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向流过滤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张莹 施周 +2 位作者 黄京敏 黄永强 吴光春 《净水技术》 CAS 2003年第2期17-20,共4页
通过实验确定了对应于不同滤料粒径的上向流过滤的极限滤速,该结果与理论公式计算值在滤料粒径小于1.10mm范畴吻合;以过滤性能指数FPI(ME)及过滤水头损失增加率为判断依据,同等条件下,上向流过滤优于下向流过滤;对L/d_(10)分别为1140、... 通过实验确定了对应于不同滤料粒径的上向流过滤的极限滤速,该结果与理论公式计算值在滤料粒径小于1.10mm范畴吻合;以过滤性能指数FPI(ME)及过滤水头损失增加率为判断依据,同等条件下,上向流过滤优于下向流过滤;对L/d_(10)分别为1140、710、691、400、230滤层进行上向流过滤比较:在实验条件下,L/d_(10)=1140滤层抵抗进水浊度变化冲击的能力最强,单位面积产水量最大。按传统滤池8-10m/h滤速,上向流过滤采用L/d_(10)≥400的滤层,出水浊度小于INTU;最后简述了上、下向流过滤在滤料选择上的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向流过滤 极限滤速 实验 滤池 水头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除铁除锰滤池构造及过滤方式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高洁 李冬 张杰 《低温建筑技术》 2006年第5期123-125,共3页
对比试验表明,生物除铁除锰滤池的构造及过滤方式对生物滤层的建立及过滤性能有较大影响。上向流过滤能增大微生物生长繁殖空间,缩短滤层成熟期和保证成熟过程中出水水质;均质滤层是一种比较适于生物除铁除锰的滤池结构形式。
关键词 生物除铁除锰 上向流过滤 向流过滤 均质滤层 级配滤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浮澄清-漂浮过滤一体化工艺试验
3
作者 成一知 罗文连 罗亚平 《桂林工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49-252,共4页
针对目前一体化净水器存在的问题,采用悬浮澄清一漂浮过滤上向流一体化工艺,分别试验了低温低浊和常规条件下该工艺设备的性能.工艺运行的主要技术参数为:进水浊度≤50NTU,出水浊度〈1.0NTU,单位面积负荷5.0~7.0m^3/(m^2... 针对目前一体化净水器存在的问题,采用悬浮澄清一漂浮过滤上向流一体化工艺,分别试验了低温低浊和常规条件下该工艺设备的性能.工艺运行的主要技术参数为:进水浊度≤50NTU,出水浊度〈1.0NTU,单位面积负荷5.0~7.0m^3/(m^2·h),运行周期≤48h.采用先气水混冲后水冲的反冲洗方式,此时的最优气冲强度约为15L/(s·m)^2,水冲强度约为4L/(s·m)^2.具有设备运行周期长、出水浊度低、水质稳定、过滤水头损失增长慢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给水处理 悬浮澄清 漂浮滤料 上向流过滤 一体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向流轻质滤料最佳反冲洗强度的确定
4
作者 何少华 秦戌生 《衡阳工学院学报》 1994年第2期72-77,共6页
本文以流体力学理论为基础,进行了上向流轻质滤料过滤下向反冲洗机理的探讨,提出了最佳反冲洗强度的计算公式.
关键词 轻质滤料 反冲洗 上向流过滤 流体力学 反冲洗强度 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Haberer水处理工艺的特点及其应用范围 被引量:1
5
作者 秦戌生 何少华 《衡阳工学院学报》 1994年第2期66-71,共6页
Haberer工艺由上向流轻质滤料技术、再絮凝过滤技术及其载粉末活性炭过滤技术组成,集接触絮凝、过滤及粉末活性吸附为一体,以扩大过滤的原水范围,提高水处理效果,变革了水处理传统工艺.本文分析了其除浊、去除有机物的机理... Haberer工艺由上向流轻质滤料技术、再絮凝过滤技术及其载粉末活性炭过滤技术组成,集接触絮凝、过滤及粉末活性吸附为一体,以扩大过滤的原水范围,提高水处理效果,变革了水处理传统工艺.本文分析了其除浊、去除有机物的机理及特点,并提出了其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向流过滤 再絮凝过滤 载粉末活性炭过滤 饮用水处理 Haberer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