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胆口服液对患呼吸道疾病犊牛上呼吸道菌群的影响
1
作者 张力本 庞敏 +4 位作者 陈娅婷 陈久兵 黄逸馨 余树民 曹随忠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198-204,共7页
试验旨在探讨甘胆口服液对患呼吸道疾病(BRD)犊牛上呼吸道菌群的影响。选择10头自然发病的BRD犊牛,按每天0.2 mL/kg体重的推荐剂量灌服甘胆口服液,连用7 d。在用药第0、3、5、7天观察患病犊牛的临床症状并记录临床症状积分,计算积分总... 试验旨在探讨甘胆口服液对患呼吸道疾病(BRD)犊牛上呼吸道菌群的影响。选择10头自然发病的BRD犊牛,按每天0.2 mL/kg体重的推荐剂量灌服甘胆口服液,连用7 d。在用药第0、3、5、7天观察患病犊牛的临床症状并记录临床症状积分,计算积分总和并判定临床疗效;在用药第0天和第7天收集血清,检测结合珠蛋白(HP)和淀粉样蛋白A(SAA)浓度;鼻拭子取样,利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进行α多样性、β多样性、菌群组成和差异分析。结果表明:与用药第0天相比,甘胆口服液治疗的第5天和第7天患BRD犊牛的临床症状积分总和均显著降低(P<0.05),且在第7天时临床症状积分<5分。与用药第0天相比,甘胆口服液治疗第7天,患病犊牛治愈率为70%,显效率为30%;血清中HP和SAA浓度均显著降低(P<0.05);上呼吸道菌群α多样性和β多样性均无显著差异(P>0.05);节杆菌属的相对丰度极显著降低(P<0.01),肠杆菌属、短芽孢杆菌属、火山岩菌属、Bavari⁃icoccus和纤维杆菌属的相对丰度显著增加(P<0.05)。连续7 d给患BRD犊牛服用甘胆口服液,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显著降低上呼吸道中节杆菌属等有害菌相对丰度,显著增加短芽孢杆菌等有益菌相对丰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胆口服液 呼吸道疾病 犊牛 上呼吸道菌群 相对丰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杏石甘散对患呼吸道疾病犊牛上呼吸道菌群的影响
2
作者 张力本 庞敏 +3 位作者 陈娅婷 黄逸馨 余树民 曹随忠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5-132,共8页
为了探讨麻杏石甘散对患有牛呼吸道疾病(BRD)犊牛的上呼吸道菌群的影响,本试验选择10头自然发病的BRD犊牛,按0.75 g/(kg·bw·d)剂量灌服麻杏石甘散,连用7 d。在用药0、3、5和7 d观察患病犊牛的临床症状并记录临床症状积分,判... 为了探讨麻杏石甘散对患有牛呼吸道疾病(BRD)犊牛的上呼吸道菌群的影响,本试验选择10头自然发病的BRD犊牛,按0.75 g/(kg·bw·d)剂量灌服麻杏石甘散,连用7 d。在用药0、3、5和7 d观察患病犊牛的临床症状并记录临床症状积分,判定临床效果;在用药0和7 d,收集血清,检测血清急性期蛋白[结合珠蛋白(HP)和淀粉样蛋白A(SAA)]浓度;在用药0和7 d,鼻拭子取样,采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进行α多样性、β多样性、菌群组成和差异分析。结果显示,与用药0 d相比,麻杏石甘散治疗0、3、5和7 d,患BRD犊牛临床症状积分总和均显著降低(P<0.05),且在用药5 d时已降低至5分以下;用药7 d时,患病犊牛治愈率为60%,显效率为40%,血清中HP和SAA浓度均显著降低(P<0.05),上呼吸道菌群α多样性和β多样性差异不显著(P>0.05);患病犊牛上呼吸道主要优势菌门包括变形菌门、软壁菌门、拟杆菌门、梭杆菌门和放线菌门,主要优势菌属包括假单胞菌属、拉恩氏菌属、寡养单胞菌属、支原体和嗜冷杆菌属;与用药0 d相比,用药7 d的犊牛上呼吸道的假单胞菌属和放线菌目未分类属相对丰度极显著升高(P<0.01),肠杆菌科未分类属、欧文氏菌属和肠杆菌属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拉恩氏菌属相对丰度极显著降低(P<0.01)。结果表明,连续7 d给予患BRD犊牛麻杏石甘散,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显著降低上呼吸道中拉恩氏菌属和肠杆菌属等有害菌相对丰度,可能对患BRD犊牛恢复健康起到积极作用,为麻杏石甘散在牛临床上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杏石甘散 呼吸道疾病 犊牛 上呼吸道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类中药黄芪 甘草对小鼠上呼吸道菌群调节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徐艳琴 袁嘉丽 +3 位作者 陈文慧 邢海晶 郭剑男 杨增祥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0年第5期1008-1009,共2页
目的:选取益气类中药黄芪、甘草,观察其对上呼吸道菌群失调模型小鼠口咽部菌群的调节作用,初步探讨其防治上呼吸道感染的机理。方法:制作小鼠上呼吸道菌群失调模型,灌胃给予小鼠不同剂量的黄芪、甘草后,检测小鼠口咽部菌群密集度、优势... 目的:选取益气类中药黄芪、甘草,观察其对上呼吸道菌群失调模型小鼠口咽部菌群的调节作用,初步探讨其防治上呼吸道感染的机理。方法:制作小鼠上呼吸道菌群失调模型,灌胃给予小鼠不同剂量的黄芪、甘草后,检测小鼠口咽部菌群密集度、优势菌、多样性。结果:黄芪、甘草对小鼠上呼吸道菌群有一定的调节作用,黄芪的效果较甘草明显。结论:益气类药物黄芪对小鼠上呼吸道菌群的调节作用是其防治上呼吸道感染的机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甘草 上呼吸道菌群 调节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心病急发期中医证型与上呼吸道菌群及免疫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袁维真 徐丽 杨见辉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287-1289,共3页
目的:通过对慢性肺心病急发期患者两种常见中医证型上呼吸道菌群及免疫的研究,探讨中医辨证分型与上呼吸道菌群及免疫的相关性。方法:对51例慢性肺心病急发期痰热壅肺型、痰瘀阻肺型患者,进行上呼吸道菌群及免疫功能指标检测并进行分析... 目的:通过对慢性肺心病急发期患者两种常见中医证型上呼吸道菌群及免疫的研究,探讨中医辨证分型与上呼吸道菌群及免疫的相关性。方法:对51例慢性肺心病急发期痰热壅肺型、痰瘀阻肺型患者,进行上呼吸道菌群及免疫功能指标检测并进行分析。结果:慢性肺心病急发期患者两证型均有上呼吸道菌群失调和免疫功能的低下,两型对比有显著差异。结论:人体上呼吸道菌群和免疫功能指标,可作为研究慢性肺心病急发期发病机理及中医辨证分型的依据之一。上呼吸道菌群失调和免疫功能低下是慢性肺心病急发期中医辨证分型的病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肺心病 中医证型 上呼吸道菌群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