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实验性消化道溃疡上皮淋巴细胞毒活性的变化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北星 吕昌龙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29-131,共3页
目的:了解消化道溃疡机体的免疫功能变化。方法:应用生物学测定法检测了水浸限制刺激诱发的C57BL/6小鼠消化道溃疡动物模型肠上皮淋巴细胞和脾淋巴细胞的细胞毒活性的变化。结果:发现给予水浸限制刺激后第2天,小鼠肠上皮淋... 目的:了解消化道溃疡机体的免疫功能变化。方法:应用生物学测定法检测了水浸限制刺激诱发的C57BL/6小鼠消化道溃疡动物模型肠上皮淋巴细胞和脾淋巴细胞的细胞毒活性的变化。结果:发现给予水浸限制刺激后第2天,小鼠肠上皮淋巴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活性增至最高,达52.3%,1w后基本恢复正常水平。脾淋巴细胞的杀伤活性在水浸限制刺激后第5天明显下降,第9天仍未完全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肠上皮淋巴细胞活性在消化道溃疡发生后的一定期间内有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淋巴细胞 杀伤活性 消化性溃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食管粘膜上皮淋巴细胞浸润过程的电镜观察
2
作者 李淑荣 闫敬敏 +1 位作者 赵玉珍 雷建章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14-314,共1页
关键词 食管粘膜 上皮淋巴细胞 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 浸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生物活性肽对肉鸡肠道黏膜上皮内淋巴细胞和IgA^+生成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23
3
作者 杨玉荣 佘锐萍 +2 位作者 张日俊 尚云连 胡艳欣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12-415,共4页
500只1日龄爱维因肉鸡随机分为五组:分别饲喂添加了不同浓度的大豆生物活性肽(三组)、抗生素和不含大豆生物活性肽的日粮,在28、49日龄取材,采用HE染色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肉鸡十二指肠、空肠、盲肠扁桃体的上皮内淋巴细胞(Intra... 500只1日龄爱维因肉鸡随机分为五组:分别饲喂添加了不同浓度的大豆生物活性肽(三组)、抗生素和不含大豆生物活性肽的日粮,在28、49日龄取材,采用HE染色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肉鸡十二指肠、空肠、盲肠扁桃体的上皮内淋巴细胞(IntraepithelialLymphocyte,IEL)和IgA+生成细胞数量,观察大豆生物活性肽对肉鸡肠道黏膜免疫细胞的影响。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80g/kg~120g/kg大豆生物活性肽能够调解肉鸡的肠道黏膜免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生物活性肽 肉鸡 上皮淋巴细胞 IgA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胱胺对鸡小肠粘膜中分泌型IgA细胞和上皮内淋巴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44
4
作者 杨倩 练高建 +1 位作者 黄国庆 陈杰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89-92,共4页
实验组肉鸡在灌喂半胱胺 2 0mg·kg-1(CY Ⅰ )和 80mg·kg-1(CY Ⅱ )后 ,应用鸡新城疫弱毒苗 (NDV) (Ⅳ系苗 )以口腔注入法进行免疫 ,检查小肠粘膜中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 (sIgA)阳性细胞和上皮内淋巴细胞 (iIEL)数量的变化。结果... 实验组肉鸡在灌喂半胱胺 2 0mg·kg-1(CY Ⅰ )和 80mg·kg-1(CY Ⅱ )后 ,应用鸡新城疫弱毒苗 (NDV) (Ⅳ系苗 )以口腔注入法进行免疫 ,检查小肠粘膜中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 (sIgA)阳性细胞和上皮内淋巴细胞 (iIEL)数量的变化。结果表明 ,CY Ⅰ在NDV首免后第 4周 ,十二指肠中sIgA阳性细胞数量极显著增加 (P <0 0 1) ;CY Ⅰ和CY Ⅱ组在NDV首免后第 4周iIEL数量显著增加 (P <0 0 5 ) ;首免后第 5周CY Ⅰ组十二指肠中iIEL数量显著增加 (P <0 0 5 ) ;而盲肠扁桃体中这两种细胞数量的变化不大。提示生长抑素 (SS)可抑制小肠粘膜中sIgA阳性细胞和iIEL的分化和增殖 ,半胱胺通过耗竭鸡小肠中SS的含量可提高鸡的粘膜免疫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胱胺 粘膜免疫 鸡小肠 分泌型 IgA 阳性细胞 上皮淋巴细胞 iIEL 阳性细胞 SS 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圆小囊免疫功能及其与肠道粘膜局部免疫关系的研究 Ⅳ.实验性感染肠球虫兔的圆小囊上皮间淋巴细胞及杯状细胞定量观察 被引量:15
5
作者 刘环 佘锐萍 +2 位作者 宋俊霞 杨汉春 马毅新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448-452,共5页
本研究对半月龄、5周龄和2月龄兔口服感染4种兔肠球虫后,圆小囊绒毛粘膜上皮间淋巴细胞和杯状细胞以及圆顶两侧粘膜上皮间淋巴细胞和杯状细胞的数量变化情况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表明:感染后,5周龄组第4天、第5天圆顶两侧粘膜... 本研究对半月龄、5周龄和2月龄兔口服感染4种兔肠球虫后,圆小囊绒毛粘膜上皮间淋巴细胞和杯状细胞以及圆顶两侧粘膜上皮间淋巴细胞和杯状细胞的数量变化情况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表明:感染后,5周龄组第4天、第5天圆顶两侧粘膜上皮间淋巴细胞、2月龄组绒毛粘膜上皮间淋巴细胞显著增加,其余组上皮间淋巴细胞同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杯状细胞数量的变化呈现相对的不规律性:半月龄组和5周龄组圆顶两侧粘膜上皮间杯状细胞数量呈增加趋势,而在2月龄组和5周龄组绒毛粘膜上皮间杯状细胞数量则呈减少趋势。这些结果表明,圆小囊的局部细胞免疫机制可能在机体抗球虫免疫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兔病 圆小囊 肠球虫 上皮淋巴细胞 杯状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菌群失调增加小鼠肠上皮内T淋巴细胞活化和促炎细胞因子分泌 被引量:15
6
作者 罗霞 罗爽 +3 位作者 郑彦懿 温如燕 邓向亮 周联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031-1035,共5页
目的探讨肠道菌群失调对小鼠小肠上皮间淋巴细胞(i IEL)功能的影响。方法口服给予广谱抗生素头孢曲松钠造成菌群失调小鼠模型,用乙二胺四乙酸(EDTA)和二硫苏糖醇(DTT)消化上皮细胞,流式细胞术鉴定i IEL表型和T细胞亚群的比例,ELISA检测... 目的探讨肠道菌群失调对小鼠小肠上皮间淋巴细胞(i IEL)功能的影响。方法口服给予广谱抗生素头孢曲松钠造成菌群失调小鼠模型,用乙二胺四乙酸(EDTA)和二硫苏糖醇(DTT)消化上皮细胞,流式细胞术鉴定i IEL表型和T细胞亚群的比例,ELISA检测肠腔冲洗液中白细胞介素2(IL-2)、IL-6、γ干扰素(IFN-γ)水平,采用选择性培养基以及PCR检测肠道细菌的类别。结果与正常组相比,给予头孢曲松钠后小鼠肠道内细菌明显减少,真菌和酵母菌增多;i IEL中T淋巴细胞亚群的比例发生变化,其中γδT细胞比例明显升高;CD3+T细胞、CD8+T细胞以及T细胞受体(TCR)γδ+T细胞活化增加,肠腔内IL-2、IL-6、IFN-γ水平显著升高。结论肠道菌群失调导致定植抗力下降,真菌增多,微生物屏障功能被破坏,引起i IEL中T细胞活化增加,促炎细胞因子分泌增加,可能是菌群紊乱引起炎症性肠病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淋巴细胞 肠道菌群 生物屏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小肠上皮内淋巴细胞的提取与抗原表型测定和功能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周正任 叶晓卉 +1 位作者 杨晓临 王丹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35-137,共3页
目的 :建立一种提取小肠上皮内淋巴细胞的方法 ,并对其功能进行初步研究。方法 :采用机械分离法和Percoll非连续密度梯度离心法提取小鼠小肠上皮内淋巴细胞 ,经间接荧光染色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表型。应用乳酸脱氢酶法检测其自然杀伤功... 目的 :建立一种提取小肠上皮内淋巴细胞的方法 ,并对其功能进行初步研究。方法 :采用机械分离法和Percoll非连续密度梯度离心法提取小鼠小肠上皮内淋巴细胞 ,经间接荧光染色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表型。应用乳酸脱氢酶法检测其自然杀伤功能。结果 :应用该法可获得小鼠小肠上皮内淋巴细胞 2× 10 6 ~ 4× 10 6 只鼠 ,活力测定 >95 %。抗原表型中73 8%以上表达CD8分子 ,TCRγδ为 43 8%。而且自然杀伤活性明显高于小鼠脾淋巴细胞。结论 :表明采用该法提取小鼠小肠上皮内淋巴细胞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上皮淋巴细胞 自然杀伤活性 抗原表型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激素对大鼠肠黏膜结构及上皮内淋巴细胞和杯状细胞数量、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8
8
作者 闫金坤 陈耀星 王子旭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267-1271,共5页
为了研究雌激素对肠黏膜屏障结构的影响,将18只健康Wistar雌性大鼠进行同期发情处理,于发情间情期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进行假手术;OVX组,双侧卵巢摘除;OVX+E2组,双侧卵巢摘除,苯甲酸雌二醇100μg/kg.d连续用药7 d,然后观察小肠黏膜上皮... 为了研究雌激素对肠黏膜屏障结构的影响,将18只健康Wistar雌性大鼠进行同期发情处理,于发情间情期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进行假手术;OVX组,双侧卵巢摘除;OVX+E2组,双侧卵巢摘除,苯甲酸雌二醇100μg/kg.d连续用药7 d,然后观察小肠黏膜上皮细胞、上皮内淋巴细胞(IEL)、杯状细胞形态结构和数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和对照组相比,OVX组大鼠的小肠黏膜结构有明显的损伤,绒毛萎缩,绒毛高度和隐窝深度的比值(V/C)明显降低,IEL数量和杯状细胞的数量减少(P<0.05);OVX+E2组的各项指标明显高于OVX组,但是部分指标低于对照组。结论:卵巢摘除对大鼠小肠黏膜屏障结构有严重影响,补充适量雌激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这一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 上皮淋巴细胞 杯状细胞 肠黏膜屏障 小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枸杞多糖对小鼠肠道上皮内淋巴细胞和杯状细胞数量、分布及对IL-2水平影响 被引量:16
9
作者 石玉祥 闫金坤 王雪敏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318-320,共3页
为了研究枸杞多糖(LBP)对肠黏膜屏障结构的影响,给10只C57BL/J健康小鼠连续灌服枸杞多糖7d后,显微镜观察小肠上皮内淋巴细胞(IEL)、杯状细胞(GC)数量和分布变化及测定肠黏膜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水平。结果表明,应用枸杞多... 为了研究枸杞多糖(LBP)对肠黏膜屏障结构的影响,给10只C57BL/J健康小鼠连续灌服枸杞多糖7d后,显微镜观察小肠上皮内淋巴细胞(IEL)、杯状细胞(GC)数量和分布变化及测定肠黏膜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水平。结果表明,应用枸杞多糖小鼠的肠黏膜IEL数量和GC的数量明显增加,且有向肠内层移动趋势,同时肠黏膜IL-2水平升高。证实枸杞多糖在一定程度上可促进小鼠小肠黏膜屏障结构趋于完整并提高其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多糖 小鼠 上皮淋巴细胞 杯状细胞 细胞介素-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异黄酮对大鼠肠道上皮内淋巴细胞、杯状细胞及瘦素长型受体的影响 被引量:9
10
作者 唐秀莹 陈正礼 +1 位作者 罗启慧 张小龙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43-350,共8页
大豆异黄酮具有广泛的生理作用,其对免疫系统的影响近年来成为一个焦点。为了研究大豆异黄酮对肠黏膜屏障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上皮内淋巴细胞、杯状细胞)及免疫调节因子瘦素受体(长型)的影响,本实验采用高脂饲料喂饲大鼠,建立肥胖模型;... 大豆异黄酮具有广泛的生理作用,其对免疫系统的影响近年来成为一个焦点。为了研究大豆异黄酮对肠黏膜屏障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上皮内淋巴细胞、杯状细胞)及免疫调节因子瘦素受体(长型)的影响,本实验采用高脂饲料喂饲大鼠,建立肥胖模型;然后将筛选出的肥胖大鼠分别灌胃剂量为对照(I:0mg/kg)、低(Ⅱ:50mg/kg)、中(Ⅲ:150mg/kg)、高剂量(Ⅳ:450mg/kg)的大豆异黄酮,并设置基础对照组(Ⅴ:溶媒为0.5%羧甲基纤维素钠),连续4周用HE、PAS染色观察小肠上皮内淋巴细胞、杯状细胞数量和分布变化;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测定瘦素受体(长型)水平。结果表明:大鼠上皮内淋巴细胞以小型淋巴细胞为主,主要分布于上皮的基底膜附近;大鼠杯状细胞分布在肠黏膜上皮层;瘦素受体(长型)阳性细胞分布于黏膜层。应用大豆异黄酮高剂量组较对照组大鼠的肠黏膜上皮内淋巴细胞数量和杯状细胞的数量明显增加,且有向肠内层移动趋势,同时肠黏膜瘦素受体(长型)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大豆异黄酮在一定程度上可促进大鼠小肠黏膜屏障结构趋于完整并提高其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异黄酮 大鼠 上皮淋巴细胞 杯状细胞 瘦素受体(长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乳猪壮对仔猪小肠黏膜上皮内淋巴细胞和杯状细胞数量变化的试验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玉仙 王文利 +2 位作者 陈耀星 王子旭 曹静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7-39,I0005,共4页
利用组织化学法和图像分析法研究庆大霉素和不同剂量的"乳猪壮"在防治仔猪大肠杆菌病时对仔猪小肠的上皮内淋巴细胞、杯状细胞的数量变化。试验选用60头刚出生的0日龄的杜×大×长三元杂交健康仔猪,随机分6个处理组,... 利用组织化学法和图像分析法研究庆大霉素和不同剂量的"乳猪壮"在防治仔猪大肠杆菌病时对仔猪小肠的上皮内淋巴细胞、杯状细胞的数量变化。试验选用60头刚出生的0日龄的杜×大×长三元杂交健康仔猪,随机分6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设10只(雌雄均有),分别饲喂生理盐水、庆大霉素和4种不同剂量的"乳猪壮",试验期为7d。结果显示,各试验组仔猪小肠黏膜上皮内淋巴细胞数量由十二指肠向空肠、回肠逐渐减少;杯状细胞的数量由十二指肠向空肠、回肠逐渐增加。4mL乳猪壮组对仔猪小肠黏膜上皮内淋巴细胞、杯状细胞的数量明显高于其他组且差异极显著(P<0.01)。结果显示,4mL乳猪壮组对改善仔猪小肠黏膜的防御功能,提高肠道的防御能力有一定作用,可以防治仔猪大肠杆菌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庆大霉素 乳猪壮 大肠杆菌 黏膜免疫 上皮淋巴细胞 杯状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蒜溶液对小鼠小肠黏膜结构、上皮内淋巴细胞和杯状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12
12
作者 张玉仙 王文利 +3 位作者 陈耀星 王子旭 李然 平淑雨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33-37,共5页
用组织学和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不同浓度的大蒜素溶液对小鼠小肠黏膜结构及部分黏膜免疫相关细胞分布与数量的影响。试验选用8周龄BALB/C雄鼠50只,分为5组,每组10只,每组分别饲喂5种不同浓度的大蒜素溶液,每天80m l,实验期为10天。结果显示... 用组织学和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不同浓度的大蒜素溶液对小鼠小肠黏膜结构及部分黏膜免疫相关细胞分布与数量的影响。试验选用8周龄BALB/C雄鼠50只,分为5组,每组10只,每组分别饲喂5种不同浓度的大蒜素溶液,每天80m l,实验期为10天。结果显示,1%大蒜素溶液对小鼠小肠肠绒毛长度、V/C比值、黏膜厚度,黏膜免疫相关细胞数量影响最大,对改善和增强小鼠小肠的消化吸收功能,提高肠道的防御能力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素 小肠黏膜结构 上皮淋巴细胞 杯状细胞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粮锌、硒添加量对肉鸡肠黏膜结构及上皮内淋巴细胞和杯状细胞数量的影响 被引量:8
13
作者 王子旭 佘锐萍 +2 位作者 陈越 陈耀星 成安慰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3年第6期568-572,共5页
为了探讨微量元素锌和硒互作对肉鸡肠道黏膜屏障结构的影响,将24只1d龄AA肉鸡随机分3组,分别饲喂添加有高锌高晒(锌1000 mg/kg、硒5 g/kg)、低锌低晒(锌34mg/kg、晒0.08m/kg)和常锌常硒(锌50 mg/kg、硒0.15mg/kg)的日粮45 d后,观察小肠... 为了探讨微量元素锌和硒互作对肉鸡肠道黏膜屏障结构的影响,将24只1d龄AA肉鸡随机分3组,分别饲喂添加有高锌高晒(锌1000 mg/kg、硒5 g/kg)、低锌低晒(锌34mg/kg、晒0.08m/kg)和常锌常硒(锌50 mg/kg、硒0.15mg/kg)的日粮45 d后,观察小肠黏膜上皮细胞、上皮内淋巴细胞、杯状细胞的形态结构变化,结果表明:高锌高硒或低锌低硒组肉鸡的肠黏膜结构有明显的损伤,表现为肠黏膜上皮细胞萎缩,上皮内淋巴细胞数量和杯状细胞数量减少;尤其是高锌高硒组的损伤最为严重。而常锌常硒组肉鸡肠黏膜结构和上皮内淋巴细胞数和杯状细胞数正常。结论:日粮中按锌50 mg/kg、硒0.15 mg/kg的比例添加,对于维持肠道黏膜的正常屏障结构是合适的。 过高或过低的锌和硒对肠黏膜有毒性作用,破坏其屏障功能;而且高锌和高硒可相互促进以增强其毒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添加量 肉鸡 肠黏膜结构 杯状细胞 上皮淋巴细胞 微量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添加剂对肉鸡小肠上皮内淋巴细胞和杯状细胞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芙燕 陈耀星 +3 位作者 王子旭 荆海霞 呙于明 张龙超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3-15,共3页
关键词 饲料添加剂 上皮淋巴细胞 细胞分布 饲料抗生素 病原微生物感染 小肠 肉鸡 抗生素替代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上皮内淋巴细胞促L929细胞增殖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祁赞梅 吕昌龙 +1 位作者 刘北星 刘冬妍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92-293,296,共3页
目的:了解应激性溃疡模型中肠上皮内淋巴细胞(iIEL)培养上清促L929细胞增殖活性的变化。方法:采用水浸限制刺激法制备小鼠应激性溃疡模型。分别提取iIEL和脾T淋巴细胞,在含ConA的培养液中培养。采用MTT法检测iIEL和脾T淋巴细胞培养上清... 目的:了解应激性溃疡模型中肠上皮内淋巴细胞(iIEL)培养上清促L929细胞增殖活性的变化。方法:采用水浸限制刺激法制备小鼠应激性溃疡模型。分别提取iIEL和脾T淋巴细胞,在含ConA的培养液中培养。采用MTT法检测iIEL和脾T淋巴细胞培养上清的促L929细胞增殖活性。结果:正常鼠iIEL培养上清促L929细胞增殖活性显著高于脾T细胞培养上清(P<0.05)。应激性溃疡发生后,iIEL培养上清促L929细胞增殖活性显著下降,于第4天降至最低(P<0.05),1周后恢复正常。结论:iIEL培养上清中可能含有高水平的促进L929细胞增殖的因子,这种因子的活性在应激性溃疡中可能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淋巴细胞 L929细胞 应激性溃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歧杆菌DNA对小鼠肠上皮内淋巴细胞产生γ干扰素和白介素2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舰 史俊岩 +1 位作者 罗恩杰 周正任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23-524,共2页
目的:研究双歧杆菌DNA对小鼠肠上皮内淋巴细胞(iIEL)γ干扰素(IFN-γ)和白介素2(IL-2)产生水平的影响,探讨其对小鼠iIEL免疫激活作用。方法:提取双歧杆菌DNA,肌肉注射免疫小鼠,提取小鼠iIEL,以IFNγ和IL-2作为检测指标,测定其变化。结果... 目的:研究双歧杆菌DNA对小鼠肠上皮内淋巴细胞(iIEL)γ干扰素(IFN-γ)和白介素2(IL-2)产生水平的影响,探讨其对小鼠iIEL免疫激活作用。方法:提取双歧杆菌DNA,肌肉注射免疫小鼠,提取小鼠iIEL,以IFNγ和IL-2作为检测指标,测定其变化。结果:DNA免疫小鼠产生IFN-γ和IL-2的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提高(P<0.01)。结论:双歧杆菌DNA明显提高小鼠iIEL产生IFN-γ和IL-2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歧杆菌DNA Γ干扰素 白介素2 上皮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损伤小鼠小肠上皮内淋巴细胞增殖活力变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徐辉 程天民 粟永萍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87-190,共4页
目的:探讨辐射损伤对肠粘膜免疫的影响。方法:小鼠分别受3Gy、8Gy、12Gy全身照射后8h至15d6个时相,分离全小肠上皮细胞内淋巴细胞(Intraepitheliallymphocyte,IEL),用佛波酯、Co... 目的:探讨辐射损伤对肠粘膜免疫的影响。方法:小鼠分别受3Gy、8Gy、12Gy全身照射后8h至15d6个时相,分离全小肠上皮细胞内淋巴细胞(Intraepitheliallymphocyte,IEL),用佛波酯、ConA联合rhIL-2刺激,以3H-TdR参入的计数值反映增殖活力。结果:①3种剂量组IEL增殖活力下降明显,都表现出以伤后8h下降,72h达低值,然后逐渐回升的过程;12Gy组的抑制出现更早(8h),程度更重;两种刺激剂的变化态势相同。②正常小鼠分离的IEL经体外照射1Gy~10Gy亦导致增殖活力下降;3Gy和8Gy同一剂量的整体和离体照射相比较,对增殖活力抑制程度无明显的差异。结论:3种剂量的照射都造成肠粘膜免疫功能的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损伤 粘膜免疫 小肠上皮淋巴细胞 细胞增殖 小鼠 IEL LPL P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氨酰胺添加水平对热应激肉鸡小肠粘膜上皮内淋巴细胞数量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康磊 李文立 +2 位作者 姜建阳 李方正 任慧英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第1期36-40,共5页
研究了添加不同水平谷氨酰胺对热应激肉鸡小肠黏膜上皮内淋巴细胞数量的影响。选用1日龄科宝-500肉鸡240只,随机分为6个处理,每处理4个重复,每重复10只,Ⅰ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Ⅱ、Ⅲ、Ⅳ、Ⅴ和Ⅵ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4%、0.8... 研究了添加不同水平谷氨酰胺对热应激肉鸡小肠黏膜上皮内淋巴细胞数量的影响。选用1日龄科宝-500肉鸡240只,随机分为6个处理,每处理4个重复,每重复10只,Ⅰ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Ⅱ、Ⅲ、Ⅳ、Ⅴ和Ⅵ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4%、0.8%、1.2%、1.6%和2.0%的谷氨酰胺,试验时间15~42日龄,共28d。试验期间从每天早上0900到下午1700温度维持在35±1℃8h,下午1700至次日早上0900温度维持在30±1℃,鸡舍相对湿度控制在70%~80%。试验测定了热应激条件下21、28、35、42日龄肉鸡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粘膜上皮内淋巴细胞的数量。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谷氨酰胺显著提高了21d、28d、35d、42d热应激肉鸡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粘膜上皮内淋巴细胞的数量(P<0.05)。因此,在基础日粮中添加一定水平的谷氨酰胺可改善热应激肉鸡的肠道免疫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酰胺 热应激 肉鸡 上皮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小鼠肠上皮内淋巴细胞改良分离技术 被引量:3
19
作者 曲林林 李秋荣 黎介寿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06-108,共3页
目的:探讨并改进小鼠肠上皮内淋巴细胞分离技术。方法:采用冰浴致肠黏膜上皮脱落的方法,用含DTT的PBS充分振荡后,依次通过80、400目尼龙筛网过滤,观察分析细胞收获率、细胞活率和细胞纯度。结果:每只鼠约20cm小肠可获得(5.6±0.7)&#... 目的:探讨并改进小鼠肠上皮内淋巴细胞分离技术。方法:采用冰浴致肠黏膜上皮脱落的方法,用含DTT的PBS充分振荡后,依次通过80、400目尼龙筛网过滤,观察分析细胞收获率、细胞活率和细胞纯度。结果:每只鼠约20cm小肠可获得(5.6±0.7)×106个上皮内淋巴细胞。上皮内淋巴细胞纯度为(92.21±5.20)%,细胞活率为(90.46±5.71)%。结论:与国内外其他分离方法相比较,该法操作简便,细胞收获率稳定、细胞活率和细胞纯度高,可用于肠上皮内淋巴细胞的相关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淋巴细胞 分离技术 小肠上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损伤小肠上皮内淋巴细胞的变化及其对肠上皮细胞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徐辉 程天民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68-69,共2页
放射损伤小肠上皮内淋巴细胞的变化及其对肠上皮细胞影响的实验研究Efectsofionizingradiationonmurinesmalintestinalintraepitheliallymphocytesan... 放射损伤小肠上皮内淋巴细胞的变化及其对肠上皮细胞影响的实验研究Efectsofionizingradiationonmurinesmalintestinalintraepitheliallymphocytesanditsinfluenceon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损伤 上皮细胞 肠源性感染 粘膜免疫 细胞因子 上皮淋巴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毒力 基因表达 IEC-6 TNF-a TGF-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