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SPSS的煤泥水性质影响上清液浊度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王建忠 秦海滨 +1 位作者 张显波 谭丽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222-224,共3页
选择在实际生产中易出现煤泥水沉降问题的济三选煤厂煤泥水为代表,在考察其矿物组成的基础上,通过改变煤泥水的质量浓度、-45μm细泥含量、pH和水质硬度构造典型煤泥水体系,进行无交互作用的四因素五水平正交试验,确定其自然沉降的特性... 选择在实际生产中易出现煤泥水沉降问题的济三选煤厂煤泥水为代表,在考察其矿物组成的基础上,通过改变煤泥水的质量浓度、-45μm细泥含量、pH和水质硬度构造典型煤泥水体系,进行无交互作用的四因素五水平正交试验,确定其自然沉降的特性,探讨煤泥水性质对上清液浊度的影响机制;同时以此为例,介绍了SPSS19.0软件在矿物加工实验中进行正交设计及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的实际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泥水性质 上清液浊度 SPSS1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曲面法的尾煤泥混凝-絮凝沉降试验研究
2
作者 毛新茹 孙利青 +5 位作者 孙倩云 杨北记 杨硕 王飞飞 胡刚 李琳 《选煤技术》 2025年第1期9-17,共9页
选煤厂尾煤泥具有粒度细且黏土含量高的特点,一直存在着无法高效沉降的难题。为提高沉降效果,以新汶矿业集团下属选煤厂尾煤泥为研究对象,探索了絮凝剂单独作用以及混凝剂与絮凝剂的协同作用对尾煤泥沉降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絮凝剂单独... 选煤厂尾煤泥具有粒度细且黏土含量高的特点,一直存在着无法高效沉降的难题。为提高沉降效果,以新汶矿业集团下属选煤厂尾煤泥为研究对象,探索了絮凝剂单独作用以及混凝剂与絮凝剂的协同作用对尾煤泥沉降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絮凝剂单独作用时,沉降速度低于混凝剂与絮凝剂的协同作用。基于混凝-絮凝沉降试验结果,进一步通过响应曲面法优化了组合药剂作用下尾煤泥沉降的药剂制度,结果表明:混凝剂用量对初始沉降速度及上清液浊度的影响显著性均大于絮凝剂用量和两药剂添加间隔时间;随混凝剂用量的增加,尾煤泥的初始沉降速度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而上清液浊度则呈现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响应曲面法优化后的试验范围内最佳沉降条件为药剂添加间隔时间为60s,混凝剂用量为72.16g/t,絮凝剂用量为99.9g/t,此时模型预测尾煤泥的沉降速度为65.03cm/min,浊度为11.52NTU,模型准确度较高,能够较好地用来优化尾煤泥的沉降效果。分形维数分析结果表明,铵盐混凝剂KD-1和絮凝剂APAM的联用可以增加絮体分形维数以及絮凝体结构的密实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泥水沉降 尾煤泥 组合药剂 混凝剂 响应曲面法 沉降速度 上清液浊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矿化度矿井水除盐浓水用于煤泥水絮凝沉降的试验研究
3
作者 王立辉 张豹 +3 位作者 刘伟 高禄江 李雷 赵杰 《选煤技术》 CAS 2024年第1期13-17,共5页
为探寻高矿化度矿井水除盐浓水的适宜出路,基于对除盐浓水中阴阳离子含量的分析,以禾草沟煤矿选煤厂尾矿煤泥水为试验对象,进行了以除盐浓水作为凝聚剂的絮凝沉降试验。结果表明:除盐浓水作为凝聚剂与聚丙烯酰胺配合使用时,满足生产需... 为探寻高矿化度矿井水除盐浓水的适宜出路,基于对除盐浓水中阴阳离子含量的分析,以禾草沟煤矿选煤厂尾矿煤泥水为试验对象,进行了以除盐浓水作为凝聚剂的絮凝沉降试验。结果表明:除盐浓水作为凝聚剂与聚丙烯酰胺配合使用时,满足生产需要的适宜用量为212L/t,此时平均沉降速度为5.52mm/s,上清液浊度为211NTU,效果与聚合氯化铝、氯化镁、氯化钙等三种常规凝聚剂在用量分别为1950,2683,2970g/t时相当;通过理论计算并结合试验结果认为,除盐浓水的凝聚效能的来源主要为电性中和。总体而言,除盐浓水既可作为凝聚剂,在保障絮凝沉降效果的同时有效减少常规凝聚剂的使用,进而提高选煤厂经济效益;又可选择性地作为选煤厂生产补水,从而有效解决了除盐浓水常规处理方式可能带来的环境生态问题。研究结果可为高矿化度矿井水除盐浓水的有效利用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水处理 除盐浓水 凝聚剂 煤泥水絮凝沉降 上清液浊度 电中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湖淤泥絮凝沉降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王茜 朱勇辉 +1 位作者 柴朝晖 李凌云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3-17,29,共6页
絮凝沉降性能是河湖疏浚淤泥资源化处理中重要且未完善的研究课题。以武汉沙湖、官桥湖及南湖3种淤泥为研究对象,通过沉降筒试验,利用清浑交界面沉降速度和上清液浊度研究了粒径分布、初始含沙量及高分子聚合物对河湖淤泥絮凝沉降特性... 絮凝沉降性能是河湖疏浚淤泥资源化处理中重要且未完善的研究课题。以武汉沙湖、官桥湖及南湖3种淤泥为研究对象,通过沉降筒试验,利用清浑交界面沉降速度和上清液浊度研究了粒径分布、初始含沙量及高分子聚合物对河湖淤泥絮凝沉降特性的影响规律,并探讨了沉降筒尺寸对试验结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河湖淤泥粒径越小,淤泥絮凝沉降越慢,上清液浊度越小;随初始含沙量的增加,河湖淤泥整体沉降速度变小,但当初始含沙量增加到一定值后,初始含沙量的影响作用开始变弱;高分子聚合物会促进河湖淤泥絮凝沉降;沉降筒尺寸虽然对试验结果略有影响,但对于分析河湖淤泥絮凝沉降特性无较大影响。研究河湖淤泥絮凝沉降特性对于河湖通航、蓄洪、水质修复、疏浚淤泥的处理均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湖淤泥 絮凝沉降 沉降筒试验 浑交界面沉降速度 上清液浊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盐矿选矿废水的分次加药及加砂絮凝沉降 被引量:2
5
作者 杨丽芳 何家宁 +2 位作者 Daniel Dao 徐晓军 梁红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61-64,共4页
根据美国佛罗里达州某磷酸盐矿选矿废水含有超细胶体悬浮物的特性,选用美国C iba化学品工业公司生产的阴子型高分子絮凝剂DPW-1355,在絮凝剂质量分数为0.05%,加药总剂量分别为18 mL、25 mL和40mL条件下对该废水进行分次加药及加砂絮凝... 根据美国佛罗里达州某磷酸盐矿选矿废水含有超细胶体悬浮物的特性,选用美国C iba化学品工业公司生产的阴子型高分子絮凝剂DPW-1355,在絮凝剂质量分数为0.05%,加药总剂量分别为18 mL、25 mL和40mL条件下对该废水进行分次加药及加砂絮凝沉降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加药总剂量下,絮凝沉降速度均随着加药总次数的增加而提高,上清液浊度均随着加药总次数的增加而降低;在加药总剂量和加药总次数相同时,加质量分数为5%的砂与不加砂相比,絮凝沉降速度快得多,上清液浊度明显低。对分次加药及加砂改善絮凝沉降效果的机理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对佛罗里达现有磷酸盐矿选矿废水和类似废水的絮凝沉降研究及其工业化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盐矿选矿废水 絮凝沉降 分次加药 加砂 沉降速度 上清液浊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场辅助高泥化煤泥水沉降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李振 颜冬青 +7 位作者 李毅红 王进 赵承乾 张怀青 张新元 白富强 刘莉君 于伟 《选煤技术》 CAS 2020年第3期6-11,共6页
针对煤炭洗选加工过程中高泥化煤泥水的沉降澄清问题,以上湾选煤厂高泥化煤泥水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自然沉降试验、单一药剂沉降试验和药剂联用沉降试验,并研究了磁化预处理对该煤泥水沉降澄清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自然沉降无法... 针对煤炭洗选加工过程中高泥化煤泥水的沉降澄清问题,以上湾选煤厂高泥化煤泥水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自然沉降试验、单一药剂沉降试验和药剂联用沉降试验,并研究了磁化预处理对该煤泥水沉降澄清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自然沉降无法使该煤泥水得到有效沉降,沉降时间为8 h时,上清液浊度仍然较大;无论是凝聚剂还是絮凝剂,单一药剂均不能使该煤泥水达到理想的沉降效果;将凝聚剂与絮凝剂联合使用可取得较好的沉降澄清效果,但存在药剂用量大、处理成本高和环境污染问题;磁化预处理对该高泥化煤泥水的沉降澄清具有促进作用,经磁化预处理后,煤泥水上清液浊度有明显改善,且在磁场强度为0.3 T、磁化时间为5 min的条件下沉降澄清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泥水处理 高泥化煤泥水 沉降试验 药剂联用 磁化预处理 上清液浊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太堡选煤厂煤泥水沉降特性研究
7
作者 周学东 赵虎 贺宏厚 《选煤技术》 CAS 2013年第4期23-26,共4页
针对安太堡选煤厂煤泥水沉降特性,通过凝聚剂的电性中和与絮凝剂的"架桥作用"联合处理,当新型药剂PTDN2109+PTDX1220的用量为30 g/t+3 g/t时,上清液浊度可降低为27.9NTU,絮团稳定、蓬松,可满足选煤厂的正常生产要求,不仅极大... 针对安太堡选煤厂煤泥水沉降特性,通过凝聚剂的电性中和与絮凝剂的"架桥作用"联合处理,当新型药剂PTDN2109+PTDX1220的用量为30 g/t+3 g/t时,上清液浊度可降低为27.9NTU,絮团稳定、蓬松,可满足选煤厂的正常生产要求,不仅极大地降低了药剂消耗量,并且提高了选煤厂的煤泥水处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泥水 沉降特性 絮凝沉降 混凝沉降 上清液浊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泥水沉降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冯岸岸 周伟 +1 位作者 朱金波 张勇 《洁净煤技术》 CAS 2018年第3期14-18,共5页
三河尖选煤厂煤泥水沉降效果差,以该选煤厂的浓缩机入料煤泥为研究对象,基于煤泥性质分析,选用不同种类的凝聚剂和絮凝剂进行了一系列煤泥水沉降试验,研究了煤泥水质量浓度、凝聚剂和絮凝剂用量对煤泥水沉降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原煤... 三河尖选煤厂煤泥水沉降效果差,以该选煤厂的浓缩机入料煤泥为研究对象,基于煤泥性质分析,选用不同种类的凝聚剂和絮凝剂进行了一系列煤泥水沉降试验,研究了煤泥水质量浓度、凝聚剂和絮凝剂用量对煤泥水沉降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原煤变质程度低、煤泥粒度细和黏土矿物的存在会加大煤泥水的处理难度;煤泥水质量浓度为70 g/L时,PAC和1 000万分子量PAM是最佳药剂组合,最佳用量分别为780、15 g/t,此时煤泥水沉降效果最好,上清液浊度为18 NTU,沉降速度为11.16 cm/min。絮凝剂和凝聚剂添加量对煤泥水沉降效果影响显著,而煤泥水浓度小范围变化对处理效果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泥水 沉降 絮凝剂 凝聚剂 上清液浊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聚丙烯酰胺对微细石英颗粒的絮凝特性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张雪菲 闵凡飞 陈军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34-141,共8页
为研究不同类型聚丙烯酰胺对微细石英颗粒絮凝沉降特性及作用机理,开展了不同类型聚丙烯酰胺作用下微细石英颗粒悬浮液絮凝沉降试验研究,考察了药剂种类及用量、pH值、矿浆浓度、动能输入等对微细石英颗粒悬浮液絮凝沉降特性的影响规律... 为研究不同类型聚丙烯酰胺对微细石英颗粒絮凝沉降特性及作用机理,开展了不同类型聚丙烯酰胺作用下微细石英颗粒悬浮液絮凝沉降试验研究,考察了药剂种类及用量、pH值、矿浆浓度、动能输入等对微细石英颗粒悬浮液絮凝沉降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不同类型聚丙烯酰胺对微细石英颗粒沉降特性的影响规律为:阳离子型>非离子型>阴离子型;非离子型在800万时效果较好,阴离子型和阳离子型均在1200万时效果较好。当阳离子型用量为300g/t、溶液pH=5、矿浆浓度40g/L时沉降产率高达99.4%,浊度值为8.070。聚丙烯酰胺与微细石英颗粒之间的作用方式主要是"电性中和"、"吸附架桥连接"和"网捕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酰胺 微细石英颗粒 絮凝特性 沉降产率 上清液浊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丙基淀粉接枝丙烯酰胺制备及其强化煤泥水沉降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3
10
作者 丁淑芳 潘凤娇 邹洪顺达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69-175,共7页
以羟丙基淀粉和丙烯酰胺为原料,以硝酸铈铵为引发剂,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合成羟丙基淀粉-丙烯酰胺聚合物(HPS-AM),并利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及热重分析对该聚合物进行了表征。考察了絮凝剂用量、搅拌强度、pH值等因素对煤泥水絮凝效果的影... 以羟丙基淀粉和丙烯酰胺为原料,以硝酸铈铵为引发剂,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合成羟丙基淀粉-丙烯酰胺聚合物(HPS-AM),并利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及热重分析对该聚合物进行了表征。考察了絮凝剂用量、搅拌强度、pH值等因素对煤泥水絮凝效果的影响,进行了HPS-AM与聚丙烯酰胺(分子量1200万、500万)和聚合铝的絮凝对比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当HPS-AM用量为4 mL时,搅拌强度20 r/min,pH值为8时,沉降效果最好,煤泥水絮凝沉降后上清液浊度为24.69 NTU,絮体压缩率为99.90%;而且当药剂用量都为4 mL时,与PAM(1200)、PAM(500)、PAC相比,HPS-AM处理煤泥水得到的上清液浊度分别低83.81%,77.25%,80.07%,絮体压缩率高0.18%(较三者均值)。研究证明HPS-AM聚合物是一种优良的新型煤泥水絮凝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泥水处理 聚合物絮凝剂 接枝共聚物 上清液浊度 絮体压缩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钛聚合物对煤泥水沉降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郭宣 冯向谊 王赫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57-260,共4页
以氢氧根为变量制出不同碱化度的铝钛聚合物(PATC),以及对比分析了其与聚铝、氯化铝对煤泥水的沉降效果,并结合Zeta电位与显微技术分析了其沉降特性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在碱化度0.5下铝钛聚合物用量为0.8 kg/t时,PATC的絮团粒径最大,为... 以氢氧根为变量制出不同碱化度的铝钛聚合物(PATC),以及对比分析了其与聚铝、氯化铝对煤泥水的沉降效果,并结合Zeta电位与显微技术分析了其沉降特性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在碱化度0.5下铝钛聚合物用量为0.8 kg/t时,PATC的絮团粒径最大,为80.1μm,较聚铝、氯化铝作用下絮团增大1.85与2.92倍,电位提升了36.79 mV,且药剂用量最小,说明阳离子价位越高,中和电位越强,颗粒更易聚集沉降,因此高价位阳离子是进一步提高微细粒难沉降煤泥水沉降效果与降低药耗的发展方向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钛聚合物 碱化度 初始沉降速度 上清液浊度 ZETA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民选煤厂煤泥水沉降效果研究
12
作者 朱志鸿 刘宸 +1 位作者 潘海军 黄显武 《选煤技术》 CAS 2023年第3期49-54,共6页
针对煤泥水沉降效果不佳而导致的循环水浓度较高的问题,利民选煤厂以一段浓缩池溢流为研究对象,基于其矿物组成、粒度组成和浓度分析,通过自然沉降试验、絮凝沉降试验和凝聚-絮凝沉降试验对煤泥水沉降效果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 针对煤泥水沉降效果不佳而导致的循环水浓度较高的问题,利民选煤厂以一段浓缩池溢流为研究对象,基于其矿物组成、粒度组成和浓度分析,通过自然沉降试验、絮凝沉降试验和凝聚-絮凝沉降试验对煤泥水沉降效果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厂煤泥水中固体颗粒以微细粒为主,且含有大量高岭石等黏土类矿物,无法通过自然沉降达到循环水使用标准;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PAM-1200)可加速煤泥水沉降,提高煤泥水澄清效果,在PAM-1200配置浓度为0.4%、药剂用量为8 g/t时,煤泥水沉降速度最快,上清液浊度降至75 NTU,可作为循环水使用;将聚合氯化铝(PAC)与PAM-1200联合使用,煤泥水沉降效果得到进一步改善,在PAM-1200用量为8 g/t、总药剂用量为108 g/t时,沉降速度最大,上清液浊度降低至38 NTU,比单独使用PAM-1200时降低了37 NTU。将凝聚剂和絮凝剂联合使用,可利用凝聚剂压缩双电层和絮凝剂的“架桥”作用,加速煤泥水沉降,提高煤泥水沉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泥水处理 煤泥水沉降 凝聚-絮凝沉降试验 絮凝剂 凝聚剂 上清液浊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