张治草 +1 位作者 韩宾 杨桦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276-1280,共5页
目的观察传统中药成分姜黄素对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phate sodium,DSS)诱导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的炎症状况及IEL亚群的影响,探讨姜黄素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可能机制。方法选取成年雄性C57BL/6小鼠60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 目的观察传统中药成分姜黄素对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phate sodium,DSS)诱导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的炎症状况及IEL亚群的影响,探讨姜黄素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可能机制。方法选取成年雄性C57BL/6小鼠60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20只,分别为正常组、DSS组和DSS+姜黄素组,通过对小鼠疾病活动程度指数(disease activity index,DAI)评分及结肠组织HE染色评估炎症状况,应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各组结肠IEL亚群。结果与正常组对比,DSS组DAI评分明显升高(P<0.01);结肠黏膜损伤程度明显加重;CD8αα和TCRγδ亚群比例降低(P<0.01),CD4亚群比例升高(P<0.05)。而与DSS组比较,DSS+姜黄素组DAI评分明显降低(P<0.05);结肠黏膜损伤程度明显减轻;CD8αα和TCRγδ亚群比例升高(P<0.01);CD4亚群比例降低(P<0.05)。结论姜黄素缓解DSS诱导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可能通过调节IEL亚群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溃疡性结肠炎 上皮间淋巴细胞 葡聚糖硫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