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膏体充填中絮凝条件对絮团结构及固液分离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陈格仲 李翠平 +1 位作者 阮竹恩 侯贺子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3169-3182,共14页
尾砂浓密中絮团结构与絮凝效果随絮凝条件变化发生改变,对浓密机内沉降区固液分离效率产生影响,但现有研究少有基于尾砂絮团结构分析絮凝条件产生的影响。为此,本文采用管道絮凝方式,对不同絮凝条件下形成的尾砂絮团结构高清获取,分析... 尾砂浓密中絮团结构与絮凝效果随絮凝条件变化发生改变,对浓密机内沉降区固液分离效率产生影响,但现有研究少有基于尾砂絮团结构分析絮凝条件产生的影响。为此,本文采用管道絮凝方式,对不同絮凝条件下形成的尾砂絮团结构高清获取,分析絮团等效直径以及絮团分形维数随之变化的规律,并对絮凝后的上清液浊度以及絮团沉降速度开展研究。结果发现,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与尾砂颗粒形成的絮团结构最大,絮凝剂单耗、尾砂进料浓度、絮凝剂浓度和流体剪切梯度G对絮团等效直径、絮团分形维数、上清液浊度以及絮团沉降速度产生重要影响。絮凝剂单耗在90~105 g/t、尾砂进料浓度在25%~30%、絮凝剂浓度小于1/10000、流体剪切梯度30~50 s^(−1)时形成的絮团等效直径超过1000μm、絮团分形维数在1.64~1.68之间、絮团沉降速度均超过9 m/min、浓密机模型内上清液浊度低于50 mg/L,絮团沉降速度加快能够提升浓密机内沉降区固液分离效率,该结论为膏体充填实际生产中控制絮凝条件参数提供了价值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絮团结构 分形维数 沉降速度 上清液浊度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湖淤泥絮凝沉降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王茜 朱勇辉 +1 位作者 柴朝晖 李凌云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3-17,29,共6页
絮凝沉降性能是河湖疏浚淤泥资源化处理中重要且未完善的研究课题。以武汉沙湖、官桥湖及南湖3种淤泥为研究对象,通过沉降筒试验,利用清浑交界面沉降速度和上清液浊度研究了粒径分布、初始含沙量及高分子聚合物对河湖淤泥絮凝沉降特性... 絮凝沉降性能是河湖疏浚淤泥资源化处理中重要且未完善的研究课题。以武汉沙湖、官桥湖及南湖3种淤泥为研究对象,通过沉降筒试验,利用清浑交界面沉降速度和上清液浊度研究了粒径分布、初始含沙量及高分子聚合物对河湖淤泥絮凝沉降特性的影响规律,并探讨了沉降筒尺寸对试验结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河湖淤泥粒径越小,淤泥絮凝沉降越慢,上清液浊度越小;随初始含沙量的增加,河湖淤泥整体沉降速度变小,但当初始含沙量增加到一定值后,初始含沙量的影响作用开始变弱;高分子聚合物会促进河湖淤泥絮凝沉降;沉降筒尺寸虽然对试验结果略有影响,但对于分析河湖淤泥絮凝沉降特性无较大影响。研究河湖淤泥絮凝沉降特性对于河湖通航、蓄洪、水质修复、疏浚淤泥的处理均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湖淤泥 絮凝沉降 沉降筒试验 浑交界面沉降速度 上清液浊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盐矿选矿废水的分次加药及加砂絮凝沉降 被引量:2
3
作者 杨丽芳 何家宁 +2 位作者 Daniel Dao 徐晓军 梁红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61-64,共4页
根据美国佛罗里达州某磷酸盐矿选矿废水含有超细胶体悬浮物的特性,选用美国C iba化学品工业公司生产的阴子型高分子絮凝剂DPW-1355,在絮凝剂质量分数为0.05%,加药总剂量分别为18 mL、25 mL和40mL条件下对该废水进行分次加药及加砂絮凝... 根据美国佛罗里达州某磷酸盐矿选矿废水含有超细胶体悬浮物的特性,选用美国C iba化学品工业公司生产的阴子型高分子絮凝剂DPW-1355,在絮凝剂质量分数为0.05%,加药总剂量分别为18 mL、25 mL和40mL条件下对该废水进行分次加药及加砂絮凝沉降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加药总剂量下,絮凝沉降速度均随着加药总次数的增加而提高,上清液浊度均随着加药总次数的增加而降低;在加药总剂量和加药总次数相同时,加质量分数为5%的砂与不加砂相比,絮凝沉降速度快得多,上清液浊度明显低。对分次加药及加砂改善絮凝沉降效果的机理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对佛罗里达现有磷酸盐矿选矿废水和类似废水的絮凝沉降研究及其工业化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盐矿选矿废水 絮凝沉降 分次加药 加砂 沉降速度 上清液浊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泥水沉降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冯岸岸 周伟 +1 位作者 朱金波 张勇 《洁净煤技术》 CAS 2018年第3期14-18,共5页
三河尖选煤厂煤泥水沉降效果差,以该选煤厂的浓缩机入料煤泥为研究对象,基于煤泥性质分析,选用不同种类的凝聚剂和絮凝剂进行了一系列煤泥水沉降试验,研究了煤泥水质量浓度、凝聚剂和絮凝剂用量对煤泥水沉降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原煤... 三河尖选煤厂煤泥水沉降效果差,以该选煤厂的浓缩机入料煤泥为研究对象,基于煤泥性质分析,选用不同种类的凝聚剂和絮凝剂进行了一系列煤泥水沉降试验,研究了煤泥水质量浓度、凝聚剂和絮凝剂用量对煤泥水沉降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原煤变质程度低、煤泥粒度细和黏土矿物的存在会加大煤泥水的处理难度;煤泥水质量浓度为70 g/L时,PAC和1 000万分子量PAM是最佳药剂组合,最佳用量分别为780、15 g/t,此时煤泥水沉降效果最好,上清液浊度为18 NTU,沉降速度为11.16 cm/min。絮凝剂和凝聚剂添加量对煤泥水沉降效果影响显著,而煤泥水浓度小范围变化对处理效果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泥水 沉降 絮凝剂 凝聚剂 上清液浊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聚丙烯酰胺对微细石英颗粒的絮凝特性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张雪菲 闵凡飞 陈军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34-141,共8页
为研究不同类型聚丙烯酰胺对微细石英颗粒絮凝沉降特性及作用机理,开展了不同类型聚丙烯酰胺作用下微细石英颗粒悬浮液絮凝沉降试验研究,考察了药剂种类及用量、pH值、矿浆浓度、动能输入等对微细石英颗粒悬浮液絮凝沉降特性的影响规律... 为研究不同类型聚丙烯酰胺对微细石英颗粒絮凝沉降特性及作用机理,开展了不同类型聚丙烯酰胺作用下微细石英颗粒悬浮液絮凝沉降试验研究,考察了药剂种类及用量、pH值、矿浆浓度、动能输入等对微细石英颗粒悬浮液絮凝沉降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不同类型聚丙烯酰胺对微细石英颗粒沉降特性的影响规律为:阳离子型>非离子型>阴离子型;非离子型在800万时效果较好,阴离子型和阳离子型均在1200万时效果较好。当阳离子型用量为300g/t、溶液pH=5、矿浆浓度40g/L时沉降产率高达99.4%,浊度值为8.070。聚丙烯酰胺与微细石英颗粒之间的作用方式主要是"电性中和"、"吸附架桥连接"和"网捕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酰胺 微细石英颗粒 絮凝特性 沉降产率 上清液浊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丙基淀粉接枝丙烯酰胺制备及其强化煤泥水沉降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3
6
作者 丁淑芳 潘凤娇 邹洪顺达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69-175,共7页
以羟丙基淀粉和丙烯酰胺为原料,以硝酸铈铵为引发剂,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合成羟丙基淀粉-丙烯酰胺聚合物(HPS-AM),并利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及热重分析对该聚合物进行了表征。考察了絮凝剂用量、搅拌强度、pH值等因素对煤泥水絮凝效果的影... 以羟丙基淀粉和丙烯酰胺为原料,以硝酸铈铵为引发剂,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合成羟丙基淀粉-丙烯酰胺聚合物(HPS-AM),并利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及热重分析对该聚合物进行了表征。考察了絮凝剂用量、搅拌强度、pH值等因素对煤泥水絮凝效果的影响,进行了HPS-AM与聚丙烯酰胺(分子量1200万、500万)和聚合铝的絮凝对比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当HPS-AM用量为4 mL时,搅拌强度20 r/min,pH值为8时,沉降效果最好,煤泥水絮凝沉降后上清液浊度为24.69 NTU,絮体压缩率为99.90%;而且当药剂用量都为4 mL时,与PAM(1200)、PAM(500)、PAC相比,HPS-AM处理煤泥水得到的上清液浊度分别低83.81%,77.25%,80.07%,絮体压缩率高0.18%(较三者均值)。研究证明HPS-AM聚合物是一种优良的新型煤泥水絮凝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泥水处理 聚合物絮凝剂 接枝共聚物 上清液浊度 絮体压缩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