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edgehog信号通路通过上皮细胞间质转分化调控乳腺癌细胞侵袭 被引量:8
1
作者 任徽 郭华 +3 位作者 陈明伟 魏光兵 樊林 李徐奇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8-52,共5页
目的研究Hedgehog信号通路对乳腺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通过Western blot和Real-time RT-PCR,检测人乳腺癌细胞MDA-231和人正常乳腺上皮细胞MCF-10A中SHH、SMO和Gli-1蛋白和mRNA表达。通过小干扰RNA转染MDA-231,以未... 目的研究Hedgehog信号通路对乳腺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通过Western blot和Real-time RT-PCR,检测人乳腺癌细胞MDA-231和人正常乳腺上皮细胞MCF-10A中SHH、SMO和Gli-1蛋白和mRNA表达。通过小干扰RNA转染MDA-231,以未转染细胞为正常对照组,转染siRNA Control为阴性对照组,Western blot和RT-PCR法检测靶向沉默SMO基因的效果,Transwell小室侵袭试验检测各组MDA-231细胞的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检测Gli-1、Snail、MMP-9、E-cadherin和Vimentin的表达变化。结果人乳腺癌细胞MDA-231高表达SHH、SMO和Gli-1。通过RNA干扰技术靶向沉默MDA-231细胞SMO基因,其细胞侵袭能力显著下调,其Gli-1、Snail、MMP-9、Vimentin表达下调,E-cadherin表达增强。结论 Hedgehog通路的异常激活与乳腺癌细胞侵袭相关,其机制可能与诱导乳腺癌上皮细胞间质转分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侵袭 肿瘤 HEDGEHOG通路 上皮细胞间质转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CS2在1型糖尿病肾病肾小管上皮细胞间质转分化中的作用 被引量:3
2
作者 孙翼 高永棣 +2 位作者 董蓉 俞佳丽 查艳(指导)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2391-2395,共5页
目的:研究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因子(SOCS)2在1型糖尿病肾病(T1DN)肾小管上皮细胞间质转分化(EMT)的作用。方法:28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7)和T1D组(n=21)。T1D组单次空腹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100 mg/kg,48 h后随机血糖... 目的:研究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因子(SOCS)2在1型糖尿病肾病(T1DN)肾小管上皮细胞间质转分化(EMT)的作用。方法:28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7)和T1D组(n=21)。T1D组单次空腹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100 mg/kg,48 h后随机血糖测定结果≥16.7 mmol/L,确诊为1型糖尿病(T1D)。建模成功后,将21只T1D小鼠随机分为3组:T1DN组(n=7)、联合组(贝那普利联合胰岛素用药,n=7)、胰岛素组(胰岛素单独用药,Insulin,n=7)。持续给药8周后处死小鼠,收集血清、尿和肾组织,分别进行生化、病理和相关蛋白与mRNA的检测。结果:与对照组[(3.81±0.24)mmol/L,(32±4.68)μg/24 h]相比,T1DN组血糖、尿蛋白[(21.70±2.26)mmol/L,(286±42.41)μg/24 h]均明显增高(P<0.001),联合组血糖、尿蛋白[(11.84±0.69)mmol/L,(173±17.83)μg/24 h]均明显下降(P<0.001),而Insulin组[(13.05±0.81)mmol/L]血糖明显下降(P<0.001),但对尿蛋白[(262±34.40)μg/24 h]作用不明显。天狼星红染色结果显示对照组肾组织结构完整,肾间质未见胶原纤维沉积;T1DN组肾组织结构破坏,间质胶原纤维沉积明显增多(P<0.001);联合组上述病变明显减轻(P<0.001),Insulin组减轻效果不明显。T1DN组肾组织中FN和SOCS2表达明显增加,E-cadherin表达明显减少(P<0.001);联合组E-cadherin表达明显增加,FN和SOCS2表达明显减少(P<0.001);Insulin组的效果不明显。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T1DN小鼠肾组织中SOCS2的表达水平与肾组织胶原纤维沉积量和FN呈正相关,与E-cadherin呈负相关。结论:SOCS2在T1DN肾组织的EMT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型糖尿病肾病 上皮-细胞转分化 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因子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3K/Akt信号通路对转化生长因子β1诱导的人肺上皮-间质细胞转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邹潇 曾玉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58-360,共3页
目的:探讨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通路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体外诱导的人肺上皮细胞A549间充质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将体外培养的A549细胞随机分成3组:正常对照组、TGF-β1组及抑制剂组,正常对照组不... 目的:探讨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通路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体外诱导的人肺上皮细胞A549间充质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将体外培养的A549细胞随机分成3组:正常对照组、TGF-β1组及抑制剂组,正常对照组不加入TGF-β1,TGF-β1组加入10ng/mLTGF-β1,抑制剂组加入TGF-β1(10ng/mL)和PI3K的抑制剂Ly294002(10nmol/L),72h后通过RT-PCR检测各组A549细胞上皮标志物E-钙黏蛋白(E-cad)及间充质细胞标志物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的变化,ELISA方法检测间充质细胞标志物纤连蛋白(Fn)表达的变化,Westernblot检测Akt磷酸化(p-Akt)水平的变化。所有实验至少重复3次。结果:正常体外培养的A549细胞有E-cad表达及微量的α-SMA、Fn、p-Akt表达;TGF-β1组E-cad的表达下调,α-SMA、Fn、p-Akt的表达上调;抑制剂组与TGF-β1组比较E-cad的表达上调,α-SMA、Fn、p-Akt的表达明显抑制。结论:PI3K/Akt途径参与TGF-β1介导的肺上皮-间质细胞转分化过程,PI3K特异性抑制剂Ly294002可有效抑制TGF-β1介导的肺上皮-间质细胞转分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1 人肺上皮细胞 上皮-细胞转分化 磷脂酰肌醇3激酶 丝氨 酸/苏氨酸蛋白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原合成酶激酶-3β磷酸化促进人腹膜间皮细胞转分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樊敏 刘伏友 +2 位作者 杨宇 叶云 黄谷香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29-334,共6页
目的:探讨糖原合成酶激酶(GSK)-3β磷酸化在人腹膜间皮细胞(HPMC)转分化中的作用。方法:从人腹膜组织中分离和培养人原代腹膜间皮细胞。观察GSK-3β抑制剂氯化锂(LiCl)对HPMCGSK-3β磷酸化的影响,在不同时间点(0,1,3,6,12h)和不同浓度(0... 目的:探讨糖原合成酶激酶(GSK)-3β磷酸化在人腹膜间皮细胞(HPMC)转分化中的作用。方法:从人腹膜组织中分离和培养人原代腹膜间皮细胞。观察GSK-3β抑制剂氯化锂(LiCl)对HPMCGSK-3β磷酸化的影响,在不同时间点(0,1,3,6,12h)和不同浓度(0,5,10,20,40mmol/L)LiCl下Western印迹检测p-GSK-3β和总GSK-3β表达水平的变化。Western印迹检测20mmol/LLiCl作用HPMC不同时间,α-SMA和E-cadherin蛋白的表达。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方法检测α-SMA的表达和分布。结果:LiCl促进HPMCGSK-3β磷酸化在一定范围内呈浓度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P<0.05),但总GSK-3β水平不变(P>0.05)。20mmol/LLiCl干预HPMC24h后,α-SMA表达显著增高(P<0.05),E-cad-herin表达显著下调(P<0.05)。间接免疫荧光结果显示20mmol/LLiCl作用24h后α-SMA表达显著增高(P<0.05)。结论:GSK-3β磷酸化能诱导HPMC发生上皮-间质细胞转分化,为治疗腹膜纤维化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原合成酶激酶-3Β 氯化锂 人腹膜细胞 上皮-细胞转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GF反义寡核苷酸对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廖晓莉 陈超 +3 位作者 陈涛 严玉霞 林春兰 蒋建伟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35-539,共5页
目的研究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反义寡核苷酸(ASODN)对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C)转分化的影响。方法用巨噬细胞趋化因子-1(MCP-1)和马兜铃酸Ⅰ(AAⅠ)联合诱导HKC转分化模型。实验设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PEI组、CTGFASODN10ng/mL组和CT... 目的研究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反义寡核苷酸(ASODN)对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C)转分化的影响。方法用巨噬细胞趋化因子-1(MCP-1)和马兜铃酸Ⅰ(AAⅠ)联合诱导HKC转分化模型。实验设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PEI组、CTGFASODN10ng/mL组和CTGF ASODN100ng/mL组,分别采用WST-8法、流式细胞术、RT-PCR法、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不同浓度的CTGF ASODN对HKC转分化模型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以及α-SMA mRNA表达和α-SMA、TGF-β1、Fibronectin(FN)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100ng/mL的CTGF ASODN对MCP-1和AAⅠ联合诱导HKC转分化细胞具有促进细胞增殖的作用,并可减少实验模型导致的细胞S期阻滞,降低α-SMA mRNA表达,减少α-SMA、TGF-β1和FN蛋白的表达。结论 CTGFASODN能够抑制MCP-1和AAⅠ导致的人HKC转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反义寡核苷酸 上皮-细胞转分化 肾小管上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肝细胞生长素部分逆转巨噬细胞趋化因子和马兜铃酸Ⅰ诱导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
6
作者 陈超 蒋建伟 +3 位作者 周序珑 严玉霞 陈涛 张小鹰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1-54,共4页
目的观察促肝细胞生长素(hepatocyte growth-promoting factor,pHGF)对巨噬细胞趋化因子(monocyte chemo-tatic protein-1,MCP-1)协同马兜铃酸Ⅰ(aristolochic acidⅠ,AAⅠ)诱导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C)凋亡及上皮细胞-间质细胞转分化(e... 目的观察促肝细胞生长素(hepatocyte growth-promoting factor,pHGF)对巨噬细胞趋化因子(monocyte chemo-tatic protein-1,MCP-1)协同马兜铃酸Ⅰ(aristolochic acidⅠ,AAⅠ)诱导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C)凋亡及上皮细胞-间质细胞转分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的HKC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转分化模型组及不同浓度pHGF(0.15、1.5、15、150、1500ng/ml)处理组。转分化模型组采用MCP-1(0.1μg/ml)协同AAⅠ(10μg/ml)诱导HKC转分化模型;pHGF处理组采用不同浓度pHGF对转分化模型HKC进行处理;空白对照组常规培养。采用WST-8法和流式细胞术观察各组细胞增殖和凋亡情况;RT-PCR检测各组细胞α-SMA mRNA表达;免疫组化检测各组细胞α-SMA、TGF-β1、FN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转分化模型组、不同浓度pHGF处理组HKC细胞增殖抑制率,凋亡细胞所占比例,α-SMA mRNA表达均明显升高(P<0.01),提示转分化模型制备成功。与转分化模型组细胞相比,pHGF(150ng/ml)处理组HKC增殖抑制率明显降低(P<0.01),各浓度pHGF处理组HKC凋亡细胞所占比例均明显降低(P<0.01),HKC细胞α-SMA mRNA表达下调(150ng/ml pHGF处理组尤明显);α-SMA、TGF-β1、FN蛋白表达下调。结论pHGF(150ng/ml)可部分逆转MCP-1协同AAⅠ诱导的HKC增殖抑制、凋亡和EM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肝细胞生长素 肾小管上皮细胞 细胞凋亡 上皮-细胞转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酸盐在慢性肾病并发肾间质纤维化中的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4
7
作者 杨萍 徐德苹 +3 位作者 童子文 陈琼 徐如月 周海胜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06-1212,共7页
目的探讨尿酸盐在慢性肾病并发肾间质纤维化过程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利用0.2%腺嘌呤的饲料喂养小鼠9周,构建慢性肾病小鼠模型。造模结束后,小鼠眼眶后静脉丛采血,检测肾功能和血尿酸含量;HE染色和PAS染色分析肾脏组织病理变化;Masson... 目的探讨尿酸盐在慢性肾病并发肾间质纤维化过程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利用0.2%腺嘌呤的饲料喂养小鼠9周,构建慢性肾病小鼠模型。造模结束后,小鼠眼眶后静脉丛采血,检测肾功能和血尿酸含量;HE染色和PAS染色分析肾脏组织病理变化;Masson染色观察肾脏纤维化程度;尿酸盐染色观察肾组织中尿酸盐沉积;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检测目标分子的表达变化。利用不同浓度尿酸刺激原代培养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mRTECs)及人肾小管上皮细胞系(HKC);划痕实验观察尿酸对细胞迁移的影响。结果动物水平上,生化分析检测结果显示,模型组小鼠血清尿素氮(P=0.0064)、肌酐(P=0.0080)、血尿酸(P=0.0007)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加;HE和PAS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小鼠出现严重肾小管损伤及炎症细胞浸润;Masson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胶原沉积明显增加;尿酸盐染色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肾组织出现大量尿酸盐结晶;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模型组小鼠波形蛋白、平滑肌肌动蛋白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较对照组升高,E钙黏蛋白水平较对照组降低。细胞水平上,划痕结果显示,尿酸刺激促进肾小管上皮细胞迁移;Western blot检测结果与免疫组化一致。结论尿酸可通过促进肾小管上皮细胞分泌TGF-β1,进而促进上皮-间质细胞转分化,加速肾间质纤维化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酸盐 高尿酸血症 慢性肾病 纤维化 上皮-细胞转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EI在肾间质纤维化中的表达变化
8
作者 赵兴 马天娇 罗钢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910-914,共5页
目的通过观察白细胞介素样的上皮-间质转分化诱导因子(ILEI)在单侧输尿管梗阻(UUO)模型及经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后肾小管上皮-间质转分化(EMT)过程中的表达变化,探讨ILEI是否参与肾间质纤维化的形成。方法选取24只SPF级健康... 目的通过观察白细胞介素样的上皮-间质转分化诱导因子(ILEI)在单侧输尿管梗阻(UUO)模型及经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后肾小管上皮-间质转分化(EMT)过程中的表达变化,探讨ILEI是否参与肾间质纤维化的形成。方法选取24只SPF级健康雄性小鼠,分为假手术组、UUO模型7 d组和UUO模型14 d组,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方法制作小鼠肾间质纤维化模型。Masson染色观察小鼠肾间质纤维化中胶原蛋白的表达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肾组织中ILEI蛋白的表达。使用TGF-β1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HK-2细胞),倒置显微镜观察HK-2细胞的形态学变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细胞在TGF-β1的作用下ILEI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UUO模型7 d组小鼠肾组织中ILEI表达量明显增多(P<0.05),UUO模型14 d组ILEI表达量较UUO模型7 d组下降(P<0.05)。TGF-β1诱导HK-2细胞发生EMT后,其细胞形态向成纤维细胞转化,ILEI的表达量较未添加TGF-β1的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作用72 h后ILEI表达量较作用24和48 h时下降(P<0.05)。结论ILEI在肾间质纤维化过程中表达量发生变化,可能在肾间质纤维化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化 上皮-转分化 转化生长因子-Β1 细胞介素样的上皮-转分化诱导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进程中负性调控相关蛋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9
作者 肖雅文 肖瑛 郭兵 《生理科学进展》 2022年第3期200-206,共7页
糖尿病肾病(DKD)是糖尿病最常见及最严重的慢性微血管并发症之一,DKD发展为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最终途径是肾小球硬化和小管间质纤维化(TIF)。TIF是DKD的主要病理改变,在TIF进程中上皮间充质转化(EMT)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于EMT这一复杂且影... 糖尿病肾病(DKD)是糖尿病最常见及最严重的慢性微血管并发症之一,DKD发展为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最终途径是肾小球硬化和小管间质纤维化(TIF)。TIF是DKD的主要病理改变,在TIF进程中上皮间充质转化(EMT)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于EMT这一复杂且影响因素众多的过程,虽已知有很多基因、蛋白参与,但具体的调控机制仍不清楚。迄今为止,对于在糖尿病肾病肾纤维化过程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的多种负性调节相关蛋白的表达变化及其调控机制的研究十分广泛,故对此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上皮-细胞转分化 负性调控相关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3aR激动剂对小鼠原代肾小管上皮细胞表型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志诚 赵文紧 郑敬民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4-20,共7页
目的细胞转分化(EMT)过程中的关键事件包括上皮细胞蛋白(E-钙黏蛋白)的表达下调,细胞活动性增加,细胞基质生成的增多等。文中构建鼠原代肾小管上皮细胞培养及鉴定的方法,探究C3aR活化是否能够引起小管上皮细胞发生上皮-间质细胞转分化... 目的细胞转分化(EMT)过程中的关键事件包括上皮细胞蛋白(E-钙黏蛋白)的表达下调,细胞活动性增加,细胞基质生成的增多等。文中构建鼠原代肾小管上皮细胞培养及鉴定的方法,探究C3aR活化是否能够引起小管上皮细胞发生上皮-间质细胞转分化。方法用鼠肾小管节段进行肾小管上皮细胞原代培养,以免疫细胞化学及免疫荧光染色对上皮细胞进行鉴定。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C3aR激动剂设5个浓度组:0.1、1、100、500及2000 ng/m L组,另设3个时间组:6、12及24 h组。利用Real-time PCR检测肾小管上皮细胞中E-钙黏蛋白、α-SMA及collagen I的表达水平变化;利用Western blot检测E-钙黏蛋白、α-SMA蛋白表达水平;用鬼笔环肽对上皮细胞行骨架染色,观察细胞骨架形态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3aR激动剂组(500 ng/m L、刺激48 h)抑制E-钙黏蛋白表达[(0.950±0.901)vs(0.650±0.221),P<0.05],上调α-SMA[(1.380±0.062)vs(1.600±0.103),P<0.05]和collagen I表达(P<0.05),且各自表达趋势与C3aR激动剂呈时间和剂量依赖关系。细胞骨架染色结果显示,随着C3aR激动剂刺激时间的延长,上皮细胞内由激动蛋白构成的应力纤维生成逐渐增多。结论成功构建了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原代培养及鉴定的方法;C3aR活化能够促进肾小管上皮细胞发生上皮-间质细胞转分化,并在肾纤维化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预示C3aR可能成为肾疾病治疗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管上皮细胞 原代培养 C3aR激动剂 上皮-细胞转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肾活血清利方对HK2细胞TEMT过程中Smad4及RhoA mRNA表达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孙世竹 孙伟 +2 位作者 刘丽 朱萱萱 赖仁胜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0年第10期2084-2087,共4页
目的:以益肾活血清利为法组方通过中药含药血清观察中药对HK-2细胞(人肾近端小管上皮细胞)TEMT(肾小管上皮细胞向间质肌成纤维细胞转分化)过程中的信号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制备中药含药血清,观察含药血清对HK-2细胞在TGF-β1诱导下EM... 目的:以益肾活血清利为法组方通过中药含药血清观察中药对HK-2细胞(人肾近端小管上皮细胞)TEMT(肾小管上皮细胞向间质肌成纤维细胞转分化)过程中的信号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制备中药含药血清,观察含药血清对HK-2细胞在TGF-β1诱导下EMT过程的阻抑作用。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低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苯那普利组。观察在TGF-β1诱导下转分化过程中对Smad4及RhoA mRNA表达作用的影响。结果:中药低剂量组、苯那普利组与模型组Smad4的mRNA表达比较有显著差异;中药高剂量组RhoA的mRNA表达与模型组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性;而中药低剂量组、苯那普利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不显著。结论:在Smad4 mRNA的表达上中药低剂量组与洛汀新均显示出抑制作用,但洛汀新对RhoA mRNA的表达上无明显作用,而中药高剂量组则有明显的抑制RhoA mRNA表达的作用,说明中药的可探讨性较大,单纯通过剂量调整或许可以达到多信号途径的抑制作用而发挥拮抗EMT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肾活血清利方 人肾近端小管上皮细胞 肾小管细胞上皮肌成纤维细胞转分化 SMAD4 RHO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录因子Twist促进腹膜透析患者腹膜纤维化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贾真 姬丽华 +5 位作者 陈景荷 梁维 车明文 何丽洁 孙世仁 王汉民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879-884,共6页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Twist对腹膜透析患者腹透流出液人腹膜间皮细胞(HPMCs)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将腹膜透析患者透出液离心后进行HPMCs培养,检测Twist、E-cadherin、α-SMA、Bmi-1的蛋白及免疫荧光表达。分别采用上调质粒pcDNA3.1-Twist...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Twist对腹膜透析患者腹透流出液人腹膜间皮细胞(HPMCs)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将腹膜透析患者透出液离心后进行HPMCs培养,检测Twist、E-cadherin、α-SMA、Bmi-1的蛋白及免疫荧光表达。分别采用上调质粒pcDNA3.1-Twist和空载体pcDNA3.1转染HPMCs,检测Twist、E-cadherin、α-SMA以及Bmi-1的蛋白及免疫荧光表达。分别采用Twist的siRNA质粒和空载体pSlience转染转分化的HPMCs,检测Twist、E-cadherin、α-SMA以及Bmi-1的蛋白及免疫荧光表达。采用Bmi-1的siRNA质粒转染转分化的HPMCs,检测E-cadherin、α-SMA以及Bmi-1的蛋白及免疫荧光表达。结果免疫荧光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随着透龄增加,E-cadherin表达降低,Twist、α-SMA及Bmi-1表达增加(P<0.05)。与空载体组相比,HPMCs过表达Twist后,E-cadherin表达减弱,Twist、α-SMA及Bmi-1表达增加(P<0.05)。用小干扰RNA使Twist沉默后,E-cadherin表达增加,Twist、α-SMA及Bmi-1表达减弱(P<0.05)。用小干扰RNA使Bmi-1沉默后,E-cadherin表达增加,α-SMA、Bmi-1表达减弱(P<0.05)。结论 Twist参与了腹膜纤维化的发生发展过程,其作用部分是通过Bmi-1促进HPMCs的转分化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纤维化 上皮-细胞转分化 TWIST转录因子 BMI-1 钙黏着糖蛋白类 肌动蛋白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rafenib通过抑制TGF-β/Smad途径延缓肾纤维化的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贾利宁 马晓桃 +2 位作者 杨阳 付荣国 桂保松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78-382,398,共6页
目的探讨sorafenib减轻肾纤维化的作用及机制。方法用低、中、高剂量sorafenib分别给单侧输尿管梗阻(UUO)模型大鼠灌胃或干预经TGF-β1刺激的NRK-52E细胞。HE染色观察各组肾组织纤维化情况,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肾组织及NRK-52E细胞α-SMA、... 目的探讨sorafenib减轻肾纤维化的作用及机制。方法用低、中、高剂量sorafenib分别给单侧输尿管梗阻(UUO)模型大鼠灌胃或干预经TGF-β1刺激的NRK-52E细胞。HE染色观察各组肾组织纤维化情况,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肾组织及NRK-52E细胞α-SMA、E-cadherin的表达情况。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各组NRK-52E细胞周期。Western blot检测各组NRK-52E细胞中Smad3和p-Smad3的表达变化。结果 HE染色结果显示,与UUO模型组相比,sorafenib治疗组肾间质纤维化明显减轻,小管萎缩、炎细胞浸润较轻(P<0.05);与对照组比较,sorafenib治疗组E-cadherin在NRK-52E细胞和肾组织中表达均增加,而α-SMA表达均降低(P<0.05);流式细胞术分析发现细胞周期停滞于G0/G1期的细胞数明显增加,而进入G2、S期的细胞数明显减少(P<0.05);与对照组比较,sorafenib干预组p-Smad3蛋白在NRK-52E细胞中表达降低,且与sorafenib剂量呈正相关(P<0.05)。结论 sorafenib具有抗肾脏纤维化作用,主要通过TGF-β/Smad途径发挥作用,可能为治疗肾纤维化提供一种早期干预的新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索拉菲尼(sorafenib) 肾纤维化 上皮细胞转分化 TGF-Β SMAD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