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工频磁场对人晶状体上皮细胞DNA双链断裂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杜晓刚 徐珊珊 +3 位作者 陈苘 鲁德强 许正平 曾群力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8年第1期9-14,共6页
目的:采用γH2AX免疫荧光法观察工频磁场对人晶状体上皮细胞DNA双链断裂的影响。方法:将人晶状体上皮细胞暴露于0.4 mT、50 Hz工频磁场2 h、6 h、12 h、24 h、48 h,以0.1μmol/L的DNA损伤剂4-硝基喹啉-1-氧化物作用1 h作为阳性对照,结... 目的:采用γH2AX免疫荧光法观察工频磁场对人晶状体上皮细胞DNA双链断裂的影响。方法:将人晶状体上皮细胞暴露于0.4 mT、50 Hz工频磁场2 h、6 h、12 h、24 h、48 h,以0.1μmol/L的DNA损伤剂4-硝基喹啉-1-氧化物作用1 h作为阳性对照,结束处理后进行γH2AX免疫荧光检测。计算细胞平均焦点数。将细胞平均焦点数及焦点阳性细胞率作为评价细胞DNA双链断裂程度的指标。结果:工频磁场暴露24 h的平均焦点数、γH2AX焦点阳性细胞率分别为(2.93±0.43)、(27.88±2.59)%,与假辐照组(1.77±0.37)、(19.38±2.70)%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工频磁场暴露48 h的平均焦点数、γH2AX焦点阳性细胞率分别为(3.14±0.35)、(31.00±3.44)%,与假辐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而工频磁场暴露2 h分别为(2.11±0.61)、(22.44±5.09)%,6 h分别为(2.18±0.47)、(22.59±3.08)%和12 h分别为(2.35±0.43)、(23.35±2.93)%,与假辐照组比较,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结论:体外实验表明,0.4 mT工频磁场长时间辐照可以使人晶状体上皮细胞DNA双链断裂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损伤 辐射 电离 晶体/细胞 上皮细胞/代谢 电磁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噪声阻断1800MHz手机辐射所致的晶状体上皮细胞内活性氧增加及DNA损伤 被引量:4
2
作者 吴炜 姚克 +4 位作者 王凯军 鲁德强 何继亮 徐立红 孙文均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8年第1期34-38,共5页
目的:探讨1800 MHz手机辐射对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内活性氧(ROS)和DNA损伤的影响,以及叠加电磁噪声后对该效应的阻断作用。方法:体外培养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受比吸收率(specific absorption rate,SAR)为4 W/kg的1800 MHz手机频段间断辐射2... 目的:探讨1800 MHz手机辐射对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内活性氧(ROS)和DNA损伤的影响,以及叠加电磁噪声后对该效应的阻断作用。方法:体外培养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受比吸收率(specific absorption rate,SAR)为4 W/kg的1800 MHz手机频段间断辐射24 h或与2μT电磁噪声联合作用24 h后,利用荧光探针检测ROS水平及用彗星试验检测DNA损伤水平。结果:4 W/kg手机辐射可明显诱发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内ROS及DNA损伤(P<0.001);与2μT电磁噪声联合暴露后可明显阻断该效应,与手机单独辐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01),但与假辐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电磁噪声可阻断1800 MHz手机辐射所诱发的晶状体上皮细胞内ROS及DNA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噪声/副作用 活性氧 DNA损伤 电磁场 彗星试验 辐射 晶体/细胞 上皮细胞/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定沉默水通道蛋白5基因对异位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增殖及迁移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辛廖冰 江秀秀 +4 位作者 叶小磊 吴瑞瑾 徐开红 马俊彦 林俊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85-292,共8页
目的:探讨水通道蛋白(AQP)5基因对异位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增殖及迁移的影响。方法:构建可靶向沉默AQP5基因的质粒,在293 T细胞中包装形成病毒颗粒后,感染原代培养的异位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分别通过逆转录PCR及蛋白质印迹法鉴定... 目的:探讨水通道蛋白(AQP)5基因对异位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增殖及迁移的影响。方法:构建可靶向沉默AQP5基因的质粒,在293 T细胞中包装形成病毒颗粒后,感染原代培养的异位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分别通过逆转录PCR及蛋白质印迹法鉴定异位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中AQP5 mRNA和蛋白表达。 MTT法测定细胞增殖;Transwell技术检测细胞的体外迁移能力;蛋白质印迹法检测丝氨酸/苏氨酸蛋白酶( AKT )活化情况。构建裸鼠腹腔内子宫内膜异位症体内模型,考察阴性对照组和AQP5沉默组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在裸鼠腹腔内瘤体生长情况及腹膜转移情况。结果:体外实验结果显示,AQP5沉默后异位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的增殖能力在第7天时明显抑制( P<0.05);AQP5沉默组异位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磷酸化( p-AKT)表达减少,而AKT表达无改变,p-AKT/AKT减少( P<0.05);AQP5沉默组比阴性对照组迁移细胞数减少( P<0.05)。体内实验结果显示,与阴性对照组比较,AQP5沉默组瘤体结节数相对较少,体积较小,其中腹膜瘤体结节数少于阴性对照组( P<0.05)。结论:AQP5基因沉默可抑制异位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的增殖及迁移能力,其机制可能与AKT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水通道蛋白质5 子宫内膜 基因沉默 上皮细胞/代谢 细胞增殖 细胞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BMP-7重组腺病毒构建及在肾小管上皮细胞中表达
4
作者 杨肃文 王伟 +1 位作者 徐再春 朱芸芸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1-78,共8页
目的:利用AdEasyTMsystem构建携带大鼠BMP-7基因的重组腺病毒,并鉴定其在原代肾小管上皮细胞中的表达。方法:将BMP-7全长序列分为46个片段分段合成,再采用PCR方法将合成的46个寡核苷酸片段拼接成BMP-7基因,并克隆到测序载体中测序鉴定。... 目的:利用AdEasyTMsystem构建携带大鼠BMP-7基因的重组腺病毒,并鉴定其在原代肾小管上皮细胞中的表达。方法:将BMP-7全长序列分为46个片段分段合成,再采用PCR方法将合成的46个寡核苷酸片段拼接成BMP-7基因,并克隆到测序载体中测序鉴定。经NotI和HindⅢ双酶切后接入pShuttle-CMV穿梭载体,构建重组腺病毒的穿梭质粒pShuttle-BMP-7。EcoRI酶切重组pShuttle-BMP-7,与pAdEasyTMDNA电穿孔共转化BJ5183感受态菌,抽提重组AdBMP-7质粒,PacI酶切线性化重组质粒AdBMP-7后,转染Ad293细胞进行病毒包装和扩增,腺病毒荧光检测试剂盒测定其滴度。用AdBMP-7感染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以ELISA法和W estern-blot法检测BMP-7在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中的表达。RT-PCR方法检测-αSMA mRNA的表达水平,以鉴定重组腺病毒AdBMP-7的生物学活性。结果:构建了BMP-7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并制备出高滴度重组腺病毒保存液。该重组腺病毒在体外能有效转染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并高表达BMP-7蛋白,所表达的BMP-7蛋白能有效逆转由TGF-β1诱导的α-SMA表达增高。结论:成功地构建了携带大鼠BMP-7基因的重组腺病毒,并初步证实其具有一定的抗肾纤维化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形态发生蛋白质类/遗传学 重组 遗传 转染 遗传载体 腺病毒科/遗传学 肾小管/细胞 上皮细胞/代谢 肾硬化症/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