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皮间叶转化及其在间叶源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
作者 王翠翠 邹泓 +2 位作者 刘春霞 齐妍 李锋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29-431,共3页
上皮间叶转化(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出现在各种生理和病理情况下,参与胚胎发生与器官发育、纤维化过程以及肿瘤的形成和转移。目前的研究使人们对EMT的分子机制有了一定的认识,EMT与肿瘤发生和转移间关系的研究对象... 上皮间叶转化(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出现在各种生理和病理情况下,参与胚胎发生与器官发育、纤维化过程以及肿瘤的形成和转移。目前的研究使人们对EMT的分子机制有了一定的认识,EMT与肿瘤发生和转移间关系的研究对象较多集中于上皮源性的肿瘤和细胞系,而近年研究发现EMT也存在于间叶源性的肿瘤中,其分子调控机制与在上皮源性肿瘤中可能不同。本文就EMT的分子机制及其在间叶源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源性肿瘤 上皮间叶转化 分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皮间叶转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2
作者 周庚寅 蔡永萍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53-356,共4页
关键词 上皮间叶转化 胚胎发育 纤维化 肿瘤转移 内皮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GlcNAc对上唇发育过程中上皮间叶转化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朴正国 Seok-Kee Baik +2 位作者 邹瑞 Hye-Jin Tak Sang-Hwy Lee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85-289,共5页
目的:研究氧联乙酰葡萄糖胺(O-linked N-acetylglucosamine,O-GlcNAc)在上唇发育过程中对面突间上皮间叶转化的影响。方法:通过在鸡胚上唇植入浸有O-GlcNAc促进剂OGT(O-GlcNAc transferase)、OGlcNAc的抑制酶OGA(O-GlcNAcase)、以及OGA... 目的:研究氧联乙酰葡萄糖胺(O-linked N-acetylglucosamine,O-GlcNAc)在上唇发育过程中对面突间上皮间叶转化的影响。方法:通过在鸡胚上唇植入浸有O-GlcNAc促进剂OGT(O-GlcNAc transferase)、OGlcNAc的抑制酶OGA(O-GlcNAcase)、以及OGA的抑制剂STZ(streptozoticin)的琼脂糖微球,构建O-GlcNAc高表达与低表达以及反向高表达实验组并继续孵育24h,茜素红/阿利新蓝骨组织染色观察胚胎骨、软骨发生的变化,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具有间叶组织表达特异性的fibronectin和上皮表达特异性的p63的表达状态。结果:高表达O-GlcNAc实验组OGT和STZ中,发现胚胎上唇出现了骨缺损,且P63、fibronectin持续高表达,上皮、间叶组织保持连续性,凋亡出现延迟,上皮间叶转化出现障碍。正常对照测与低表达OGA组在上皮融合过程中P63表达减弱,fibronectin在上皮中出现表达,上皮层出现断裂,表明上皮间叶转化的正常进行。结论:O-GlcNAc过表达对于上唇形成过程中上皮间叶转化具有负面作用,将影响上唇的正常发育并可能导致唇裂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联乙酰葡萄糖胺 上皮间叶转化 上唇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β_1诱导的上皮向间叶转化对胰腺癌侵袭和转移的意义 被引量:5
4
作者 殷涛 王春友 +3 位作者 赵刚 刘涛 周峰 陶京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7-70,共4页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所诱导的上皮向间叶转化对胰腺癌侵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29例胰腺癌组织中TGF-β1的表达,并与临床病理资料作对照分析,同时体外通过TGF-β1诱导胰腺癌细胞株Panc-1,观察上皮向间...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所诱导的上皮向间叶转化对胰腺癌侵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29例胰腺癌组织中TGF-β1的表达,并与临床病理资料作对照分析,同时体外通过TGF-β1诱导胰腺癌细胞株Panc-1,观察上皮向间叶转化(EMT)的发生情况以及对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在29例胰腺癌组织中有12例TGF-β1呈阳性表达(41.4%),TGF-β1的阳性表达和肿瘤的侵袭范围(P=0.035)以及淋巴结转移(P=0.047)都存在着相关性。TGF-β1在体外可以诱导Panc-1发生明显的EMT以及侵袭能力的增加。结论TGF-β1可以通过诱导胰腺癌细胞发生上皮向间叶转化和肿瘤细胞侵袭能力的增加,进而导致了胰腺癌高度侵袭性的生物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转化生长因子-Β1 上皮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MP-7介导的间叶-上皮转化与器官纤维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陈丽丽 虢灿杰 +2 位作者 陈源文 沈峰 李定国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01-504,共4页
纤维化是各种器官慢性损伤的共同结果。研究发现上皮-间叶转化(EMT)可能是导致多种器官纤维化的潜在机制。目前认为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能诱导EMT,促进器官纤维化,而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可通过拮抗TGF-β的作用,诱导间叶-上... 纤维化是各种器官慢性损伤的共同结果。研究发现上皮-间叶转化(EMT)可能是导致多种器官纤维化的潜在机制。目前认为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能诱导EMT,促进器官纤维化,而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可通过拮抗TGF-β的作用,诱导间叶-上皮转化,改善多种器官纤维化。然而,至今BMP-7的抗纤维化分子机制仍不清楚,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可能提供一种纤维化疾病的新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形态发生蛋白-7 器官纤维化 -上皮转化 上皮-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间叶肿瘤的间叶-上皮表型转化研究进展
6
作者 杨吉龙 杜晓玲 +1 位作者 王国文 杨蕴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1602-1607,共6页
相对于上皮性肿瘤的上皮-间叶表型转化(epithelial to 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及间叶-上皮表型转化(mesen-chymal to epithelial transition,MET)的研究,恶性间叶性肿瘤中MET相关研究较少。MET在分子水平上反映为上皮性标志物如E-... 相对于上皮性肿瘤的上皮-间叶表型转化(epithelial to 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及间叶-上皮表型转化(mesen-chymal to epithelial transition,MET)的研究,恶性间叶性肿瘤中MET相关研究较少。MET在分子水平上反映为上皮性标志物如E-钙粘素E-cadherin的上调和间叶性标志物如波形蛋白Vimentin的下调,其过程涉及始动信号、转录因子调节、表面标志物的改变、信号通路改变等多个环节。本文概述了恶性间叶肿瘤中与MET紧密相关的TGF-β等始动因素、SNAI等关键转录因子、mi RNA调节因素对重要细胞信号通路等影响及MET对肿瘤的演进及转归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为针对MET的临床应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瘤 -上皮表型转化 E-钙粘素 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GF-β1通过介导上皮-间叶转化促进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侵袭和淋巴结转移 被引量:4
7
作者 李玲玉 彭戴君 +3 位作者 杨海生 朱绚丽 张雯雯 官兵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88-194,共7页
目的 探讨TGF-β1对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 PTC)侵袭和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收集PTC的石蜡包埋标本,运用免疫组化染色对上皮-间叶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EMT)相关标志物及TGF-β/S... 目的 探讨TGF-β1对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 PTC)侵袭和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收集PTC的石蜡包埋标本,运用免疫组化染色对上皮-间叶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EMT)相关标志物及TGF-β/Smad信号通路蛋白进行检测。体外培养PTC细胞株BCPAP,添加诱导因子进行处理,分别通过CCK-8法和Transwell法检测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采用q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TGF-β/Smad信号通路和EMT标志物的表达。结果 PTC和淋巴结转移癌中上皮标志物E-cadherin表达减弱,间叶标志物vimentin表达增强(79.5%vs 81%)(P<0.05);PTC和淋巴结转移癌中TGF-β1(70.5%、76.9%)和Smad2/3(65.9%、69.2%)的阳性率升高(P<0.01)。体外细胞实验发现添加TGF-β1组与其余两组相比,Smad2(1.229±0.016)、Smad3(2.208±0.084)和p-Smad2/3(0.551±0.032)高表达(P<0.05);上皮标志物E-cadherin(0.525±0.029、0.254±0.009)表达降低;间叶标志物N-cadherin(1.590±0.166、0.404±0.018)和vimentin(1.974±0.194、0.473±0.062)表达升高(P<0.05)。添加抑制剂BMP7组,抑制型蛋白Smad7(1.729±0.084、1.106±0.088)表达升高(P<0.05)。结论 PTC及其淋巴结转移标本发生EMT,且TGF-β1和Smad2/3高表达;TGF-β1可通过TGF-β/Smad信号通路介导EMT,促进PTC的侵袭和淋巴结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乳头状癌 TGF-β/Smad通路 TGF-Β1 上皮-转化 淋巴结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B3在肾纤维化中的表达及其与上皮-间叶转化的关系 被引量:7
8
作者 刘进稳 辛冰牧 +1 位作者 慕容 花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07-411,共5页
目的研究TRB3与肾纤维化的关系和作用机制。方法结扎♂性C57BL/6小鼠单侧输尿管,建立肾纤维化模型。利用H&E染色和Masson染色确立纤维化病变。在过表达TRB3条件下,利用免疫印迹检测E-cadherin和α-SMA表达改变。在干扰TRB3条件下,... 目的研究TRB3与肾纤维化的关系和作用机制。方法结扎♂性C57BL/6小鼠单侧输尿管,建立肾纤维化模型。利用H&E染色和Masson染色确立纤维化病变。在过表达TRB3条件下,利用免疫印迹检测E-cadherin和α-SMA表达改变。在干扰TRB3条件下,利用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结果肾纤维化模型组TRB3蛋白表达高于假手术组(P<0.01),且与纤维化严重程度正相关。在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NRK中过表达TRB3,导致E-cadherin表达降低,而α-SMA表达增高。干扰TRB3降低TGF-β1诱导的HepG2细胞迁移。结论 TRB3在纤维化肾脏组织中表达增高。TRB3可能通过诱导上皮-间叶转化在纤维化的进展中发挥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B3 单侧输尿管结扎 肾纤维化 E-CADHERIN Α-SMA 上皮-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CS-3对OSM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刘青娟 邢玲玲 +3 位作者 郝军 刘淑霞 刘巍 姚芳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165-1167,1171,共4页
目的观察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蛋白-3(suppressors of cytokine signaling,SOCS-3)对抑瘤素M(oncostatin M,OSM)诱导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株(HKC),用Lipofectamine 2000分别转染pCR3.1/SOC... 目的观察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蛋白-3(suppressors of cytokine signaling,SOCS-3)对抑瘤素M(oncostatin M,OSM)诱导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株(HKC),用Lipofectamine 2000分别转染pCR3.1/SOCS-3表达质粒和pCR3.1空质粒载体,G418筛选阳性克隆,应用OSM(10 ng/ml)进行刺激。培养48 h后收集细胞及上清液,采用Western blot检测SOCS-3、CK18、α-SMA和磷酸化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phospho-Signal transducers and activators of transcription 3,p-STAT3)的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测定细胞上清液中Ⅰ型胶原(collagenⅠ,ColⅠ)和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的分泌;采用RT-PCR检测SOCS-3 mRNA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OSM刺激组肾小管上皮细胞α-SMA和p-STAT3蛋白表达增加,细胞培养上清液ColⅠ和FN的分泌增加,而CK18蛋白表达减少。SOCS-3过表达能抑制OSM刺激引起的α-SMA和p-STAT3蛋白表达,减少ColⅠ和FN的分泌,同时能够部分恢复OSM刺激引起的CK18蛋白表达。结论 SOCS-3过表达能抑制OSM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此过程可能与p-STAT3的磷酸化受抑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蛋白-3 抑瘤素M 肾小管上皮细胞 上皮-细胞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GF-β1和E-cadherin在卵巢癌原发灶和转移灶组织中的表达与意义 被引量:7
10
作者 樊冬梅 史惠蓉 +2 位作者 陈志敏 刘惠娜 张瑞涛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355-1358,共4页
目的探讨卵巢癌原发灶和转移灶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上皮型钙粘素(E-cadherin)表达的变化及其对卵巢癌转移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8例卵巢癌原发灶和配对的38例转移灶,49例良性卵巢癌上皮性肿瘤和37例正常卵巢上皮组... 目的探讨卵巢癌原发灶和转移灶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上皮型钙粘素(E-cadherin)表达的变化及其对卵巢癌转移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8例卵巢癌原发灶和配对的38例转移灶,49例良性卵巢癌上皮性肿瘤和37例正常卵巢上皮组织的TGF-β1和E-cadherin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两者表达的相关性及与卵巢癌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观察二者表达在原发灶和转移灶的差异。结果 TGF-β1蛋白在卵巢癌组表达阳性率为67.2%,显著高于良性肿瘤组(28.6%)和正常组(18.9%)(P<0.05)(χ2=26.94,P<0.001);而E-cadherin在卵巢癌组的表达阳性率为43.1%,显著低于良性肿瘤组(93.9%)和正常卵巢组(94.6%)(χ2=46.54,P<0.001)。TGF-β1在原发灶的表达与卵巢癌的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和腹水有关(P均<0.05),E-cadherin在卵巢癌原发灶的表达分别和卵巢癌的分化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TGF-β1和E-cadherin在卵巢癌原发灶的表达均低于转移灶(χ2=4.70,P=0.03;χ2=5.91,P=0.015),且二者在原发灶的表达呈负相关(Kappa值=-0.32,P=0.01)。结论 TGF-β1和E-cadherin与卵巢癌转移的关系较为密切,有可能成为卵巢癌控制转移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1 上皮型钙粘素 上皮间叶转化 卵巢肿瘤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滑膜肉瘤中E-、N-cadherin和β-catenin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翠翠 张巍 +4 位作者 刘春霞 齐妍 李洪安 蒋金芳 李锋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874-879,共6页
目的探讨上皮间叶转化(EMT)相关蛋白E-、N-cadherin和β-catenin在滑膜肉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滑膜肉瘤34例,包括双相型24例和单相纤维型10例,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E-、N-cadherin和β-catenin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1... 目的探讨上皮间叶转化(EMT)相关蛋白E-、N-cadherin和β-catenin在滑膜肉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滑膜肉瘤34例,包括双相型24例和单相纤维型10例,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E-、N-cadherin和β-catenin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1)E-、N-cadherin和β-catenin在34例滑膜肉瘤中的阳性率分别为52.9%、76.5%、97.1%。E-cadherin在双相型滑膜肉瘤中的阳性率(70.8%)高于单相纤维型(10%)(P<0.05);N-cadherin、β-catenin在双相型和单相纤维型滑膜肉瘤中的阳性率分别为70.8%(17/24)和90%(9/10)、95.8%(23/24)和100%(24/24),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2)在24例双相型梭形细胞成分中E-、N-cadherin和β-catenin的阳性率分别为12.5%(3/24)、50%(12/24)和62.5%(15/24);在10例单相纤维型滑膜肉瘤梭形细胞成分中的阳性率分别为10%(1/10)、80%(8/10)和100%(10/10)。β-catenin在单相纤维型滑膜肉瘤的梭形细胞的表达率高于双相型中的梭形细胞(P<0.05)。(3)在24例双相型滑膜肉瘤中,E-、N-cadherin和β-catenin在上皮样细胞中的阳性率分别为70.8%(17/24)、83.3%(20/24)和95.8%(23/24);在梭形细胞成分中的阳性率分别为12.5%(3/24)、50%(12/24)和62.5%(15/24)。E-、N-cadherin和β-catenin在上皮样细胞中的表达均高于梭形细胞(P<0.05)。(4)在双相型滑膜肉瘤中E-cadherin和N-cadherin、E-cadherin和β-catenin均同时表达的比例较高,在单相纤维型中E-cadherin不表达而N-cadherin、β-catenin表达的比例较高。(5)滑膜肉瘤中E-、N-cadherin和β-catenin的表达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和临床TNM分期之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EMT相关蛋白E-、N-cadherin和β-catenin均可能参与滑膜肉瘤的组织形态分化,N-cadherin和β-catenin影响双相型和单相纤维型滑膜肉瘤中E-cadherin的表达途径不同,滑膜肉瘤组织中可能存在间叶上皮转化(MET)现象。对其深入研究将有助于阐明滑膜肉瘤浸润和转移的分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膜肉瘤 上皮间叶转化 E—cadherin N-CADHERIN Β-CATENIN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因子-κB、波形蛋白在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頔 黄高昇 +3 位作者 王娟红 李袁飞 何芙蓉 王璐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91-394,共4页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Fκ-B)在桥本甲状腺炎(HT)中的表达以及与vimentin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8例桥本甲状腺炎及9例正常甲状腺组织中NFκ-B及vimentin的表达。并从17例HT免疫组化阳性标本中选择3例作免疫荧光...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Fκ-B)在桥本甲状腺炎(HT)中的表达以及与vimentin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8例桥本甲状腺炎及9例正常甲状腺组织中NFκ-B及vimentin的表达。并从17例HT免疫组化阳性标本中选择3例作免疫荧光双标记染色,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分别检测CK8和vimentin、NFκ-B和vimentin的共表达。结果在正常及桥本甲状腺炎的滤泡上皮中,均可见CK8的阳性表达。vimentin在桥本甲状腺炎组(68.9±39.87()和正常甲状腺组(22.4%±34.63%)的阳性细胞百分数比较,两者差异显著(P=0.004)。NFκ-B在桥本甲状腺炎组和正常甲状腺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4.29%(18/28)和11.11%(1/9),两者差异显著(P=0.008);NFκ-B的阳性表达且与vim entin的阳性表达有正相关(r=0.662,P<0.01)。免疫荧光双标记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发现,CK8和vimentin、NFκ-B和vimentin明确共定位于HT滤泡上皮细胞的胞质中。结论桥本甲状腺炎滤泡上皮存在vimentin表达的明显增强,表明HT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存在上皮-间叶的免疫表型转化,而NFκ-B与vimentin表达增加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炎 波形蛋白 NFΚ-B 免疫荧光双标记 上皮间叶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WD与MAWBP共表达抑制胃癌细胞的EMT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冬妹 张芳 +3 位作者 任显显 张军 李文梅 吕有勇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1期92-96,共5页
为探讨胃癌差异表达蛋白MAWD和MAWBP对胃癌细胞EMT的影响。采用pc DNA3.1构建MAWD真核表达载体,在胃癌细胞SGC7901中单独和共同过量表达MAWD与MAWBP,采用免疫荧光检测MAWD和MAWBP在细胞中的定位,采用western blot检测EMT相关标志蛋白E-c... 为探讨胃癌差异表达蛋白MAWD和MAWBP对胃癌细胞EMT的影响。采用pc DNA3.1构建MAWD真核表达载体,在胃癌细胞SGC7901中单独和共同过量表达MAWD与MAWBP,采用免疫荧光检测MAWD和MAWBP在细胞中的定位,采用western blot检测EMT相关标志蛋白E-cadherin、N-cadherin和Snail在细胞中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成功构建过量表达载体并稳定转染细胞,转染MAWD和MAWBP后,SGC7901细胞形态呈现类似上皮细胞的鹅卵石状,单独转染Vector的细胞则呈现纤维状,MAWD和MAWBP在胞核和胞浆中均有分布,E-cadherin在MAWD和MAWBP共同过量表达细胞中表达明显增强,N-cadherin和Snail则表达减弱。由此可知,MAWD和MAWBP协同抑制胃癌细胞中的EMT。讨论:研究发现MAWD通过Smad7形成复合体加强对TGF-beta通路的抑制,而TGF-beta是诱导EMT的重要细胞因子。MAWBP能与MAWD相互结合,二者共同过量表达时,通过协同作用影响TGF-beta相关的EMT标志性蛋白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MAWD MAWBP 上皮间叶转化 转化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MT诱导因子的最新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4
作者 郑月娥 李里香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21-324,共4页
上皮-间叶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与胚胎发育、肿瘤的转移等密切相关。病理性EMT被认为是正常机体在某些诱导因素作用下,上皮细胞向间质细胞转变分子机制的重新激活。诱导因素是发生EMT的第一... 上皮-间叶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与胚胎发育、肿瘤的转移等密切相关。病理性EMT被认为是正常机体在某些诱导因素作用下,上皮细胞向间质细胞转变分子机制的重新激活。诱导因素是发生EMT的第一步,也是研究抗肿瘤药物的重要入口。该文主要综述几种EMT重要诱导因子的作用机制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上皮-转化 诱导因子 文献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肉瘤样癌的病理特征及诊断 被引量:10
15
作者 易慕华 张兆祥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6-60,共5页
肺肉瘤样癌(pulmonarysarcomatoidcarcinomas,PSCs)是一组分化差的伴有肉瘤样分化[梭形细胞和(或)巨细胞]或肉瘤成分(恶性骨、软骨或骨骼肌)的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lungcancers,NSCLCs)。发病率占所有肺恶性肿瘤的0.... 肺肉瘤样癌(pulmonarysarcomatoidcarcinomas,PSCs)是一组分化差的伴有肉瘤样分化[梭形细胞和(或)巨细胞]或肉瘤成分(恶性骨、软骨或骨骼肌)的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lungcancers,NSCLCs)。发病率占所有肺恶性肿瘤的0.1%~1.3%。WHO(2004)将PSCs分为多形性癌、梭形细胞癌、巨细胞癌、癌肉瘤和肺母细胞瘤5个亚型,组织学具有高度异质性。由于PSCs的大体观察、细胞形态学和组织学图像复杂多样,常造成诊断困难,其鉴别诊断范围宽广。该文现综合介绍PSCs的概念、组织发生、各组织学亚型的病理学特征以及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新进展.以提高对PSCs的认识及诊断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肉瘤样癌 上皮-转化 免疫组织化学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滑膜肉瘤中P300与EMT相关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16
作者 陈浩 张贞 +6 位作者 王宁 董双双 连小娟 梁伟华 蒋金芳 庞丽娟 齐妍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15-319,324,共6页
目的通过检测滑膜肉瘤(SS)组织中组蛋白乙酰转移酶P300及上皮间叶转化(EMT)相关分子的表达,探讨P300在SS双相分化及EMT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40例SS石蜡包埋组织样本,运用RT-PCR方法检测SS的SYT-SSX融合基因亚型;免疫组化检测P30... 目的通过检测滑膜肉瘤(SS)组织中组蛋白乙酰转移酶P300及上皮间叶转化(EMT)相关分子的表达,探讨P300在SS双相分化及EMT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40例SS石蜡包埋组织样本,运用RT-PCR方法检测SS的SYT-SSX融合基因亚型;免疫组化检测P300及EMT相关分子的表达。结果①40例SS中[双相型滑膜肉瘤(BSS)30例,单相型滑膜肉瘤(MFSS)10例],37例存在SYT-SSX融合基因(包括SYT-SSX1、SYT-SSX2),其中BSS为90%(27/30)(SYT-SSX166.7%,SYT-SSX233.3%);MFSS为100%(10/10)(SYT-SSX180%,SYT-SSX220%),SS组织学类型与融合基因类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95%(38/40)的SS病例表达P300,包括93.3%(28/30)的BSS以及100%(10/10)的MFSS,P300的表达与SS组织学类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P300与SS患者临床病理参数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COX回归分析显示肿瘤转移(P=0.019)和TNM分期(Ⅲ~Ⅳ)(P=0.003)是患者总体生存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④BSS中P300阳性的病例与EMT相关蛋白β-catenin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MFSS中P300阳性的病例与EMT相关蛋白Slug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8),提示P300与EMT密切相关。结论P300可能参与SS的双相分化。P300可能参与SS的EMT过程,提示P300在SS的侵袭迁移中发挥了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膜肉瘤 P300 SYT-SSX 上皮间叶转化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中EMT的发生机制及预后价值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7
作者 曹勤琛 赵路军 王平 《中国肺癌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569-574,共6页
上皮细胞-间叶细胞转化(epithelial to 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不仅在胚胎的发育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还参与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转移过程。近期的研究发现,发生EMT的细胞不仅出现了形态的改变... 上皮细胞-间叶细胞转化(epithelial to 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不仅在胚胎的发育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还参与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转移过程。近期的研究发现,发生EMT的细胞不仅出现了形态的改变,还出现了相关表型的改变。既往有关EMT发生机制的研究多数是针对其他肿瘤的,因此很有必要研究NSCLC中是否有类似发生机制。随着研究的进展,EMT相关的基础研究逐渐被用于预测NSCLC的预后。本文将对NSCLC中EMT的发生机制及其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上皮细胞-细胞转化 机制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围型肺癌患者接受微波消融联合放化疗后的肿瘤恶性程度评估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殷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0期992-995,共4页
目的:研究微波消融联合放化疗对周围型肺癌患者肿瘤恶性程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5月~2014年10月在我院确诊为Ⅲ期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4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联合组接受微波消融治疗联合放化疗、对照组接受放化疗,检测血... 目的:研究微波消融联合放化疗对周围型肺癌患者肿瘤恶性程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5月~2014年10月在我院确诊为Ⅲ期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4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联合组接受微波消融治疗联合放化疗、对照组接受放化疗,检测血清中肿瘤标志物含量以及肿瘤组织中促凋亡分子、抗凋亡分子、蛋白酶分子、上皮-间叶细胞转化(EMT)标志分子、自噬标志分子的mRNA含量。结果:化疗后2、4、6、8、10、12周时,联合组患者血清癌胚抗原(CEA)和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化疗后12周时,联合组肿瘤组织中Caspase-8、Fas、FasL、E-cadherin、cytokeratin、pULK、Benlin-1、PI3KC3、Atg-1、Atg-13、Atg-17、Atg-21、Atg-24的mRN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myc、Survivin、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MMP-13、N-cadherin、vimentin的mRN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波消融术联合放化疗能够更为有效地杀伤肺癌细胞,诱导细胞凋亡和自噬,抑制MMPs表达和EMT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微波消融术 凋亡 上皮-细胞转化 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