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谱钙粘附素与β-连环素在肺纤维化小鼠气道上皮损伤及修复中的表达 被引量:3
1
作者 李娜萍 吴人亮 +2 位作者 夏传生 郝春荣 李文俊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97-99,共3页
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实验性肺纤维化小鼠不同时期气道上皮广谱钙粘附素 ( Pan- cadherin,Pan- cd)、β-连环素 ( β- catenin,β- cat)及 PCNA的表达。结果发现 ,随肺纤维化进展 ,小气道上皮 Pan- cd与 β- cat表达强度均减弱 ,且... 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实验性肺纤维化小鼠不同时期气道上皮广谱钙粘附素 ( Pan- cadherin,Pan- cd)、β-连环素 ( β- catenin,β- cat)及 PCNA的表达。结果发现 ,随肺纤维化进展 ,小气道上皮 Pan- cd与 β- cat表达强度均减弱 ,且同步性地出现下调 -恢复 -下调的动态变化 ,Pan- cd由正常的胞膜型进而出现胞浆 -胞膜 -胞浆型的改变 ,同时 ,小气道上皮细胞 PCNA表达增强 ,且呈动态变化。提示 :小气道上皮的反复损伤与修复过程可能参与了肺纤维化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纤维化 广谱钙粘附素 Β-连环素 气道上皮损伤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膜上皮损伤方式与基质细胞凋亡的关系 被引量:3
2
作者 王语诗 邓应平 +2 位作者 熊洁 孙小萍 曾昌洪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796-796,共1页
关键词 角膜上皮损伤 角膜细胞凋亡 基质 准分子激光 TUNEL法 乙醇预处理 LASEK 去上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眼角膜缘干细胞在角膜上皮损伤愈合中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赵东卿 孙秉基 +4 位作者 黄爱国 贺张 郑民 李建新 靳伟民 《眼科研究》 CSCD 1996年第3期149-151,共3页
利用显微手术切除+0.25N氢氧化钠溶液碱烧伤的方法制备动物实验模型。观察兔眼角膜缘干细胞在角膜上皮损伤愈合中的作用。结果显示:全周角膜缘上皮切除合并角膜上皮缺损组,角膜上皮愈合时间长(25.8天)。愈合后含有大量新... 利用显微手术切除+0.25N氢氧化钠溶液碱烧伤的方法制备动物实验模型。观察兔眼角膜缘干细胞在角膜上皮损伤愈合中的作用。结果显示:全周角膜缘上皮切除合并角膜上皮缺损组,角膜上皮愈合时间长(25.8天)。愈合后含有大量新生血管和杯状细胞,呈现结膜上皮表型。半周角膜缘上皮切除合并角膜上皮缺损组,上皮愈合时间缩短(6.3天),含有少量新生血管和杯状细胞。保留角膜缘上皮单纯角膜上皮缺损组,上皮愈合时间最短(3天),无新生血管及杯状细胞,呈角膜上皮表型。结果表明:角膜缘上皮干细胞在角膜上皮损伤愈合中起着极重要的作用,是损伤后角膜上皮再生的源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缘上皮 干细胞 角膜上皮损伤 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机械性角膜上皮损伤后伤口愈合的形态学动态变化 被引量:6
4
作者 陈敏洁 龚岚 邱晓頔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9年第1期36-40,I0005,I0006,共7页
目的观察兔机械性角膜上皮损伤后伤口愈合的形态学动态变化。方法选取新西兰大白兔12只,随机分为A、B两组,均建立机械性角膜上皮损伤模型(刮除直径为8mm的角膜中央上皮),术后给予盐酸林可霉素滴眼液滴眼,3次/日,1滴/次。A组在建模后第0... 目的观察兔机械性角膜上皮损伤后伤口愈合的形态学动态变化。方法选取新西兰大白兔12只,随机分为A、B两组,均建立机械性角膜上皮损伤模型(刮除直径为8mm的角膜中央上皮),术后给予盐酸林可霉素滴眼液滴眼,3次/日,1滴/次。A组在建模后第0、1、4、7天共4个时间点采用前节裂隙灯照相系统进行眼表照相,并计算损伤面积。B组在建模后第1、4、7天,按随机数字表法取2只兔的实验眼角膜,行透射电镜及病理检查。结果前节裂隙灯照相系统记录了不同观察时间点损伤范围(伤口愈合面积)的动态变化。造模后第1天,角膜上皮全层缺如,损伤边缘处上皮细胞胞膜向损伤区内伸出褶皱的伪足;造模后第4天,上皮自周边向缺损区域爬行生长,覆盖整个角膜,可见2~3层细胞,主要为基底细胞和多角细胞,细胞连接松驰;造模后第7天,再生上皮分化较完全,约5~6层细胞,极向齐,连接较紧密,可见均匀分布的半桥粒结构。结论兔机械性角膜上皮损伤后伤口愈合的动态形态学变化包括上皮细胞向心性移行、增殖,以及随后的分化,连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性角膜上皮损伤 口愈合 形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机械性角膜上皮损伤对结膜杯状细胞及结膜上皮细胞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邱晓頔 龚岚 陈敏洁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6期401-405,I0001,I0002,共7页
目的探讨机械性角膜上皮损伤对结膜杯状细胞及结膜上皮细胞的作用。方法选取雄性新西兰大白兔12只,建立机械性角膜上皮损伤模型(角膜中央直径8 mm上皮刮除),建模后使用盐酸林可霉素滴眼,用法为3次/日,1滴/次,观察时间为7 d。在模型建立... 目的探讨机械性角膜上皮损伤对结膜杯状细胞及结膜上皮细胞的作用。方法选取雄性新西兰大白兔12只,建立机械性角膜上皮损伤模型(角膜中央直径8 mm上皮刮除),建模后使用盐酸林可霉素滴眼,用法为3次/日,1滴/次,观察时间为7 d。在模型建立后第1、4、7天共3个时间点进行结膜印迹细胞学检查、结膜组织透射电镜检查,对结膜上皮细胞及杯状细胞数量及形态进行分析。结果成功建立机械性角膜上皮损伤模型。结膜印迹细胞学检查显示,造模前结膜杯状细胞数量平均值为66.367±2.466(个/每200μm×150μm面积),Nelson 0级;造模后第1天,结膜杯状细胞数量明显下降,平均值为2.933±0.242(个/每200μm×150μm面积),Nelson 3级;造模后第4天,结膜杯状细胞数量开始恢复,平均值为17.350±0.991(个/每200μm×150μm面积),Nelson 2级;造模后第7天,结膜杯状细胞数量已明显恢复,平均值为32.467±2.244(个/每200μm×150μm面积),Nelson 1级。结膜组织透射电镜检查可见到造模后结膜杯状细胞大量减少,分泌颗粒排空,细胞凋亡,结膜上皮细胞脱落坏死,胞核固缩,胞质中可见溶酶体,上皮下及上皮细胞间炎症细胞浸润;随时间推移,结膜杯状细胞数量及形态逐渐恢复,初期细胞形态欠规则,结膜上皮细胞胞间隙大,连接松散;后期杯状细胞数量明显恢复,形态饱满,分泌功能开始恢复。结膜上皮细胞分化好,细胞连接较为紧密。结论机械性角膜上皮损伤可造成结膜杯状细胞的数量下降及分泌增加,同时可造成结膜上皮细胞凋亡增加,炎症细胞浸润。结膜杯状细胞的数量、功能以及结膜上皮细胞正常结构可在一定时间内自行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性角膜上皮损伤 结膜杯状细胞 结膜上皮细胞 印迹细胞学 透射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草甜素对角膜上皮损伤愈合中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3
6
作者 周永莹 孟凡兰 +3 位作者 王婷 王玉川 应铭 李轩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024-1027,共4页
目的探讨甘草甜素对角膜上皮损伤愈合中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取SPF级健康8周龄的雄性C57BL/6J小鼠60只,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只,两组小鼠右眼建立角膜上皮损伤模型,左眼不做处理。治疗组用甘草甜素溶液滴眼,对照组用PBS滴... 目的探讨甘草甜素对角膜上皮损伤愈合中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取SPF级健康8周龄的雄性C57BL/6J小鼠60只,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只,两组小鼠右眼建立角膜上皮损伤模型,左眼不做处理。治疗组用甘草甜素溶液滴眼,对照组用PBS滴眼,连续滴眼3 d。造模后0 h、24 h、48 h、72 h,使用100 g·L^-1荧光素钠溶液染色观察两组小鼠的角膜上皮缺损面积;通过HE染色观察两组角膜组织结构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角膜基质层中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β的表达以及中性粒细胞的浸润情况。结果造模后24 h、48 h、72 h,治疗组角膜上皮缺损率分别为(78.75±5.81)%、(21.58±4.53)%、(0.83±0.7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7.74±3.57)%、(32.21±4.02)%、(3.80±1.8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造模后72 h,HE染色结果显示:治疗组角膜上皮生长2~3层,上皮细胞排列欠规则;对照组角膜上皮生长0~2层,上皮细胞排列紊乱。造模后72 h,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两组角膜基质层中IL-1β的阳性表达均降低,治疗组角膜基质层中IL-1β的平均光密度值为0.21±0.03,明显低于对照组(0.31±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另外,造模后72 h,两组角膜基质层的中性粒细胞数量大幅度减少,治疗组为每200倍视野(10.66±5.13)个,较对照组[(40.00±6.08)个]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角膜上皮损伤时,甘草甜素能有效降低角膜基质层中IL-1β的表达和中性粒细胞浸润,从而减轻炎症反应,促进角膜上皮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甜素 HMGB1抑制剂 角膜上皮损伤 炎症反应 警报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膜上皮损伤愈合的药物治疗学进展 被引量:6
7
作者 孙聪 《眼科新进展》 CAS 1997年第3期190-192,共3页
关键词 角膜上皮损伤 药物疗法 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膜上皮损伤愈合的药物治疗 被引量:1
8
作者 孙聪 黄振平 杨丽萍 《眼科研究》 CSCD 1997年第4期284-284,共1页
角膜上皮损伤愈合的药物治疗孙聪黄振平*杨丽萍*(南京市鼓楼医院,210008;*南京军区南京总院,210002)有数种生理活性物质参与角膜上皮修复过程,文献报导比较集中在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growthf... 角膜上皮损伤愈合的药物治疗孙聪黄振平*杨丽萍*(南京市鼓楼医院,210008;*南京军区南京总院,210002)有数种生理活性物质参与角膜上皮修复过程,文献报导比较集中在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growthfactor,EGF),纤维连结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上皮损伤 口愈合 药物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眼相关角膜上皮损伤的修复 被引量:6
9
作者 陈君语(综述) 潘志强(审校)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64-268,共5页
角膜上皮损伤是指由各种原因导致的角膜上皮功能与完整性被破坏,导致角膜上皮细胞层部分或全层缺失。干眼是角膜上皮损伤的常见原因,也是角膜上皮损伤后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的主要原因。我国研究者强调泪膜稳定性的改变是干眼发病的核心机... 角膜上皮损伤是指由各种原因导致的角膜上皮功能与完整性被破坏,导致角膜上皮细胞层部分或全层缺失。干眼是角膜上皮损伤的常见原因,也是角膜上皮损伤后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的主要原因。我国研究者强调泪膜稳定性的改变是干眼发病的核心机制,这也提示我们改善泪膜稳定性在干眼及其相关角膜上皮损伤修复中的重要性。目前临床上应用眼表润滑剂补充泪液中水液、黏蛋白、脂质等成分,同时应用抗炎药物以提高泪膜稳定性。当眼表微环境存在异常或损伤时,其角膜上皮损伤位点积聚的生长因子满足不了损伤快速修复的需要,需要及时局部补充外源性生长因子,促进损伤愈合。本文从眼表润滑剂、抗炎治疗、促进角膜上皮修复几个方面就干眼相关角膜上皮损伤的修复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眼 角膜上皮损伤 泪膜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管上皮损伤修复过程中粘液分泌细胞的超微结构研究
10
作者 邱雪杉 张丽红 王恩华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6期601-604,共4页
用改良的静脉留置针将地鼠气管腹侧面粘膜刮除,经时取材,用光、电镜观察气管上皮修复过程中粘液分泌细胞的超微结构,以探索粘液分泌细胞在气管上皮修复中的作用。结果:损伤后6h边缘部上皮细胞开始增殖变为扁平状并向损伤面爬行;... 用改良的静脉留置针将地鼠气管腹侧面粘膜刮除,经时取材,用光、电镜观察气管上皮修复过程中粘液分泌细胞的超微结构,以探索粘液分泌细胞在气管上皮修复中的作用。结果:损伤后6h边缘部上皮细胞开始增殖变为扁平状并向损伤面爬行;24h覆盖损伤面。电镜下这些细胞表面无纤毛或仅有少量微绒毛,胞浆内有大小不等散在的粘液颗粒和较多的粗面内质网,与光镜下含有细小或融合性的PAS(+)颗粒相一致。36h后,损伤面由3~5层表皮样化生细胞构成,核周出现蛋白丝状物围绕,部分胞浆内仍有少量粘液颗粒。72h后,细胞出现短而细的纤毛或出现较多的粘液空泡。2周后恢复正常结构。认为:粘液分泌细胞不是终末细胞,而是损伤后参与修复的主要细胞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上皮损伤 粘液分泌细胞 修复术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香果多糖对沙门氏菌感染雏鸡肠道免疫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申心怡 黎媛媛 +5 位作者 王晓霞 黄璟昇 黄康萍 李环 何家康 梁正敏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4-108,共5页
试验旨在探究百香果多糖对感染沙门氏菌的雏鸡肠道黏膜免疫的调节作用。选取24只7日龄健康麻黄雏鸡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感染对照组和百香果多糖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鸡。百香果多糖组雏鸡灌胃百香果多糖溶液5 d后经口感染沙门氏... 试验旨在探究百香果多糖对感染沙门氏菌的雏鸡肠道黏膜免疫的调节作用。选取24只7日龄健康麻黄雏鸡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感染对照组和百香果多糖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鸡。百香果多糖组雏鸡灌胃百香果多糖溶液5 d后经口感染沙门氏菌,感染24 h后采集十二指肠进行免疫指标检测和组织病理变化观察。结果显示,与感染对照组相比,百香果多糖组十二指肠灌洗液中免疫球蛋白G (IgG)和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水平显著升高(P<0.05),黏蛋白2 (MUC2)和三叶因子(TFF)水平略微升高,沙门氏菌诱导的小肠黏膜上皮结构损伤明显减轻。正常对照组和百香果多糖组的免疫器官指数、血清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表明,百香果多糖可通过促进肠道免疫球蛋白分泌来改善沙门氏菌诱导的肠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香果多糖 沙门氏菌 肠道免疫 免疫球蛋白 上皮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LP-2和EGF对放射损伤后小鼠小肠上皮消化吸收和屏障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朱俊东 粟永萍 谭春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94-595,共2页
关键词 胰高血糖素样肽—2 表皮生长因子 放射损 小肠 上皮损伤 治疗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休克蛋白27在烟草烟雾提取物介导的牙龈成纤维细胞损伤中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3
13
作者 周芹 孙睿男 朱震坤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7-22,共6页
目的观察在不同质量分数烟草烟雾提取物(CSE)干预下,热休克蛋白(HSP)27在人牙龈成纤维细胞(HGFs)损伤过程中的表达。方法取原代培养并经过鉴定的3~8代HGFs,采用细胞划痕试验检测不同刺激质量分数(0、2.5%、5.0%、12.5%... 目的观察在不同质量分数烟草烟雾提取物(CSE)干预下,热休克蛋白(HSP)27在人牙龈成纤维细胞(HGFs)损伤过程中的表达。方法取原代培养并经过鉴定的3~8代HGFs,采用细胞划痕试验检测不同刺激质量分数(0、2.5%、5.0%、12.5%、25.0%、50.0%)的CSE对HGFs体迁移的影响,并采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HSP27在HGFs中的表达。结果CSE质量分数越高,细胞的迁移能力越弱;HSP27在正常HGFs中呈弱阳性表达,在CSE刺激后的HGFs中呈强阳性表达,且随CSE质量分数的增高,HSP27的相对表达量有逐渐增高的趋势,与细胞迁移能力相反。结论HSP27在CSE介导的HGFs损伤中表达升高,在CSE介导的上皮损伤中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烟雾提取物 热休克蛋白27 人牙龈成纤维细胞 上皮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脓毒症急性肺损伤的发生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36
14
作者 张宇 卢笑晖 连新宝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159-1164,共6页
脓毒症发生时肺毛细血管内皮损伤,血管通透性增加,大量富含蛋白质的渗出液破坏肺上皮细胞屏障并在肺泡内积聚,使有效通气减少,导致顽固性低氧血症,此即急性肺损伤。脓毒症急性肺损伤是重症监护病房的常见病,其住院花费大,病死率高,是危... 脓毒症发生时肺毛细血管内皮损伤,血管通透性增加,大量富含蛋白质的渗出液破坏肺上皮细胞屏障并在肺泡内积聚,使有效通气减少,导致顽固性低氧血症,此即急性肺损伤。脓毒症急性肺损伤是重症监护病房的常见病,其住院花费大,病死率高,是危重症疾病研究的重点。该文主要从脓毒症急性肺损伤的血管内皮损伤机制、肺泡上皮损伤机制、减轻血管内皮损伤及保护肺泡上皮并促进修复四个方面对相关文献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急性肺损 血管内皮损 肺泡上皮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TOR/P70S6K/HIF-1α信号通路在脂多糖诱导Caco-2细胞屏障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9
15
作者 姚刘旭 滕文彬 +2 位作者 黄素琴 李玉红 蒋宗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22-129,共8页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Caco-2细胞屏障损伤中的作用,并探究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rapamycin target protein,mTOR)/P70核糖体蛋白S6激酶(...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Caco-2细胞屏障损伤中的作用,并探究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rapamycin target protein,mTOR)/P70核糖体蛋白S6激酶(P70 ribosomal protein S6 kinase,P70S6K)信号通路的调控机制。方法:实验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通过使用HIF-1α激活剂、抑制剂分别处理LPS作用的Caco-2细胞,探讨HIF-1α在LPS诱导的Caco-2细胞屏障损伤中的作用;第二部分则分别采用mTOR抑制剂、激活剂与HIF-1α激活剂、抑制剂联合处理LPS作用的Caco-2细胞,探讨HIF-1α影响LPS诱导的Caco-2细胞屏障损伤的分子机制。分别采用ERS-2电阻仪测量跨膜电阻,荧光法测量荧光右旋糖苷(FD4)浓度,Western blot检测HIF-1α、p-mTOR、p-P70S6K和紧密连接结构蛋白(ZO-1、occludin及claudin-1)的表达。结果:LPS诱导Caco-2细胞损伤,表现为跨上皮细胞电阻值(transepithelial cell resistance,TEER)降低,FD4浓度上升;HIF-1α激活剂DMOG可增加LPS作用的Caco-2细胞TEER、降低FD4浓度,同时上调HIF-1α和紧密连接结构蛋白的表达(P<0.05),而HIF-1α抑制剂BAY87-2243的作用则与DMOG作用相反;mTOR抑制剂雷帕霉素可降低LPS作用的Caco-2细胞TEER、增加FD4浓度,同时下调p-mTOR、p-P70S6K、HIF-1α及紧密连接结构蛋白的表达(P<0.05),而mTOR激活剂MHY1485则可增加LPS作用的Caco-2细胞TEER、降低FD4浓度,上调Caco-2细胞中p-mTOR和p-P70S6K表达水平(P<0.05),但不影响HIF-1α和紧密连接结构蛋白的表达水平。在雷帕霉素基础上加入DMOG,雷帕霉素对LPS处理的Caco-2细胞的效应被逆转;而在MHY1487基础上加入BAY87-2243,MHY1487对LPS处理的Caco-2细胞的效应被逆转。结论:HIF-1α可减轻LPS诱导的Caco-2细胞屏障损伤,其作用受mTOR/P70S6K信号通路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肠道上皮损伤 低氧诱导因子1Α mTOR/P70S6K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类器官培养的艰难梭菌毒素B损伤结肠上皮机制的初步研究
16
作者 吕婷 王莉 +1 位作者 赵冰 黄海辉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3-60,共8页
目的 建立艰难梭菌感染结肠类器官模型,对艰难梭菌毒素B(TcdB)损伤小鼠结肠上皮的作用及可能机制进行初步研究。方法 处死6~8周龄C57BL/6小鼠,取结肠标本,分离、收集结肠隐窝,以基质胶包埋后加入培养基,显微镜下观察记录生长情况;在巨... 目的 建立艰难梭菌感染结肠类器官模型,对艰难梭菌毒素B(TcdB)损伤小鼠结肠上皮的作用及可能机制进行初步研究。方法 处死6~8周龄C57BL/6小鼠,取结肠标本,分离、收集结肠隐窝,以基质胶包埋后加入培养基,显微镜下观察记录生长情况;在巨大芽孢杆菌中表达重组艰难梭菌毒素B(rTcdB)蛋白,经镍柱纯化后加入结肠类器官体系继续培养,观察类器官生长情况并检测干性基因表达量变化,转录组测序分析。结果 5pmol/L rTcdB作用12 h即可致结肠类器官生长缓慢及部分死亡,干性基因Lgr5、Axin2、Bmi1表达较对照组显著上调。RNA-seq测序结果显示毒素作用组较对照组差异基因有3 140个,其中上调基因有1 936个,下调基因有1 204个。Gene Ontology富集分析显示损伤组差异基因主要富集的生物过程通路分别有低氧应答和对β干扰素、γ干扰素的细胞应答。同时蛋白质互作网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 Networks, PPI)筛选出9个关键基因,其中的IFIT3、IFIT1、GBP3和GBP2的编码基因也参与了α/β干扰素、γ干扰素的细胞应答通路。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表明有47条通路差异显著富集,包括花生四烯酸代谢通路和Wnt信号通路等。结论 TcdB可能通过调节干性基因表达,增强低氧应答通路,减弱α/β干扰素、γ干扰素的细胞应答通路,调节花生四烯酸代谢通路和Wnt信号通路等介导损伤结肠上皮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艰难梭菌 B毒素 结肠类器官 结肠上皮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nt/β-catenin通路探讨干眼症的发病机制 被引量:2
17
作者 董慧 刘佳 +1 位作者 赵天祺(综述) 赵海霞(审校)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246-2251,共6页
干眼症是指由各种原因导致的泪液质或量异常、泪膜稳定性下降的慢性眼表炎性疾病,常伴瘙痒、干涩、异物感等眼部不适及视觉功能障碍,若未及时干预,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视觉质量。随着社会生活方式的转变、环境污染加重以及人口... 干眼症是指由各种原因导致的泪液质或量异常、泪膜稳定性下降的慢性眼表炎性疾病,常伴瘙痒、干涩、异物感等眼部不适及视觉功能障碍,若未及时干预,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视觉质量。随着社会生活方式的转变、环境污染加重以及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干眼症已成为除屈光不正外最常见的眼表疾病。目前,普遍认为干眼症是一种非感染性免疫相关性炎症,但对干眼症所涉及的信号传导通路的了解甚少。不论是由泪液蒸发过快、泪液生成不足,还是黏蛋白缺乏导致的干眼症,眼表组织(角膜/结膜)均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异常增殖、鳞状上皮化生、启动角膜损伤修复机制、结膜杯状细胞数量减少等病理过程,而Wnt/β-catenin通路已知具有广泛的生物学功能,在细胞增殖、分化及干性维持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因此,该文从这一角度阐述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在干眼症中的发病机制及潜在的实验性治疗方案,旨在为干眼症的治疗提供新靶点,以达到从根源上控制疾病发展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眼症 炎症介质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鳞状上皮化生 角膜上皮损伤修复 结膜杯状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型上皮Fas表达的调节:幽门螺杆菌致病的自身免疫机制之一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继德 白杨 +3 位作者 林焕建 张亚历 黄文 周殿元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184-1187,共4页
目的探讨Fas介导的幽门螺杆菌(Hp)致胃上皮损伤机制。方法从Hp感染和非感染胃粘膜新鲜分离胃上皮细胞,流式细胞仪测定新分离及体外培养胃上皮细胞系中Fas的表达;调查Hp活菌及Hp感染时胃粘膜主要的Th1细胞因子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 目的探讨Fas介导的幽门螺杆菌(Hp)致胃上皮损伤机制。方法从Hp感染和非感染胃粘膜新鲜分离胃上皮细胞,流式细胞仪测定新分离及体外培养胃上皮细胞系中Fas的表达;调查Hp活菌及Hp感染时胃粘膜主要的Th1细胞因子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胃上皮Fas表达的调节作用,同时应用ELISA法探讨Fas介导的胃上皮细胞凋亡作用。结果Hp感染胃粘膜上皮Fas阳性数和表达量均高于非感染者(P<0.05),Hp、IFN-γ及TNF-α单独或合用均能提高胃上皮Fas的表达,而胃上皮表面的Fas分子能够介导其IgM单抗引起的致细胞凋亡作用,IFN-γ可增强这种作用。结论直接或间接通过Th1细胞因子增加Fas表达进而损伤胃上皮细胞,是Hp致胃上皮损伤的自身免疫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S 幽门螺杆菌 自身免疫机制 上皮损伤 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道上皮细胞在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9
作者 李中燕(综述) 王宋平(审校)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3485-3487,共3页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气道在环境激发因子的作用下,气道上皮细胞是首先受累的细胞,气道上皮损伤与气道慢性炎症、气道高...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气道在环境激发因子的作用下,气道上皮细胞是首先受累的细胞,气道上皮损伤与气道慢性炎症、气道高反应性、气道重塑等密切相关,气道上皮细胞可合成和释放多种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道上皮细胞 支气管哮喘 发病机制 慢性炎症性疾病 嗜酸性粒细胞 气道慢性炎症 气道上皮损伤 气道高反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耳道胆脂瘤CT表现(附24例报告)
20
作者 胡世民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57-1057,共1页
外耳道胆脂瘤是由于各种原因长期刺激、上皮损伤引发外耳道脱屑、胆固醇结晶堆积并被角化上皮包裹而形成。这种堆积物能产生一种蛋白分解酶,使骨质溶解破坏,导致外耳道扩大,病变严重者可侵犯周围结构,CT表现具有一定特点。
关键词 外耳道胆脂瘤 CT表现 胆固醇结晶 蛋白分解酶 上皮损伤 角化上皮 骨质溶解 周围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