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2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特征分析 被引量:27
1
作者 邵伟中 吴强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5,共5页
上海城市轨道交通已经进入网络化运营时代。在总结上海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总体特征的基础上,对行车组织、客运组织、安全防控、人力资源等方面在网络化运营管理中所表现出的特征进行了详细论述。
关键词 上海城市轨道交通 网络化运营 特征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建设规划相关问题的思考
2
作者 应名洪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09-,共1页
关键词 网络化运营 上海 轨道交通 LINE 客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背景下沿海城市轨道交通网络韧性评估——以深圳市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胡文昊 尚凯 +2 位作者 葛懿夫 翟国方 张钰佳 《灾害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7-173,186,共8页
轨道交通网络是大型城市人口高效通勤的有力保障,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沿海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受到海平面上升及一系列连锁效应的威胁。该文以深圳市为例对未来不同情景下的轨道交通网络进行复杂网络建模及韧性评估。结果表明:①海平面... 轨道交通网络是大型城市人口高效通勤的有力保障,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沿海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受到海平面上升及一系列连锁效应的威胁。该文以深圳市为例对未来不同情景下的轨道交通网络进行复杂网络建模及韧性评估。结果表明:①海平面的不断上升,对轨道交通网络的整体韧性带来显著影响;②当考虑到气候变化的累积效应时,网络韧性下降更加显著;③关键站点的失效对轨道交通网络的影响更大,包括自身失效的影响和造成其他站点间接失效的影响;④沿海存在多处较严重的地表沉降区域,区域内站点受到地表沉降和海平面上升的共同作用。研究以海平面上升作为灾害背景进行轨道交通网络的韧性评估并将地表沉降因素考虑在内,可为沿海城市轨道交通的长期安全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海平面上升 轨道交通 网络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互通2.0:基于多层级网络效率的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协同模式研究
4
作者 朱金津 夏海山 +1 位作者 刘晓彤 徐然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29,共10页
轨道交通互联互通后城市空间进入更高的网络层级发展阶段,如何提升都市圈空间效能成为研究重点。首先,通过文献计量方法对当前理论研究进行梳理,分析互联互通的轨道交通网络与城市空间协同模式的研究特点与不足。其次,将网络与流动思想... 轨道交通互联互通后城市空间进入更高的网络层级发展阶段,如何提升都市圈空间效能成为研究重点。首先,通过文献计量方法对当前理论研究进行梳理,分析互联互通的轨道交通网络与城市空间协同模式的研究特点与不足。其次,将网络与流动思想纳入研究,进一步以多层级网络效率为切入点,分析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网络结构和功能协同发展的关键要素,提出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协同发展的互联互通2.0模式,从网络结构的联通性、网络节点的耦合性以及要素流的流动性3个方面强化协同关系。最后,结合案例提出我国互联互通更高阶段的发展方向,理论上强调网络的层级性、节点性以及流之间的相互作用,实践上提升多层次轨道交通枢纽的网络联通性与耦合性,研究成果可以为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协同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多层级网络 互联互通 城市空间效率 文献计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网融合背景下都市圈轨道交通复合网络稳定性研究
5
作者 李谈 王学贵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16,共8页
为揭示四网融合背景下都市圈轨道交通复合网络(Metropolitan Rail Transit Composite Network, MRTCN)运营稳定性,分析比较平原型和组团型MRTCN特征的差异性,通过运用复杂网络及Space-L理论,构建四网融合加权MRTCN模型;通过引入前景理论... 为揭示四网融合背景下都市圈轨道交通复合网络(Metropolitan Rail Transit Composite Network, MRTCN)运营稳定性,分析比较平原型和组团型MRTCN特征的差异性,通过运用复杂网络及Space-L理论,构建四网融合加权MRTCN模型;通过引入前景理论,提出考虑乘客出行忍耐系数的MRTCN稳定性测度指标。在此基础上,以两个都市圈市域-地铁网络的实际数据为例,从网络全局效率、网络最大连通度、考虑乘客出行忍耐系数的网络连通性等方面,对比分析平原型和组团型都市圈市域-地铁网络的稳定性,以及乘客出行忍耐系数对不同类型MRTCN稳定性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1)加权MRTCN比无权MRTCN表现出更强的稳定性,且客流对组团型MRTCN稳定性影响更小;(2)忍耐系数对车站连通性的影响较大,且随着忍耐系数的增大,各车站的连通性随之增强;(3)平原型比组团型MRTCN稳定性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都市圈 四网融合 复合网络 忍耐系数 前景理论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多制式轨道交通列车运行冲突检测研究
6
作者 钟兴莉 黄平 +1 位作者 彭其渊 温傈文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8-140,共13页
为提升铁路调度决策水平,基于领域知识及数据驱动技术,结合预测和推断方法进行列车运行冲突检测研究。从单列车、相邻列车以及多列车层面分析冲突演化过程,考虑多制式轨道交通列车共线运行的场景,结合冲突判定规则,提出冲突检测贝叶斯... 为提升铁路调度决策水平,基于领域知识及数据驱动技术,结合预测和推断方法进行列车运行冲突检测研究。从单列车、相邻列车以及多列车层面分析冲突演化过程,考虑多制式轨道交通列车共线运行的场景,结合冲突判定规则,提出冲突检测贝叶斯网络基本模型结构;在此基础上,基于列车运行数据,通过结构学习和参数学习对模型进行结构和参数优化;最终采用准确率、精确率、召回率和F1分数等指标对检测模型进行评估,得到各线路冲突检测平均准确率达81%,平均召回率达86%,F1分数达83%。与常用的冲突检测模型对比表明:本研究构建的贝叶斯网络模型能够较为准确地检测冲突,且误判率低。模型主要优势在于可以通过贝叶斯网络结构解释各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此外,通过该模型所预测的列车晚点推演数据判定冲突发生地点可有效提升冲突检测模型效果,为列车运行冲突消解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运输 列车运行冲突检测 贝叶斯网络 多制式轨道交通 领域知识 数据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区域多制式轨道交通网络韧性评估
7
作者 刘婧蕾 彭其渊 陈锦渠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1-160,共10页
区域多制式轨道交通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促进区域融合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如何保证多制式轨道交通网络在多种干扰的影响下,提供高效稳定的运输服务,是当前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因此,选择以区域多制式轨道交通网络韧性为研... 区域多制式轨道交通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促进区域融合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如何保证多制式轨道交通网络在多种干扰的影响下,提供高效稳定的运输服务,是当前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因此,选择以区域多制式轨道交通网络韧性为研究视角,分别从宏观层、中间层及微观层分析影响韧性的因素,结合解释结构模型和基于专家先验知识的最大后验估计法,构建基于贝叶斯网络的韧性评估模型,并利用敏感度分析识别影响网络韧性的关键因素;最后,以成都多制式轨道交通网络为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该模型不仅能从概率角度对区域多制式轨道交通网络韧性进行评估,还可识别影响网络韧性的关键因素,有助于相关部门在节约人力物力的前提下高效提升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韧性 贝叶斯网络 区域多制式轨道交通网络 解释结构模型 基于专家先验知识的最大后验估计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成学习框架下的城市轨道交通事故后果预测研究
8
作者 刘杰 刘尉艺 +2 位作者 王宇浩 石庄彬 何明卫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700-2708,共9页
轨道交通事故会对轨道运营产生严重影响,准确预测事故后果对于有效制定应急响应预案和减轻事故危害具有重要作用。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堆叠方法(Stacking)的极端梯度提升(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XGBoost)树和全连接神经网络... 轨道交通事故会对轨道运营产生严重影响,准确预测事故后果对于有效制定应急响应预案和减轻事故危害具有重要作用。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堆叠方法(Stacking)的极端梯度提升(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XGBoost)树和全连接神经网络(Full Connect Neural Network,FCNN)集成学习模型(简称XGBoost-NNS),模型可提高事故后果分类的准确性和鲁棒性。该模型以XGBoost和FCNN为基础学习器,采用逻辑回归(Logistic Regression,LR)作为元模型来集成它们的预测结果。此外,通过合成少数类过采样技术(Synthetic Minority Oversampling Technique,SMOTE)和随机欠采样相结合的重采样策略,有效解决了数据集中的类别不平衡问题,提升了对少数类样本的识别能力。结果表明,提出的XGBoost-NNS模型可实现约0.87的准确率,相比基学习器模型提高约0.06,比其他单一模型提高约0.14,召回率、F_(1)分数等指标也均在0.7以上,可准确预测轨道交通的事故后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轨道交通 事故预测 极端梯度提升树 全连接神经网络 集成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郑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21—2035年)》公示
9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7-67,共1页
2024年12月18日,郑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公示《郑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21—2035年)》。公示内容显示,郑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发展目标是以“轨道上的郑州”为总目标,构建开放式、多层次、一体化的轨道交通系统,支撑“多中心... 2024年12月18日,郑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公示《郑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21—2035年)》。公示内容显示,郑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发展目标是以“轨道上的郑州”为总目标,构建开放式、多层次、一体化的轨道交通系统,支撑“多中心、网络化、组团式、集约型”的城市空间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系统 城市空间结构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 组团式 集约型 网络 公示内容 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图理论的城市轨道交通超网络级联失效仿真 被引量:2
10
作者 韩紫金 钱名军 +1 位作者 王玺宪 张凯悦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960-2970,共11页
为提升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的抗毁性能,确保其在面临突发事件时的稳定运行和乘客安全,引入超图理论,构建基于超图的城市轨道交通超网络模型,并建立基于客流加权的非线性负载-容量级联失效模型。针对实际交通网络站点客流疏散过程,从网络层... 为提升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的抗毁性能,确保其在面临突发事件时的稳定运行和乘客安全,引入超图理论,构建基于超图的城市轨道交通超网络模型,并建立基于客流加权的非线性负载-容量级联失效模型。针对实际交通网络站点客流疏散过程,从网络层面和客流重要度考虑,提出了负载重分配机制。对实际交通网络站点停运时仍可接受负载现象,设计了节点状态判定模型。结果表明:超图分配机制更符合实际交通流传播,介数攻击对网络级联失效影响更大,适当增加节点容量参数可提高网络的鲁棒性,过载能力系数的变化不会对级联失效现象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 级联失效 轨道交通 鲁棒性 复杂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系统效率评价指标改进 被引量:2
11
作者 彭挺 周涛 蔡晓禹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7-154,共8页
为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系统效率评价指标的可比性和完备性,引入有效行程速度和有效客流密度的概念,改进了网络系统效率评价指标,并以重庆市中心城区2017年和2019年运营的城市轨道交通线网为例验证了改进后评价指标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为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系统效率评价指标的可比性和完备性,引入有效行程速度和有效客流密度的概念,改进了网络系统效率评价指标,并以重庆市中心城区2017年和2019年运营的城市轨道交通线网为例验证了改进后评价指标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研究表明:既有评价指标由于显著受到线网服务范围的影响,且未体现网络的投入产出效率,无法直接作为网络结构优化的目标函数;改进后的系统效率评价指标能够综合反映剔除线网服务范围影响后的网络结构性能和投入产出效率,且存在理论上的最优值;平衡网络中节点换乘时间和路段行程时间,并适度加密城市核心区域的轨道交通线路和站点,是持续提升网络系统效率的2个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网络 系统效率 有效行程速度 有效客流密度 线网服务范围 网络结构性能 投入产出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交通与上海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 被引量:9
12
作者 刘滨 秦冰清 蒋祖华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04年第5期85-87,共3页
通过对上海城市空间结构、环境状况的分析 ,针对上海的世界级城市战略 ,指出空间结构失衡是阻碍上海发展的重要因素。分析了上海空间结构重组的可能性与可行性 ;
关键词 上海 海城市 空间结构重组 世界级城市 轨道交通 优化重组 重要因素 城市空间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基地一体化管理模式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江志彬 唐雁 +3 位作者 来佳雯 黄星煜 徐斌 唐新宇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6-30,共5页
目的:为解决上海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基地因责任主体众多、业务接口繁杂而导致的诸多问题,同时考虑到未来网络规模进一步扩大、全自动运行线路增多等因素的影响,提出了车辆基地一体化管理模式。方法:通过梳理上海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基地的管... 目的:为解决上海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基地因责任主体众多、业务接口繁杂而导致的诸多问题,同时考虑到未来网络规模进一步扩大、全自动运行线路增多等因素的影响,提出了车辆基地一体化管理模式。方法:通过梳理上海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基地的管理现状,得出车辆基地的明显特征,并提出构建上海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基地一体化管理模式的目标。结果及结论:基于管理现状和目标,针对以往管理模式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兼顾未来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典型特征(一场多线、全自动运行)的一体化管理架构及岗位设置方案。该管理模式,一方面可以对各管理层级进行精细化定位,明确管理主体的岗位和职能,显著减少业务接口,提升作业安全和效率;另一方面能更好地组织协调基地内各项生产业务,辅助正线的运营,以提高服务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城市轨道交通 车辆基地 一体化管理 一场多线 全自动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城市轨道交通“L”形两线换乘站调查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潘耔妤 顾保南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16-121,共6页
"L"形两线城市轨道交通换乘站是目前较为常见的换乘站类型,以国内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和建设较为完善的上海轨道交通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考察和调研,根据车站站位不同,把"L"形两线换乘站布局方案归纳为错开式、重叠... "L"形两线城市轨道交通换乘站是目前较为常见的换乘站类型,以国内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和建设较为完善的上海轨道交通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考察和调研,根据车站站位不同,把"L"形两线换乘站布局方案归纳为错开式、重叠式两大类型;每一种类型根据立体布局形式不同再进行细分,并从换乘距离、便捷性、安全性等角度对不同类型L形换乘布局方案站进行特点分析,并进行可行方案的补充,对今后"L"形两线换乘站布局方案设计有一定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城市轨道交通 “L”形换乘站 两线换乘 布局方案 换乘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FCC⁃CNN的轨道交通车致二次结构噪声信号识别
15
作者 卓文海 刘庆杰 +2 位作者 徐璐 刘博亮 刘文武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7-142,共6页
针对背景噪声干扰下轨道交通诱发室内二次结构噪声的识别难题,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的室内二次结构噪声识别方法。通过梅尔频率倒谱系数(Mel Frequency Cepstral Coefficients,MFCC)提取噪声信... 针对背景噪声干扰下轨道交通诱发室内二次结构噪声的识别难题,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的室内二次结构噪声识别方法。通过梅尔频率倒谱系数(Mel Frequency Cepstral Coefficients,MFCC)提取噪声信号的时域特征,将噪声识别问题转变成图片识别问题。建立二次结构噪声图像库与背景噪声库,设计网络结构,将时域图输入CNN模型,实现噪声信号的分类。设计多组学习率与MFCC维度的对比试验,优化模型分类效果。结果表明:MFCC提取的时频特征中车致二次结构噪声相对连续,各频段能量均匀分布,且高低频段能量分布差异明显;背景噪声能量分布随时间变化而变化;当学习率设置为0.0005、MFCC特征维度为40时,模型分类效果最佳,二次结构噪声的F1分数可达到97.1%;对现场实时采集的数据分类效果良好,说明建立的MFCC‑CNN模型能有效识别列车诱发二次结构噪声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二次结构噪声 卷积神经网络 梅尔倒谱系数 信号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城市轨道交通旅行速度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4
16
作者 胡康琼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9-93,共5页
目前,上海城市轨道交通中有近80%线路的实际旅行速度低于设计旅行速度,为了进一步提升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效率,从旅行速度设计流程的角度出发,研究分析旅行速度的成因,以及在各阶段中影响旅行速度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影响旅行速... 目前,上海城市轨道交通中有近80%线路的实际旅行速度低于设计旅行速度,为了进一步提升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效率,从旅行速度设计流程的角度出发,研究分析旅行速度的成因,以及在各阶段中影响旅行速度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影响旅行速度的因素主要有列车最高运行速度、平均站间距、限速曲线段数量、列车运行自动化等级和开关门时间等。以上海轨道交通12号线为例,采用控制变量法对各类影响旅行速度的因素进行计算分析,研究其对旅行速度的影响程度与主次关系。结果表明,按影响程度排序,5个因素的影响重要程度依次为平均站间距、列车最高运行速度、列车门与站台门的自动化程度、列车运行自动化等级和限速曲线段数量。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提出旅行速度优化策略:(1)在线路设计阶段,线路应尽量使曲线半径、缓和曲线长度与行车速度相匹配,列车最高运行速度与平均站间距相匹配;采用全自动驾驶线路可以大幅度减少司机人为工作量,以有效降低停站时间中的司机操作时间。(2)在线路运营阶段,应将司机作业标准化,缩小实际停站时间与设计停站时间之间的差距,以提升线路旅行速度的综合整体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城市轨道交通 旅行速度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城市轨道交通气象风险的精细化管控策略 被引量:4
17
作者 耿凯亮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6-90,共5页
全球气候环境的变化对城市轨道交通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降低气象灾害对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的影响,最新研发的上海轨道交通气象辅助决策系统采用先进的监测技术,可对气象灾害提前预警,使上海城市轨道交通气象风险... 全球气候环境的变化对城市轨道交通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降低气象灾害对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的影响,最新研发的上海轨道交通气象辅助决策系统采用先进的监测技术,可对气象灾害提前预警,使上海城市轨道交通气象风险应对能够“关口前移”。在此基础上建立气象风险防范工作机制,提出了上海城市轨道交通应对气象灾害事件的精细化管控措施,以最大限度减少事故的发生、降低对设施设备的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城市轨道交通 气象风险 精细化管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城市轨道交通下一代信号系统发展趋势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施聪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4-17,共4页
基于上海城市轨道交通超大规模网络化的运营需求,结合CBTC(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的应用及维护现状,针对上海城市轨道交通下一代CBTC系统在设备统型和标准化、运营效能提升、关键子系统多模冗余、系统的长期演进等4个层面的应用展开... 基于上海城市轨道交通超大规模网络化的运营需求,结合CBTC(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的应用及维护现状,针对上海城市轨道交通下一代CBTC系统在设备统型和标准化、运营效能提升、关键子系统多模冗余、系统的长期演进等4个层面的应用展开分析与规划。结合既有线路信号系统大修更新改造及新线建设,逐步落地下一代CBTC系统的规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城市轨道交通 信号系统 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缝换乘条件下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客流分配模型及算法 被引量:86
19
作者 四兵锋 毛保华 刘智丽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2-18,共7页
结合国内城市轨道交通无缝换乘的运营特点,充分考虑了影响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客流分配的主要因素(包括出行时间和换乘次数),以及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特有属性,构造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广义费用函数,并分析乘客在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中的路径选... 结合国内城市轨道交通无缝换乘的运营特点,充分考虑了影响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客流分配的主要因素(包括出行时间和换乘次数),以及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特有属性,构造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广义费用函数,并分析乘客在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中的路径选择行为。在此基础上,基于随机用户平衡原则提出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客流分配问题的数学优化模型,在模型的求解中,分析目前常用的有效路径搜索方法并设计了基于图的深度优先搜索算法,以得出符合现实的有效路径集合,并给出求解配流模型的连续平均算法。最后通过北京市轨道交通网络的数据对模型和算法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网络 流量分配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城市轨道交通车站非固定信息管理模式探讨 被引量:1
20
作者 胡湲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4-28,共5页
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的导向标志系统主要是根据2007年上海市交通管理局正式发布的《上海市轨道交通标志设置指导手册》来实施的。主要就该指导手册中未涉及,而车站又十分需要的各类临时性、阶段性、实时性的非商业运营服务信息,以及各类作... 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的导向标志系统主要是根据2007年上海市交通管理局正式发布的《上海市轨道交通标志设置指导手册》来实施的。主要就该指导手册中未涉及,而车站又十分需要的各类临时性、阶段性、实时性的非商业运营服务信息,以及各类作为导向补充的运营服务信息等方面,总结了4个基本管理原则,使非固定信息呈现出一种相对固定的管理状态,在方便乘客的同时,也让车站环境更加舒适优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城市轨道交通 车站 非固定信息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