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唐代上层社会日常生活中的养生及养生话语
1
作者 陶良成 《新经济》 2019年第6期46-51,共6页
时代的进步使得养生贯穿于唐代上层社会的日常生活中,其养生方式主要可以分为奢侈型、主动型与养心型,且各自都取得一定的养生效果。佛教与道教在唐代社会上层风靡一时,很多信徒在其信仰的影响下,追求内心宁静与生活恬淡,这是养心型养... 时代的进步使得养生贯穿于唐代上层社会的日常生活中,其养生方式主要可以分为奢侈型、主动型与养心型,且各自都取得一定的养生效果。佛教与道教在唐代社会上层风靡一时,很多信徒在其信仰的影响下,追求内心宁静与生活恬淡,这是养心型养生的一种重要实践形式。另一方面,养生与医药知识还形成了专门的知识话语体系渗透进士大夫的日常交往与工作中,影响到他们的思维观念,成为他们政治交往和休闲娱乐的重要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上层社会 日常生活 养生 交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层社会的局外人
2
《英语学习》 2011年第8期33-35,共3页
像一个把鼻尖顶到窗玻璃上欲一窥房内究竟的小女孩,年少时的我曾对上流阶层的生活非常向往。如今我已长大,这种向往依然存在,而我们之间的距离却越来越远了。
关键词 上层社会 局外人 向往 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艺术的最终裁判是社会审美
3
作者 于基厚 《上海艺术评论》 2020年第1期70-71,共2页
二胡,是我国独具魅力的民族乐器,其音色华美而抒情,并近似人声,体现了中国民族乐器的博大精深,深受人民群众喜爱。自二胡先师刘天华首次改变了二胡的艺术地位,将二胡从民间音乐伴奏地位提升到舞台独奏乐器始,二胡逐渐进入上层社会。20世... 二胡,是我国独具魅力的民族乐器,其音色华美而抒情,并近似人声,体现了中国民族乐器的博大精深,深受人民群众喜爱。自二胡先师刘天华首次改变了二胡的艺术地位,将二胡从民间音乐伴奏地位提升到舞台独奏乐器始,二胡逐渐进入上层社会。20世纪50年代起,二胡深受社会各阶层人士的欢迎,成为了最流行、最亲民的乐器。从广大农民群众、工农商学兵到高级知识分子、领导干部,他们中很多人喜欢二胡。从二胡作品创作情况来看,新中国成立初期到改革开放,再到现在,二胡曲创作的发展经历了从初级阶段到繁荣时期,再到当前的创新发展时期,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方向:一是传统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天华 中国民族乐器 社会审美 音乐伴奏 二胡作品 新中国成立初期 独奏乐器 上层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阶层心态和社会未来
4
作者 石勇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0-21,共2页
上层社会在考虑涉及自身利益的很多问题时,往往是通盘考虑,他们把中层、下层都视为对自身利益构成挑战的博弈对手。在心理上也是如此。这就是为什么人数少的阶层能够占据控制地位的原因,他们通过在利益链上的控制权,找到中下层的“... 上层社会在考虑涉及自身利益的很多问题时,往往是通盘考虑,他们把中层、下层都视为对自身利益构成挑战的博弈对手。在心理上也是如此。这就是为什么人数少的阶层能够占据控制地位的原因,他们通过在利益链上的控制权,找到中下层的“代理人”。但中层社会往往不是这样想的,他们想向上层争取,以维护、扩大自己的利益,同时,又和下层存在着阶层的隔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层社会 心态 自身利益 利益构成 控制权 利益链 代理人 中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舌尖上的盛宴 走入中国的下午茶文化
5
作者 王德君 周灵 《餐饮世界》 2024年第5期62-65,共4页
求同存异的中西方下午茶文化下午茶作为一种文化传统,融合了英国与中国的茶文化,呈现出了独特的发展轨迹。其起源可追溯至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然而,它的发展过程却不仅仅局限于英国的茶文化。中国的茶文化早在唐朝就有了饮茶的习俗,随后... 求同存异的中西方下午茶文化下午茶作为一种文化传统,融合了英国与中国的茶文化,呈现出了独特的发展轨迹。其起源可追溯至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然而,它的发展过程却不仅仅局限于英国的茶文化。中国的茶文化早在唐朝就有了饮茶的习俗,随后经过宋代的茶经典《大观茶论》的普及,中国的茶文化逐渐繁荣。而在英国,茶叶的引入则可以追溯到17世纪,成为上层社会的时尚饮品。品茶演变成了一种社交仪式,特别是在18世纪后期至19世纪初期的维多利亚时代,下午茶成为一种流行的社交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文化 下午茶 维多利亚时代 《大观茶论》 社交活动 上层社会 求同存异 19世纪初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商业大片叙事的文化情怀——《集结号》、《投名状》中传统文化观念的叙事驱动问题 被引量:5
6
作者 陈阳 《当代文坛》 CSSCI 2008年第3期166-169,共4页
关键词 中国商业 传统文化观念 文化情怀 叙事 文化价值观念 大众美学 影像特征 上层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漆艺在现代会所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4
7
作者 孙兵 《美术大观》 2010年第7期212-213,共2页
漆艺作为我国的传统工艺,因其工艺要求高、价值昂贵,在古代一直流行于上层社会的奢侈生活中。如今其在现代会所设计中的独特魅力则越来越受到设计师和消费者的青睐。天然大漆也叫生漆或国漆,是漆树的汁液,作为一种天然修饰的涂料,... 漆艺作为我国的传统工艺,因其工艺要求高、价值昂贵,在古代一直流行于上层社会的奢侈生活中。如今其在现代会所设计中的独特魅力则越来越受到设计师和消费者的青睐。天然大漆也叫生漆或国漆,是漆树的汁液,作为一种天然修饰的涂料,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层面。天然大漆在我国的使用由来已久,至少可以追溯到7000年以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师 会所 现代 漆艺 应用 传统工艺 人类生活 上层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秘戏钱”和古代性教育 被引量:1
8
作者 翁礼华 《经济研究参考》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4-55,共2页
明代上层社会为进行性教育,特意制造了一批花钱,名为“秘戏钱”,义称“风花雪月”。当时这种钱币有两种,一种为中间方孔,作为货币在民间流通,其质地为红铜;另一种为中间圆孔,作为贵族内部的一种馈赠品。直至今日还有人收藏着铸... 明代上层社会为进行性教育,特意制造了一批花钱,名为“秘戏钱”,义称“风花雪月”。当时这种钱币有两种,一种为中间方孔,作为货币在民间流通,其质地为红铜;另一种为中间圆孔,作为贵族内部的一种馈赠品。直至今日还有人收藏着铸有不同姿势的男女裸体交合图的铜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教育 秘戏钱 古代 “风花雪月” 上层社会 民间流通 制造 货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文学笔谈——英美文学中的城市书写
9
作者 代天善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60-60,66-68,共4页
在19世纪、20世纪的英美文学中,描写城市的作品可谓色彩缤纷。在美国作家欧文(W.Irving,1783-1859)、西奥多·德莱塞(Theodore Dreiser,1871-1945)、ES.菲茨杰拉尔德(F.Scott Fitzgerald,1896-1940)、塞林格(J.D.Salinger... 在19世纪、20世纪的英美文学中,描写城市的作品可谓色彩缤纷。在美国作家欧文(W.Irving,1783-1859)、西奥多·德莱塞(Theodore Dreiser,1871-1945)、ES.菲茨杰拉尔德(F.Scott Fitzgerald,1896-1940)、塞林格(J.D.Salinger)、英国的狄更斯(Charles Dickens1812-1870)、艾略特(T.S.Eliot,1888-1965)、萨克雷(W.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文学 英国文学 美国文学 资本主义社会 《嘉丽妹妹》 贫富差距 上层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妙语天成──关于俄语成语中的БЕЛЫЙ,ЧЁРНЫЙ,КРАСНЫЙ,3ЕЛЁНЫЙ
10
作者 刘少华 《俄语学习》 1996年第5期40-44,共5页
妙语天成──关于俄语成语中的БЕЛЫЙ,ЧЁРНЫЙ,КРАСНЫЙ,3ЕЛЁНЫЙ首都师范大学外语学院刘少华颜色可以说是人类接触大自然的第一表象。当人类对声、光、电等物质的本质尚一无所知之时,视觉器官就受到了大自然... 妙语天成──关于俄语成语中的БЕЛЫЙ,ЧЁРНЫЙ,КРАСНЫЙ,3ЕЛЁНЫЙ首都师范大学外语学院刘少华颜色可以说是人类接触大自然的第一表象。当人类对声、光、电等物质的本质尚一无所知之时,视觉器官就受到了大自然色彩的强烈刺激。这种刺激必然对人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语成语 俄罗斯人 羊皮纸 俄罗斯民族 首都师范大学 上层社会 苏维埃政权 时代意义 硫酸铁盐 讽刺诗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的真实自我──试析曼斯菲尔德笔下的女性心理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雅华 《北方论丛》 CSSCI 1994年第4期58-62,共5页
女性的真实自我──试析曼斯菲尔德笔下的女性心理王雅华世界的一半是女人。女性文静纤弱的外表下往往隐藏着比男人更丰富细腻的内心世界.不幸的是,社会并没有按性别比例分配其所拥有的一切:财富、权力、特别是由此而产生的作为自身... 女性的真实自我──试析曼斯菲尔德笔下的女性心理王雅华世界的一半是女人。女性文静纤弱的外表下往往隐藏着比男人更丰富细腻的内心世界.不幸的是,社会并没有按性别比例分配其所拥有的一切:财富、权力、特别是由此而产生的作为自身主人的独立、尊严和自由.同样不幸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曼斯菲尔德 真实自我 女性心理 自我意识 上层社会 游园会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 内心世界 幻灭感 上流社会妇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影《蓝色茉莉》中的女性话语与女性形象
12
作者 杨淑芳 杨锐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5-57,共3页
《蓝色茉莉》中主要塑造了茉莉这个热爱生活、活泼开朗、美丽优雅但又充满矛盾的一位女性形象。她受教育程度很高,是一位典型的知识女性。一直处于上流社会的茉莉,对爱情、生活要求、婚姻的需求非常独特,可以说是一位追求完美的女性,但... 《蓝色茉莉》中主要塑造了茉莉这个热爱生活、活泼开朗、美丽优雅但又充满矛盾的一位女性形象。她受教育程度很高,是一位典型的知识女性。一直处于上流社会的茉莉,对爱情、生活要求、婚姻的需求非常独特,可以说是一位追求完美的女性,但其的生活非常坎坷,丈夫对爱情的背叛,对她的不忠,使得茉莉的情感世界完全倒塌,而之后对对生活的选择,可以说她已经完全失去了一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爱生活 知识女性 女性话语 在底层 寄养家庭 少年时代 不如意 独立性问题 女性特征 上层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寄生虫》“黑色”批判:题旨解码与话语构建 被引量:2
13
作者 孙强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3-27,共5页
《寄生虫》是第一部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奖项的非英语电影,也是韩国电影史上第一个金棕榈奖,虽然被定位为“一部具有喜剧元素的惊悚片”,但对道德崩溃的黑色批判贯穿其中,正如导演奉俊昊本人所说的,这部电影是“不同阶层难以平等共存,导... 《寄生虫》是第一部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奖项的非英语电影,也是韩国电影史上第一个金棕榈奖,虽然被定位为“一部具有喜剧元素的惊悚片”,但对道德崩溃的黑色批判贯穿其中,正如导演奉俊昊本人所说的,这部电影是“不同阶层难以平等共存,导致底层人在上层社会中寄生的故事”[1]这种没有公平的等级关系,没有希望的未来,可能是触动评委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史 喜剧元素 奉俊昊 等级关系 上层社会 惊悚片 英语电影 话语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代金银平脱在漆工艺史上的地位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伟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1997年第4期72-74,共3页
我国史帙典籍浩如烟海,但其中针对工艺部门的专著却很少。历代以来,对金石、玉器、瓷器等都有一些重要记载,唯独对漆工艺的著述却流传极少。除明代的漆工张成、杨茂合著的《髹饰录》外,现存的有关漆工艺著作很少,这或许是来自于士大夫... 我国史帙典籍浩如烟海,但其中针对工艺部门的专著却很少。历代以来,对金石、玉器、瓷器等都有一些重要记载,唯独对漆工艺的著述却流传极少。除明代的漆工张成、杨茂合著的《髹饰录》外,现存的有关漆工艺著作很少,这或许是来自于士大夫传统观念的结果,重政教而轻造作。漆器是上层社会所宠爱之物,历来为上层阶层所独享。特别是在唐代,由于金银平脱这种漆器物的极度盛行,上流社会穷奢极欲,纸醉金迷,以致唐肃宗和代宗两次下令禁造一些奢侈品,金银平脱即其中之一。一些历史学家常把金银平脱这一现象作为唐朝没落的文化佐证。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对人们如何认识这种工艺在漆工艺史上的地位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易使人们忽略这门传统漆工艺在历史上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艺史 镶嵌漆器 纹样 工艺研究 上层社会 两晋南北朝 负面影响 装饰风格 殷商时期 再创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爵夫人和珠宝商》译文商榷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许 《山东外语教学》 1987年第4期46-50,共5页
一九八五年第六期的《外国文学》杂志上,发表了胡南平同志翻译的英国著名女作家维吉妮亚·吴尔芙的短篇小说《公爵夫人和珠宝商》。这个短篇通过伦敦一公爵夫人和一珠宝商做的一笔交易,描绘出一幅英国贵族与资产阶级暴发户之间勾心... 一九八五年第六期的《外国文学》杂志上,发表了胡南平同志翻译的英国著名女作家维吉妮亚·吴尔芙的短篇小说《公爵夫人和珠宝商》。这个短篇通过伦敦一公爵夫人和一珠宝商做的一笔交易,描绘出一幅英国贵族与资产阶级暴发户之间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生动画面。让不谙英语的读者读到它的译文,无疑对他们了解英国上层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很有帮助的。但是,笔者觉得这一译文不够理想。不少地方未能按“忠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尔芙 《外国文学》 英国贵族 吉妮 一九 上层社会 玫瑰红色 讽刺意味 漏译 李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中国戏曲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芳 《戏剧之家》 2012年第6期3-3,共1页
中国戏曲艺术是当今世界艺术林海中最为耀眼的一朵奇葩。从汉代的歌舞,到南北朝时期的歌舞戏;从唐代以滑稽表演为特点的"参军戏",并进入宫廷,成为上层社会的艺术享受,到宋代的"瓦舍"、"勾栏"、"南戏"、"北戏"等而形成的"宋... 中国戏曲艺术是当今世界艺术林海中最为耀眼的一朵奇葩。从汉代的歌舞,到南北朝时期的歌舞戏;从唐代以滑稽表演为特点的"参军戏",并进入宫廷,成为上层社会的艺术享受,到宋代的"瓦舍"、"勾栏"、"南戏"、"北戏"等而形成的"宋杂剧",到元代的"元曲"——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戏曲艺术,再到明代的四大声腔,清代地方戏曲的发展与繁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戏曲艺术 传承 南北朝时期 上层社会 地方戏曲 歌舞戏 参军戏 宋杂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媒氏》考释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大鹏 《社会工作》 1995年第4期44-45,共2页
《周礼·地官·司徒》有两段关于婚姻行政管理的记载:一、“媒氏掌万民之判,凡男女自成名以上,皆书年月日名焉。令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凡娶判妻入子者皆书之。中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若无故而不用令者,罚之... 《周礼·地官·司徒》有两段关于婚姻行政管理的记载:一、“媒氏掌万民之判,凡男女自成名以上,皆书年月日名焉。令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凡娶判妻入子者皆书之。中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若无故而不用令者,罚之。司男女之无夫家者而会之。凡嫁子娶妻,入币纯帛毋过五两。禁迁葬者与嫁殓者。凡男女之阴讼,听之于胜国之社;其附于刑者,归之于士。”二、“媒氏,下士二人,史二人,徒十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婚姻 行政管理 考释 我国古代 春秋战国时期 周礼 记载 上层社会 下士 公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诺曼人入侵对英语词汇的影响——读乔叟《坎特伯雷故事集》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红秋 《山东外语教学》 1986年第1期41-44,共4页
在当今的世界上,讲英语的人达全世界人口总数的8.4%之多,而讲法语的人却仅有1.6%。英国人和美国人常常为他们的语言通行世界而自豪,法国人却也未必因此而自卑。因为在中古时期,法语曾经对英语有过十分深刻的影响。远在十一世纪,诺曼人... 在当今的世界上,讲英语的人达全世界人口总数的8.4%之多,而讲法语的人却仅有1.6%。英国人和美国人常常为他们的语言通行世界而自豪,法国人却也未必因此而自卑。因为在中古时期,法语曾经对英语有过十分深刻的影响。远在十一世纪,诺曼人就开始入侵英国、意大利、西西里和叙利亚。从那时起,曾有大约50万的诺曼人定居在英国,并统治英国达300年之久。这期间,不仅法国人成了统治者,他们的语言——法语也成了统治语言。法语在当时被视为官方语言,除了宗教界仍使用拉丁语外,整个英国上层社会均使用法语。英国人在公共场所、商业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曼人 人口总数 故事集 坎特伯雷 官方语言 中古时期 乔叟 实义词 上层社会 序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休闲度假酒店的特色化战略
19
作者 霍博 徐鹏 《住区》 2012年第4期36-39,共4页
一.酒店溯源 酒店的雏形——客栈,大约在古希腊和罗马时代就已存在了,到19世纪的欧洲,随着上层社会奢侈的生活方式的蔓延,以法国的“巴黎大酒店”为代表的专为王室、贵族服务的豪华酒店应运而生。20世纪后半段,随着世界经济的发... 一.酒店溯源 酒店的雏形——客栈,大约在古希腊和罗马时代就已存在了,到19世纪的欧洲,随着上层社会奢侈的生活方式的蔓延,以法国的“巴黎大酒店”为代表的专为王室、贵族服务的豪华酒店应运而生。20世纪后半段,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新技术的应用,特别是由于汽车的普及和喷气式客机的出现,酒店业进入了连锁酒店经营阶段,度假酒店开始出现,并有各种各样的主题如高尔夫度假酒店、滑雪度假酒店、温泉度假酒店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度假酒店 特色化 休闲 喷气式客机 19世纪 生活方式 上层社会 豪华酒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尚的美学分析
20
作者 余敏 《美与时代(创意)(上)》 2010年第3期31-33,共3页
时尚产生于各社会阶层具有流动性的社会中。上层社会为维护社会地位和高尚品位而创造并引领时尚,这种时尚趋势逐渐向下层社会渗透并传播的过程构成了时尚的生成机制。时尚的生成是大众审美权利拓展的表现,而时尚的传播则促成了审美趣味... 时尚产生于各社会阶层具有流动性的社会中。上层社会为维护社会地位和高尚品位而创造并引领时尚,这种时尚趋势逐渐向下层社会渗透并传播的过程构成了时尚的生成机制。时尚的生成是大众审美权利拓展的表现,而时尚的传播则促成了审美趣味的变更,时尚的生成与传播让更多的人享受并体验到时尚美。当前的时尚消费表现出了审美化的倾向,时尚消费是审美化消费的具体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尚消费 美学分析 社会阶层 社会地位 上层社会 下层社会 大众审美 审美趣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