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1930—1940年代上海现代市民小说的恋物特征
- 1
-
-
作者
张娟
-
机构
东南大学人文学院
-
出处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41-145,共5页
-
基金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价值转型视野中的中国现代市民小说"(09SJD750005)
-
文摘
1930—1940年代上海现代市民小说在叙事形式上具有鲜明的恋物特征,主要表现在恋物的列举式修辞、物质人化和人的物化修辞策略、物质细节的表意功能与情节推动力。现代市民小说以一种空间化、恋物化特征标志了现代市民新的思维模式的诞生,也标志着现代市民深层价值观的转变。
-
关键词
1930—1940年代
上海现代市民小说
恋物特征
-
Keywords
1930s—1940s
Shanghai modern citizen novels
the fetish character
-
分类号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现代市民小说的美学价值
- 2
-
-
作者
张娟
-
机构
东南大学人文学院
-
出处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5期79-83,共5页
-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0YJC751117)
江苏省教育厅2009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指导项目(09SJD750005)
东南大学新进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9213002397)
-
文摘
现代市民小说是以现代市民为描写对象,在评判标准上反映并且肯定现代市民价值观的小说创作。随着市民概念的更新,市民小说内涵与外延的重组,一些习惯上认为是雅文学、精英文学的作品划入了市民文学阵营,而一些习惯上认为是通俗文学的作品却因其低俗性和小市民性被市民文学阵营清除出去。三四十年代上海现代市民小说呈现出显著的雅俗互渗与大众化追求特征,究其根本,是现代市民价值观在其背后的驱动力。
-
关键词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
上海现代市民小说
雅俗互渗
大众化
-
Keywords
1930s and 1940s
modern citizen novels in Shanghai
penetration of elegance and popularity
popularization
-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论空间体验叙事转型下的现代市民小说价值观
- 3
-
-
作者
张娟
-
机构
东南大学人文学院
-
出处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16-221,共6页
-
基金
2010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二十世纪中国现代市民小说价值重构"(项目编号:10YJC751117)
-
文摘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随着现代市民赖以生存的城市逐步成熟,上海城市公共空间与日常空间逐步成型,而这正是现代市民生存空间的两大系统,他们是现代市民生活的两副面孔,形成了三四十年代上海现代市民叙事转型的两种不同维度和价值取向:三十年代现代市民小说的以公共空间为中心的"震撼体验"叙事,形成了趋时求新为主要基调的市民价值观。四十年代现代市民基于日常生活的深度叙事,生本位成为现代市民价值观的主导倾向,而这两种价值倾向的核心都是以人为本的现代市民人本追求。
-
关键词
三四十年代上海现代市民小说
城市空间
现代市民价值观
-
分类号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现代市民小说的女性特征
- 4
-
-
作者
张娟
-
机构
东南大学人文学院
-
出处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3期62-67,共6页
-
基金
东南大学新进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9213002397)
-
文摘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现代市民小说整体上具有阴柔的女性气质,在文本的叙事方式、情节模式和思维特征等方面都有鲜明表现。这种女性气质一方面来源于现代价值观的女性特征,另一方面来自当时现实语境的软性风潮。这种女性特征彰显了被"国家/民族"男性叙事系统遮蔽的女性叙事,体现了现代市民小说的独特性。
-
关键词
三四十年代
上海现代市民小说
女性特征
-
Keywords
the 1930s-1940s
Shanghai modem citizen novels
feminine features
-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