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盛宣怀与甲午战争
被引量:1
- 1
-
-
作者
张国斌
-
机构
湖南长沙教育学院
-
出处
《学海》
1998年第2期103-106,共4页
-
文摘
甲午战争中,盛宣怀是一位幕后关键性的人物,他身兼津海关道、轮船招商局督办、中国电报局总办和“总理后路转运”四个要职,力赞戎机,筹运饷械,成为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李鸿章的得力助手,在战争期间发挥了很大作用。但以往的历史论著则很少提及此事,或有意回避。本文...
-
关键词
盛宣怀
李鸿章
清政府
甲午中日战争
甲午战争
战争期间
中国电报局
上海轮船招商局
北洋大臣
电报线
-
分类号
K256.3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论盛宣怀早期创办湖北煤铁矿务夭折的主观原因
被引量:7
- 2
-
-
作者
梁华平
-
机构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
-
出处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55-60,共6页
-
文摘
盛宣怀从1875年5月至1881年10月在湖北创办煤铁矿务的活动,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875年5月至1876年1月为广济官煤厂阶段。此阶段采用官督商办的经营方式,着手试办。1876年1月至1879年7月为湖北开采煤铁总局阶段。此阶段采用官办的经营方式,一面雇用矿工土法采掘,一面雇用洋师以洋法勘矿,冀图勘出佳矿,用洋法采掘。其几经周折勘明荆当煤矿、大冶铁矿后,因经费不继,被迫停顿。1879年6月至1881年10月为荆门矿务总局阶段。此阶段是上一阶段过渡性、权宜性的业务继续。它以官督商办的经营方式解决官本不继的困难,以土法采煤为日后洋法炼铁铺平道路;它是李鸿章、盛宣怀以“先煤后铁”的策略来挽救湖北煤铁矿务免遭功亏一篑思想的产物。但此阶段却并未专力开采,而是主要经营煤斤的贩销业务。1881年10月,李鸿章批饬裁撤荆局,湖北矿务至此终止、夭折。通观盛宣怀早期创办湖北煤铁矿务的全过程,我认为导致其夭折的主观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
-
关键词
盛宣怀
李鸿章
官督商办
主观原因
荆门矿务总局
洋务运动
上海轮船招商局
土法
洋务派
机器局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戊戌变法时期温州的《利济学堂报》
被引量:1
- 3
-
-
作者
胡珠生
-
机构
浙江省温州市博物馆
-
出处
《浙江学刊》
1987年第2期145-148,共4页
-
文摘
甲午战争失败后,清帝国的腐朽无能暴露无遗,列强妄图进一步瓜分中国,为了救亡图存,爱国士大夫纷纷呼吁保国保种,提出改制变法,从北京到各省,学会和报馆繁兴,鸦片战争以来的经世改革思潮,至此汇成汹涌澎湃的变法维新运动。温州的《利济学堂报》,踵承《时务报》,下启《知新》、《湘学》和《经世》等报,显示出维新运动深入到沿海中小城市,具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温州出现这样的报刊决不是偶然的。1876年,《中英烟台条约》辟温州为商埠。次年4月1日设立瓯海关。闽抚丁日昌疏称:“温州之南关可作铁船坞”。1879年,浙抚梅启照奏称:“温州新设通商口岸,亦须轮船驻泊”。上海轮船招商局即派永宁轮首抵温州港。1888年。
-
关键词
戊戌变法时期
维新运动
上海轮船招商局
甲午战争
烟台条约
鸦片战争
通商口岸
士大夫
丁日昌
时务报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