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皮钙黏附素在胃癌中表达的意义及诱导化疗后的改变
1
作者 梁辉 陈国玉 +1 位作者 俞学明 郑肇巽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6-37,62,共3页
目的:探讨上皮钙黏附素(E-cd)在胃癌中的表达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以及术前诱导化疗后E-cd在胃癌及癌旁组织中的变化,以确定术前应用短程化疗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测定62例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E-cd的表达水平,其中32例... 目的:探讨上皮钙黏附素(E-cd)在胃癌中的表达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以及术前诱导化疗后E-cd在胃癌及癌旁组织中的变化,以确定术前应用短程化疗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测定62例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E-cd的表达水平,其中32例以15 mg/(kg@d)5-氟尿嘧啶(5-FU)术前进行1~5天的化疗,余30例为对照组,术中收集胃癌及癌旁组织标本.结果:E-cd在正常胃黏膜皆表达强阳性,在胃癌组织弱阳性及阴性表达占70%(21/30),E-cd的表达与胃癌细胞分化相关.5-FU术前化疗可以明显提高胃癌组织的E-cd阳性表达率(与对照组相比,P<0.01),而且5-FU≥3.0g组与5-FU<3.0g组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25);在癌旁组织中5-FU≥3.0 g组与非化疗组之间E-cd阳性表达率差异有显著性(P<0.025).结论:E-cd的存在与否可能决定胃癌细胞的分化程度,术前应用5-FU诱导化疗可以提高胃癌细胞的阳性表达率,可以提高癌旁细胞的阳性表达率,术前诱导化疗可能减弱胃癌细胞的侵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上皮钙黏附素 胃癌 5-氟尿嘧啶 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传性和散发性胃癌上皮型钙黏附素的表达和启动子甲基化状态的关系 被引量:5
2
作者 李晓军 赵阳 任宏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25-127,共3页
目的检测上皮型钙黏附素的表达和其基因(CDH1)的启动子甲基化情况,探讨上皮型钙黏附素在家族遗传性胃癌和散发性胃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收集符合诊断标准的家族性遗传性胃癌19例、不伴胃癌家族史散发性胃癌19例,正常胃粘膜组织对照组19... 目的检测上皮型钙黏附素的表达和其基因(CDH1)的启动子甲基化情况,探讨上皮型钙黏附素在家族遗传性胃癌和散发性胃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收集符合诊断标准的家族性遗传性胃癌19例、不伴胃癌家族史散发性胃癌19例,正常胃粘膜组织对照组19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上皮型钙黏附素表达情况,采用甲基化特异的PCR检测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情况。结果上皮型钙黏附素在遗传性和散发性胃癌组的表达均有明显下调,与正常组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遗传性胃癌和散发性胃癌的上皮型钙黏附素均降低,但两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84)。正常组织中未检测到启动子甲基化,遗传性胃癌中3例检测到甲基化,散发性胃癌组中检测到10例启动子甲基化,散发性胃癌组的甲基化率高于遗传性胃癌组(P<0.01)。结论CDH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可能是导致散发性胃癌上皮型钙黏附素表达下调的重要原因,但可能不是遗传性胃癌的上皮型钙黏附素表达下调的主要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上皮黏附 CDH1基因 甲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皮型钙黏附素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在皮肤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5
3
作者 魏志平 李艳 刘彦群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426-428,共3页
目的:探讨上皮型钙黏附素(E-cadherin)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在皮肤鳞状细胞癌(CSCC)中的表达及与CSCC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E-cadherin和MMP-9在10例正常皮肤组织和43例CSCC组织中的表达。结果:E-cadherin在43例CSC... 目的:探讨上皮型钙黏附素(E-cadherin)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在皮肤鳞状细胞癌(CSCC)中的表达及与CSCC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E-cadherin和MMP-9在10例正常皮肤组织和43例CSCC组织中的表达。结果:E-cadherin在43例CSCC中有30例(69.7%)表达减弱或表达缺失,31例无淋巴结转移的CSCC组织中19例(61.3%)表达减弱或缺失,12例有淋巴结转移的CSCC组织中11例(91.7%)表达减弱或缺失。MMP-9在43例CSCC中有34例(79.1%)有阳性表达,31例无淋巴结转移的CSCC组织中23例(74.2%)有阳性表达,12例有淋巴结转移的CSCC组织中11例(91.7%)有阳性表达。MMP-9的表达升高和E-cadherin的表达缺失呈显著负相关(r=-0.315,P=0.04)。结论:E-cadherin表达下调和MMP-9表达升高可能与CSCC的浸润和转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adherin 上皮黏附 基质金属蛋白酶-9 鳞状细胞 皮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内胆管癌中上皮-钙黏附素基因CDH1的甲基化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翟博 鄢和新 +3 位作者 刘淑琴 陈磊 吴孟超 王红阳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3-57,共5页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癌组织中上皮-钙黏附素(epithelial-cadherin,E-cadherin基因CDH1的甲基化状况。方法:42例肝内胆管癌标本系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术后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的石蜡包埋及新鲜冰冻标本。男性32例,女性10例。分别采用MSP、RT-PC...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癌组织中上皮-钙黏附素(epithelial-cadherin,E-cadherin基因CDH1的甲基化状况。方法:42例肝内胆管癌标本系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术后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的石蜡包埋及新鲜冰冻标本。男性32例,女性10例。分别采用MSP、RT-PCR以及EnVision方法检测42例肝内胆管癌患者术后标本中CDH1基因甲基化以及E-cadherin的mRNA及蛋白表达变化。结果:肝内胆管癌中CDH1甲基化发生率为28.6%。E-cadherin的mRNA及蛋白表达减低率分别为64.3%和69.1%。CDH1基因甲基化与E-cadherin蛋白表达、mRNA表达以及胆管癌肝内转移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分别P=0.008,P=0.031和P=0.020)。CDH1甲基化与生存预后之间无相关性,E-cadherin表达异常与患者不良生存则显著相关(P=0.002)。结论:肝内胆管癌中常发生CDH1高甲基化及E-cadherin表达异常,表明CDH1甲基化及E-cadherin的表达异常与肝内胆管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 肝内 胆管肿瘤 上皮-黏附 CDH1 甲基化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反式维A酸对卵巢上皮性腺癌侵袭潜能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林静娴 刘琦 +3 位作者 吴元赭 夏欣一 居燕 王建东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8年第6期594-598,共5页
目的:通过观察全反式维A酸(ATRA)对卵巢上皮性腺癌细胞株COC2细胞中上皮性钙黏附素(E-cadherin)、乙酰肝素酶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表达的作用,探讨ATRA对卵巢上皮性腺癌侵袭潜能的影响。方法: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经不同浓度的ATR... 目的:通过观察全反式维A酸(ATRA)对卵巢上皮性腺癌细胞株COC2细胞中上皮性钙黏附素(E-cadherin)、乙酰肝素酶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表达的作用,探讨ATRA对卵巢上皮性腺癌侵袭潜能的影响。方法: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经不同浓度的ATRA干预前后的COC2细胞中E-cadherin、乙酰肝素酶和VEGF的蛋白含量。结果:COC2细胞经ATRA干预后,细胞表面E-cadherin蛋白含量明显增多,细胞内VEGF蛋白以及细胞表面乙酰肝素酶的含量明显降低,呈剂量依赖性。各加药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ATRA不仅能够增加COC2细胞中E-cadherin蛋白的含量,增强肿瘤细胞间黏附能力;而且能够降低乙酰肝素酶和VEGF蛋白的表达,抑制肿瘤细胞对细胞外基质和基底膜的破坏,并具有抗血管新生作用,从而降低卵巢上皮性腺癌细胞的侵袭转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反式维A酸 卵巢上皮性腺癌细胞 上皮黏附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乙酰肝 流式细胞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内胆管癌中E-cadherin/P120的表达异常
6
作者 翟博 鄢和新 +3 位作者 刘淑琴 陈磊 吴孟超 王红阳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324-1327,共4页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癌中P120的表达特征及其与肿瘤临床病理特征和生存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方法对42例肝内胆管癌标本进行E-cadherin和P120抗体染色。结果E-cadherin和P120的表达减低率分别为64.3%(27/42)和73.8%...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癌中P120的表达特征及其与肿瘤临床病理特征和生存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方法对42例肝内胆管癌标本进行E-cadherin和P120抗体染色。结果E-cadherin和P120的表达减低率分别为64.3%(27/42)和73.8%(31/42)。E-cadherin和P120的表达均与肿瘤的组织学分级(分别为P=0.009和P=0.003)、TNM分期(分别为P=0.035和P=0.004)、肝内转移(分别为P=0.007和P=0.041)以及患者的生存预后(分别为P=0.024和P=0.004)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另外,P120的表达缺失与E-cadherin的表达缺失之间协调一致。Cox回归模型分析证实,只有P120和肿瘤大小是肝内胆管癌患者生存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肝内胆管癌的发生发展中常发生E-cadherin和P120的表达下调,且与肝内胆管癌的发生发展有关。二者均是肿瘤侵袭和患者预后的有价值预测指标,但只有P120是肝内胆管癌患者生存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 肝内 胆管肿瘤 上皮钙黏附素 P120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芯片技术及其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
7
作者 刘同华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97-98,共2页
关键词 组织芯片技术 肿瘤研究 上皮钙黏附素 蜡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