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评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前后陈独秀对蒋介石的认识 被引量:2
1
作者 郭绪印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1期107-113,共7页
中共党史和中国现代史学术界较有代表性的意见认为“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前,陈独秀对蒋介石的种种罪恶阴谋,“熟视无睹,充耳不闻,他没有勇气正视现实”,他不是去防止和准备抵抗蒋介石的进攻,“而是要工人武装纠察队和上海市民政府处处... 中共党史和中国现代史学术界较有代表性的意见认为“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前,陈独秀对蒋介石的种种罪恶阴谋,“熟视无睹,充耳不闻,他没有勇气正视现实”,他不是去防止和准备抵抗蒋介石的进攻,“而是要工人武装纠察队和上海市民政府处处听从蒋介石的命令”.笔者认为这些看法是值得商榷的.其实,陈独秀对蒋介石的反动性、危险性早就有了一定的认识,他的错误并不在于对蒋介石没有认识,而在于他长期没有重视共产党独立领导军队的意义,由于缺乏可靠的正规军为后盾,在敌我力量悬殊的形势下,他难以找到切实可行的对付蒋介石的措施.于是幻想借重汪精卫以限制蒋介石,也幻想以“表面”和蒋进行“缓和”,求得延缓和蒋介石公开冲突的时间.因此,他在这期间,一方面表现为对蒋介石有一定的认识,另一方面却没有摆脱右倾投降主义错误.笔者的见解如有不妥之处,请专家们教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蒋介石 陈独秀 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 汪精卫 共产国际 右倾投降主义 中国共产党 工人纠察队 国民党 档案史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赵世炎与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 被引量:3
2
作者 徐胜萍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47-51,共5页
赵世炎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工人运动的领袖人物之一,是上海三次武装起义的组织者和指挥者。在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中,赵世炎在工人队伍中发展和壮大党的组织,使工人运动有了坚强的指导中心和牢固的组织基础;在起义过程中,他重视宣... 赵世炎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工人运动的领袖人物之一,是上海三次武装起义的组织者和指挥者。在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中,赵世炎在工人队伍中发展和壮大党的组织,使工人运动有了坚强的指导中心和牢固的组织基础;在起义过程中,他重视宣传工作,提出了宣传工作的一系列原则;他密切注意运动的发展,适时地分析形势,指导工人巧妙地运用斗争策略进行斗争;他在思想上和行动上重视群众武装,并亲自参加到武装起义中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世炎 上海 武装起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产国际与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
3
作者 卞杏英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1年第4期44-47,共4页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是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政策是直接接受共产国际的指导。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中,共产国际无论从起义的目的,政权观念,还是从暴动的策略,工人的武装,以及暴动成功后的一系列策略与...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是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政策是直接接受共产国际的指导。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中,共产国际无论从起义的目的,政权观念,还是从暴动的策略,工人的武装,以及暴动成功后的一系列策略与斗争等方面,都在不同程度上起着重要作用,也可以说,在一定意义上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的失败与成功,与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国际政策攸切相关。 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并取得节节胜利。盘踞于五省的孙传芳撕去中立伪装,露出反革命的面目,增兵江西准备与北伐军作战。8月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产国际 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 中国共产党 资产阶级 蒋介石 北伐军 武装暴动 策略 第一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国民革命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八六○年上海人民三次武装起义
4
作者 于醒民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1期155-155,共1页
1860年,为响应太平军进军上海,沪城内外的农民、士兵、市民多次举行武装起义,其中有三次规模甚大。严炳起义严炳。
关键词 太平军 市民起义 上海 士兵 武装起义 英法联军 响应 小刀会起义 农民 义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一二”上海工人纠察队缴械析因 被引量:2
5
作者 顾祥盛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18-22,共5页
大革命时期,上海工人阶级英勇地举行了三次武装起义,一并在第三次武装起义中取得了胜利。但是,胜利后仅20余天,工人纠察队就被迫缴械,并被淹没在血泊里,原因是什么?这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一、蒋介石为发动反革命政变做了充分的准... 大革命时期,上海工人阶级英勇地举行了三次武装起义,一并在第三次武装起义中取得了胜利。但是,胜利后仅20余天,工人纠察队就被迫缴械,并被淹没在血泊里,原因是什么?这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一、蒋介石为发动反革命政变做了充分的准备。蒋介石是大革命时期统一战线中的右派,随着北伐军进军江浙,蒋介石的反动面目也越来越暴露了。为了进行反革命政变,蒋介石在军事上、组织上、舆论上做了充分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蒋介石 工人纠察队 陈独秀 汪精卫 上海 反革命 大革命时期 武装起义 帝国主义 工人阶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工人纠察队被缴械的原因 被引量:1
6
作者 顾祥胜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2期22-25,共4页
大革命时期,上海工人阶级英勇地举行了三次武装起义,并在第三次武装起义中取得了胜利。但是,胜利后仅20余天,工人纠察队就被迫缴械,原因是什么?这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一、蒋介石为发动反革命政变做了充分的准备蒋介石是大革命时期... 大革命时期,上海工人阶级英勇地举行了三次武装起义,并在第三次武装起义中取得了胜利。但是,胜利后仅20余天,工人纠察队就被迫缴械,原因是什么?这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一、蒋介石为发动反革命政变做了充分的准备蒋介石是大革命时期统一战线中的右派,随着北伐军进军江浙,他的反动面目就越来越暴露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装起义 反革命 蒋介石 革命活动 政变 右派 工人纠察队 上海工人 周恩来 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早期萌芽——以1927年上海市民代表会议制度为例 被引量:2
7
作者 王立民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4-132,205,共10页
中国共产党在大革命时期,就重视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推动人民民主法治建设,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胜利后建立的上海市民代表会议制度,是中国近代政治史上最早建立的大城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中国共产党在大革命时期,就重视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推动人民民主法治建设,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胜利后建立的上海市民代表会议制度,是中国近代政治史上最早建立的大城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制度对建立当时的上海人民民主政权发挥过重要作用,对国内外产生过重大影响,与那时的省港罢工“工人代表大会制度”和各级农民代表大会制度齐名,共同形成中国近代最早的“三株珍贵”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萌芽。今天,有必要寻根溯源上海市民代表会议制度,为完善当今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提供有益的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代法制史 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 市民代表会议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1—4期(总35—38期)目录
8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4期157-158,共2页
关键词 历史价值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 哲学社会科学版 心理学 简论 创作道路 普希金 大学学报 略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史文献资料的搜集、考证、整理和利用 被引量:2
9
作者 张注洪 《中共党史研究》 1988年第2期74-78,共5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共党史研究出现了生动活泼的可喜局面:党史科学的严肃性和科学性逐渐恢复,实事求是的学风重新树立,研究领域进一步扩展,信息交流日益加强。与这种发展变化有密切联系的党史文献资料的搜集、考证、整理和利用,...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共党史研究出现了生动活泼的可喜局面:党史科学的严肃性和科学性逐渐恢复,实事求是的学风重新树立,研究领域进一步扩展,信息交流日益加强。与这种发展变化有密切联系的党史文献资料的搜集、考证、整理和利用,也取得不小的进展。这方面的工作有成绩,固然不等于党史诸问题的研究和解决,前者也不能代替后者,但它却是党史研究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献资料 考证 党史人物 史料搜集 中共党史研究 资料整理 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 研究者 实事求是 发展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广告语言中的AIM法则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平方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1期73-83,共11页
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带来了广告学的兴起和发展;与此同时,如何运用纯熟的语言技巧进行广告写作,也逐渐成为广告工作者和语言工作者研究的课题。本文拟从广告语言所引起的社会效应这个角度出发,对广告语言的运用及制约等问题作... 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带来了广告学的兴起和发展;与此同时,如何运用纯熟的语言技巧进行广告写作,也逐渐成为广告工作者和语言工作者研究的课题。本文拟从广告语言所引起的社会效应这个角度出发,对广告语言的运用及制约等问题作点探讨。广告语言的社会效应,是指由文字即书面语言为主体组成的广告宣传(与此相对应的还有由图案、色彩、声音等组成的广告宣传),在接受者心中产生的社会效果。这种社会效果直接表现为:(1)在接受者心理上建立起商品的信誉。(2)加速、促进商品的流通和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告语言 广告学 国民党 信息接受者 激发兴趣 广告写作 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 社会效应 广告宣传 消费者心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恩来在大革命时期的军事斗争事略
11
作者 庄明坤 刘仰鹏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1期107-111,共5页
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党我军和我国人民卓越的领导人周恩来,无论是在革命战争的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都有不可磨灭的丰功伟绩。长时期,他既是领袖又是“战士”。他的光辉实践和毛泽东一... 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党我军和我国人民卓越的领导人周恩来,无论是在革命战争的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都有不可磨灭的丰功伟绩。长时期,他既是领袖又是“战士”。他的光辉实践和毛泽东一样,代表着中国共产党的主流。他的优秀品质是多方面的,堪称全党的楷模。本文着重论述周恩来在大革命时期的军事实践活动。黄埔军校杰出的政治部主任1924年秋,年仅26岁的周恩来,奉中国共产党中央之命——从法国留学回到广州,先在两广区委做领导工作;不久,应孙中山和廖仲恺先生的要求,出任黄埔军官学校政治部主任。他为了加强军校的政治工作,第一件事就是着手整顿党的组织。在他和其他共产党员的努力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恩来 毛泽东 领导工作 军官学校 领导人 部队 武装起义 军队 上海工人 战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卞杏英教授与中国现代史研究
12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2,共1页
卞杏英教授,1938年3月生。江苏常州人。1956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61年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本科。1988年至1989年为北京师范大学访问学者。
关键词 中国现代史研究 中共党史学 上海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革命史》 武装起义 英教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振兴中华读书活动 北京师范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