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世纪30年代江苏农村金融困境与私营银行的参与
1
作者 严跃平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2-103,共12页
20世纪30年代,江苏农村面临着金融枯竭的困境,表现为资金外流、负债普遍以及高利贷盛行。金融助农成为当务之急,部分私营商业银行也参与到江苏农村的金融救济之中,其中,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很具代表性。该行不仅成立了农业贷款部,还与江苏... 20世纪30年代,江苏农村面临着金融枯竭的困境,表现为资金外流、负债普遍以及高利贷盛行。金融助农成为当务之急,部分私营商业银行也参与到江苏农村的金融救济之中,其中,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很具代表性。该行不仅成立了农业贷款部,还与江苏地方政府合作成立农民抵押贷款所,通过信用合作社、农仓以及产销合作社发放农贷,提供相对较低的利率,对缓解农村资金压力具有一定的积极性。但是从根本上看,私营银行进行农贷的本质是为剩余资金寻找出路,因而其在调剂金融方面又存在明显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农村 农村金融 上海商业储蓄银行 金融参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银行”的经营管理给我们的启示
2
作者 李娟 《河北财经学院学报》 1988年第1期73-73,75,共2页
“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简称“上海银行”,创办于1915年,资本七万元,职员七人,是当时上海最小的一家银行,被称为“小小银行”。“上海银行”创办时期,是我国历史上设行的极盛时期。清末十几年,全国仅设银行30多家,而1919年-192... “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简称“上海银行”,创办于1915年,资本七万元,职员七人,是当时上海最小的一家银行,被称为“小小银行”。“上海银行”创办时期,是我国历史上设行的极盛时期。清末十几年,全国仅设银行30多家,而1919年-1921年,全国新设私营银行96家,这些银行之间展开了激烈的竞争,致使许多银行倒闭。而“上海银行”虽小,却能飞速地向前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银行 经营管理 上海商业储蓄银行 1921年 私营银行 银行倒闭 银行 创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服务社会:陈光甫经营管理思想的核心 被引量:5
3
作者 周建波 曾京 周建涛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5-89,共5页
陈光甫以"服务社会"为经营宗旨,以仅有微薄资本的"小小银行"成长为中国近代第一大私人商业银行,创造了中国金融史上多个"第一"。陈光甫的"服务社会"思想,表现为在存款上银元与银两并用,吸收小... 陈光甫以"服务社会"为经营宗旨,以仅有微薄资本的"小小银行"成长为中国近代第一大私人商业银行,创造了中国金融史上多个"第一"。陈光甫的"服务社会"思想,表现为在存款上银元与银两并用,吸收小额储蓄,创办礼金储蓄等;在贷款上,不仅注重工商业的放款,而且还积极创办对农业和个人小额信用的贷款,全方位支持国家各行业、各阶层的金融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光甫 上海商业储蓄银行 服务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