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牙槽前中神经阻滞麻醉解剖学基础——营养管的分布
1
作者 宿瑞婷 杨琼 石晶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85-789,共5页
目的:比较不同性别、年龄人群在行上牙槽前中神经(AMSA)阻滞麻醉时注射位点之间的差异。方法:选取99例患者的CBCT影像资料,分析不同性别、年龄人群腭侧营养管的数量、直径及水平向、垂直向的位置分布。结果:女性营养管水平向位置与男性... 目的:比较不同性别、年龄人群在行上牙槽前中神经(AMSA)阻滞麻醉时注射位点之间的差异。方法:选取99例患者的CBCT影像资料,分析不同性别、年龄人群腭侧营养管的数量、直径及水平向、垂直向的位置分布。结果:女性营养管水平向位置与男性相比偏向腭中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性别人群营养管的直径、数量及垂直向位置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5~20岁人群营养管直径大于其他年龄段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年龄段人群营养管在腭侧的数量、水平向及垂直向位置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女性人群行AMSA阻滞麻醉时注射位点偏腭中份麻醉效果更好,而行AMSA阻滞麻醉时年龄越小麻醉效果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牙神经 计算机局部麻醉系统 局部麻醉 营养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CLAD中AMSA与传统手推式麻醉在上颌牙周刮治中的应用对比 被引量:1
2
作者 杨洋 石晶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83-886,共4页
目的:比较计算机局部麻醉系统(CCLAD)中上牙槽前中神经(AMSA)麻醉和传统手推式浸润麻醉在上颌牙周刮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5名患者纳入自身双侧对照试验。使用视觉评价量表(VAS)评估实验组(n=25)。CCLAD中AMSA与对照组(n=25)传统手推... 目的:比较计算机局部麻醉系统(CCLAD)中上牙槽前中神经(AMSA)麻醉和传统手推式浸润麻醉在上颌牙周刮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5名患者纳入自身双侧对照试验。使用视觉评价量表(VAS)评估实验组(n=25)。CCLAD中AMSA与对照组(n=25)传统手推式浸润麻醉方式在注射过程中的疼痛感和麻醉效果。结果:对照组和实验组的麻醉效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的VAS分别为3.44±1.56和4.16±1.34(P<0.05)。结论:CCLAD中AMSA作用于上颌牙周刮治时,能够保证整个操作过程顺利完成,比传统手推式浸润麻醉疼痛感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局部麻醉系统(CCLAD) 上牙神经(AMSA) 龈下刮治及根面平整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窦管的解剖和功能及其在种植术中损伤的防治策略
3
作者 孙哲渊 娄依婷 +3 位作者 刘志超 王柏翔 俞梦飞 王慧明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61-568,共8页
窦管是一种包含上牙槽前神经束的管道,起自眶下管,沿上颌窦和鼻腔边缘延伸到上颌骨前部。窦管曾被认为是一种解剖变异。随着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的广泛使用,人群中窦管检出增多。窦管在上颌骨前部走行较为多样,可发出多个副管,... 窦管是一种包含上牙槽前神经束的管道,起自眶下管,沿上颌窦和鼻腔边缘延伸到上颌骨前部。窦管曾被认为是一种解剖变异。随着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的广泛使用,人群中窦管检出增多。窦管在上颌骨前部走行较为多样,可发出多个副管,终止在鼻底或上前牙区,其中走行于中切牙腭侧居多。窦管中走行的上牙槽前神经束不仅支配上颌前牙及其相应软组织和上颌窦黏膜并提供营养支持,还涉及鼻中隔与鼻侧壁及部分腭部黏膜。为减少手术并发症,需要研究窦管损伤的防治策略。如术前使用CBCT识别窦管并通过虚拟手术的方式设计种植体距离窦管2 mm以上;术中评估出血情况及关注患者感受并辅以数字化种植术导板等精准手术方式;术后通过CBCT检查种植体与窦管的关系,并根据患者感受治疗窦管损伤。本文通过总结窦管在人群中的检出情况、分析窦管解剖结构特点以及窦管在上颌骨前部所发挥的生理功能,探讨在种植术中有效回避窦管损伤的策略,以期提高医生的认识,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窦管 上牙神经 应用解剖学 种植 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