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系20118A的遗传与利用探讨 被引量:39
1
作者 孙超才 赵华 +3 位作者 王伟荣 李延莉 钱小芳 方光华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4,共4页
测交试验分析表明,甘蓝型油菜(BrassicanapusL.)核不育系20118A的不育性由2对隐性重叠基因和1对隐性上位基因控制,具有广泛的恢复系。当2对基因为隐性纯合体(aabb),另1对互作基因为显性(RfRf或Rfrf)时,植株表现不育(aabbRfRf或aabbRfrf)... 测交试验分析表明,甘蓝型油菜(BrassicanapusL.)核不育系20118A的不育性由2对隐性重叠基因和1对隐性上位基因控制,具有广泛的恢复系。当2对基因为隐性纯合体(aabb),另1对互作基因为显性(RfRf或Rfrf)时,植株表现不育(aabbRfRf或aabbRfrf),其相应临保系的基因型为3对隐性纯合体(aabbrfrf)。两型系中不育株与可育株连续兄妹交和可育株连续自交,后代可育株和不育株育性分离比分别为1∶1和3∶1,利用纯合两型系Aab bRfRf或aaBbRfRf中不育株和可育株成对兄妹交可生产纯合两型系和不育系20118A,不育系和临保系杂交生产全不育系(aabbRfrf),全不育系与恢复系(AA-或-BB)杂交生产杂交种,从而使隐性核不育系20118A应用于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隐性核不育系 20118A 遗传 隐性重叠作用 隐性上位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新突变型淡赤蚁的遗传学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鲁成 向仲怀 《蚕业科学》 CAS CSCD 1990年第1期21-24,共4页
自第5白卵系中发现新的自然突变——淡赤蚁.其形态和遗传方式与Ia、sch、cm、ch、ch-2判然各异,孵化时蚁体谈赤褐色.定名为谈赤蚁(chocolate purple).基因记号 ch^D.谈赤蚁为黑蚁和普通赤蚁(ch)的等位基因,三者显隐关系为+ch>ch>C... 自第5白卵系中发现新的自然突变——淡赤蚁.其形态和遗传方式与Ia、sch、cm、ch、ch-2判然各异,孵化时蚁体谈赤褐色.定名为谈赤蚁(chocolate purple).基因记号 ch^D.谈赤蚁为黑蚁和普通赤蚁(ch)的等位基因,三者显隐关系为+ch>ch>Ch^D.谈赤蚁(Ch^D)对第二隐性赤蚁(ch-2)有隐性上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突变 淡赤蚁 遗传学 上位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萍乡核不育水稻的新恢复系及遗传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坚 杨晓杰 +3 位作者 裴庆利 王春连 刘丕庆 赵开军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52-558,共7页
在构建萍乡核不育水稻显性核不育基因定位群体时,我们意外发现一些前人报道的保持系表现出恢复性,为此本试验对这几个品系与萍乡核不育水稻杂交后代育性分离做了系统的分析。结果表明,萍乡核不育水稻不育单株与可育单株杂交F1代的不育... 在构建萍乡核不育水稻显性核不育基因定位群体时,我们意外发现一些前人报道的保持系表现出恢复性,为此本试验对这几个品系与萍乡核不育水稻杂交后代育性分离做了系统的分析。结果表明,萍乡核不育水稻不育单株与可育单株杂交F1代的不育株与可育株按1:1分离,高温自交后代不育株与可育株按3:1分离。萍乡核不育水稻不育单株分别与桂99、特青和9311BB23杂交,它们的F1代均可育,表现恢复性。由F1代产生的F1:2家系中出现全可育群体和育性分离群体的比例为1:1。其中育性分离群体中不育株与可育株按3:13进行分离。从育性分离的F1:2家系中的可育株自交产生的F2:3家系出现全可育群体和育性分离群体的比例为7:6。这些分离规律表明,桂99、特青和9311BB23具有恢复基因,并对萍乡核不育水稻的显性核不育基因表现出显性上位作用,能抑制显性不育基因的表达,从而使不育性转变为可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萍乡核不育水稻 恢复系 显性上位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新白卵系的遗传学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鲁成 向仲怀 《蚕学通讯》 1989年第4期8-13,7,共7页
本研究室保存的新白卵系在形态和遗传方式上与迄今记载的白卵基因均相异。实为一种新的白卵突变,定名为新白卵(new white—egg),基因记号wn。wn属第10连锁群,与w_2连锁,对红卵(re)和淡红眼白卵(pe)有上位作用。
关键词 连锁群 上位作用 基因连锁 杂交实验 独立遗传 突变基因 油蚕 遗传方式 突变系 母性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