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EpCAM单克隆抗体治疗肝母细胞瘤的动物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陈立才 李朋飞 +2 位作者 黄一敏 刘江斌 吕志宝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1期63-68,共6页
目的观察抗上皮细胞粘附分子(epitheli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EpCAM)单克隆抗体靶向治疗人肝母细胞瘤(hepatoblastoma,HB)荷瘤鼠模型的疗效。方法体外培养HB HuH-6细胞,采用免疫组化检测Hu H-6细胞中EpCAM的表达。将10只裸鼠皮下接... 目的观察抗上皮细胞粘附分子(epitheli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EpCAM)单克隆抗体靶向治疗人肝母细胞瘤(hepatoblastoma,HB)荷瘤鼠模型的疗效。方法体外培养HB HuH-6细胞,采用免疫组化检测Hu H-6细胞中EpCAM的表达。将10只裸鼠皮下接种HuH-6细胞,待建立稳定的HuH-6细胞荷瘤鼠模型后,将荷瘤鼠等额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经鼠尾静脉注射抗EpCAM单克隆抗体,剂量30 ug/kg,每天1次;对照组经鼠尾静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两组均给药3周。停药1周后取荷瘤鼠肿瘤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测算肿瘤的重量及体积,并计算抑瘤率。结果 HuH-6细胞传代培养成功,免疫组化染色可见其细胞膜EpCAM呈阳性表达。裸鼠接种Hu H-6细胞6周后可形成肿瘤体,病理检查证实为HB,成功建立HB荷瘤鼠模型。实验组肿瘤重量及体积分别为(35. 6±2. 97) mg和(1. 12±0. 09) cm^3,对照组肿瘤重量及体积分别为(45. 8±4. 59) mg和(1. 37±0. 77) cm^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实验组肿瘤组织EpCAM表达阳性率(28. 3±5. 4)%,对照组肿瘤组织EpCAM表达阳性率(39. 7±4. 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动物实验结果表明,抗Ep CAM单克隆抗体能够抑制HB荷瘤裸鼠肿瘤的生长,为HB靶向治疗提供了一定的实验基础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母细胞 上皮细胞粘附分子 抗体 单克隆 靶向治疗 模型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