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正式经济及其治理:上海“黑车”的案例 被引量:7
1
作者 张敦福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91-202,共12页
基于上海的实地观察和非正式访谈,借助卡斯特尔与Portes的非正式经济理论框架,本文主张:上海的"黑车"实际上是正规出租车服务之外的非正式经济或非正规就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更多的是社会经济地位低下、自我发展机会微弱的外... 基于上海的实地观察和非正式访谈,借助卡斯特尔与Portes的非正式经济理论框架,本文主张:上海的"黑车"实际上是正规出租车服务之外的非正式经济或非正规就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更多的是社会经济地位低下、自我发展机会微弱的外来农民工、本地下岗职工在大都市生存和发展的应对策略和经济活动方式。作为社会结构中占据支配地位的强大力量,政府和官方主流媒体比较成功地把"黑车"司机及其服务污名化为麻烦制造者、越轨和失范,并加以压制和打击。这种治理术,尤其是其中的钓鱼执法,在缺乏科学调查研究的前提下,在供给者和消费者的声音并没有得到充分表达的情况下,把正式经济、非正式经济、犯罪经济之间彼此转化和变通的灵活关系机械地视为非此即彼、非白即黑的二元对立关系,既挤压了这些弱势群体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又极大伤害了民间社会的活力和基础——互助互济与互信。在互联网专车与共享经济的背景下,这一发现的政策意涵在于,决策者、官员和执法者接纳和认可"黑车",远比将之非法化并加以整治和打击更有意义、更可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正式经济 治理 上海“黑车” 实地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