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GPS综合应用网对可降水汽量的实时监测及其改进数值预报初始场的试验 被引量:20
1
作者 宋淑丽 朱文耀 +3 位作者 丁金才 廖新浩 程宗颐 叶其欣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31-638,共8页
分析了 2 0 0 2年夏季上海GPS综合应用网 (简称SGCAN)的观测数据 ,实时处理中直接利用IGS(Interna tionalGPSService)超快速产品IGU(theUltrarapidorbitofIGS)轨道 ,在长基线辅助下考虑海潮的影响 ,得到了可靠的可降水汽量 (简称PWV)序... 分析了 2 0 0 2年夏季上海GPS综合应用网 (简称SGCAN)的观测数据 ,实时处理中直接利用IGS(Interna tionalGPSService)超快速产品IGU(theUltrarapidorbitofIGS)轨道 ,在长基线辅助下考虑海潮的影响 ,得到了可靠的可降水汽量 (简称PWV)序列 ,监测结果与加密的Radiosonde观测比较 ,偏差为 2mm左右 .与MM5预报可降水量的比较说明GPS监测结果可以作为检验数值预报质量的工具之一 .2 0 0 2年夏季SGCAN监测的PWV时空变化过程反映了长江三角洲地区从西南到东北的详细入梅雨过程和特点 ,以及整个梅雨季节雨带在江淮地区来回摆动的情况 .一小时雨量与GPS PWV锋值的对应关系统计表明GPS PWV对雷暴雨具有一定的短期预报特性 .利用Cressman分析方法把GPS PWV插值到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初始场的各个格点上 ,改进了数值预报初始湿度场的精度 ,提高了中尺度数值预报的准确性 ,反映了GP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gps综合应用网 可降水汽量 梅雨季节 数值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GPS综合应用网对2002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入梅过程的监测 被引量:13
2
作者 宋淑丽 朱文耀 +1 位作者 丁金才 程宗颐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80-184,共5页
简要介绍了上海GPS综合应用网(SCGAN)情况,分析了该网从2002年6月投入正常运行后,获取的2002年入梅前后长江三角洲地区高分辨率可降水量(PWV)资料,描述了PWV所反映的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入梅过程和特点,以及把GPS/PWV同化到中尺度数值预报... 简要介绍了上海GPS综合应用网(SCGAN)情况,分析了该网从2002年6月投入正常运行后,获取的2002年入梅前后长江三角洲地区高分辨率可降水量(PWV)资料,描述了PWV所反映的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入梅过程和特点,以及把GPS/PWV同化到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初始场中的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gps综合应用网 SCGAN 2002年 长江三角洲 梅雨季节 数据处理 可降水量 入梅过程 数值天气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形变特征的GPS监测和分析 被引量:21
3
作者 熊福文 朱文耀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719-1730,共12页
本文介绍上海地区GPS综合应用网SCGAN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形变的监测和研究中所取得的成果.对监测到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振幅达5~6mm的垂向季节性运动的地球物理机制进行较深入的分析和研究.研究表明,通过对大气压、积雪和土壤湿度质量... 本文介绍上海地区GPS综合应用网SCGAN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形变的监测和研究中所取得的成果.对监测到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振幅达5~6mm的垂向季节性运动的地球物理机制进行较深入的分析和研究.研究表明,通过对大气压、积雪和土壤湿度质量负载、非潮汐海洋质量负载、以及基岩的热胀冷缩等地球物理机制因素引起地壳垂向季节性变化的定量分析,可以较好地解释GPS的监测结果,对两者间存在的一些系统偏差做了定性分析.而对上海市区4个GPS基准站监测到的振幅近10mm的垂向季节性变化,在扣除地球物理因素后,剩余5mm垂向季节性变化与上海近几年每年定期采、灌地下水引起的地下水水位的周期变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 长江三角洲 上海地区gps综合应用 垂向季节性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