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1篇文章
< 1 2 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KAP2L通过激活Wnt/β-catenin通路促进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增殖和上皮-间质转化
1
作者 罗雪 王艳君 +2 位作者 袁铭 周丁子 黎华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2,共12页
目的:探究细胞骨架相关蛋白2样蛋白(cytoskeleton-associated protein 2-like,CKAP2L)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细胞增殖、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和迁移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目的:探究细胞骨架相关蛋白2样蛋白(cytoskeleton-associated protein 2-like,CKAP2L)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细胞增殖、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和迁移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利用GEO和TCGA数据库筛选与NSCLC相关的潜在基因;用qRT-PCR、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法检测NSCLC组织中CKAP2L的表达水平;用Kaplan-Meier曲线分析NSCLC患者生存率。以CKAP2L shRNAs、过表达质粒或Wnt/β-catenin抑制剂IWR-1处理细胞后,用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CKAP2L的表达水平;用CCK-8和EdU染色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用Transwell检测细胞迁移情况;用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检测细胞中EMT和Wnt/β-catenin通路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CKAP2L在NSCLC患者肿瘤组织中表达上调(P<0.001),CKAP2L高表达与NSCLC患者预后差相关。与过表达对照组(OE-CTRL)相比,CKAP2L过表达组(OE-CKAP2L)NSCLC细胞增殖(P<0.01或P<0.001)、EMT和迁移(P<0.01)明显增强;与干扰对照组(sh-CTRL)相比,CKAP2L干扰组(sh-CKAP2L)NSCLC细胞增殖(P<0.01或P<0.001)、EMT和迁移(P<0.01)明显减弱。CKAP2L可上调Wnt/β-catenin通路相关蛋白(P<0.01)。结论:CKAP2L可能通过激活Wnt/β-catenin通路而加速NSCLC进展,可能成为治疗NSCLC患者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细胞骨架相关蛋白2样蛋白 上皮-转化 WNT/Β-CATENIN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n1对宫颈癌细胞干性及诱导上皮-间质转化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
2
作者 海燕 尚香玉 +1 位作者 马俊旗 阿仙姑·哈斯木 《解放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58-565,共8页
目的 探讨宫颈癌细胞中肽基脯氨酰顺反异构酶1(Pin1)介导肿瘤细胞干性的作用及诱导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分子机制。方法 选取宫颈癌细胞系Siha(鳞状细胞癌)、Hela(腺癌)细胞,采用慢病毒转染技术构建Pin1低表达稳转细胞株,根据不同处理分... 目的 探讨宫颈癌细胞中肽基脯氨酰顺反异构酶1(Pin1)介导肿瘤细胞干性的作用及诱导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分子机制。方法 选取宫颈癌细胞系Siha(鳞状细胞癌)、Hela(腺癌)细胞,采用慢病毒转染技术构建Pin1低表达稳转细胞株,根据不同处理分为3组:敲低组1(shPin1-1)、敲低组2(shPin1-2)及对照组(shPin1-NON)。采用qRT-PCR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敲低Pin1后宫颈癌细胞中性别决定区Y转录因子2(SOX2)、醛脱氢酶1A1(ALDH1A1)、细胞黏附分子44(CD44) mRNA及蛋白的表达情况。以无血清成球法诱导宫颈癌成球细胞,以贴壁培养宫颈癌细胞为对照,并采用qRT-PCR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SOX2、ALDH1A1、CD44 mRNA及蛋白的表达情况进行验证。采用球体形成实验检测Pin1敲低后各组宫颈癌细胞的球体形成情况,Transwell检测各组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qRT-PCR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细胞中上皮属性蛋白E-钙黏蛋白(E-cadherin)、间质属性蛋白N-钙黏蛋白(N-cadherin)以及激活蛋白1(AP-1)转录复合物关键蛋白(c-Jun、c-Fos) mRNA及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免疫荧光结合免疫共沉淀实验检测Pin1与c-Jun的相互作用及共定位情况。结果 Siha和Hela细胞中,下调Pin1后shPin1-1组及shPin1-2组Pin1、SOX2、ALDH1A1、CD44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shPin1-NON组(P<0.05);无血清宫颈癌球体细胞中SOX2、ALDH1A1及CD44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宫颈癌贴壁细胞(P<0.05)。与shPin1-NON组比较,shPin1-1组、shPin1-2组细胞成球性及迁移、侵袭能力明显降低(P<0.05),E-cadherin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而N-cadherin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shPin1-1组及shPin1-2组c-Jun、c-Fos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shPin1-NON组(P<0.05)。结论 下调Pin1可抑制宫颈癌细胞的干性和迁移、侵袭能力,Pin1可能通过介导AP-1调控宫颈癌细胞干性诱导EMT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肿瘤干细胞 NIMA互作肽基脯氨酰异构酶 上皮-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朴饮加味方抑制耐药幽门螺杆菌感染胃黏膜上皮细胞-1上皮间充质转化的研究
3
作者 毛宁锋 黄超群 +1 位作者 吕文亮 胡运莲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923-1929,共7页
目的:探讨连朴饮加味方(连朴饮方)及其联合疗法对多重耐药幽门螺杆菌(Hp)感染诱导的人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的抑制作用及对TGF-β/Smad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GES-1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连朴饮组、四联疗法组(阿莫西... 目的:探讨连朴饮加味方(连朴饮方)及其联合疗法对多重耐药幽门螺杆菌(Hp)感染诱导的人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的抑制作用及对TGF-β/Smad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GES-1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连朴饮组、四联疗法组(阿莫西林+呋喃唑酮+雷贝拉唑+枸橼酸铋钾)、联合疗法组(连朴饮+四联药物),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均体外接种耐药Hp,建立耐药Hp感染模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细胞炎症介质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的表达;免疫荧光法检测上皮钙黏蛋白(E-cadherin)的荧光表达;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蛋白E-cadherin、神经钙黏蛋白(N-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TGF-β_(1)、Smad2、p-Smad2的表达。将GES-1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抑制剂组、联合疗法组、联合疗法+抑制剂组,免疫荧光法检测E-cadherin蛋白荧光表达,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蛋白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连朴饮组、四联疗法组、联合疗法组细胞炎症介质水平低(P<0.05),其中联合疗法组细胞炎症介质水平最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连朴饮组细胞E-cadherin蛋白表达高(P<0.05),N-cadherin、TGF-β_(1)、p-Smad2蛋白表达低(P<0.05);四联疗法组细胞E-cadherin蛋白表达高(P<0.05),N-cadherin、Vimentin、TGF-β_(1)、p-Smad2蛋白表达低(P<0.05);联合疗法组细胞E-cadherin蛋白表达高(P<0.05),N-cadherin、Vimentin、TGF-β_(1)、Smad2、p-Smad2蛋白表达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抑制剂组、联合疗法组、联合疗法组+抑制剂组细胞E-cadherin蛋白免疫荧光强度高(P<0.01),联合疗法组+抑制剂组细胞E-cadherin蛋白免疫荧光强度最高。与模型组比较,抑制剂组、联合疗法组E-cadherin蛋白表达高(P<0.05),N-cadherin蛋白表达低(P<0.05);联合疗法组+抑制剂组的E-cadherin蛋白表达高(P<0.05),N-cadherin、Vimentin蛋白表达低(P<0.01,P<0.05)。结论:连朴饮方及其联合疗法能够逆转多重耐药Hp感染GES-1导致的EMT进展,降低炎-癌转化风险,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TGF-β_(1)/smad信号通路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药性 幽门螺杆菌 炎癌转化 连朴饮加味方 联合疗法 胃黏膜上皮细胞 转化生长因子-β_(1)/Smad信号通路 上皮转化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诱导因子在胶质瘤细胞上皮-间质转化过程中对细胞迁移和侵袭影响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沈忠军 赵钥 +1 位作者 贾茗博 赵丽艳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45-1154,共10页
上皮-间质转化(EMT)是包括神经胶质瘤在内的各种癌症发展的关键过程。在神经胶质瘤细胞中,缺氧诱导因子(HIF)的活化可以影响胶质瘤细胞发生EMT,促进细胞迁移和侵袭。现就HIF在胶质瘤细胞EMT过程中的作用进行综述,旨在探讨HIF对细胞迁移... 上皮-间质转化(EMT)是包括神经胶质瘤在内的各种癌症发展的关键过程。在神经胶质瘤细胞中,缺氧诱导因子(HIF)的活化可以影响胶质瘤细胞发生EMT,促进细胞迁移和侵袭。现就HIF在胶质瘤细胞EMT过程中的作用进行综述,旨在探讨HIF对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包括对血管生成、代谢重编程、糖酵解及微环境免疫系统的调控,并总结HIF在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Notch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等EMT相关信号通路中的作用,为深入理解HIF在胶质瘤细胞EMT过程中的机制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诱导因子 上皮-转化 细胞迁移 细胞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2巨噬细胞通过调控NF-κB信号通路对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上皮-间质转化和顺铂耐药的促进作用
5
作者 王星翔 赵颖 +3 位作者 任俏同 王鹤霏 蒲刚 历春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42-652,共11页
目的:探讨M2巨噬细胞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上皮-间质转化(EMT)和顺铂(DDP耐药中的作用,阐明核因子κB (NF-κB)信号通路的调控机制。方法:选取人单核细胞白血病THP-1细胞,通过佛波酯(PMA)诱导分化为M0巨噬细胞,白细胞介素(IL)-4和IL-1... 目的:探讨M2巨噬细胞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上皮-间质转化(EMT)和顺铂(DDP耐药中的作用,阐明核因子κB (NF-κB)信号通路的调控机制。方法:选取人单核细胞白血病THP-1细胞,通过佛波酯(PMA)诱导分化为M0巨噬细胞,白细胞介素(IL)-4和IL-13联合诱导M0巨噬细胞分化为M2巨噬细胞。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和免疫荧光法检测M0和M2巨噬细胞中CD163、CD86及精氨酸酶1 (Arg-1)蛋白表达情况。选取人NSCLC细胞A549,采用Transwell小室分别与M0和M2巨噬细胞非接触式共培养,细胞分为A549+M0组(A549细胞与M0巨噬细胞共培养)、A549+M2组(A549细胞与M2巨噬细胞共培养)和A549+M2+BAY11-7082组(A549细胞与M2巨噬细胞共培养后加入10 mmol·L^(-1)NF-κB抑制剂BAY11-7082)。细胞划痕实验检测各组A549细胞划痕愈合率,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各组A549细胞中侵袭细胞数,细胞计数试剂盒8 (CCK-8)法检测共培养体系中DDP处理的各组A549细胞生长抑制率和半数抑制浓度(IC50)值,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A549细胞中波形蛋白(Vimentin)、E钙黏蛋白(E-cadherin)、N钙黏蛋白(N-cadherin)、转录因子Snail、磷酸化P65 (p-P65)、P糖蛋白(P-gp)和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 (PD-L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Western blotting法,与M0组比较,M2组巨噬细胞中CD163和Arg-1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CD86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免疫荧光法,与M0组比较,M2组巨噬细胞中CD163蛋白表达增强,CD86蛋白表达减弱。细胞划痕实验,培养24和48 h时,与A549+M0组比较,A549+M2组A549细胞划痕愈合率均明显升高(P<0.05);3组共培养体系中,与A549+M0组比较,A549+M2组A549细胞划痕愈合率明显升高(P<0.05);与A549+M2组比较,A549+M2+BAY11-7082组A549细胞中划痕愈合率明显降低(P<0.05)。Transwell小室实验,与A549+M0组比较,A549+M2组A549细胞中侵袭细胞数明显增加(P<0.05);与A549+M2组比较,A549+M2+BAY11-7082组A549细胞中侵袭细胞数明显减少(P<0.05);3组共培养体系中,与A549+M0组比较,A549+M2组A549细胞中侵袭细胞数明显增加(P<0.05)。CCK-8法,2.50、5.00、10.00、20.00和40.00 mg·L^(-1)DDP处理后,与A549+M0组比较,A549+M2组A549细胞生长抑制率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IC50值均明显升高(P<0.01);3组共培养体系中,与A549+M0组比较,A549+M2组A549细胞生长抑制率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 IC50值均明显升高(P<0.01);与A549+M2组比较,A549+M2+BAY11-7082组A549细胞生长抑制率明显升高(P<0.05), IC50值均明显降低(P<0.05)。Western blotting法,与A549+M0组比较,A549+M2组A549细胞中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N-cadherin、Vimentin和Snail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3组共培养体系中,与A549+M0组比较,A549+M2组A549细胞中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N-cadherin、Snail、Vimentin和p-P65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与A549+M2组比较,A549+M2+BAY11-7082组A549细胞中,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Vimentin、N-cadherin和p-P65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与A549+M0组比较,A549+M2组A549细胞中P-gp和PD-L1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3组共培养体系中,与A549+M0组比较,A549+M2组A549细胞中P-gp和PD-L1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与A549+M2组比较,A549+M2+BAY11-7082组A549细胞中P-gp和PD-L1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M2巨噬细胞可调控NSCLC细胞EMT促进肿瘤侵袭转移,调控P-gp和PD-L1蛋白表达促进DDP耐药,其作用机制可能与NF-κB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非小细胞肺癌 核因子ΚB 上皮-转化 顺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骨轴”探讨肠上皮细胞外泌体调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铁死亡的机制
6
作者 牛明月 董万涛 +4 位作者 李昕昕 巩彦龙 黄九妹 杨攀 李书唱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09-415,共7页
“肠-骨轴”理论揭示了肠道微生物群与骨骼健康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本综述聚焦于肠上皮细胞外泌体在调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铁死亡中的作用,探讨了其在“肠-骨轴”中的潜在调节功能。铁死亡是一种与铁依赖性和脂质氧化相关的细胞... “肠-骨轴”理论揭示了肠道微生物群与骨骼健康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本综述聚焦于肠上皮细胞外泌体在调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铁死亡中的作用,探讨了其在“肠-骨轴”中的潜在调节功能。铁死亡是一种与铁依赖性和脂质氧化相关的细胞死亡形式,对BMSCs的成骨分化和骨代谢过程至关重要。肠上皮细胞外泌体通过携带生物活性物质和RNA分子,影响BMSCs的铁死亡过程,进而参与骨组织的重塑和稳态维持。此外,肠上皮细胞外泌体可能通过激活特定的信号通路,如PI3K/AKT/Nrf2和NF-κB,来抑制铁死亡和调节骨代谢。本综述强调了维护肠道健康在预防和治疗骨骼疾病中的重要性,并为未来的研究和治疗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轴 上皮细胞 外泌体 骨髓细胞 铁死亡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GF-β/WNT5a/JNK信号通路对人晶状体上皮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的促进作用
7
作者 宋宇 包秀丽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19-226,共8页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无翅蛋白5a/c-Jun N-氨基末端激酶(TGF-β/WNT5a/JNK)信号通路对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纤维化的影响。方法将人LECs细胞系SRA01/04分为对照组、TGF-β组和WNT5a组,其中对照组细胞常规培养,TGF-β组和WNT5a组分别...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无翅蛋白5a/c-Jun N-氨基末端激酶(TGF-β/WNT5a/JNK)信号通路对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纤维化的影响。方法将人LECs细胞系SRA01/04分为对照组、TGF-β组和WNT5a组,其中对照组细胞常规培养,TGF-β组和WNT5a组分别采用TGF-β1和WNT5a处理24 h。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3个组细胞WNT5a、JNK、磷酸化JNK(p-JNK)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另将细胞系分为对照组、TGF-β组、TGF-β+SP600125组和WNT5a+SP600125组,其中对照组细胞常规培养,TGF-β组、TGF-β+SP600125组和WNT5a+SP600125组分别采用TGF-β1处理24 h、TGF-β1处理24 h+JNK抑制剂SP600125处理2 h、WNT5a处理24 h+SP600125处理2 h。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4个组细胞WNT5a、JNK、p-JNK、Ⅰ型胶原蛋白(Col-Ⅰ)、纤维连接蛋白(FN)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相对表达量;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各组细胞α-SMA的表达分布;采用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各组细胞相对迁移数;采用Col-Ⅰ凝胶收缩实验检测各组细胞培养8、16、24和48 h时Col-Ⅰ凝胶面积比率。结果Western blot结果显示,TGF-β组和WNT5a组细胞WNT5a、JNK、p-JNK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GF-β组、TGF-β+SP600125组、WNT5a+SP600125组细胞Col-Ⅰ、FN、α-SMA的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TGF-β+SP600125组和WNT5a+SP600125组细胞各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TGF-β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TGF-β组SRA01/04细胞由柱状的上皮细胞转分化为纺锤状的肌成纤维细胞,TGF-β+SP600125组和WNT5a+SP600125组细胞仍以柱状上皮细胞形态居多。TGF-β组、TGF-β+SP600125组和WNT5a+SP600125组细胞内α-SMA相对荧光染色强度明显高于对照组,TGF-β+SP600125组和WNT5a+SP600125组α-SMA相对免疫荧光强度明显低于TGF-β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ranswell小室迁移实验结果显示,TGF-β组细胞相对迁移数明显高于对照组,TGF-β+SP600125组和WNT5a+SP600125组细胞相对迁移数明显低于TGF-β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ol-Ⅰ胶原凝胶收缩实验结果显示,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各组细胞Col-Ⅰ凝胶面积明显减小。各组不同时间点Col-Ⅰ凝胶面积比率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分组=71.604,P<0.001;F时间=71.599,P<0.001);培养48 h时,TGF-β组、TGF-β+SP600125和WNT5a+SP600125组细胞Col-Ⅰ凝胶面积比率分别为(26.24±0.28)%、(64.02±1.05)%、(76.81±0.2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0.20±0.3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WNT5a/JNK信号通路作为TGF-β信号通路下游作用靶点,促进了LECs上皮-间充质转化及细胞外基质沉积,提高了细胞收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状体上皮细胞 c-Jun N-氨基末端激酶 转化生长因子-β 无翅蛋白5a 上皮-转化 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NMB在缺氧诱导的人绒毛膜滋养层细胞上皮-间质转化中的作用
8
作者 田甜 曹萍 +4 位作者 章旭红 马小红 李婧睿 丁学琴 杨晓明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0期3135-3144,共10页
目的探讨糖蛋白非转移性黑色素瘤蛋白B(glycoprotein nonmetastatic melanoma protein B,GPNMB)在缺氧诱导的人绒毛膜滋养层细胞HTR-8/SVneo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HTR-8/SVneo细胞... 目的探讨糖蛋白非转移性黑色素瘤蛋白B(glycoprotein nonmetastatic melanoma protein B,GPNMB)在缺氧诱导的人绒毛膜滋养层细胞HTR-8/SVneo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HTR-8/SVneo细胞,观察缺氧对GPNMB表达的影响。转染GPNMB过表达质粒(pcDNA3.1-GPNMB)或干扰片段(si-GPNMB-1/2)及相应的对照片段(pcDNA3.1-NC或si-NC),并使用自噬激动剂雷帕霉素(Rapamycin,Rap)处理,分为Normoxia组、Hypoxia组、Normoxia/Hypoxia+si-NC或si-GPNMB组、Normoxia/Hypoxia+pcDNA3.1-NC或pcDNA3.1-GPNMB组、Normoxia/Hypoxia+Rap、Hypoxia+Rap+pcDNA3.1-NC或pcDNA3.1-GPNMB组。通过qRT-PCR、Western blot、细胞免疫荧光技术检测GPNMB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自噬相关蛋白(LC3B II/I、p62)及EMT相关蛋白(E-cadherin、N-cadherin)的表达,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结果与Normoxia组相比,Hypoxia组HTR-8/SVneo细胞的GPNMB的m 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p62、N-cadherin蛋白表达量降低,LC3B II/I、E-cadherin蛋白表达量升高(P<0.05);与Hypoxia+si-NC组相比,Hypoxia+si-GPNMB-2组p62、N-cadherin蛋白表达量降低,LC3B II/I、E-cadherin蛋白表达量升高(P<0.05);与Hypoxia+pcDNA3.1-NC组相比,Hypoxia+pcDNA3.1-GPNMB组则发生相反的变化。与Hypoxia组相比,Hypoxia+Rap组LC3B II/I和E-cadherin蛋白水平增高,而p62和N-cadherin蛋白水平降低(P<0.05);与Hypoxia+pcDNA3.1-GPNMB组相比,Hypoxia+Rap+pcDNA3.1-GPNMB组可减弱GPNMB过表达对HTR-8/SVneo细胞EMT的促进作用,表现为p62、N-cadherin蛋白表达量降低,LC3BII/I、E-cadherin蛋白表达量升高(P<0.05)。结论在缺氧诱导的HTR-8/SVneo细胞中,GPNMB能抑制细胞自噬、促进EMT过程、增强细胞的迁移与侵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蛋白非转移性黑色素瘤蛋白B 人绒毛膜滋养层细胞 自噬 上皮-转化 迁移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 SNHG20靶向调控miR-520c-3p/RAB22A通路对人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及微管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马民英 晁晓芹 +1 位作者 赵扬 赵国廷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6-32,共7页
目的:探究LncRNA SNHG20靶向调控miR-520c-3p/RAB22A通路对人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及微管形成的影响。方法:检测OSCC细胞及组织中LncRNA SNHG20... 目的:探究LncRNA SNHG20靶向调控miR-520c-3p/RAB22A通路对人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及微管形成的影响。方法:检测OSCC细胞及组织中LncRNA SNHG20、miR-520c-3p、RAB22A mRNA水平及其相互间关系。将OSCC细胞分为对照组、sh-NC组、sh-SNHG20组、sh-SNHG20+anti-NC组、sh-SNHG20+anti-miR-520c-3p组,检测OSCC细胞EMT蛋白表达,检测微管形成数量变化,裸鼠成瘤实验检测LncRNA SNHG20对OSCC肿瘤生长的影响。结果:OSCC组织和细胞中LncRNA SNHG20、RAB22A mRNA上调表达,miR-520c-3p下调表达(P<0.05);LncRNA SNHG20与miR-520c-3p、RAB22A与miR-520c-3p之间均有结合位点;与sh-NC组相比,sh-SNHG20组间质样细胞数量较少,上皮样细胞数量较多,微管结构不完整且结节数量较少,LncRNA SNHG20、RAB22A、N-cadherin、vimentin下调表达,miR-520c-3p、E-cadherin上调表达(P<0.05);与sh-SNHG20+anti-NC组相比,sh-SNHG20+anti-miR-520c-3p组间质样细胞数量较多,上皮样细胞数量较少,微管排列较紧密,微管结节数量较多,miR-520c-3p、E-cadherin下调表达,RAB22A、N-cadherin、vimentin上调表达(P<0.05)。sh-SNHG20组比sh-NC组OSCC移植瘤体积较小,质量较低,LncRNA SNHG20、RAB22A下调表达,miR-520c-3p上调表达(P<0.05)。结论:抑制LncRNA SNHG20表达能够靶向调节miR-520c-3p/RAB22A通路抑制OSCC细胞EMT和微管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 小核仁RNA宿主基因20 微小RNA-520c-3p Rab蛋白22a 上皮转化 微管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钗石斛总生物碱对TGF-β2诱导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迁移及上皮间质转化的调控作用
10
作者 时应兰 黄朝霞 +3 位作者 汤小芳 石谍 陈静 李军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0期3165-3174,共10页
目的 探讨金钗石斛总生物碱(Dendrobium nobile Lindl alkaloids,DNLA)对TGF-β2诱导的HLEB3细胞增殖、迁移及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调控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HLEB3细胞并分为对照组(DZ)、模型组(TGF-... 目的 探讨金钗石斛总生物碱(Dendrobium nobile Lindl alkaloids,DNLA)对TGF-β2诱导的HLEB3细胞增殖、迁移及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调控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HLEB3细胞并分为对照组(DZ)、模型组(TGF-β2)及给药组(TGF-β2+DNLA)。采用TGF-β2诱导HLEB3细胞发生EMT过程,通过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CCK-8法、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增殖、凋亡与迁移。实验结束后提取样本的总RNA进行转录组分析,采用生物信息学处理获得基因表达在转录水平差异的相关信息、生物过程及相关信号通路。通过Western blot检测EMT相关蛋白,阐明DNLA对晶状体上皮细胞的作用机制。结果 研究发现DNLA为10μg/mL时较适宜HLEB3细胞的生长,划痕实验48 h后发现TGF-β2+DNLA组迁移率显著下降(P<0.01)。Transwell结果表明TGF-β2+DNLA组的细胞迁移能力明显减弱(P<0.05)。通过生物信息学发现DNLA防治后发性白内障(posterior capsular opacification,PCO)可能与细胞连接、细胞骨架的构建及纤维连接蛋白结合相关。PCO发病机制可能与TGF-β信号通路及PI3K-Akt信号通路等多条信号通路有关。同时,DNLA可以降低FNI、Smad2/3及α-SMA等蛋白的表达量,升高ZO-1、E-cadherin蛋白的表达,说明DNLA可以通过增强细胞间的黏附连接,减弱细胞迁移能力,进而缓解晶状体上皮细胞(lens epithelial cells,LECs)异常增殖、迁移及EMT,最终对PCO起到防治作用。结论 DNLA能够显著抑制HLEB3细胞的异常增殖与迁移,减轻TGF-β2诱导的EMT过程,进而防控PCO等眼部疾病的发生,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干预TGF-β/smad信号通路及ZO-1、E-cadherin等纤维化蛋白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钗石斛总生物碱 上皮转化 晶状体上皮细胞损伤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兰素通过HIPPO/YAP信号通路抑制高糖诱导的ARPE-19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的作用机制
11
作者 杨舵 庞东渤 《眼科新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597-602,共6页
目的 探讨毛兰素(ER)通过HIPPO/YAP信号通路抑制高糖诱导的ARPE-19细胞的上皮-间充质转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用CCK-8法筛选高糖诱导ARPE-19细胞增殖最佳的葡萄糖浓度(确定浓度为50 mmol·L^(-1))。鉴定不同浓度ER对于APRE-19细胞... 目的 探讨毛兰素(ER)通过HIPPO/YAP信号通路抑制高糖诱导的ARPE-19细胞的上皮-间充质转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用CCK-8法筛选高糖诱导ARPE-19细胞增殖最佳的葡萄糖浓度(确定浓度为50 mmol·L^(-1))。鉴定不同浓度ER对于APRE-19细胞的药物毒性反应(确定浓度为10、20、40 nmol·L^(-1))。将AREP-19细胞分为对照组(加入正常培养基培养48 h)、HG组(培养基中加入50 mmol·L^(-1)葡萄糖培养48 h)、HG+低ER组、HG+中ER组、HG+高ER组(分别在培养基中加入10、20、40 nmol·L^(-1)ER预处理1 h,加入50 mmol·L^(-1)葡萄糖培养48 h)。CCK-8法观察ARPE-19细胞增殖率;划痕实验观察ARPE-19细胞迁移活性计算伤口愈合百分比;免疫荧光染色检测ARPE-19细胞内波形蛋白(Vimentin)的表达;Westernblot法检测ARPE-19细胞内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钙黏附蛋白N(N-Cadherin)、钙黏附蛋白E(E-Cadherin)、哺乳动物不育系20样激酶1(MST1)、大肿瘤抑制因子1(LATS1)、YeS相关蛋白(YAP)、磷酸化YAP(P-YAP)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HG组的ARPE-19细胞增殖率、伤口愈合百分比均显著增加,Vimentin蛋白免疫荧光强度显著增强,α-SMA、N-Cadherin、YAP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显著增加,E-cadherin、P-YAP、MST1、LATS1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与HG组相比,HG+低ER组、HG+中ER组、HG+高ER组ARPE-19细胞增殖率、伤口愈合百分比均降低,Vimentin蛋白荧光强度均减弱,YAP、α-SMA、N-cadherin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E-cadherin、P-YAP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显著增加,后两组MST1和LATS1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ER可抑制高糖诱导的ARPE-19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这可能与其作用于Hippo/YAP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兰素 高糖 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上皮-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甲双胍调控肺癌A549细胞上皮间质转化及机制研究
12
作者 陈曦 汤涛 +4 位作者 俞鹏翼 胡源源 谢雯莹 李青 王辉 《中国药理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48-355,共8页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在肺癌A549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中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A549细胞,二甲双胍干预后,荧光染色观察细胞形态,RT-PCR检测E-cadherin、N-cadherin、SMA和Vimentin等mRNA表...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在肺癌A549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中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A549细胞,二甲双胍干预后,荧光染色观察细胞形态,RT-PCR检测E-cadherin、N-cadherin、SMA和Vimentin等mRNA表达。利用高通量测序研究二甲双胍对A549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的调控作用。通过TGF-β1诱导构建细胞上皮间质转化模型,二甲双胍干预后,观察A549细胞形态。Western blot检测神经生长因子NGF、E-cadherin、N-cadherin、SMA和Vimentin等蛋白表达。转染si-NGF,检测A549细胞中E-cadherin、N-cadherin、SMA和Vimentin等蛋白表达,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结果二甲双胍干预后,细胞失去间质样形态,细胞变圆、集落变少,贴壁性能下降。RT-PCR和高通量测序结果均显示间质转化相关的基因如N-cadherin、SMA和Vimentin表达下调,上皮转化相关的基因如ZO-1、E-cadherin表达上调,并进一步发现神经生长因子NGF的表达显著上调。转染si-NGF后,二甲双胍处理的A549细胞上皮标志物E-cadherin的表达下调,间质标志物N-cadherin、Vimentin、SMA的表达上调。抑制NGF表达后,细胞迁移能力显著提高。结论二甲双胍可诱导肺癌A549细胞E-cadherin表达上调,N-cadherin、Vimentin、SMA表达下降,抑制细胞上皮间质转化,而NGF信号分子可能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二甲双胍 上皮转化 神经细胞生长因子 增殖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A1对食管鳞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和干性特性的影响
13
作者 赵世聖 李倩倩 +3 位作者 王荣婧 江楠 唐茂林 胡为民 《海南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0期1548-1555,共8页
目的:探究血清淀粉样蛋白A1(SAA1)对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和干性特性的影响。方法:利用NCBI-GEO数据库分析ESCC癌组织与正常组织中SAA1 mRNA的表达及细胞干性,TCGA数据库用于生存分析、差异表达基因分析及富集分析... 目的:探究血清淀粉样蛋白A1(SAA1)对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和干性特性的影响。方法:利用NCBI-GEO数据库分析ESCC癌组织与正常组织中SAA1 mRNA的表达及细胞干性,TCGA数据库用于生存分析、差异表达基因分析及富集分析;利用SAA1过表达慢病毒或SAA1小干扰RNA(siRNA)对ESCC细胞进行SAA1的过表达或敲低,转录组测序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并进行富集分析;Western blot检测EMT相关蛋白和干性标志物表达;肿瘤球形成试验检测SAA1对ESCC细胞球形成能力的影响。结果:ESCC癌组织中SAA1 mRNA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织,SAA1高表达的患者预后较差;TCGA数据集和SAA1过表达ESCC细胞转录组测序均富集到EMT相关基因;过表达SAA1上调了ESCC细胞中EMT相关蛋白N-cadherin、Vimentin、Snail、Twist1以及干性标志物CD44的表达,下调了E-cadherin的表达,敲低SAA1则具有相反的效果;过表达SAA1增强了ESCC细胞的球形成能力。结论:SAA1在ESCC组织中显著上调,并且促进ESCC细胞的EMT和干性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淀粉样蛋白A1 食管鳞状细胞 上皮转化 干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调HMGB2表达对肝癌LM3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的抑制作用及其AKT/mTOR信号通路机制 被引量:4
14
作者 魏雁虹 杨晨雪 +4 位作者 杨广民 宋帅 李明 杨海娇 魏海峰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3-149,共7页
目的:探讨下调肝癌细胞中高迁移率族框蛋白2 (HMGB2)表达对肝癌细胞生物学行为及上皮-间质转化(EMT)进程的影响,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对数生长期的人肝癌LM3细胞分为阴性对照组和HMGB2 RNA干扰组(HMGB2 siRNA组),分别以Lipofectamin ... 目的:探讨下调肝癌细胞中高迁移率族框蛋白2 (HMGB2)表达对肝癌细胞生物学行为及上皮-间质转化(EMT)进程的影响,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对数生长期的人肝癌LM3细胞分为阴性对照组和HMGB2 RNA干扰组(HMGB2 siRNA组),分别以Lipofectamin 2000为载体转染无关序列的RNA寡核苷酸(RNA oligo)和敲除HMGB2序列的RNA oligo。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2组细胞中HMGB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分别采用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2组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2组细胞中E-钙黏蛋白(E-cadherin)、 N-钙黏蛋白(N-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和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阴性对照组比较,HMGB2 siRNA组细胞中HMGB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HMGB2 siRNA组细胞划痕愈合率明显降低(P<0.01),侵袭细胞数明显减少(P<0.01),细胞中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N-cadherin、Vimentin、mTOR、AKT和磷酸化AKT (p-AKT)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或P<0.01)。结论:下调HMGB2的表达可降低肝癌LM3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并抑制EMT,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参与调节AKT/mTOR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高迁移率族框蛋白2 上皮-转化 细胞迁移 细胞侵袭 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RT6A介导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调节上皮-间质转化促进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抗辐射 被引量:3
15
作者 尹策 刘畅 冯革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28-634,共7页
目的 探讨KRT6A对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抗辐射的促进作用,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 诱导并建立抗辐射A549(A549-RR)细胞,通过CCK-8法、平板克隆形成实验和流式细胞术验证细胞构建成功。Western blotting检测A549和A549-RR细胞中KRT6A表... 目的 探讨KRT6A对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抗辐射的促进作用,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 诱导并建立抗辐射A549(A549-RR)细胞,通过CCK-8法、平板克隆形成实验和流式细胞术验证细胞构建成功。Western blotting检测A549和A549-RR细胞中KRT6A表达情况。将A549-RR细胞分为敲减对照组(sh-NC组)和敲减KRT6A组(sh-KRT6A组),Western blotting检测KRT6A、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蛋白(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Snail和Slug)以及β-catenin的表达;采用CCK-8法、平板克隆形成实验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增殖及凋亡情况。将A549-RR细胞分为sh-NC组、sh-KRT6A组、敲减KRT6A和过表达对照(shKRT6A+ov-NC组)以及敲减KRT6A和过表达β-catenin (sh-KRT6A+ov-β-catenin组),Western blotting检测β-catenin以及EMT相关蛋白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Snail和Slug的表达;采用CCK-8法、平板克隆形成实验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增殖及凋亡情况。结果 成功建立了A549-RR细胞,A549-RR细胞中KRT6A表达上调。敲减KRT6A降低A549-RR细胞增殖活性和克隆形成能力,增加细胞凋亡率,上调E-cadherin蛋白表达并下调N-cadherin、Vimentin、Snail、Slug和β-catenin蛋白表达;过表达β-catenin可逆转此作用。结论 KRT6A在A549-RR细胞中表达上调,敲减KRT6A可降低A549-RR细胞的抗辐射能力,其机制可能与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诱导的EMT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角蛋白6A 放疗 上皮-转化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支持-间质细胞瘤伴异源性分化2例
16
作者 王蒙蒙 李桂梅 张新华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33-835,共3页
卵巢支持-间质细胞瘤(Sertoli-Leydig cell tumors,SLCTs)为卵巢非上皮源性肿瘤,好发于年轻女性,镜下可见由不同比例、不同分化程度的Sertoli(支持细胞)和Leydig(间质细胞)构成,高分化者为良性,11%中分化、59%分化差和19%伴有异源性分... 卵巢支持-间质细胞瘤(Sertoli-Leydig cell tumors,SLCTs)为卵巢非上皮源性肿瘤,好发于年轻女性,镜下可见由不同比例、不同分化程度的Sertoli(支持细胞)和Leydig(间质细胞)构成,高分化者为良性,11%中分化、59%分化差和19%伴有异源性分化者为恶性。异源性成分常为来源于内胚层的胃肠道上皮和间充质来源的软骨。本文报道2例卵巢SLCTs伴有恶性异源性成分,且异源性成分发生了转移,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支持-细胞 异源性分化 病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阳通络方调控类风湿关节炎成纤维样滑膜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的机制研究
17
作者 田亚丹 李冬艳 +2 位作者 罗定霞 宋佳欣 吴晶金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67-170,I0001,I0002,共6页
目的研究温阳通络方对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ibroblast-like synovial cells,FLS)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调控作用,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CCK-8实验筛选温阳通络方最... 目的研究温阳通络方对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ibroblast-like synovial cells,FLS)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调控作用,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CCK-8实验筛选温阳通络方最佳含药血清浓度;将细胞分为正常关节成纤维样滑膜细胞(human fibroblast-like synovial cells,HFLS)组、人类风湿关节炎滑膜成纤维细胞(human rheumatoid arthritis synovial fibroblasts,MH7A)组、MH7A+温阳通络方含药血清(medicated serum,MS)组,Western Blot检测EMT相关蛋白E-钙黏蛋白(E-cadherin,E-cad)、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和波形蛋白(vimentin,VM)的表达;CCK-8实验检测各组细胞活性;Transwell实验检测各组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结果96 h时15%温阳通络方含药血清干预后MH7A细胞活性最接近正常细胞的一半,即半抑制浓度(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50);MH7A细胞中E-cad的表达水平降低(P<0.05)、FN和VM的表达水平升高(P<0.05),细胞的活性、迁移和侵袭能力增强(P<0.05);温阳通络方含药血清干预MH7A细胞后,细胞中E-cad的表达水平升高(P<0.05)、FN和VM的表达水平降低(P<0.05),细胞的活性、迁移和侵袭能力减弱(P<0.05)。结论温阳通络方可能通过抑制MH7A的EMT现象,抑制滑膜细胞的活性、迁移和侵袭,从而发挥对RA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阳通络方 类风湿关节炎 成纤维样滑膜细胞 上皮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SIL通过EZH2/P21/CDK6信号通路负向调控TGF-β1诱导的肺泡上皮细胞间质转化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万方 王琳 +10 位作者 潘鹏涛 李文昕 康瑞丽 朱子任 陈浩勤 方新宇 张星灿 张雨昕 姜依雯 李欣妍 袁本琪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00-604,共5页
目的研究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肺泡上皮细胞间质转化(EMT)进程中lncSIL的作用及其相关信号通路。方法采用Western blot法研究沉默lncSIL后对TGF-β1诱导EMT进程中细胞标志蛋白E-钙黏蛋白(E-cad)、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 目的研究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肺泡上皮细胞间质转化(EMT)进程中lncSIL的作用及其相关信号通路。方法采用Western blot法研究沉默lncSIL后对TGF-β1诱导EMT进程中细胞标志蛋白E-钙黏蛋白(E-cad)、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Ⅰ型胶原蛋白(ColⅠ)表达的影响;通过RNA pulldown分析lncSIL相互作用蛋白,并检测过表达或沉默lncSIL后对其靶基因组蛋白赖氨酸N-甲基转移酶(EZH2)以及下游因子P21蛋白(P21)和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6(CDK6)表达的影响,并结合流式细胞术分析lncSIL对细胞周期进程的作用。结果沉默lncSIL后,间质细胞标志蛋白α-SMA和Col I表达升高,肺泡上皮细胞标志蛋白E-cad表达下降;RNA pulldown实验结果显示EZH2是与lncSIL相互作用的靶蛋白,并且沉默lncSIL后EZH2表达升高,其下游基因P21表达下调,CDK6表达上调,同时S期细胞的数量显著升高;过表达lncSIL时,EZH2与CDK6表达下调,P21表达上调,同时S期细胞的数量明显降低。结论lncSIL通过负向调控EZH2/P21/CDK6信号通路抑制细胞周期进程进而抑制TGF-β1诱导的肺泡上皮细胞向间质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cSIL 长链非编码RNA 特发性肺纤维化 上皮细胞转化 转化生长因子β1 Zeste同源物增强子2 细胞标志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GF-β1诱导的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向间质细胞转变 被引量:15
19
作者 徐国萍 徐璟达 +4 位作者 李海霞 陈琦 赵仲华 刁自强 许祖德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23-227,共5页
目的检测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能否在体外诱导肺泡Ⅱ型上皮细胞-间质细胞转变(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及其相应的信号转导机制。方法在体外培养的大鼠肺泡Ⅱ型细胞(RLE-6TN)中加入TGF-β1后,于不同时间段收取细胞,分... 目的检测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能否在体外诱导肺泡Ⅱ型上皮细胞-间质细胞转变(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及其相应的信号转导机制。方法在体外培养的大鼠肺泡Ⅱ型细胞(RLE-6TN)中加入TGF-β1后,于不同时间段收取细胞,分别采用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检测上皮及间质细胞标志物表达的改变;Western blot检测TGF-β1对RLE-6TN细胞p-Smad2/3表达的影响;TGF-β1诱导的RLE-6TN细胞形态学的改变采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超微结构的改变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加入TGF-β1到RLE-6TN细胞后,其间质细胞标志物表达上调,上皮细胞标志物的表达下调;加入TGF-β1到RLE-6TN细胞后,其p-Smad2/3的表达明显上调;形态学上,TGF-β1诱导RLE-6TN细胞向成肌纤维细胞样细胞转变;超微结构上,TGF-β1诱导RLE-6TN细胞特有的嗜锇性板层小体发生变性、肿胀并随TGF-β1作用时间延长最终完全消失。结论TGF-β1能在体外诱导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向间质细胞转变,其机制部分与Smad信号转导途径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1 肺泡Ⅱ型上皮细胞 上皮细胞-间质细胞转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分裂周期蛋白42通过钙池操纵钙通道调控肺动脉高压内皮-间充质转化的机制研
20
作者 秦立龙 王晓彤 +2 位作者 汪丽静 臧蕾蕾 程玉生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900-1909,共10页
目的:探讨细胞分裂周期蛋白42(cell division cyclin 42,Cdc42)在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中调控内皮-间充质转化(endo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ndMT)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Sugen-5416联合低氧构建PH模型,将24只... 目的:探讨细胞分裂周期蛋白42(cell division cyclin 42,Cdc42)在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中调控内皮-间充质转化(endo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ndMT)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Sugen-5416联合低氧构建PH模型,将24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常氧对照(CON)组、常氧+ML141(CON+ML141)组、Sug⁃en-5416+低氧(SuHx)组及SuHx+ML141组,每组6只。4周后检测右心室收缩压(right ventricular systolic pressure,RVSP)和心脏超声指标,并取肺组织进行免疫荧光染色。使用磁珠分选小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pulmonary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PMVECs),通过Ca^(2+)成像技术检测Ca^(2+)信号,Western blot检测EndMT相关蛋白及基质相互作用分子1(stromal interaction molecule 1,STIM1)和钙释放激活钙调节蛋白1(calcium release-activated calcium mod⁃ulator 1,Orai1)表达。结果:SuHx组小鼠RVSP、Fulton指数(右室/左室+室间隔)、舒张末期右室游离壁厚度(enddiastolic right ventricular free wall thickness,RVEDWT)和收缩末期右室游离壁厚度(end-systolic right ventricular free wall thickness,RVESWT)显著升高(P<0.01);肺动脉血流加速时间/射血时间(pulmonary artery acceleration time/pul⁃monary artery ejection time,PAT/PET)、三尖瓣环收缩位移(tricuspid annulus plane systolic excursion,TAPSE)显著降低(P<0.01),Cdc42抑制剂ML141可改善上述指标。SuHx组小鼠肺血管内皮细胞CD31荧光强度显著降低(P<0.01),平滑肌细胞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荧光强度显著增强(P<0.01),且出现CD31/α-SMA共定位,ML141可逆转此现象。低氧诱导PMVECs发生EndMT,表现为CD31和血管内皮钙黏蛋白(vascular endothelial cadherin,VE-cadherin)降低,α-SMA和波形蛋白(vimentin)升高(P<0.01),ML141可抑制EndMT(P<0.01)。低氧激活钙池操纵钙通道(store-operated calcium entry,SOCE),增加内钙释放、外钙内流及基础钙水平(P<0.01),并上调STIM1和Orai1表达(P<0.01),ML141可逆转上述变化。ML141及敲减STIM1可抑制EndMT转录因子Snail和Twist的升高(P<0.05)。结论:Cdc42可能通过调控PMVECs中钙池操纵钙通道参与PH中的EndM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高压 细胞分裂周期蛋白42 内皮-转化 钙池操纵钙通道 相互作用分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