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银行公会与1920年代北京政府内债整理 被引量:5
1
作者 郑成林 刘杰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13-122,共10页
在上海银行公会的呼吁和积极参与下,1920年代北京政府对内债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整理,日益严重的内债危机得以缓解,金融市场也日趋活跃。上海银行公会关于内债整理的意见和建议大多得到政府重视和采纳,在整理内债案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对... 在上海银行公会的呼吁和积极参与下,1920年代北京政府对内债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整理,日益严重的内债危机得以缓解,金融市场也日趋活跃。上海银行公会关于内债整理的意见和建议大多得到政府重视和采纳,在整理内债案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对银行业的投资经营也产生一定影响。在此过程中,上海银行公会逐渐意识到惟有建立稳固的整理内债基金才能真正维护行业利益和稳定金融市场,进而广泛联合金融界和社会各界的力量,筹建民间内债监督管理机关,希冀约束政府权力和规范金融运行秩序。这展现了中国近代商人团体"宽范围、多路径"的集体行动逻辑和制度诉求方式,以及中国近代国家与社会的多重互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20年代 上海银行公会 北京政府 安格联 内债整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市场杠杆效应——基于GARCH族模型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吴俊 杨继旺 《管理现代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6,共3页
构建ARMA-GARCH族模型,对SHIBOR杠杆效应进行实证研究,并基于损失函数对模型拟合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同业拆放利差波动具有正的杠杆效应,GED分布较T分布更好拟合拆放利差序列"尖峰厚尾"特征;当赋予偏低预测和偏高预测等... 构建ARMA-GARCH族模型,对SHIBOR杠杆效应进行实证研究,并基于损失函数对模型拟合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同业拆放利差波动具有正的杠杆效应,GED分布较T分布更好拟合拆放利差序列"尖峰厚尾"特征;当赋予偏低预测和偏高预测等权重时,TGARCH、EGARCH、PARCH模型预测效果无显著区别,当赋予偏低预测较大权重时,TGARCH模型预测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 GARCH族模型 杠杆效应 同业拆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银行公会与银行法制建设述评(1927-1936) 被引量:9
3
作者 郑成林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5-23,共9页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上海银行公会积极参与银行法制建设 ,尝试采取多种措施、通过多种途径与政府交涉 ,希望最大限度地参与政府相关政策的制定 ,既维护了银行业的合法权益 ,也为政府金融政策和措施的制定与调整提供了依据。由于在法制建...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上海银行公会积极参与银行法制建设 ,尝试采取多种措施、通过多种途径与政府交涉 ,希望最大限度地参与政府相关政策的制定 ,既维护了银行业的合法权益 ,也为政府金融政策和措施的制定与调整提供了依据。由于在法制建设上依据的标准和原则不同 ,虽然政府在一定程度上采纳了上海银行公会的意见与建议 ,但二者之间仍然存在不少冲突与矛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银行公会 南京国民政府 银行法制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银行公会与近代中国银行信用制度的演进 被引量:5
4
作者 郑成林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9-65,共7页
抗战前,上海银行公会十分重视银行信用制度的建设,不仅采取各种措施促进会员银行稳健经营,增强会员银行的信用意识,而且创建了一系列信用机构和信用工具,并在同业之间构建了一个信任与合作的平台,有力地提升了华商银行业的竞争力,对促... 抗战前,上海银行公会十分重视银行信用制度的建设,不仅采取各种措施促进会员银行稳健经营,增强会员银行的信用意识,而且创建了一系列信用机构和信用工具,并在同业之间构建了一个信任与合作的平台,有力地提升了华商银行业的竞争力,对促进近代中国社会信用发展也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银行公会 信用制度 银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银行公会与近代中国银行监管制度 被引量:3
5
作者 郑成林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8-76,共9页
抗日战争爆发前,上海银行公会逐步制定和完善各种章则规约,参与和促进银行法制建设,进而承担和履行中央银行的监管职责,强化了华商银行之间的协作、交流和相互制约,增强了银行界抵御风险的能力,有助于银行业的稳健运行,对近代中国银行... 抗日战争爆发前,上海银行公会逐步制定和完善各种章则规约,参与和促进银行法制建设,进而承担和履行中央银行的监管职责,强化了华商银行之间的协作、交流和相互制约,增强了银行界抵御风险的能力,有助于银行业的稳健运行,对近代中国银行监管制度的建构及变迁也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银行公会 银行监管 金融市场 制度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上海银行联合准备制度述略 被引量:3
6
作者 郑成林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0-77,共8页
建立准备金制度,是银行巩固信用最基本的措施,也是中央银行稳定金融市场最有力的工具。可是,抗战前中央银行长期缺席,或徒拥虚位,无法担负起"银行的银行"的责任。鉴于此,上海银行家在充实准备金的同时,以上海银行公会为平台... 建立准备金制度,是银行巩固信用最基本的措施,也是中央银行稳定金融市场最有力的工具。可是,抗战前中央银行长期缺席,或徒拥虚位,无法担负起"银行的银行"的责任。鉴于此,上海银行家在充实准备金的同时,以上海银行公会为平台创设了联合准备制度,有效地化解了金融风险,并促进了近代中国银行经营方式和金融制度的创新。这不仅显示上海银行界的逐渐成熟,也反映上海银行公会创新金融制度的动力和效果并没有随着改组而削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银行公会 公共准备金 联合准备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27-1936年上海银行公会与国民政府关系述论 被引量:3
7
作者 郑成林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68-174,共7页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尽管政府企图加强对银行业的控制,但是上海银行公会的活动表明其依然是一个具有较强独立自主性的商人团体。上海银行公会积极参与币制改革和银行法制建设等多项活动,尝试采取多种措施、通过多种途径与政府交涉,希望...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尽管政府企图加强对银行业的控制,但是上海银行公会的活动表明其依然是一个具有较强独立自主性的商人团体。上海银行公会积极参与币制改革和银行法制建设等多项活动,尝试采取多种措施、通过多种途径与政府交涉,希望最大限度地参与政府相关政策的制定。虽然二者在改革的措施与方式等方面存在不少差异,但是政府在一定程度上采纳了上海银行公会的意见与建议,一方面也促进了国家意志和民间意志的交流与对话,另一方面为金融政策和措施的制定与调整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银行公会 1936年 政府关系 国民 述论 独立自主性 政府成立 法制建设 币制改革 积极参与 相关政策 最大限度 国家意志 金融政策 银行 活动 制定 团体 商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银行公会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票据立法 被引量:2
8
作者 万立明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69-174,共6页
票据法与银行业务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在北洋政府时期、1929年票据法颁行前后以及1933—1934年,上海银行公会始终积极参与相关的票据立法活动,如进行票据习惯的调查,先后五次设立临时性的票据法研究会,并多次在汇集各会员银行意见的基... 票据法与银行业务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在北洋政府时期、1929年票据法颁行前后以及1933—1934年,上海银行公会始终积极参与相关的票据立法活动,如进行票据习惯的调查,先后五次设立临时性的票据法研究会,并多次在汇集各会员银行意见的基础上制成意见书送呈立法部门参阅,其中多数意见被采纳。这不仅维护了同业的利益,也为近代票据立法提供了重要的智力支持,对保证法律的质量和可行性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从中可以折射出中国票据制度的近代化和民间团体与政府之间关系的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银行公会 票据立法 票据习惯调查 票据法研究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买卖价差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李良松 《证券市场导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36-41,45,共7页
本文考察了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做市商买卖价差的特征,并研究了该价差的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做市商的买卖价差具有显著的聚集效应,不同类型银行的买卖价差水平在不同拆借品种上是不一致的;隔夜拆借的买卖... 本文考察了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做市商买卖价差的特征,并研究了该价差的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做市商的买卖价差具有显著的聚集效应,不同类型银行的买卖价差水平在不同拆借品种上是不一致的;隔夜拆借的买卖价差具有显著的周内效应,呈现倒"V"特征,在周三的买卖价差是最高的;买卖价差假日交易的波动更小;在正式运行阶段,买卖价差的波动率均有很大提高,对于交易活跃的拆借品种来说,其买卖价差水平均有所下降。本文采用了AR(1)-GJR(1,1)对Shibor的条件异方差进行建模。OLS回归模型表明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的买卖价差并不受市场利率和市场波动的影响,与成熟市场买卖报价的影响模式存在显著差异。这说明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做市商的定价水平有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 买卖价差 银行间拆借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30年代上海银行业的社会网络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永伟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2-20,共9页
本文应用《全国银行年鉴》数据构造了20世纪30年代上海银行之间的连锁董事网络,考察了网络结构对银行行为和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在网络中处于更为关键的位置或同中央银行之间有更近的距离,都会让银行持有更高比例的债券、有更高的贷... 本文应用《全国银行年鉴》数据构造了20世纪30年代上海银行之间的连锁董事网络,考察了网络结构对银行行为和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在网络中处于更为关键的位置或同中央银行之间有更近的距离,都会让银行持有更高比例的债券、有更高的贷款—存款比,并有更高的利润率。在1935年,原有的"自由银行"体系被国民政府控制后,网络位置的关键性对银行行为和绩效的影响减弱了,而银行与中央银行之间距离的影响则增强了。这些发现为理解20世纪30年代上海银行的经营及银行与政府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些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网络 连锁董事 上海银行系统 白银风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银行”的经营管理给我们的启示
11
作者 李娟 《河北财经学院学报》 1988年第1期73-73,75,共2页
“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简称“上海银行”,创办于1915年,资本七万元,职员七人,是当时上海最小的一家银行,被称为“小小银行”。“上海银行”创办时期,是我国历史上设行的极盛时期。清末十几年,全国仅设银行30多家,而1919年-192... “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简称“上海银行”,创办于1915年,资本七万元,职员七人,是当时上海最小的一家银行,被称为“小小银行”。“上海银行”创办时期,是我国历史上设行的极盛时期。清末十几年,全国仅设银行30多家,而1919年-1921年,全国新设私营银行96家,这些银行之间展开了激烈的竞争,致使许多银行倒闭。而“上海银行”虽小,却能飞速地向前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银行 经营管理 上海商业储蓄银行 1921年 私营银行 银行倒闭 银行 创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票市场重大融资行为对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的影响
12
作者 戴国强 李良松 《证券市场导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51-56,共6页
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经过两年多的发展,期限在1个月以下的利率基本上达到了弱式有效市场水平,其中隔夜利率的市场性最好。实证检验表明,股票市场重大融资行为,如大规模的新股首次公开发行会显著地影响这些利率,尤其是SHIBOR1周利率和... 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经过两年多的发展,期限在1个月以下的利率基本上达到了弱式有效市场水平,其中隔夜利率的市场性最好。实证检验表明,股票市场重大融资行为,如大规模的新股首次公开发行会显著地影响这些利率,尤其是SHIBOR1周利率和2周利率。但是SHIBOR隔夜利率受到的影响最小,因此它的抗干扰性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票市场融资 货币政策 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 货币市场利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对称动态波动性的上海同业拆放利率模型研究
13
作者 孔继红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0-68,共9页
在单因子短期利率CKLS模型的基础上,对扩散项采用包含非对称GARCH的设定,从而允许利率波动率的动态性既依赖于未预期信息的影响,也依赖于信息正负性的差异化影响。利用极大似然法估计了上海银行同业拆放利率市场(SHIBOR)数据的模型参数... 在单因子短期利率CKLS模型的基础上,对扩散项采用包含非对称GARCH的设定,从而允许利率波动率的动态性既依赖于未预期信息的影响,也依赖于信息正负性的差异化影响。利用极大似然法估计了上海银行同业拆放利率市场(SHIBOR)数据的模型参数,并评价了模型的拟合优度和预测能力。结论显示,非对称GARCH模型反映了SHIBOR利率市场存在显著的均值回复效应、未预期信息冲击效应和非对称效应。而相比之下,忽视了未预期信息影响的标准CKLS模型的实证显示,利率均值回复效应在1%的水平上并不显著,均值回复速度明显较低,而利率弹性参数虽然显著,但却过高地估计了利率市场水平效应的程度。同时,非对称GARCH模型也具有较高的拟合优度和波动率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因子利率模型 非对称动态波动性 极大似然法 上海银行同业拆放利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RA在我国商业银行应用中的风险控制
14
作者 赵汕 《金融发展研究》 2012年第1期71-75,共5页
本文从FRA自身可能产生风险的视角而非传统利率风险管理过程的角度,分析了FRA在制度设计、参考利率选择、报价品种等方面存在的诸多风险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对我国FRA风险控制的对策,避免商业银行应用FRA进行风险管理时遭受风险,... 本文从FRA自身可能产生风险的视角而非传统利率风险管理过程的角度,分析了FRA在制度设计、参考利率选择、报价品种等方面存在的诸多风险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对我国FRA风险控制的对策,避免商业银行应用FRA进行风险管理时遭受风险,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RA 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 场外交易 参考利率 对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深圳中小企业融资担保纷试招术
15
作者 木子 《会计之友》 1999年第6期46-46,共1页
关键词 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融资担保 担保基金 上海产权交易所 专项贷款 上海银行 保证措施 总量控制 深圳 担保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拓展商业银行新市场
16
作者 娄崇修 《南方金融》 1999年第4期42-43,共2页
关键词 支持中小企业 国有商业银行 担保基金 金融服务 专业担保公司 金融机构 上海银行 中小企业贷款 国民经济 专项贷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货币政策工具与货币市场基准利率:基于中国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5
17
作者 郭强 李向前 付志刚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9-130,共12页
随着利率市场化逐步推进,多数中央银行建立了能有效引导和调控市场利率的政策操作框架。基于中国货币政策的实施框架,运用EGARCH模型,本文实证研究中国人民银行各种货币政策工具对超短端Shibor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人民银行公开市场操... 随着利率市场化逐步推进,多数中央银行建立了能有效引导和调控市场利率的政策操作框架。基于中国货币政策的实施框架,运用EGARCH模型,本文实证研究中国人民银行各种货币政策工具对超短端Shibor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人民银行公开市场操作与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使得Shibor水平朝中央银行预期的方向变化;而中央银行沟通对Shibor水平与Shibor波动性的影响,与中央银行预期并不完全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开市场操作 央行票据 中央银行沟通 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asicek和CIR模型的SHIBOR期限结构实证分析 被引量:12
18
作者 张玉桂 苏云鹏 杨宝臣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2009年第6期44-48,共5页
基于无损卡尔曼滤波(UKF)估计方法,分别使用Vasicek模型和CIR模型对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的动态特性进行刻画,并对其期限结构进行实证研究。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两模型对SHIBOR数据的拟合性,结果表明:Vasicek模型和CIR模型对S... 基于无损卡尔曼滤波(UKF)估计方法,分别使用Vasicek模型和CIR模型对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的动态特性进行刻画,并对其期限结构进行实证研究。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两模型对SHIBOR数据的拟合性,结果表明:Vasicek模型和CIR模型对SHIBOR市场利率的动态特性均具有很好的刻画和描述能力,而Vasicek模型的数据拟合效果更好一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率期限结构模型 极大似然估计 无损卡尔曼滤波 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损卡尔曼滤波的HJM模型及实证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杨宝臣 苏云鹏 《管理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7-75,共9页
在多因子HJM框架下,将一类具有特定波动率结构设定的非马尔可夫远期利率模型转化为马尔可夫模型,并将其表示成状态空间模型形式.进一步,引入基于无损卡尔曼滤波的极大似然估计法对HJM模型进行估计,解决了模型非线性和潜在状态变量的问题... 在多因子HJM框架下,将一类具有特定波动率结构设定的非马尔可夫远期利率模型转化为马尔可夫模型,并将其表示成状态空间模型形式.进一步,引入基于无损卡尔曼滤波的极大似然估计法对HJM模型进行估计,解决了模型非线性和潜在状态变量的问题.实证研究中,基于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期限结构的实际动态特性,对HJM模型的波动率结构进行相应的设定,并引入随机市场风险价格,构建了SHIBOR期限结构的三因子HJM模型.结果表明,三因子HJM模型可以很好的刻画SHIBOR期限结构的动态特性和波动率结构,水平因子和斜率因子是驱动SHIBOR利率系统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JM模型 无损卡尔曼滤波 极大似然估计 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HIBOR的利率互换定价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宋德舜 刘晓曙 《证券市场导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5-39,共5页
本文采用中国非金融上市公司截面数据,在控制相关变量下,应用OLS实证检验制度因素对资本结构选择的影响。研究表明制度因素在资本结构选择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具体而言:(1)市场化总体进程和公司债务水平负相关;(2)政府干预程度指数得分... 本文采用中国非金融上市公司截面数据,在控制相关变量下,应用OLS实证检验制度因素对资本结构选择的影响。研究表明制度因素在资本结构选择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具体而言:(1)市场化总体进程和公司债务水平负相关;(2)政府干预程度指数得分高的地区的上市公司具有显著低的债务水平;(3)法律环境得分高的地区的上市公司具有显著低的债务水平;(4)金融市场发育程度高的地区的上市公司具有显著高的债务水平;(5)产品市场发育程度对资本结构选择的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率互换 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 互换定价 无风险收益率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