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窥镜辅助下手术治疗上干型胸廓出口综合征
1
作者 林浩东 陈德松 +1 位作者 方有生 顾玉东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86-487,共2页
目的报告内窥镜辅助下手术治疗上干型胸廓出口综合征的新方法.方法为9例上干型胸廓出口综合征患者局麻下通过颈外侧区作长1.5 cm切口,在内窥镜辅助下切断部分前、中斜角肌的腱性起始纤维.结果术后随访4个月~2年.按Wood等的评定标准评价... 目的报告内窥镜辅助下手术治疗上干型胸廓出口综合征的新方法.方法为9例上干型胸廓出口综合征患者局麻下通过颈外侧区作长1.5 cm切口,在内窥镜辅助下切断部分前、中斜角肌的腱性起始纤维.结果术后随访4个月~2年.按Wood等的评定标准评价:优6例,良2例,可1例.结论在内窥镜辅助下经颈部微小切口切断部分前、中斜角肌的腱性起始纤维可解除斜角肌对臂丛神经的压迫,是一种治疗上干型胸廓出口综合征的有效微创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干型胸廓出口综合征 手术治疗 内窥镜 微创手术方法 中斜角肌 颈外侧区 术后随访 评定标准 微小切口 臂丛神经 纤维 起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胸廓出口综合征患者行改良经颈内静脉双隧道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术的护理
2
作者 韩文文 张凯 +4 位作者 张奕 张佳佳 赵林芳 宫晓艳 庄一渝 《军事护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3-116,共4页
总结1例食道恶性肿瘤引发胸廓出口综合征患者接受改良经颈内静脉双隧道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置入术的护理经验。主要护理要点包括:多学科协作评估患者静脉状况,分析置管难点及风险... 总结1例食道恶性肿瘤引发胸廓出口综合征患者接受改良经颈内静脉双隧道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置入术的护理经验。主要护理要点包括:多学科协作评估患者静脉状况,分析置管难点及风险;制订并优化置管方案;应用心脏超声联合“雪花征”进行尖端定位;严密监测并发症;强化患者回访工作。经精心且专业的治疗与护理,患者于第6次化疗后成功拔除导管,未出现导管相关性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口综合征 双隧道技术 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 心脏超声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臂丛神经下干受压型胸廓出口综合征超声声像图特征初探 被引量:2
3
作者 刘艾琳 陈为民 +3 位作者 姚静 程怿 丁红 徐秀玥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52-357,共6页
目的:分析臂丛神经下干受压型胸廓出口综合征的超声声像图特征,探讨超声在诊断此类疾病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5月至2020年5月之间于我院进行超声诊断并经手术证实为臂丛神经下干受压型胸廓出口综合征的23例患者。检查仪器为PHIL... 目的:分析臂丛神经下干受压型胸廓出口综合征的超声声像图特征,探讨超声在诊断此类疾病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5月至2020年5月之间于我院进行超声诊断并经手术证实为臂丛神经下干受压型胸廓出口综合征的23例患者。检查仪器为PHILIPS EPIQ5及iU22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以术中所见为金标准,归纳臂丛神经下干受压型胸廓出口综合征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分析超声诊断此类疾病的直接征象与间接征象。结果:臂丛神经下干受压型胸廓出口综合征超声声像图的直接征象为:颈8与胸1神经根或/与下干受压,19例,阳性率为82.6%。间接征象为:(1)锁骨下动脉上抬,18例,阳性率为78.3%;(2)异常突起的骨性结构,9例,阳性率为39.1%;(3)颈8或胸1神经根或/与下干增粗,且均未见直接受压征象,3例,阳性率为13.0%。结论:超声观察到颈8与胸1神经根或/与下干受压的直接征象对诊断臂丛神经下干受压型胸廓出口综合征具有较强的提示作用。间接征象如锁骨下动脉上抬、异常突起的骨性结构、颈8或胸1神经根或/与下干增粗有助于此类疾病的超声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臂丛神经 出口综合征 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臂丛神经成像在神经型胸廓出口综合征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评价 被引量:1
4
作者 王俊 陈科汛 +3 位作者 谢井文 谭四平 杨万章 但果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402-1407,共6页
目的:评价磁共振臂丛神经成像在神经型胸廓出口综合征的应用价值。方法:将30例拟诊为神经型胸廓出口综合征患者设为观察组,于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分别行3.0T磁共振臂丛神经成像(MRN)的3D-STIR序列平扫+增强扫描检查,前后进行图像配准分... 目的:评价磁共振臂丛神经成像在神经型胸廓出口综合征的应用价值。方法:将30例拟诊为神经型胸廓出口综合征患者设为观察组,于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分别行3.0T磁共振臂丛神经成像(MRN)的3D-STIR序列平扫+增强扫描检查,前后进行图像配准分析;对照组为20例非颈肩部疼痛的同龄段健康人,行3.0T磁共振臂丛MRN的3D-STIR序列平扫和增强检查,与观察组治疗前进行图像比对分析;观察臂丛神经及其周围斜角肌组织情况。结果:治疗前的30例患者臂丛神经MRN平扫检查,其中有27例臂丛神经走形正常,2例提示臂丛神经根有神经鞘囊肿,1例臂丛神经存在压迫,增强扫描臂丛神经和周围斜角肌组织未见异常强化;治疗1个月后复查臂丛神经MRN平扫和增强图像,与治疗前图像对比观察,臂丛神经和周围斜角肌组织未见明显异常变化。20例同龄段非颈肩上臂疼痛体检者,17例臂丛神经MRN正常,3例提示臂丛神经根有神经根鞘囊肿,增强后扫描臂丛神经和周围斜角肌组织未见异常强化,与患者治疗前图像对比未见异常变化。结论:高分辨率3.0T臂丛MRN平扫和增强可以检查出神经型胸廓出口综合征臂丛神经卡压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出口综合征 磁共振神经成像 臂丛神经卡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廓出口综合征合并上臂桡神经卡压的诊治 被引量:4
5
作者 林浩东 陈德松 +1 位作者 方有生 顾玉东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36-737,741,共3页
目的探讨胸廓出口综合征合并上臂桡神经卡压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2002年1月-2005年1月我科共收治16例胸廓出口综合征合并上臂桡神经卡压患者,16例均先作颈部及上臂麻痛点封闭。7例因症状反复发作而改作手术治疗,其中4例单纯松解了锁... 目的探讨胸廓出口综合征合并上臂桡神经卡压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2002年1月-2005年1月我科共收治16例胸廓出口综合征合并上臂桡神经卡压患者,16例均先作颈部及上臂麻痛点封闭。7例因症状反复发作而改作手术治疗,其中4例单纯松解了锁骨上臂丛神经,3例臂丛神经和上臂段桡神经均作了松解。结果随访6个月~3年,按成效敏等的评定标准优7例,良8例,差1例。结论胸廓出口综合征合并上臂桡神经卡压客观存在,此类患者可先保守治疗,以颈部和上臂压痛点局封为主,若效果不佳行手术治疗,可先松解臂丛神经,再松解上臂桡神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口综合征 桡神经 臂丛 神经卡压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廓出口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3
6
作者 王振捷 于洪泉 +2 位作者 任华 鞠进 孙成孚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08-312,共5页
目的 胸廓出口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由于局部解剖异常引起的临床病症,临床上极易误诊,本工作提出重视本症的临床诊断,并对仔细探查,彻底松解的手术特点进行讨论。方法 本院自1982~1996年手术治疗13例17侧胸廓出口综合征患者。本工作对... 目的 胸廓出口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由于局部解剖异常引起的临床病症,临床上极易误诊,本工作提出重视本症的临床诊断,并对仔细探查,彻底松解的手术特点进行讨论。方法 本院自1982~1996年手术治疗13例17侧胸廓出口综合征患者。本工作对其临床表现,解剖异常,误诊疾病,检查手段,手术方式及疗效进行回顾性比较研究并加以分析。结果 92%的患者确诊前被误诊过一种或多种其它疾病,病史最长10年。手术探查发现构成症状的解剖异常有8种之多,手术松解疗效满意。结论 提高对本症的认识水平和重视程度,准确地进行体格检查是正确诊断的关键。对体征阳性且有典型临床症状者予以手术治疗,采用腋下切口彻底松解,取得满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口综合征 诊断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廓出口综合征患者颈项部牵涉痛机制探讨——荧光素逆行双标法 被引量:3
7
作者 方有生 彭裕文 +1 位作者 王劼 陈德松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57-358,共2页
目的 :应用荧光素逆行双标法 ,研究胸廓出口综合征患者 (tboracicoutletsyndrome ,TOS)颈项部牵涉痛的神经解剖学机制。方法 :8只Wistar大鼠 ,用荧光素逆行双标法 ,将荧光素快蓝 (FB)注入颈椎关节突关节周围 ,核黄 (NY)于近椎间孔处注... 目的 :应用荧光素逆行双标法 ,研究胸廓出口综合征患者 (tboracicoutletsyndrome ,TOS)颈项部牵涉痛的神经解剖学机制。方法 :8只Wistar大鼠 ,用荧光素逆行双标法 ,将荧光素快蓝 (FB)注入颈椎关节突关节周围 ,核黄 (NY)于近椎间孔处注入C5神经前支外膜下 ,观察颈部DRG中标记细胞。结果 :在颈部的C5、C6DRG中发现荧光素双标细胞以及两种单标细胞 ,以中小细胞为主。结论 :颈部的背根神经节细胞周围突有分支投射到颈椎关节突关节及C5前支 ,提示TOS患者颈项部疼痛的发生机制可能与DRG中感觉神经元周围突分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口综合征 背根神经节 牵涉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肋与先天性高肩胛症致胸廓出口综合征1例 被引量:2
8
作者 孙跃龙 杨东奎 郑雷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94-194,共1页
患者男,38岁。左颈肩部不适多年,左臂酸胀、麻木、易疲劳,举臂无力,活动后加重来诊。查体:双肩不对称,左肩背部肌肉紧张,肩胛骨抬高,左肩胛骨内缘外翻及肩胛上下角凸出。
关键词 颈肋 高肩胛症 出口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廓出口综合征右锁骨下动静脉及臂丛神经均受压迫1例 被引量:1
9
作者 刘向东 吴文娟 李海涛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647-647,共1页
关键词 出口综合征 血管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直性脊柱炎后路截骨矫形术中类胸廓出口综合征和桡动脉低血压8例报道 被引量:1
10
作者 蒋忠 张伟 马正良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007-1008,共2页
关键词 出口综合征 强直性脊柱炎 截骨矫形术 桡动脉 后路 低血压 临床症状 假性降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廓出口综合征行神经血管松解术后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晨 苏黎 叶秋丽 《护理学杂志》 2005年第16期16-17,共2页
目的探讨胸廓出口综合征行神经血管松解术患者的观察要点与护理方法。方法对35例(37侧)患者术前做好心理护理,术后严密观察渗血、气胸、乳糜漏、淋巴积液等并发症,加强康复护理。结果35例患者恢复良好,其中优18例,良16例(17侧),差1例(2... 目的探讨胸廓出口综合征行神经血管松解术患者的观察要点与护理方法。方法对35例(37侧)患者术前做好心理护理,术后严密观察渗血、气胸、乳糜漏、淋巴积液等并发症,加强康复护理。结果35例患者恢复良好,其中优18例,良16例(17侧),差1例(2侧),优良率94.6%。结论针对TOS患者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可加快患者术后恢复,提高手术优良率,减少病情反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口综合征 神经血管松解术 手术后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廓出口综合征的动脉造影诊断
12
作者 张宪生 邹英华 王维亮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6期368-369,共2页
关键词 出口综合征 动脉造影诊断 手术治疗时机 动脉造影检查 临床诊断 上口 臂丛神经 手术 阳性结果 造影显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诱发电位分段检测法在胸廓出口综合征中的诊断价值(摘要)
13
作者 张凯莉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00-100,共1页
目的讨论采用运动诱发电位(motor evoked potential.MEP)分段检测技术在下干型胸廓出口综合征(TOS)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例临床诊断为TOS或疑似TOS者及9例正常对照者,采用高压电刺激引发MEP,同时测量全程MEP的潜伏期,及锁骨... 目的讨论采用运动诱发电位(motor evoked potential.MEP)分段检测技术在下干型胸廓出口综合征(TOS)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例临床诊断为TOS或疑似TOS者及9例正常对照者,采用高压电刺激引发MEP,同时测量全程MEP的潜伏期,及锁骨下近段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otor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MNCV)。结果20例患者正中神经近段MEP、全程MEP法的检测百分率为83.3%、33.3%。采用尺神经近段MEP、锁骨下近段MNCV及全程MEP法检测,三方法的阳性率分别为94.4%、83.3%、55.6%。说明近段MEP检出百分率高于锁骨下近段MNCV的检出率,高于全程MEP潜伏期的检出率。结论(1)用近段MEP检测方法可明显提高TOS的诊断率;(2)近段MEP检测方法可提高双卡综合征的鉴别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口综合征 运动诱发电位 诊断价值 检测法 分段 运动神经传导速度 摘要 MEP 高压电刺激 双卡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廓出口综合征法医学鉴定1例
14
作者 王平荣 贺自然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3期126-126,共1页
王某,女性,25岁,诉称:91年3月18日开玩笑时被同事“反扭左后至背部上提”,左腕部一根“筋”立刻鼓起来,酸痛难忍,后左肩酸痛、麻木、乏力,左手不能举重。查:左腕关节无红肿、畸形,背伸、掌屈等无功能障碍,拍片排除骨折,症... 王某,女性,25岁,诉称:91年3月18日开玩笑时被同事“反扭左后至背部上提”,左腕部一根“筋”立刻鼓起来,酸痛难忍,后左肩酸痛、麻木、乏力,左手不能举重。查:左腕关节无红肿、畸形,背伸、掌屈等无功能障碍,拍片排除骨折,症状未见好转,伤后5个月检查风左手握力稍弱,Adson试验阳性,三分钟试验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口综合征 法医学鉴定 功能障碍 开玩笑 91年 左腕部 肩酸痛 腕关节 手握力 阳性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守疗法治疗胸廓出口综合征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建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88-789,共2页
报道了胸廓出口综合征38例,根据文献报告和临床经验对诊断依据、治疗方法、疗效判断提出了意见。重点对推拿手法治疗、针灸治疗作了介绍。通过对38例胸廓出口综合征病人治疗前后对比观察,证实所设计的保守疗法对本病的疗效满意。
关键词 出口综合征 保守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廓出口综合征患者的锁骨下动脉造影技术
16
作者 赵忠仁 王茂强 +1 位作者 王力 张金山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41-42,共2页
胸廓出口综合征患者的锁骨下动脉造影技术赵忠仁①王茂强王力张金山胸廓出口综合征(thoracicoutletsyndrome;TOS)是上肢的神经、血管在锁骨与第一肋骨之间的狭窄部位中受到颈肋、异常韧带、前斜角肌等压迫... 胸廓出口综合征患者的锁骨下动脉造影技术赵忠仁①王茂强王力张金山胸廓出口综合征(thoracicoutletsyndrome;TOS)是上肢的神经、血管在锁骨与第一肋骨之间的狭窄部位中受到颈肋、异常韧带、前斜角肌等压迫而产生的一组症状。本症的诊断主要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口综合征 动脉造影术 锁骨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锁骨上入路内窥镜手术治疗胸廓出口综合征的应用解剖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魏瑞鸿 庄永青 +8 位作者 刘英男 温桂芬 柯燕娜 刘志东 陈纯玲 黄杰滔 刘兆康 徐滔 劳杰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88-391,共4页
目的报道锁骨上入路内窥镜手术治疗胸廓出口综合征的解剖学研究与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成人标本,对颈外侧区及颈前区结构进行解剖学研究并经锁骨上入路模拟内窥镜手术,确定该术式的最佳路径。根据解剖研究结果,锁骨上入路内窥镜手术应用... 目的报道锁骨上入路内窥镜手术治疗胸廓出口综合征的解剖学研究与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成人标本,对颈外侧区及颈前区结构进行解剖学研究并经锁骨上入路模拟内窥镜手术,确定该术式的最佳路径。根据解剖研究结果,锁骨上入路内窥镜手术应用于临床治疗胸廓出口综合征。结果解剖研究表明锁骨上入路内窥镜手术治疗胸廓出口综合征的最佳手术入路点为头偏向健侧60°轻微后仰时,胸骨头至乳突全长60%处与胸锁乳突肌后缘的交点;颈横动脉为镜下操作的解剖特异标志。临床完成锁骨上入路内窥镜手术5例,术后平均随访25个月(12~36个月),按照Roos评定标准,优4例,良1例。结论锁骨上入路内窥镜手术治疗胸廓出口综合征有其解剖学基础,临床应用安全可行,能有效解除臂丛神经血管受压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口综合征 锁骨上入路 内窥镜 微创 解剖与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路针刀治疗前斜角肌综合征的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周建斌 刘光东 +2 位作者 李开平 徐小柳 张莹莹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12期1932-1935,共4页
目的:研究后路针刀治疗前斜角肌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前斜角肌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3组,按针刀、针灸、封闭3种治疗方法分别进行治疗,分别于患者治疗结束后1周、1个月、3个月时进行随访,将患者按疗效分成4级:治愈、显效、有效... 目的:研究后路针刀治疗前斜角肌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前斜角肌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3组,按针刀、针灸、封闭3种治疗方法分别进行治疗,分别于患者治疗结束后1周、1个月、3个月时进行随访,将患者按疗效分成4级:治愈、显效、有效和无效,治疗组分别与对照组(针灸组和封闭组)比较疗效优良率和有效率,根据统计分析结果评定后路针刀治疗前斜角肌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意义。结果:治疗结束后1周时,针刀组疗效明显优于针灸组,封闭组和针刀组疗效同样有效。治疗结束后1个月、3个月时,针刀组疗效明显优于针灸组和封闭组,封闭组的疗效不断减退。结论:后路针刀是治疗前斜角肌综合征的有效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刀 前斜角肌综合征 出口综合征 针灸 封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9例颈源性肘痛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3
19
作者 薛锋 陈德松 +1 位作者 顾玉东 Wiman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2期80-82,共3页
目的:探讨肘外侧疼痛与椎孔外颈神经根(5~7)卡压的关系。方法:对29例肘外侧疼痛同时伴有同侧颈部疼痛或压痛的患者进行治疗及分析:(1)24例接受了同侧颈部固定压痛点局封,封闭点一般位于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深达颈椎横突。(2)5例... 目的:探讨肘外侧疼痛与椎孔外颈神经根(5~7)卡压的关系。方法:对29例肘外侧疼痛同时伴有同侧颈部疼痛或压痛的患者进行治疗及分析:(1)24例接受了同侧颈部固定压痛点局封,封闭点一般位于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深达颈椎横突。(2)5例上干型胸廓出口综合征(ThoracicOutlet Syndrom,TOS)同时伴有同侧肘外侧疼痛的病人,进行臂丛神经松解加前、中、小斜角肌切断,并观察肘外侧疼痛缓解的效果。以上病例随访6~24个月。结果:24例患者经颈部压痛点阻滞后,13例疼痛及压痛完全消失,6例压痛明显减轻,2例略有缓解,3例无缓解。5例TOS患者,术后4例完全缓解,1例仍有轻度疼痛及压痛。结论:部分肘外侧疼痛可能是因椎孔外颈神经根(5~7)卡压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源性肘痛 诊断 治疗 臂丛 颈臂神经痛 网球肘 神经压迫综合征 出口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肋骨分叉畸形的相关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
作者 宁金波 谢义民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5期394-397,共4页
新生儿及儿童胸壁畸形是父母最常关注的问题,肋骨分叉、肋骨融合、赘生肋骨等先天性肋骨畸形是经常涉及的胸壁畸形。肋骨分叉畸形患儿常以胸壁包块就诊于儿童矫形外科门诊并表达治疗的意愿。肋骨分叉畸形通常是无症状的,有时单独发病,... 新生儿及儿童胸壁畸形是父母最常关注的问题,肋骨分叉、肋骨融合、赘生肋骨等先天性肋骨畸形是经常涉及的胸壁畸形。肋骨分叉畸形患儿常以胸壁包块就诊于儿童矫形外科门诊并表达治疗的意愿。肋骨分叉畸形通常是无症状的,有时单独发病,有时可能合并其他先天性畸形或者遗传性疾病,如痣样基底细胞癌综合征、先天性脊柱畸形、胸廓出口综合征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肋骨畸形 壁畸形 分叉 痣样基底细胞癌综合征 先天性脊柱畸形 出口综合征 先天性畸形 小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