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腺癌组织中NM23及上皮钙黏素的表达与新辅助化疗效果的关系 被引量:2
1
作者 杨磊 杨宏伟 +2 位作者 陈茂山 牟德武 程晓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2年第8期93-96,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NM23和上皮钙黏素的表达与新辅助化疗(NCT)效果的关系。方法收集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2014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浸润性乳腺癌并接受NCT患者87例的临床资料。根据NCT效果将其分为有效组(63例)和...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NM23和上皮钙黏素的表达与新辅助化疗(NCT)效果的关系。方法收集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2014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浸润性乳腺癌并接受NCT患者87例的临床资料。根据NCT效果将其分为有效组(63例)和无效组(24例)。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87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NCT前癌组织中NM23和上皮钙黏素的表达,分析NM23和上皮钙黏素的表达与NCT效果的关系。结果无效组的NM23阳性、TNM分期为Ⅲ期、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阳性占比均低于有效组,上皮钙黏素阳性占比高于有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上皮钙黏素表达阳性是乳腺癌NCT无效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NM23表达阳性及TNM分期为Ⅲ期是其保护因素(OR<1,P<0.05)。结论乳腺癌组织的NM23和上皮钙黏素表达均与乳腺癌NCT效果存在显著相关性,对评估乳腺癌患者NCT后的效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NM23 上皮钙黏素 新辅助化疗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上皮钙黏素、基质金属蛋白酶-2、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表达预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价值 被引量:5
2
作者 朱涛 凌科技 刘斌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2年第7期409-413,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上皮钙黏素(E-cadherin)、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预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microcarcinoma,PTMC)患者中央区淋巴结... 目的探讨血清上皮钙黏素(E-cadherin)、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预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microcarcinoma,PTMC)患者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湖南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21年1~10月间收治的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128例PTMC患者术前血清E-cadherin、MMP-2、MMP-9的表达水平,术后病理学确诊52例患者有中央区淋巴结转移,76例患者无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OR=3.444,P=0.047)、有被膜侵犯(OR=4.930,P=0.010)、血清E-cadherin(OR=33.418,P<0.001)、血清MMP-2(OR=16.533,P<0.001)、血清MMP-9(OR=50.959,P<0.001)水平升高是PTMC发生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MMP-9和MMP-2存在正相关(r=0.299,P<0.05),血清E-cadherin与MMP-2(r=0.014,P=0.874)、血清E-cadherin与MMP-9(r=0.008,P=0.930)两两之间无相关关系;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E-cadherin、MMP-2、MMP-9诊断PTMC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75、0.734、0.749,血清E-cadherin联合MMP-2检测、血清E-cadherin联合MMP-9检测、血清M MP-2联合M MP-9检测、三者联合检测的AUC分别为0.780、0.805、0.810、0.866。结论PTMC并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血清E-cadherin、MMP-2、MMP-9表达上调,它们可能成为预测PTMC颈部淋巴结转移潜在的生物标志物,联合检测可以提高颈部淋巴结转移的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基质金属蛋白酶2 基质金属蛋白酶9 预测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 颈部淋巴结转移 上皮钙黏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皮钙黏素表达与年轻女性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3
作者 郭婉莹 畅昶 +1 位作者 刘起鹏 邓淼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3年第22期4087-4091,共5页
目的 探讨上皮钙黏素在年轻女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1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74例年轻女性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运用免疫组化检测患者上皮钙黏素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 目的 探讨上皮钙黏素在年轻女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1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74例年轻女性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运用免疫组化检测患者上皮钙黏素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分析患者生存及预后危险因素。结果 患者上皮钙黏素表达在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TNM分期、组织学分级、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三阴型与Ki-67表达有关(P<0.05),与HER-2表达无关(P>0.05)。上皮钙黏素低表达患者的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低于高表达患者(P<0.05)。Cox回归单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TNM分期和上皮钙黏素表达是影响年轻女性乳腺癌患者无病生存率的因素(P<0.05)。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TNM分期是影响年轻女性乳腺癌患者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的因素(P<0.05)。结论 上皮钙黏素低表达的年轻女性乳腺癌患者预后更差,上皮钙黏素可能成为年轻女性乳腺癌患者的诊断、治疗及评估预后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上皮钙黏素 年轻女性 病理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末端Src蛋白/黏着斑激酶/上皮钙黏素通路在宫颈癌侵袭转移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唐群华 母小琴 +2 位作者 黄仕兰 唐志康 廉晓玲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2年第21期13-16,25,共5页
目的研究C-末端Src蛋白(c-Src)/黏着斑激酶(FAK)/上皮钙黏素(E-cad)通路在宫颈癌侵袭转移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来自湖南医药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集的宫颈鳞癌(CSCC)组织标本30例及正常宫颈(NC)组织标本30例,采用免疫... 目的研究C-末端Src蛋白(c-Src)/黏着斑激酶(FAK)/上皮钙黏素(E-cad)通路在宫颈癌侵袭转移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来自湖南医药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集的宫颈鳞癌(CSCC)组织标本30例及正常宫颈(NC)组织标本3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CSCC、NC组织中E-cad阳性率,分析E-cad与CSC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Western blot检测CSCC、NC组织中c-Src、FAK、E-cad蛋白表达水平。另选取宫颈癌Caski细胞系,将其分为Caski组、Caski+c-Src抑制剂组,Caski组不进行处理,Caski+c-Src抑制剂组加入c-Src抑制剂(2.7 nmol/L),观察两组迁移、侵袭能力的变化及凋亡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检测两组c-Src、FAK、E-cad蛋白表达水平。结果CSCC组织标本的E-cad阳性率低于NC组织标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cad表达与CSCC患者的国际妇产科联盟分期、分化程度、复发情况相关联(P<0.05)。CSCC组织c-Src、FAK蛋白表达水平高于NC组织,E-cad蛋白表达水平低于NC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ski+c-Src抑制剂组侵袭、迁移细胞计数及c-Src、FAK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Caski组,细胞凋亡率、E-cad蛋白表达水平高于Cask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Src可能通过上调FAK和下调E-cad,导致宫颈癌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下降,其机制可能与凋亡增多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侵袭 迁移 C-末端Src蛋白 着斑激酶 上皮钙黏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皮型钙黏素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胃肠腺癌的关系及意义 被引量:6
5
作者 张友才 陈金霞 +1 位作者 陈永平 邓长生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6-17,共2页
目的探讨上皮型钙黏素(E-cad)基因启动子CpG岛甲基化与胃腺癌(GAC)和大肠腺癌(CRAC)的关系及意义。方法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技术检测82例GAC组织(GAC组)、30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窦黏膜组织(对照组)、30例慢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或异型增生... 目的探讨上皮型钙黏素(E-cad)基因启动子CpG岛甲基化与胃腺癌(GAC)和大肠腺癌(CRAC)的关系及意义。方法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技术检测82例GAC组织(GAC组)、30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窦黏膜组织(对照组)、30例慢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或异型增生胃黏膜组织(胃炎组)、94例CRAC组织(CARC组)及其癌旁非肿瘤组织中的E-cad基因启动子CpG岛甲基化状况。结果GAC组E-cad甲基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胃炎组(P<0.01,<0.05),低分化者显著高于高、中分化者(P<0.05),~期肿瘤显著高于~期(P<0.05);CRAC组显著高于癌旁非肿瘤组织(P<0.01)。结论E-cad基因启动子CpG岛甲基化可能参与胃肠腺癌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肠肿瘤 上皮 甲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皮型钙黏素E和β-连环蛋白在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肠黏膜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6
作者 徐志强 鲍民生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6期511-513,575,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大鼠肠黏膜β-连环蛋白(β-catenin)和上皮型钙黏素E(E-cadherin)表达的变化规律及意义。方法健康成年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10)、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手术后4h组(n=10)、12h组(n=10)。对照组直接... 目的探讨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大鼠肠黏膜β-连环蛋白(β-catenin)和上皮型钙黏素E(E-cadherin)表达的变化规律及意义。方法健康成年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10)、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手术后4h组(n=10)、12h组(n=10)。对照组直接取空肠组织,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组分别于手术后4h和12h取空肠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大鼠在急性坏死性胰腺炎中小肠黏膜β-catenin及E-cadherin表达的变化。结果正常大鼠肠黏膜细胞中β-catenin仅有微弱表达,感染后不同时期表达均高于对照组。E-cadherin在感染后不同时间也高于对照组。结论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可诱导β-catenin和E-cadherin表达,提示β-catenin和E-cadherin可能在急性坏死性胰腺炎中对肠黏膜的保护和修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Β-连环蛋白 上皮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皮型钙黏素E和β-连环蛋白在胰腺癌中的表达情况
7
作者 徐志强 鲍民生 《临床医药实践》 2009年第4期270-271,共2页
目的:研究上皮型钙黏素E(E-cad)β-连环蛋白(β-cat)在胰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上皮型钙黏素E和β-连环蛋白在胰腺癌中及癌旁非肿瘤胰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 目的:研究上皮型钙黏素E(E-cad)β-连环蛋白(β-cat)在胰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上皮型钙黏素E和β-连环蛋白在胰腺癌中及癌旁非肿瘤胰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上皮型钙黏素E和β-连环蛋白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癌旁非肿瘤胰腺组织。结论:上皮型钙黏素E和β-连环蛋白的低表达可能参与胰腺癌的转移,联合检测对判断胰腺癌的诊断和预后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免疫组织化学 上皮E Β-连环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皮-间质转化及其相关分子标志物在肺癌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8
作者 张莉琳 房冬冬 黄爽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20期41-43,55,共4页
肺癌已成为全球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上皮细胞向间质细胞的转化(EMT)在肿瘤的侵袭与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而这一现象也存在于肺癌中,且与肺癌的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对肺癌上皮间质转化的机制及其EMT相关标志物的研究有助于寻找精... 肺癌已成为全球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上皮细胞向间质细胞的转化(EMT)在肿瘤的侵袭与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而这一现象也存在于肺癌中,且与肺癌的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对肺癌上皮间质转化的机制及其EMT相关标志物的研究有助于寻找精确的肺癌分子靶向治疗方式并为肺癌的临床诊断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法。文章对肺癌EMT现象与机制以及EMT相关肿瘤标志物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上皮间质转化 分子标志物 上皮- 波形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和上皮-间质转化在结直肠癌中的临床病理意义
9
作者 吴共发 邱丽浈 +3 位作者 曾宇婷 刘钰君 赖剑龙 姚金科 《内科》 2023年第6期521-525,共5页
目的探讨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TAN)和上皮-间质转化(EMT)在结直肠癌(CRC)中的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随访5年以上的100例CRC患者的病历资料。应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检测TAN浸润情况,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EMT标志物上皮钙黏素(E-cadhe... 目的探讨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TAN)和上皮-间质转化(EMT)在结直肠癌(CRC)中的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随访5年以上的100例CRC患者的病历资料。应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检测TAN浸润情况,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EMT标志物上皮钙黏素(E-cadherin)和波形蛋白(vimentin)的表达情况,应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对不同TAN浸润情况的CRC患者进行生存情况比较,应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探究TAN浸润和EMT标志物表达之间的关系。结果100例CRC患者中,29例CRC组织中有TAN浸润。CRC组织中E-cadherin的免疫组化染色评分低于癌旁正常组织,vimentin的免疫组化染色评分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均P<0.05)。有TAN浸润的CRC患者的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较无TAN浸润者差(均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结果表示,有TAN浸润的CRC患者的累积生存率低于无TAN浸润的CRC患者(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TAN浸润与E-cadherin表达呈负相关(rs=-0.498,P<0.05),与vimentin表达呈正相关(rs=0.611,P<0.05)。结论TAN浸润与E-cadherin表达呈负相关,与vimentin表达呈正相关;TAN可能通过参与EMT过程,促进CRC的生长和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 上皮-间质转化 结直肠癌 上皮钙黏素 波形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癌组织中COX-2、E-cadherin、PCNA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10
作者 胡向荣 刁路明 +1 位作者 赵碧芬 王伟新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6期29-30,共2页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0例大肠癌和10例正常大肠黏膜组织中环氧合酶(COX)-2、上皮钙黏素(E-cadherin)、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结果显示,大肠癌和正常大肠黏膜中COX-2、E-cadherin、PCNA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cadherin...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0例大肠癌和10例正常大肠黏膜组织中环氧合酶(COX)-2、上皮钙黏素(E-cadherin)、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结果显示,大肠癌和正常大肠黏膜中COX-2、E-cadherin、PCNA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cadherin的表达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Dukes分期有关(P均<0.05)。提示大肠癌组织中COX-2、PCNA的高表达及E-cadherin的低表达,可能与大肠癌的发生有关;E-cadherin表达可作为判断大肠癌恶性程度及转移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肿瘤 大肠癌 环氧合酶-2 上皮钙黏素 增殖细胞核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NA、VEGF、E-cad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11
作者 齐贵胜 裴素霞 许俊龙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9期64-66,共3页
目的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上皮性钙黏素(E-cad)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80份IDC组织(观察组)及20份乳腺纤维腺瘤组织(对照组)中PCNA、VEGF和E-cad的表达,并... 目的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上皮性钙黏素(E-cad)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80份IDC组织(观察组)及20份乳腺纤维腺瘤组织(对照组)中PCNA、VEGF和E-cad的表达,并分析其与ID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观察组PCNA、VEGF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E-cad阳性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PCNA、VEGF表达与IDC腋窝淋巴结转移、病理组织学分级呈明显正相关(P<0.05);E-cad表达与IDC腋窝淋巴结转移、病理组织学分级呈明显负相关(P<0.05)。观察组PCNA表达与VEGF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E-cad表达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 PCNA、VEGF高表达,E-cad表达下调可能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PCNA、VEGF和E-cad联合检测有助于正确评估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恶性程度和转移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殖细胞核抗原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上皮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cadherin和Her-2在Luminal B型乳腺癌中的表达和意义
12
作者 张语嫣 李孟圈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0年第4期577-580,共4页
目的探讨上皮钙黏素(E-cadherin)和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在Luminal B型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7年10月至2019年1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改良根治术的146例Luminal B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 目的探讨上皮钙黏素(E-cadherin)和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在Luminal B型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7年10月至2019年1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改良根治术的146例Luminal B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癌组织E-cadherin、Her-2的表达情况。分析E-cadherin、Her-2在Luminal B型乳腺癌的表达特点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E-cadherin表达与组织学分类和TNM分期有关(均P<0.05)。Her-2与原发肿瘤直径、组织学分类和淋巴结转移数目有关(均P<0.05)。在Luminal B型乳腺癌组织中,E-cadherin表达与Ki-67、Her-2表达呈正相关(均P<0.05)。在Luminal B乳腺癌组织中,Her-2表达与PR表达呈负相关(P<0.05),与Ki-67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在Luminal B型乳腺癌中,E-cadherin低表达者和Her-2阳性表达者更容易出现肿瘤细胞的侵袭转移,促使Luminal B型乳腺癌恶性生物行为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UMINAL B型乳腺癌 上皮钙黏素 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癌患者血清及组织中sE-cad检测的临床意义
13
作者 周旭 杜志刚 王艳玲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99-100,共2页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2例前列腺癌、13例正常前列腺组织及17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血清及组织中上皮细胞钙蛋白(E-cad)的表达。发现血清可溶性E-cad(sE-cad)的表达水平与前列腺癌TNM分期、浸润、淋巴结转移存在显著相关性;前列腺癌组织...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2例前列腺癌、13例正常前列腺组织及17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血清及组织中上皮细胞钙蛋白(E-cad)的表达。发现血清可溶性E-cad(sE-cad)的表达水平与前列腺癌TNM分期、浸润、淋巴结转移存在显著相关性;前列腺癌组织中sE-cad表达的阳性率为50.0%,并随肿瘤细胞病理分级、临床分期程度的增高而降低;正常前列腺组织和良性前列腺增生组sE-cad均呈阳性免疫反应。认为sE-cad异常表达在前列腺癌的恶性进展中起重要作用,检测sE-cad表达有利于判断其病期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上皮细胞 前列腺增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